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變化莫測

四巨頭會議終於落下了帷幕,發佈在以後有着深遠意義的《天津養日四巨頭聯合通電》。結果也許讓所有人都覺得有些詫異,一直在戰場和政治鬥爭中咄咄逼人的雨辰,幾乎在這次四巨頭會議上面全盤退讓,唯一爭取到的就是在未來政府的內政部下面設一個地方自治委員會,負責現在宣佈自治地方各省份和中央的協調關係。袁世凱和同盟會達成了交易,同盟會很明顯將在未來的新民國政府當中領銜責任內閣,而袁世凱也保留了相當一部分權力。雙方的矛頭很明顯都是針對着江北雨辰這個勢力的。他們就是想把雨辰限制在地方,不給他中央名義,然後利用自己掌握着中央的有利地位,慢慢地分化瓦解他現在龐大的勢力。一般人認爲,雨辰的勢力脫胎於同盟會,由同盟會的人物來進行分化瓦解工作,對雨辰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而雨辰竟然顯得非常合作!瞭解他的人都覺得奇怪,他不是這麼一個容易放棄主動權的人物啊!現在把自己放到了地方這個位置上面,等着掌握中央大權的那兩方面勢力來慢慢收拾他嗎?也有人認爲他現在打的是暫時韜晦的主意,慢慢地爭取時間來整頓他還不算穩固的內部。等中央那兩股勢力必然地鬧翻,然後再出來收拾局面。可是袁世凱和同盟會也不是傻子,有他這麼一個強大的對手在面前,他們就是再傻,也要等到他倒下了再內訌啊!所以不少很看好雨辰的人,都認爲他這次走了一步錯棋。江北籠絡的聯邦黨人物,都一時蠢蠢欲動,有改換門庭的意思。民國第一任兩院議員,對於這些所謂的政治家們有着太大的誘惑。以前的承諾和誓言,在這個巨大的利益面前就是狗屁。眼見着聯邦黨已經不能像以前想象的那樣至少能混個聯合組閣,在野黨的議員有什麼當頭?還有什麼利益好處?

在雨辰的南方地盤裡,這個通電一出來,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光復銀行發行的鈔票當天就跌水二分。李章雲正在上海招股,一下子就有些門庭冷落了。政治家和商人,都是很現實的生物。從政治角度上看,很多人都認爲雨辰因爲沒有抓住天津會議這次機會,卻出乎意料的軟弱無力,他的命運將曇花一現,就此完蛋了。

而有些人卻爲雨辰衷心贊好,顧執中就難耐心中的激動,大大地誇獎了一番雨辰:

“以前誰也沒想到,這位擁有全國最雄厚兵力的年輕將軍,是這樣以民國的大局爲念,是這樣地服從民主憲政的原則。以前對他軍閥土皇帝的蔑稱可以不攻自破!在這次天津會議上面,雨將軍表示出了最大的相忍爲國的誠意,說實在的,我們都覺得他忍讓得太多了!特別是現在江北推行的善政,放諸整個民國也是應當全面採納的!但是正是因爲他的服從大局,一個嶄新的民國很有可能浮現在我們面前。唯一遺憾的就是雨辰將軍這位年輕的偉人,很可能無法參與中央機樞當中。像他這樣的國家重寶,應該還能爲我們這個初誕的民國出不少力氣啊!我們在這裡懇求當道諸公,學習雨辰將軍,本着相忍爲國的宗旨,接納融合雨辰將軍和江北的能人志士,大家共同爲民國的前途努力。東洋一偉大嶄新的國家,又如何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締造?”

可惜這些善良人士,在這麼現實的年月裡面並沒有幾個。

當雨辰看到顧執中的評論的時候,他已經在天津美國總領事館收拾東西準備動身南返了。這次庫柏爲他出力極大,但是卻沒想到他把權力拱手全盤讓人,這幾天氣得都避不見他。美國方面,對於通過雨辰在全中國建立門戶開放的政策,還有在太平洋西面對英日同盟進行牽制,確保自己在亞洲的利益,傾注了非常大的希望。但是最後這個脾氣古怪的年輕軍閥卻想當什麼華盛頓,對他這樣的理想主義,庫柏也只有苦笑。自己的中國公使之夢,看來是要完結了啊。

滿室的隨從副官們都板着臉,氣氛非常沉悶。蔣百里也是這樣,坐在沙發上抽着雪茄沉默着不說話。只有雨辰還在和何燧安排着安蒙軍的事情:“這次咱們先走。安蒙軍先在天津不要動,等我派船過來再說。現在你們走津浦路,一路上都是北洋軍,對咱們如臨大敵的,這又何苦呢?況且你們的職責就是負責邊防,在這裡多待幾天,看看邊防情況的變化,也沒什麼不好。滿蒙那裡鬧的事情是越來越兇了……只要我一天還在這個位置上面,有關民族利益的事情我就不能袖手旁觀!”

雨辰氣色竟然是出奇的好,身邊的南方副官們都有些水土不服,臉也被北方冬日的寒風颳得乾燥皴裂,他卻在北方修養得略微有點胖了。天天睡眠時間都得到保證,人又年輕,看起來精神十足,嗓音中氣十足。

何燧一時不知道說什麼纔好。他雖然也不願意看到雨辰和孫中山先生爭權奪利,但是看到現在雨辰全盤退讓,今後的命運也是未定之數,他心裡面也極不好受,心下總有些喟然:“這半年來我躲在外面,爲司令的事業出力氣實在太少了啊……”聽到雨辰還在安排安蒙軍的大業,他心裡面更不是一個滋味,半天才勉強回答了一句,“安蒙軍現在就兩個團一個營的兵力,也太不充實了一些,要能派上用場,還需要大力整頓補充……”說着也是心下有點蒼涼。萬一雨辰真的倒了,安蒙軍何去何從?可憐留在庫倫的那兩千弟兄!

