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非愛行爲
第六節 極具破壞力的“教育”
幾乎所有問題孩子的問題,都是成人行爲或教育不當所致。具有破壞力的教育不符合兒童發展規律、不考慮兒童身心發展,沒有時間陪伴孩子,不去傾聽、理解、尊重和信任孩子,主要以管教爲主,處處干涉孩子,孩子體會到的是強制而不是教育,強勢的干預會嚴重破壞孩子內在成長動力。
一、具有破壞性的教育法
1.恐嚇和威脅
“如果你再……我就……”,這種方法很不科學,威脅很難讓孩子發自內心認可某種行爲,只能換來暫時的順從,威脅一旦停止,孩子的反抗會加倍。有了自我意識的孩子更會通過重複不良行爲來達到權力鬥爭的目的。
用嚇唬孩子來迫使孩子順從。
嚇唬年幼的孩子,會讓孩子處於恐懼和焦慮中,破壞安全感,影響孩子探索世界的興趣,嚴重時甚至導致孩子出現心理問題。
用生氣來威脅孩子
不能用自己的情緒來威脅孩子,即使是孩子犯了錯,也不必爲你的情緒負責,情緒是自己的事情,而生氣本身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太在乎別人的情緒和看法,會活的很累,甚至委曲求全,失去自我。孩子整日生活在擔心父母生氣的壓抑環境中,也對身心發展不利。
2.灌輸
這一詞源於列寧的《怎麼辦》“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社會民主主義的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
這本是政治和歷史原因的產物,卻因爲“灌輸”操作起來快捷簡便,因戰爭時期速成教育的需要,讓其蔓延到了之後的整個教育領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低價勞動力和環境代價來發展經濟,但在科技創新和核心技術方面卻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時教育理論也在不斷髮展,有識之士開始回過頭來審視灌輸式的基礎教育的弊端。
灌輸的教育方式會嚴重破壞孩子自主思維能力,特別是早教中使用灌輸的方式,無異於拔苗助長。
其實從孔子開始就已經強調了要啓發學生思考“不憤不啓 不悱不發”。
因此當孩子有疑問時,儘量引導孩子觀察,當父母不知道答案時,跟孩子一起查資料,讓孩子自己總結出答案。
國學知識方面,主要還是用環境薰陶孩子,不要刻意要求孩子去背古詩、背三字經。過於強制,對孩子學習興趣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有些父母會說,我家孩子愛背古詩,你確定他不是爲了討好大人?真正理解意境了嗎?等他大了,還會記得多少?
如果孩子是真心喜歡,真的有古詩詞,古文這方面的愛好,父母當然要去鼓勵和盡一切努力給他提供條件。
3.獎勵和賄賂
孩子通過貢獻和合作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而獎勵無法使孩子體會到歸屬感、價值感,並無法從生活中得到基本滿足感。
不應該提前約定獎品(這就相當於賄賂),因爲對於獎品的期待反而會讓孩子耗費大量精力來控制住內心的慾望,並且削弱了自身進步的成就感。
賄賂方式無法達到激勵孩子的長久效果,反而會讓孩子失去提升自我的成就感,本末倒置,將注意力轉移到對物質的不斷索取上,而且心理預期會越來越高。
更加糟糕的是,有些孩子會通過不良行爲來達到讓父母賄賂他從而得到獎賞的目的;甚至是弄虛作假來達到目的。
在孩子表現出色時可以適當獎勵,獎勵的頻率越低、價值越小效果越好,獎品的價值不重要,重要的是其肯定和鼓勵的意義,《外公家書》中的外公,就用草稿紙、蘋果等東西作爲獎品。
獎勵以精神爲主,物質爲輔,此外還可以讓孩子自己規劃全家的週末活動來作爲獎勵。
4.懲罰和批評
