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番薯的種植

“怎麼,有什麼問題?”周重看到呂鬆年等人臉上爲難的表情,當下有些奇怪的問道,臺灣現在開墾的荒地就算種上其它的糧食,產量肯定也很低,根本不夠災民食用的,但若是種上番薯就不一下,這東西本來就不挑地,而且產量又高,按說那些災民應該會搶着種纔對,怎麼呂鬆年他們都露出這樣的表情?

“啓稟大人,番薯這東西已經在京城的皇莊試種過了,產量的確十分驚人,這點我們都知道,可是那些遷移到這裡的災民卻根本沒見過番薯,更沒有親手種過,所以他們對於番薯的產量一直抱着懷疑的態度,再加上他們好不容易纔開墾出一些荒地,都想着在荒地上多種些糧食,畢竟他們都被餓怕了,所以他們對於番薯這種新作物,都不太願意試種。呂鬆年這時苦笑着訴苦道。

聽到呂鬆年的話,周重也一下子皺緊了眉頭,之前他把番薯獻給正德時,也擔心百姓一時間接受不了,所以才讓正德在皇莊試種,現在經過一年的豐收後,番薯的大名已經在京城一帶傳播出去,不少人都是求爺爺靠奶奶才搞到一些番薯苗,可是遷移到臺灣的移民卻從來沒聽說過番薯,他們現在牴觸種植番薯也情有可原。

不過理解歸理解,今年的番薯還是要種的,畢竟番薯苗都已經運過來了,而且移民也急需糧食,若是不種番薯的話,恐怕下一年還需要他滿世界的運糧食,這樣一來不但花費錢財。同時也佔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有今年種下番薯才能保證移民們在下一年自給自足。

“呂知府。若是我沒有記錯的話,現在每個移民可以開墾五畝荒地吧?”周重沉思了片刻忽然開口問道。

“大人記的不錯,這次所有遷移到臺灣的移民,每個男丁不論大小,都可以開墾出五畝田地,女子則可以開墾三畝,到時由衙門出具文書,這些田地日後就屬於他們自己的田地了。而且這些田地免稅三年,可以說是十分優厚了。”呂鬆年拱手說道。

“嗯,分出這麼多土地,臺南縣等地的荒地還多嗎?”周重接着又問道。

“呃……這個……”聽到周重的這個問題,呂鬆年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道,“雖然臺灣府遷來三十萬人人,但府內的土地廣闊,適合耕種的田地也同樣很多,就算分給移民一部分,剩下的荒地依然很多。”

“這就行了!”周重這時撫掌笑道。“你們傳本總督的命令,今年若是願意栽種番薯超過兩畝以上者。每戶就可以多分得一畝荒地,栽種番薯超過四畝者,分得兩畝,以此類推,種的番薯越多,一戶分得的土地也就越多!”

“大人不可!”周重的話音剛落,呂鬆年等人就立刻出言反對道,“大人,臺灣府的荒地雖多,但也不能白白分出去,畢竟日後還需要遷移更多的移民到臺灣,若是前期分出的土地太多的話,那日後又該拿什麼分給後來者?”

呂鬆年他們做爲臺灣當地的官員,自然希望治下的百姓越來越好,畢竟人多了也就能創造更多的財富,臺灣也會更加的繁華,這對於他們來說,都是一件無比的政績,日後升官發財可全都靠它了。

對於呂鬆年他們的想法,周重也十分清楚,當下臉色一板開口道:“土地再多沒有人耕種有什麼用,現在最重要的是讓臺灣三十萬百姓在下一年收穫足夠的口糧,然後讓他們安心在臺灣居住,只有這批移民安定下來,朝廷纔會放心遷移過來更多的百姓,爲此付出區區幾畝荒地算的了什麼?”

