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8年,四月廿三,東海堡禮堂。
高正簡單把近期的安全部活動一介紹,就直身站住,等待股東們的質詢。
“咳,”坐在第一排的孔嘉誼站了起來,把手上的筆記本翻到後邊某一頁,開始發難了。“高部長,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安全部申請給獅吼炮配套的炮車重達215公斤,這都接近炮重了,真的有必要嗎?其實從虎威炮的時候我就想質疑了,海軍用的炮車不過四五十公斤,你們陸軍卻要二百多公斤,這不是浪費材料?”
高正一副無奈的表情,看着孔嘉誼,回答說:“孔財委,陸上和海上情況是不一樣的。船上全是平整的木地板,移動起來很容易,而且炮位上有阻攔索和斜坡卸去後坐力,所以船用炮車只要有輪子會動就行了,自然可以做得很輕。非得算的話,你得把整條船的重量都分攤到每門炮上啊。”
臺下有人“撲哧”笑出來,孔嘉誼臉上仍然一本正經,不以爲意的樣子。
高正又接着說:“而陸上情況就複雜了。爲了通過崎嶇的路面,炮車車輪必須做得很大才行。同時爲了承受後坐力、保持穩定性,還有增加可靠性,車架必須做得粗大厚重才行。兩方面加起來,陸軍炮車自然就沉重無比了。這215公斤還是採用了不少硬木部件的結果,否則真要超過炮重了。”
這個理由很有說服力,聽衆紛紛表示贊同起來。
孔嘉誼翻過一頁,又接着問:“這一點就算了,但是一門不過265公斤的獅吼炮,你們足足配了七名炮兵來操作,還配了四匹馬,這是不是太浪費了點?海軍一個炮組不過三人,照樣玩得轉啊。”
這海軍是別人家的孩子嗎?高正腹誹着,不過嘴上還是老實回答:“如果單純把炮彈射出去,那三個人確實夠了,甚至如果不嫌慢,一個人操作都可以。但炮兵不是火炮測試員,是要上戰場的啊。
剛纔說過,獅吼炮自重265公斤,炮車215公斤,總共就近半噸了,還有配套的彈藥工具車,又得至少三四百公斤。這樣的重量,如果想跟上步兵的行軍速度,至少要配兩匹馬或者騾子拉車才行,還只能在鋪裝道路上拉,如果考慮到野戰時的惡劣地形,至少得四匹才行。這已經很保守了,拿破崙時期,一門四磅炮可是配6-8匹馬的。
單單伺候這四匹馬,就要至少兩個人,更別說還要開炮了。我們給一門炮配七個人,已經考慮到一人多能了。戰時,一人看住四匹馬,三人負責開炮,兩人負責搬運彈藥和打雜,還有一名炮長負責指揮、觀察戰場和調節射擊參數,分工很合理不是嗎?這樣能大大提升射速,實際火力並不比兩個三人炮組低多少。而且真實的戰場上,必須考慮到減員問題。七人炮組,即使死了四個,也能繼續開炮,彈性比三人炮組強多了。
我們的條件跟海軍是沒法比的,海軍有一整條船來運輸物資,還可以躲在船板後面,自然三人就夠了,但這是不能打真正的硬仗的。”
“咳咳,”海洋部長張船長有些尷尬,不過他還是決定支持一下高正,要不然財政部砍完陸軍就該砍海軍了,“說得沒錯,軍事上很多問題不能想當然的。”
臺下衆人也表示贊同,孔嘉誼的質疑沒什麼效果,把筆記本合上,又繼續說:“謝謝,高部長,你的解答很充分,財政部的問題結束了。接下來,請你談一談安全部對義勇隊的編制和規劃吧。”
高正鬆了一口氣,拿出幾張紙,一邊看着一邊說:“目前義勇隊不計股東共197人。其中包括四個步兵排,每排滿編四十人,實有157人;一個騎兵排,滿編二十人,實有20人;兩個炮兵排,預計每排十五人,實有20人。