懲罰的確會起作用,但僅僅是暫時壓制某種行爲,卻沒有起到消除的效果,而且會有長期的負面效果,造成四種負面情緒:憤恨、報復、反叛和退縮,會引起孩子和父母進行權力鬥爭,發展出反抗和挑戰,教給孩子的是暴力、不自尊自愛及其它負面技能;懲罰是父母爲孩子的行爲負責,無法培養孩子自身責任感。
懲罰不是目的,而是要幫助孩子認識到這麼做爲什麼不對,以及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孩子感到被父母接納和理解,才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導。
小過錯和無心之失不要懲罰孩子,品德方面的錯誤才能懲罰,還要注意方法。
責備的時機也要注意,我國古代就總結了“七不責”:當衆不責、悔愧不責、夜不責、飯食不責、歡慶不責、悲憂不責、疾病不責。
批評
如果批評和指責不斷,孩子慢慢學會了無望,不再努力,開始自暴自棄。常常被人批評的孩子容易形成低自尊。
攻擊孩子人品和性格,傷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的批評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不要給孩子定性的評價“壞孩子”“膽小鬼”。
一個經常遭受數學老師批評的孩子在泛化作用下,會開始厭惡數學,甚至開始厭惡學習。
出了問題,要針對事情給予孩子指導,不要評價孩子本人。並且明確告訴年幼的孩子“我愛你,但是我不喜歡你剛纔做的事情”。嘗試三段式批評,第一段肯定孩子的優點,第二段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三段是對孩子的鼓勵和幫助。
先聽聽孩子的理由,動機不對時給予教導,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預防措施,約定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
不可一味指責孩子的錯誤
要給孩子樹立寬容的榜樣,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一味指責只會讓孩子厭煩,甚至激起逆反情緒。
不要逼孩子認錯
這是父母自詡法官,審判孩子,逼迫孩子“認罪服法”。這時孩子的抗爭重點會轉移到捍衛自己的尊嚴或者是反感父母的態度,不會有心思去“反省錯誤”,同時會覺得自己很糟糕,並對自己的錯誤感到無能爲力。
孩子不會心甘情願接受成人的指責和批評,按照成人要求痛痛快快認錯。無論孩子做錯了什麼,都是他成長過程中的經歷,都是促使孩子成長的機會。成人不能居高臨下地批判他,蠻橫地要求孩子認錯,而應該溫和地指出正確的做法。很多時候孩子自己就知道錯了,會內疚,這時更需要父母的接納和寬容,他會獲得力量努力改進自己。
5.權威
有些父母爲了便於“管教”,就用強權來讓孩子害怕自己,這是無能的表現,特別是沒有規則,只有權威,這更是野蠻狀態。
因爲中國幾千年“人治”的深刻影響,父母自身成長經歷和傳統的慣性,父母們盲目地認爲孩子必須服從自己;把孩子發表不同意見看成是對權威的挑戰。
專制的管理和約束並不是權威,通過懲罰孩子來樹立父母的威信,讓孩子更“聽話”,這是本末倒置,威信不是靠懲罰來維持的,而是通過尊重孩子人格獨立,言出必行來建立的。孩子信賴和愛父母,就會聽從父母的建議和指導,父母天然具有威信。
孩子“頂嘴”父母應該感到高興,因爲這說明孩子長大了,父母要做的就是跟孩子冷靜探討問題,不能下意識地因爲沒面子而火冒三丈。
“天才”的表現就是富有求知和探索精神,不懼怕權威。
6.紅臉白臉法
這個方法不科學,父母雙方的教育思想和態度要一致,都要和顏悅色,而且紅臉白臉法會破壞其中一個人和孩子的親子感情。
7.貼標籤