聽到周重說出如此嚴厲的話,呂鬆年他們嚇的不輕,之前他們還覺得這位年輕的總督大人沒有什麼架子,心中也不免有幾分輕視,可是直到這時才發現,原來這位總督大人表面雖然隨意,但是在政務上卻是絲毫不馬虎。

想到這裡,呂鬆年他們也都是連連稱是,立刻讓人把周重剛纔的話寫成告示發往臺灣各縣,同時朝廷運來的番薯苗也一起送了過去,相信有了土地的誘惑,那些移民肯定會爭搶着種植番薯。

吃過飯後,周重又來由呂鬆年他們陪着來到臺南縣城的城外,之前爲了獎勵呂鬆年這些官員跑到臺灣開荒,所以朝廷也獎勵了這些官員們相當一部分田地,現在這些田地都已經由呂鬆年他們帶來的人種上了番薯,周重來到這裡時,田地裡一片綠油油的,番薯的長勢十分喜人,相信今年的收穫肯定也不小。

“大人請看,這裡就是下官分到的田地,總共五百畝,現在已經全都種上了番薯,而且因爲人手不夠,下官把老家的族人也帶了過來,最後連下官和妻子兒女也都一起動手,再加上家中的僕人,好不容易纔把這五百畝種完。”呂鬆年指着面前這片緊挨着一條大河的上好田地開口道,臉上的神色也有些唏噓,爲了給臺灣多收穫一些糧食,他堂堂知府也親自下地栽番薯,實在是不容易啊。

聽到呂鬆年的話,周重打量了一下這片田地,只見那條大河剛好從田地中間穿過,日後灌溉肯定十分方便,看來呂鬆年在給自己分田地時也動用了點私權,不過周重對此卻不在意,畢竟大明的官場里根本就沒有清廉一說,只要是呂鬆年能夠把臺灣事情辦好,他的那點私心自己也就當成沒看見。

周重沿着呂鬆年家的田地轉了一轉,不時蹲下來看看番薯的生長情況,結果發現在河岸邊的那些沙地上,番薯的長勢明顯比其它地方的要好,畢竟河邊的土地本來就比較肥沃,再中上沙子透氣性好,十分適合番薯的生長。

“呂知府,你一下子種了五百畝番薯,按最低的產量算,每畝也能出產兩千斤,這樣一來就有百萬斤的產量,你想好怎麼處理這麼多的番薯沒有?”周重滿意的笑了笑問道。

呂鬆年聽到這裡先是一愣,他也是第一次想到自己竟然能夠收穫這麼多的番薯,不過他很快就清醒過來,當下想了想道:“啓稟大人,下官也沒想到會有百萬斤的產量,這麼多的番薯光靠我們一家吃是吃不完的,而且新鮮的番薯又不好存儲,到時看看能否賣到泉州等地,若是賣不掉的話,最後估計只能曬在番薯幹保存起來了。”

聽到呂鬆年的回答,周重當下哈哈大笑道:“你們是守着寶物而不知寶啊,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這番薯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而且還可以製作成粉條,雖然比上綠豆製作的粉條可口,但卻也是十分美味,特別是粉條幹了之後可以長時間儲存,到時運回大明販賣肯定獲得甚高,另外番薯也可以釀酒,反正番薯的產量這麼高,日後隨着種植面積的擴大,肯定是吃不完的,所以拿來釀酒最合適不過。”

呂鬆年他們都知道番薯是周重獻給皇帝陛下的,現在聽到這位年輕的總督大人告訴他們番薯的另外兩個作用,當下都是大喜過望,畢竟這可是兩條長久的財路,若是臺灣能夠先行一步發展成兩條產業的話,那對於臺灣的發展絕對有着巨大的推動作用。

想到這裡,呂鬆年等人都是紛紛向周重行禮致謝,隨後周重又讓人摘了一些番薯上的嫩葉,帶回去讓人洗淨撒上面粉,然後在上鍋一蒸,蘸着蒜泥也是一種難得的鄉間野味,而且在番薯收穫後,地上的番薯藤蔓也可以拿去餵養牲畜,所以他也叮囑呂鬆年不要忘了發展臺灣的養殖業,只有百姓們吃飯穿暖後,臺灣纔會有更大的發展前途。

