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

周重在濟州島停留了幾天,在這裡他主要是關注了一下倭國的情報,畢竟濟州島已經成爲他接收倭國情報的橋頭堡,大部分從倭國傳來的消息都匯聚在這裡,然後經過簡單的分類整理後,再送到周重那裡,所以在濟州島這裡,周重可以第一時間接到倭國的消息。

本來按照之前常孝等人的分析,細川氏和足利氏已經處於戰爭爆發的邊緣,但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一場波及整個本州島南部的大地震卻剛好在這個時候爆發了,結果導致細川氏和足利氏的雙方都是損失重大,特別是京都的位置,剛好距離地震的中心不是很遠,結果整個京都在這場地震中倒塌了無數房屋,不少農田也毀於地震之中。

也幸好這場地震發生在倭國,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對地震早就習以爲常,所以他們在地震發生後,並沒有什麼其它的反應,只是收斂好那些死在地震中人們的屍體,然後開始照常生活,而細川氏和足利氏因爲損失太大,結果只能暫時把戰爭推後,一邊舔着身上的傷口,一邊尋找對方的弱點,只要對方露出一絲的破綻,就會被他們撲上去死死咬住。

周重在接到本州島南部地震的消息時,氣的把手邊的東西全都給砸了,本來他趕到濟州島,正是想就近觀看一年倭人自相殘殺的美景,可是沒想到卻被這場該死的地震給打斷了,這讓他如何不生氣?

不過再怎麼生氣也沒用,按照細川氏和足利氏這次在地震中的損失。估計他們可能要休養到今年秋天。纔可能積蓄出決戰的力量。周重的事務繁忙,自然不可能在濟州島呆上幾個月,這讓他無奈之下,只得叮囑常孝時刻關注倭國的形勢,而他則回過頭來關注起朝鮮內附大明的問題。

慶尚軍向平安軍投降之後,朝鮮實際上已經被平安軍統一了,雖然個別地方還有一些流匪和豪強沒有清除,但這些人根本成不了什麼大氣候。隨着日後朝鮮國內的安定,那些人最終只有滅亡一途。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平安軍已經成爲朝鮮的合法政權,自然可以取代原來的李氏朝鮮向大明這個宗主要進貢,不過李安做爲平安軍的大首領,卻依然沒敢稱王,因爲朝鮮的國王一向都是大明冊封的,否則根本沒有合法地位,所以按照常理來說,他應該向大明上交一封請求大明封自己爲朝鮮國王的國書。

大明朝廷已經已經知道朝鮮發生內亂。並且原來的朝鮮國王被殺死,原來的李氏朝鮮已經滅亡的消息。所以大明朝廷上下都已經做好了冊封朝鮮新國王的準備,甚至他們還決定支援朝鮮一批糧食,畢竟朝鮮是自己的屬國,國內又剛剛發生內亂,自然需要自己這個宗主國出面安撫一番,這樣也好讓朝鮮的百姓記住大明的仁德。

然而讓所有大明官員都沒有想到的是,那個統一朝鮮的平安軍大首領上交的第一份國書,竟然不是請求冊封的國書,而是請求大明同意朝鮮內附的國書,這下使得整個大明朝廷都爲之震動,甚至連李東陽、楊廷和等內閣大臣們也都爲之震驚,畢竟朝鮮相比大明雖然是個小國,但一向都號稱海東強國,這樣一個國家在戰亂統一之後,竟然會選擇向大明內附,實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李公,你覺不覺得朝鮮這次選擇內附的舉動十分古怪?”在接到朝鮮國書的朝會之後,楊廷和一邊走一邊向身邊的李東陽問道。

“哦?有何古怪?”鬚髮皆白的李東陽扭頭看了一眼比自己小十幾歲的楊廷和,滿臉笑容的開口問道,對於楊廷和,他一向都是十分看重,甚至一直認爲楊廷和在政治上的才能超過自己,所以他對楊廷和也是竭力培養,所有人都知道,李東陽已經將楊廷和當成自己的接班人。

“李公,之前的朝鮮國王李隆殘暴不仁,導致國內叛軍四起,最後更是死於叛軍之手,這點怪不得別人,可是現在那個起於微末的平安軍好不容易纔統一了整個朝鮮,按照常理來說,一個能在短短一年內就把戰亂四起的朝鮮統一的人,肯定是胸懷大志,哪怕是爲了自己的後人着想,他也應該選擇在朝鮮稱王,畢竟這樣一來,他的家族後輩就是朝鮮世代的國王,如此巨大的誘惑,對方竟然視而不見,反而向我大明上書請求內附,實在有些不合情理!”

楊廷和說到這裡時,長吸了口氣接着又道:“另外這個平安軍的崛起也處處透着古怪,按照朝廷得到的消息,他本來是朝鮮四路實力最強的叛軍之一,與其它三路叛軍實力不相上下,但比之李隆的國王軍卻還差着一籌,可是就在今年春天,這個平安軍卻是勢如破竹的滅掉了李隆,進而吞併其它三路叛軍,短短數月就平安了朝鮮的叛亂,快的簡直讓人不敢相信,現在這個平安軍又反常的要求內附,所謂反常即爲妖,所以我懷疑這個平安軍應該有問題,甚至這個內附說不定是個陰謀!”

