第25章 許慎中求書

PS:新書期,求點擊求推薦票求收藏啊!

將西遊記以說書的形式打響名氣,這是周重走出的第一步好棋,隨着徐管家在豐友茶樓說書的進行,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到茶樓中,爲的就是親耳聽一下這個與衆不同的西遊故事。

也就在這種情況下,徐管家在周重的暗示下,假裝是不小心說漏了嘴,結果把西遊記出自自家少爺周重之手的消息泄漏出來。

另外通過鄭經、張況與李政三人之手,西遊記前幾回的手稿也開始在讀書人之中流傳開來,雖然有些頑固的老儒生認爲周重寫這些是不務正業,但絕大部分的讀書人都對西遊記這本書讚不絕口,甚至就連那些頑固的老儒生,同樣也不得不承認,西遊記是本足以流傳後世的好書。

之前周家破產,以及周家被宋家逼迫退婚的事,已經兩次將周重推到了松江府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可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纔過去僅僅幾天時間,周重就再一次成爲所有人的議論焦點,同時他身上的“神童”光環也變得更加耀眼。

本來周重與徐管家打算講到西遊記的第六回,也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結果被太上老君暗算,最後被二郎神抓住押上斬妖臺時,後面的內容就不再向傳,坐等書商登門來找他買書稿就行了。

但是他們兩人卻低估了西遊記的巨大影響力,豐友茶樓聽書的客人越來越多,柳掌櫃都不得不更改茶樓的格局,額外增加了不少桌子。而且來聽書的客人身份也越來越高,不少富商和讀書人都成爲茶樓的常客,甚至連一些官員也利用閒暇時間前來聽書,最後更是將松江府的現任知府許大人也吸引過來,這件事着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另外隨着西遊記大名的傳播,不少說書先生也是幕名而來,他們將聽到的內容整理出來,然後四處宣講。這個年代可沒有什麼知識產權保護,所有人都認爲這很正常,甚至還有人認爲這是在幫作者揚名。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這個信息不發達的時代,這些說書人的確讓西遊記流傳的更廣,甚至西遊記的故事已經傳到蘇杭兩地,而且以極快的速度向大明各地傳播。

也正是考慮到那麼多人願意聽西遊記,而且還引起這麼大的反響,若是隻講前六回的話,內容實在有點少。再加上週重又考慮到說書的內容與書稿的內容有着不小的差別,所以最後周重與徐管家商量過後,決定不再將後面的內容藏起來,而是大大方方的講出來,否則很容易得罪人,另外真正的書稿在自己手裡,書商想要出書就得來找他們。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隨着西遊記被說書人廣爲流傳,越來越多的人對西遊書的書稿感興趣,這點松江府本地的讀書人就要幸運多了,因爲他們可以到周府拜訪周重,順便再求一下手稿抄寫一番。

開始的時候周重還十分高興,每次都是親自接待,但是後來人實在太多了,最後逼的周重不得不想了個辦法,將西遊記的前十回通過鄭經與李政、張況三人傳播出去,至於剩下的書稿,則對外宣稱還沒有寫完,這段時間他會閉門寫書,希望不要受到打擾,這才終於擋住了拜訪者的腳步,平時只有鄭經三人前來時,周重纔會親自接待。

周府前院大廳旁邊的一處暖閣裡,周重與鄭經相對而坐,桌上擺放着幾樣酒菜,另外還有一個長臉青年坐在他們兩人的中間,正在笑呵呵的向周重敬酒。

“文達,許某一直在蘇州求學,前幾日來探望父親,才從父親那裡聽說了文達的大名,後來更有幸從明倫兄那裡看到你手書的西遊記,實在讓愚兄佩服無比,所以一直磨着明倫兄帶我來拜訪,今天終於能夠如願了!”這位自稱姓許的長臉年輕人滿臉笑容的道,話裡話外都是想與周重結交的意思。