周重在田地裡轉了半天,甚至在遇到鄉間幹活的百姓時,也會上去攀談幾句,開始時那些老鄉見到一位身穿官服的貴人和自己說話,後面還有一羣官老爺,一個個都嚇的不輕,直到後來周重讓人都脫去官服,這纔有人敢和他說話。

說起來臺南縣城這邊的情況還算不錯,特別是有呂鬆年這些當官的人帶頭種番薯,而且一種就是幾百畝,這讓那些懷疑番薯產量的百姓也不禁對番薯有了幾分信心,畢竟他們也不傻,連那些見多識廣的官老爺都種了番薯,這其中肯定有他們不知道的好處,所以這些百姓大都會在種其它糧食的同時,選上一兩畝種上番薯,這也讓周重頗感欣慰。

周重在臺灣一直呆了半個月時間,期間他也乘船去了臺灣的其它幾個縣轉了一下,結果看到的全都是一片荒涼,人數最少的一個縣竟然只有一千人,分成兩個村落居住的在一片廣闊的平原上,縣令都是在茅草屋子裡辦公,對此周重也只能好言鼓勵幾句,讓他們安心開荒,等到下一年時,就會有新的移民到來。

離開了臺灣之後,周重乘着船迴轉雙嶼港,但是就在路上之時,卻接到一個讓他有些驚訝的消息。

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42章 暴打兇徒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44章 花巷別院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54章 巧合第48章 形勢逆轉第539章 十年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63章 宣旨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2章 暴打兇徒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31章 送行(下)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8章 菜市場第55章 一個秘密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88章 回家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490章 晉商(中)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00章 倭國京都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63章 宣旨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514章 京觀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271章 一場戲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443章 謠言第53章 留下吃飯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89章 送大禮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89章 新房客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7章 談生意第22章 西遊面世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48章 形勢逆轉第3章 宋家父子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54章 謝靈芸與金瓶梅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
第476章 大明第一奸臣第9章 第一個租客第42章 暴打兇徒第529章 消除草原威脅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463章 困守總督府(上)第286章 有趣的實驗第499章 稅務改革第353章 瓦倫戰艦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87章 李隆之死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98章 船艙旖旎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44章 花巷別院第535章 清江浦之亂(下)第212章 武器生意第254章 巧合第48章 形勢逆轉第539章 十年第59章 坐論倭寇第357章 人頭換兵器第433章 騎射比賽(上)第396章 望海園(上)第117章 拖延時間第163章 宣旨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454章 釜底抽薪第42章 暴打兇徒第495章 內閣議事第131章 送行(下)第426章 以利誘人第92章 原來是故人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480章 應州之戰(下)第171章 氣走謝逞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8章 菜市場第55章 一個秘密第466章 王守仁的果阿之行第382章 樸成樹的變化第220章 王倫對倭國的認識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400章 逃跑的王守仁第88章 回家第393章 倭國拉鋸戰第456章 南洋有變第481章 應州大捷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532章 軍隊之弊第490章 晉商(中)第150章 招聘歐洲工匠第200章 倭國京都第465章 天津造船廠第163章 宣旨第469章 正德出巡(上)第317章 天大的計劃第514章 京觀第115章 白珺婉的請求第414章 正德與軍校(上)第192章 歐洲人的殺傷力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133章 安化王叛亂第271章 一場戲第108章 香皂作坊第472章 繁華下的危機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67章 粗暴簡單的辦法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443章 謠言第53章 留下吃飯第63章 鄭氏一家第289章 送大禮第256章 衡王朱佑楎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89章 新房客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76章 與謝靈芸的複雜關係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178章 朝鮮代銷商第27章 談生意第22章 西遊面世第113章 王倫的麻煩第48章 形勢逆轉第3章 宋家父子第386章 朝鮮戰爭的帷幕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54章 謝靈芸與金瓶梅第340章 給鐲兒訂婚第197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下)第279章 請不來人第249章 壽寧候與建昌候第290章 駐軍雙嶼港第369章 招攬幫手第341章 對馬島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