“哈哈哈~,介夫啊,你能夠發現平安軍的這些反常,已經實屬不易,不過你卻還是太粗心了,若是仔細查看一下那些來自朝鮮的戰報,也許就會發現那些反常之事的真相。”李東陽大笑着道,他今年已經六十六歲了,精力已經大不如從前,現在已經將政務上的事都交給楊廷和他們處理,而楊廷和的表現也讓他很滿意,現在楊廷和唯一欠缺的就是對一些細節方面的把握,若是他能做到這一點,那他也能安心的退下來了。

“朝鮮的戰報?請李公指點!”楊廷和顯然光顧着考慮李安良送來的那份請求內附的國書了,對於朝鮮那邊傳來的戰報的確有些疏忽。

這是個指點楊廷和的好機會,李東陽自然不會放過,於是只見他邊走邊用緩慢的語調開口道:“介夫,朝鮮那邊傳來的戰報中介紹,平安在與前國王李隆的決戰中,動用了大量的火器,後來朝鮮的首都漢城也是被火器攻陷,據說平安軍中擁有上百門火炮,雖然我估計其中可能會有些誇大,但相信平安軍中的火器數量肯定不在少數,如此多的火器,爲何會突然出現在朝鮮一個叛軍之中?”

李東陽並沒有直接告訴楊廷和自己猜想的答案,而是用一種啓發式的辦法讓他自己思考,畢竟楊廷和日後要主理整個大明的政務,所以現在李東陽能教一點就是一點。

楊廷和果然不愧是下一屆內閣首輔的得力人選,只見他聽到平安軍竟然詭異的出現大量的火器時,立刻震驚的停下腳步,然後喃喃自語道:“朝鮮國小民弱,根本負擔不起製造火器的費用,就算國內有一些火器,恐怕數量也不會太多,而且火器乃是國之利器,製造方法一向對外保密,朝鮮製造的火器威力恐怕也大爲減弱,甚至連用於實戰都有些困難,由此可知,那些平安軍中出現的火器必然不是朝鮮製造的!”

看到楊廷和已經想到事情的關鍵,李東陽立刻大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介夫,你說的不錯,那些火器的確不是朝鮮能夠製造出來的,而遍觀朝鮮周圍各國,唯一有能力製造那些火器的,就只有我們大明瞭。”

“嘶~,難道說……難道說這件事是陛下在背後操縱?”楊廷和這時才倒吸了口涼氣,然後有些不可思議的開口問道。

“嘿嘿,是不是陛下在背後操縱我也不清楚,但是我卻知道,這件事一定和那位年輕的四海總督有關,翻手爲雲、覆手爲雨,果然是好手段啊!”李東陽冷笑了兩聲道,之前他對周重還是很有好感的,但是這段時間以來,他卻覺得正德對周重太過驕縱,而且周重手中的權力也太大了,對此周重好像也沒有絲毫的覺悟,依然在海外我行我素,這讓李東陽對周重的印象急轉直下,直到朝鮮這件事發生後,更是讓李東陽對周重有些不滿。

“周重?又是他!”楊廷和聽到李東陽的提醒,也終於醒悟過來自語道,“難怪他之前忽然擅自將四海總督會暫時從雙嶼港遷到了威海衛,估計就是爲了就近的控制朝鮮的變局,而且遍觀整個大明,也只有他這個四海總督纔有權鑄造火炮,而且也只有他可以一次性的動用那麼多的火器卻不必向朝廷上報。”

楊廷和之前對周重的印象就不太好,總覺得這個年輕人是因爲正德的寵信,再加上運氣好得到了番薯和玉米這兩種逆天的作物,所以纔得到現在的高位,實際他的才能卻與現在的地位不匹配,而且他也覺得周重手中的權力實在太大了,已經讓朝廷有些無法制約的感覺,現在更是擅自插手朝鮮的內政,實在是膽大之極。

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446章 搏虎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16章 收買人心第38章 無罪有功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173章 洞房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8章 菜市場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140章 做廣告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1章 破產之家第232章 神機營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381章 樸靈珠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58章 豆腐宴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82章 去京城?第3章 宋家父子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43章 不告而別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483章 拖延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
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37章 災民中的兇徒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5章 追狗的趙二第446章 搏虎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461章 痛苦的達伽馬第16章 收買人心第38章 無罪有功第339章 周重出兵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349章 敲詐勒索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319章 朱允炆的後人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441章 邊軍入京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184章 辣椒成熟了(下)第145章 豹房召見(下)第227章 督公張銳第228章 谷大用的威風第265章 軍法從事第427章 屈辱的徐經第173章 洞房第458章 馬六甲海戰第211章 海上試炮第262章 楊虎造反(上)第298章 戰前演習第8章 菜市場第406章 舊港的問題第140章 做廣告第500章 大戰前夕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274章 寧波市舶司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448章 抵達京城第398章 南北之爭第56章 走私基地雙嶼港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104章 家中反應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419章 懷安衛之戰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437章 攔路的老婦人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101章 差點菊花不保第492章 一網打盡第1章 破產之家第232章 神機營第158章 打人的深意第381章 樸靈珠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201章 送給正德的禮物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424章 兵發江戶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440章 周重做飯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450章 增加監軍科第258章 豆腐宴第306章 無恥的阿方索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438章 蘇南-吉里第182章 去京城?第3章 宋家父子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315章 各懷鬼胎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219章 瑾萱有孕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24章 旺財、富貴、白球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430章 兇殘的倭人第43章 不告而別第83章 入股商會(上)第503章 偷襲對偷襲第41章 “臨陣脫逃”的周重第328章 災民與殖民第483章 拖延第122章 中介與保險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157章 天大的侮辱第277章 接管稅所(上)第359章 張銳的經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