這位與鄭經一起前來的長臉青年名叫許慎中,而且來歷非凡,他父親就是松江府知府許大人,用後世的話講就是一個標準的官二代。但是這位官二代的素質卻比後世強多了,許家本是蘇州人,許慎中在蘇州出生,以前跟隨父親在松江生活過一段時間,十幾歲時回到蘇州,跟隨吳門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學習書法,二十四歲更是一舉考中了舉人,在蘇州城中也是小有名氣。

“許兄可是大才子,特別是一手行草,更是深得枝山先生的真傳,連唐解元都誇許兄的字已有枝山先生七成的神韻。”鄭經之所以將許慎中帶來,就是想讓周重多結交一些朋友,這樣無論日後做什麼都能有所幫助。

周重自然也明白鄭經的好意,更何況這位許才子還是許知府的兒子,本身也是一位舉人,這種人自然要好好結交一番,因此對於許慎中,他也是一臉笑容道:“許兄實在是客氣了,蘇州自古都是才子雲集,所以纔有許大人和許兄這樣才華橫溢之士,小弟也是慕名已久,有空一定要去蘇杭那裡遊歷一番,到時還要麻煩許兄幫小弟介紹一二!”

聽到周重有意去蘇杭,許慎中更是高興,當下大笑着道:“文達若是去蘇州,愚兄定當做東,請文達你去幾個好去處,另外還有我們蘇州的幾位名士,文達你也應拜訪一二,比如愚兄的老師枝山先生,以及唐解元、南峰居士等人……”

說起蘇州的風物人情,許慎中就有些忘乎所以,張口說起來就沒完,雖然看起來有些失禮,但從他之前拉着鄭經冒冒失失的上門拜訪,現在又這麼口無遮攔,其實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許慎中這人應該是個直性子,與人相處沒什麼心眼,這種人是最適合做朋友的。

自周重穿越之後,一直忙於家中的事,與外界的交往不多,對大明各地的情況也不是很瞭解,因此對於許慎中介紹的這些情況,也引起周重的很大興趣,時不時的追問一番,這更讓許慎中談興更濃,結果就是兩人相談甚歡,周重得到許多有用的消息,而許慎中也聊的甚爲高興。

從許慎中口中,周重瞭解到不少關於大明時期蘇州那邊的一些情況,知道那裡在明朝時已經是有名的魚米之鄉,物產豐富之極,是南方重要的農業與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應天府巡撫的駐地,文化氣氛十分深厚,培養了大批的吳中士子,比如後世大名鼎鼎的唐伯虎、祝枝山等人,現在就生活在蘇州,只不過兩人的境遇都不太好。

兩人一直從上午聊到下午,最後許慎中才將自己今天最重要的目的講出來:“文達,下個月就是我老師枝山先生的壽辰,之前我還沒想好送什麼壽禮,不過在見到西遊記後,心中甚是喜歡,因此我想親自抄寫一份西遊記,然後送給他老人家,只不過現在流傳出去的只有西遊記的前幾回,因此今日冒昧來訪,還望文達成全!”

聽到許慎中的請求,周重卻是面露難色,旁邊的鄭經看到這裡,以爲周重不願意外借,當下急忙說道:“文達,枝山先生性情幽默,平時又喜歡志怪傳說,所以許兄斷定,枝山先生肯定會對你的西遊記愛不釋手,所以才拜託我前來求取抄寫一份。”

不過周重聽後卻是苦笑道:“明倫兄誤會了,我與許兄一見如故,區區一本小說還有什麼捨不得,只不過現在現在西遊記我也才寫到第三十回,後面預計還有七十回,加一起足有六十多萬字,就算是我寫出來的前三十回,也有十幾萬字,現在又距離枝山先生的壽辰只剩下一個月時間,恐怕許兄一人實在無法抄寫完!”