一次參加親子班活動,小滿不想參與,就讓我抱着,老師過來問原因,我隨口說她是害羞,隨即立刻意識到這就是貼標籤的行爲。我看到小滿淘氣時會順口說“壞蛋”“淘氣包”“小淘氣”,小滿後來一邊淘氣一邊說“我是搗蛋鬼”。
很多給孩子的負面標籤其實是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不要強調孩子的某個缺點,天天盯着孩子的缺點,反而會起到強化作用。
而如果給孩子正面的標籤,相信孩子,孩子就會向那個方向發展,無數次的實驗證明了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
父母要剋制不良暗示和負面標籤,多給予孩子正面評價。
8.規矩過多
把教育單純地理解爲“立規矩”,父母過於強勢,會剝奪孩子的自我意識。會讓孩子從小就在思想上被父母所奴役,破壞了孩子自我意識的建立,從而喪失了自我。經常掛在他們嘴上的是“媽媽說,要…”“媽媽說,不許…”,孩子會變得脆弱、沒主見、被動、盲從、自卑、刻板、偏執。
逼迫孩子當“道德模範”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當一個孩子的身體和心靈是自由的,他才能按照內心的驅動去完成自我成長,通過一次次地嘗試、挑戰、成功,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增強自信心,形成強大的內心力量。
事無鉅細管制孩子
當代父母很多是被“管教”大的,所以也事無鉅細管理孩子,什麼事都要經過大人同意,否則不準做。還有一種情況是,父母在過度管制和嬌縱兩種方式間搖擺。當無法忍受自己的專橫時就嬌縱孩子,當孩子被寵得索要無度,又開始過度管制。
管制孩子,就是父母始終在爲孩子的行爲負責,這對孩子自主能力和責任心的養成極爲不利,要讓孩子自己參與制定規則。
對孩子的要求不合理
隨意對孩子發號施令,毫無道理和緣由,比如在孩子跑跑跳跳時要求孩子過來坐在自己旁邊,請孩子幫忙時頤指氣使,這都是不合理的行爲。正確的做法,是對孩子和當時的情況予以認可和尊重。
9.挫折教育
故意摔打、磨練、有意傷害孩子不僅不能培養堅強有出息的人,反而容易造成心理問題。最親近的人才會傷害到孩子,陌生人的打擊反而不會真正傷害孩子的心靈。
10.過早參與競爭
因爲現在父母的生活壓力大,並將這種害怕競爭失敗的恐懼投射到孩子身上,而造成了早早讓孩子參與競爭的局面。
孩子要在七八歲時才能開始理解團隊合作,過早參與競爭,破壞孩子的友誼與合作,不符合兒童發展規律,3—12歲是自我評價關鍵期,容易因競爭失敗而全盤否定自己,孩子以競爭來評價自我和他人時,不能客觀看待自己和他人。
幼兒園中的遊戲,要幫孩子淡化競爭觀念,強調參與,和玩得開心就好。
二、其他無用的教育方法
1.嘮叨
嘮叨就是拼命勸孩子服從,這種方式是最沒用最令孩子反感的。長年累月的嘮叨會讓孩子產生“抗體”,會“選擇性失聰”,在家長嘮叨時,很多孩子爲了自我保護,會採取走神和神遊的應對措施。嘮叨體現了家長的落後和無奈,不知道如何做能夠有效教育孩子,只能用自己的經驗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這是無能的表現。
而常年累月的嘮叨會動搖孩子的自信心、責任感和判斷力。
簡短的提示語言和選擇性的沉默比嘮叨更有效。
2.說教
不停說教容易讓孩子喪失自信心。而且容易強化缺點,使缺點變成頑疾,教育無痕,要善於發現優點,讓優點放大來覆蓋缺點。
3.單方面要求孩子“懂禮貌”
因爲我國自稱禮儀之邦,所以孩子被從小要求跟長輩打招呼。逢年過節,挨個長輩都要喊到,這是我最痛恨的活動,禮貌嘴甜都是表面功夫、內心痛苦而不情願。
讓孩子學會有禮貌,就要成人以身作則,正式給雙方做介紹:這是小滿,這是媽媽的朋友李阿姨。成人主動跟孩子打招呼,孩子纔會慢慢學會問好,不應該居高臨下等着孩子來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