對於步兵,我們現在同時訓練長矛和火槍使用技術。對步兵的運用,我們現在有兩個方案,一是全部裝備帶刺刀的20mm蝦蛄槍,二是長矛和25mm牛丸槍搭配。目前這兩個方案還在測試,一時無法說誰優誰劣,也許要到戰場上檢測才行。我們計劃把這四個排編成兩個連,分別實踐兩個方案。
對於騎兵和炮兵,我們計劃把他們編在一起,成爲一個騎炮連。這不是異想天開,實際上這兩個兵種是聯繫很緊密的。
爲了讓馬適應火炮的響聲,必須從訓練時就經常接觸火炮;而火炮需要很多馬匹牽引,所以炮兵也需要學習養馬和控馬,這是第一個共同點。
我們現在的騎兵不能指望有多少戰鬥力,更多的是作爲偵察兵使用,所以在騎術和作戰技術之外,他們還需要學習素描和地圖學;同時,炮兵作爲一個技術兵種,自然也是要學習數學和地圖學的。兩者都需要學習大量知識,這就是第二個共同點了。
這兩個步兵連和一個騎炮連,加起來組成一個營。但是說實話呢,我們這麼騰挪,也只是螺獅殼裡做道場,是沒什麼戰鬥力的……”
前面還好,等高正說到“沒什麼戰鬥力”的時候,臺下一片譁然。都裝備了超越幾個時代的火器了,怎麼還能沒什麼戰鬥力呢?難不成經費都被你們貪污了?
饒文輝趕緊敲了幾下驚堂木維護秩序,孔嘉誼咳了兩聲,說:“高部長,請解釋一下。”
高正早已預料到這個反應,翻過演講稿的第二頁,接着說:“問題還是出在人數太少上。雖然我們有火力優勢,但面對數量動輒上千的敵人,還是很難避免被拖入近身戰的。根據著名的蘭開斯特平方律,需要九倍的質量優勢才能抵消三倍的數量優勢。我們可沒有九倍的質量優勢,而敵人的數量優勢可遠不止三倍啊……”
哦……股東們這下子明白了,原來安全部這是要兵呢。孔嘉誼敲着本子,問:“高部長,那你覺得需要多少兵員纔能有戰鬥力呢?”
“至少一千人,編成兩個營,才能利用地形的基礎上縮短戰線長度,抵消敵軍的數量優勢,充分保證安全……”
大會這下子就熱鬧了,東海商社總共也就四千多在冊勞工,其中還有近一半是婦女兒童和老弱,這一下子就要擴軍到一千人,也太誇張了。
不過這只是獅子大開口,討價還價一番後,全體大會同意把義勇會的兵額擴充到250人,以容納更多的技術兵種。要知道,韓鬆帶回來那八個女真少年,雖然已經在平原牧馬場跟騎兵一起訓練了,但是由於義勇隊兵額不足,現在還以水手的名義掛靠在海洋部呢。
同時,義勇隊目前全部都是戰兵,沒有輔助兵種,後勤全靠其他部門提供。這樣子是無法野戰的,所以需要再編制一些工兵、輜重兵、炊事兵等等。因此,大會還通過決議,組建一支軍民兩用的工程隊伍,由建設交通部管理。這支工程隊將抽調熟練勞工組建,暫定員額200人,軍事化管理,平時做些修路、蓋房等基建作業,戰時可以爲義勇隊修建工事和運輸補給。
這其實也是變相擴軍了,但由於和平時期也能發揮很大作用,所以這個決議很容易就得到了通過。
“好吧,這支新部隊叫什麼名字?”決議通過後,張正義如此問道。
“既搞工程又幹運輸,就叫工程運輸隊吧。”有人隨便說道。
“工程運輸隊?這個名字太繞口,我不喜歡。”建設交通部部長陸平如此說道。
張正義看了看他,說:“既然是你們建設部的隊伍,你來起個名字吧。”
陸平略一思索,說道:“就叫鐵道軍吧。”
於是鐵道隊就這麼成立了。試運行了一段時間之後,建設部發現這樣的組織雖然薪水開支多了些,但效率也提升了不少,於是又動起了再度擴充的念頭,不過這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