聽到周重同意自己的請求,許慎中也是一喜,但是當聽到後面的話,卻也不禁皺起眉頭,十幾萬字可不是個小數目,而且他在松江最多也只能呆十天,然後就要趕回蘇州,想要在十天內抄寫完西遊記的前三十回,幾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

鄭經與許慎中也是相識多年的好友,聞言也不禁替他着急,不過很快周重就笑着開口道:“慎中兄,你看這樣行不行,剛好我寫完了前面的三十回,我們這裡又有三個人,不如干脆這樣,每人拿十回回去抄寫,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抄完,到時就由慎中兄將文稿當成壽禮送給枝山先生,也算是我們這些晚輩的一點心意!”

“妙啊!”鄭經聽後猛的合上扇子,一臉驚喜的道,枝山先生雖然仕途不順,但是在吳地卻是鼎鼎有名的士林前輩,他也一向十分敬仰,以前也曾去蘇州拜訪過,本來他也準備了一份壽禮想讓許慎中轉交,不過現在看來,還是周重想到的這個辦法好。

許慎中只後也是大喜過望,他斷定老師會喜歡西遊記這本書,關鍵是書中的內容,至於是誰抄寫的,恐怕以老師的性子,根本不會在意。

想到這裡,許慎中也是點頭同意,於是周重將寫好的前三十回書稿取來,三人各自拿了十回。只不過鄭經與許慎中好像是約定好了,爭搶着把後二十回拿到手中,然後迫不急待的坐在酒桌上看起來。前十回他們都已經看過了,急於想知道接下來的故事。

不過現在時間已經不早了,太陽也已經西斜,最後還是比較穩重的鄭經第一個醒悟過來,拉起還沉迷在書的許慎中向周重告辭,而周重也是親自將他們送到門外。

不過就在鄭經與許慎中轉身剛要離開時,忽然遠處的街道上一輛馬車緩緩駛來,看樣子目標正是周府的大門。

;

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32章 神機營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322章 炫耀第50章 金瓶梅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28章 徐納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205章 瓦倫船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6章 收買人心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90章 晉商(中)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489章 晉商(上)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304章 偷襲(下)第130章 送行(上)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47章 巧合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2章 負債累累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53章 平妻?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59章 坐論倭寇第289章 送大禮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43章 不告而別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78章 北港茶樓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539章 十年第375章 反悔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2章 西遊面世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8章 形勢逆轉第173章 洞房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
第429章 與虎謀皮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292章 海上救援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528章 可怕的教育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87章 南洋鎮千戶所第232章 神機營第408章 擴張海軍第162章 入京做畫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25章 許慎中求書第191章 港口迎接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248章 波多野秀鄉被擄第322章 炫耀第50章 金瓶梅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28章 徐納第343章 南北漸平的朝鮮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288章 落魄的張銳第384章 吞併朝鮮的計劃第205章 瓦倫船第26章 謝靈芸來訪第16章 收買人心第46章 又見謝靈芸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96章 風浪中的接舷戰第181章 主動退出雙嶼港第360章 張銳的經歷(中)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90章 晉商(中)第107章 救援到來第351章 達伽馬進京第478章 應州之戰(上)第152章 劉謹倒臺第489章 晉商(上)第379章 朝鮮五大勢力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266章 “熱火朝天”的定海衛第473章 撤消總督府第331章 遷移災民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21章 鄭經三人的資助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93章 哭笑不得的理由第304章 偷襲(下)第130章 送行(上)第132章 一張臭嘴第447章 巧合第193章 周重吐了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03章 倭國政局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2章 負債累累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516章 重新打通蘇伊士運河第153章 平妻?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第59章 坐論倭寇第289章 送大禮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278章 接管稅所(下)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43章 不告而別第405章 地獄般的景象第412章 軍校的構想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167章 勸說謝靈芸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373章 穆西河之戰第11章 借花獻佛、打包帶走第174章 重回雙嶼港第78章 北港茶樓第263章 楊虎造反(下)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539章 十年第375章 反悔第138章 船隊歸來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475章 十四家錢莊主第57章 祝枝山的壽宴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18章 黃家酒宴第22章 西遊面世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8章 形勢逆轉第173章 洞房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