雨辰只是微笑地看着欲言又止的何燧,他知道自己這個大將心裡面的掙扎。對於何燧,能力才幹操守他是極其放心得下的,但是對自己的忠誠度,也許還要挫磨一下呢。看他始終不加入青軍會就明白。也許經此一次,他就能死心塌地了吧。

正在滿座人各懷心思、室內安靜無聲的時候,就見雨辰的副官長陶定難急匆匆地走了進來,面色嚴肅得很,手中拿着一個公文夾,上面還上了火漆封。他走到雨辰身邊,附耳低聲地說了兩句。雨辰眉頭一皺,就在自己座位上把那個公文夾拆了開來,抖出薄薄一張紙,掃了一眼就神色大變。何燧、蔣百里都望了過去,現在還能有什麼更壞地消息了?他們都知道陶定難現在兼任江北軍總參謀部情報處處長,這個一定又是什麼機密情報了。大家都有些好奇,也有些擔心,看着雨辰在那裡神色變來變去。

雨辰終於霍地一下站了起來,冷冷道:“百里兄、灼然,還有定難,你們都跟我進來,有要事商量。”他神情嚴肅,眉頭更是憂心忡忡。蔣百里他們不由得也擔上了心思,跟着雨辰就大步地走進了小會客室。

雨辰在當中的沙發中坐了下來,陶定難把門掩上了。小會客室裡也沒有開燈,光線有些灰暗,雨辰按着頭在那裡沉吟不語。蔣百里先動問了一聲:“到底有什麼事情要找我們一起商量?難道四巨頭會議有什麼變故,還是江北出問題了?”

雨辰沒有說話,只是將手中的那份公文遞給了蔣百里閱看。何燧也湊了過來,上面只有簡單的幾句話。

“前次換文之約已送達,計開支經費玖拾萬元。現陳思已抵達北京,奉日本關東軍、朝鮮軍兩部命令與我晤談。日軍該兩部有借密約牽動之際,在滿**立行動,建立僞滿洲國事宜。溥偉鐵良已答應合流,現職已被排擠出高層議事圈內,何時發動,不得而知。職與陳思甚是擔憂,謹奉鈞裁。”

蔣百里第一個就嚷出了聲:“那個密約竟然是真的?”他也早聽說這個傳聞了。這個明顯是白斯文送來的情報,已經證明那個密約已經換文了,甚至文本都被雨辰用九十萬元買到了手!他到底是什麼用心,已經是昭然若揭。他看了雨辰一眼,這個年輕的司令竟然這麼沉得住氣,不哼不哈地周密安排一切,當真是人傑啊!但是心機這麼深沉,以後也不見得好伺候哪。

蔣百里把這點心思隱藏在最深處,沉吟着道:“我看這個是不用太擔心的。東北有北洋駐軍,僞滿洲國想起來,袁世凱就能把他們收拾了……”他一下就又收住了聲音,袁世凱要是在之前被雨辰整倒了怎麼辦?北洋自己就亂作一團了。爲了權位計,東北那些北洋駐軍,難免有和僞滿洲國合流的!特別是背後有日本人的影子!

他又想了一下,搖頭道:“我看現在日本壓迫袁世凱簽訂密約換取權益的心思有,公然出兵支持僞滿洲國的打算未必會有啊。現在是大正的所謂德謨克拉西時代,內閣方面對軍部牽制很有力,不會發出這個命令的。在東北動手,他們要和多少列強進行交代!”

雨辰只是從牙縫裡面迸出了三個字:“下克上!”他看到這個情報,就懷疑是日本關東軍和朝鮮軍的少壯派軍官們計劃發動的。日本軍隊當中論資排輩的風氣嚴重,所以往往主官負不了什麼責任,真正有活動能力的都是那些才從陸軍大學畢業、年富力強、擔任作戰參謀或者部門課長級別的所謂少壯派軍官。他們聯合做出的決定,往往主官是不能反駁的。

但是到真正的“昭和亂政”時期,到下克上風氣最爲嚴重的時期,還有些時間啊。這個時候日本軍隊就已經這麼無法無天了麼?也許歷史真的因爲自己而改變了?

也許這些少壯派軍官們,想趁着現在國內局面還是混沌不清、互相牽制的時候,藉着滿人這面大旗,早點在東北動手了吧。這個時候自己把袁世凱搞下去,到底是民族的功臣還是民族的罪人?

這點猶豫轉眼就被雨辰拋在了九霄雲外,袁世凱反正已經在賣國了,他幹不好的事情,我來幹!東北不管是不是會出現這個情況,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

他望着一臉凝重模樣的何燧,冷冷道:“灼然,你的安蒙軍我會給你補足一個大編制,隨時準備打仗!袁世凱搞出來的爛攤子,我們來收拾!”

雖然是在這個小會客室裡面,何燧還是以最標準的姿態站了起來,大聲道:“是!”不過他還是試探着問了一句,“我們要知會北洋軍,大家聯合行動嗎?”

雨辰喟然一嘆:“來不及了。”

真的是來不及了!民國曆史上面,在一九一二年的最後幾天,又發生了一場空前的震動,似乎就是爲這個已經發生了太多事情、風雲變幻得讓人眼花繚亂的民國元年告別。天津大公報、上海申報、上海字林西報等等幾家在全國有着很大影響力的華洋報紙,都全文刊登了震驚天下的要聞。

袁世凱和日本秘密簽約十九條!這個條約以一億三千萬日元和七個師的軍械爲代價,幾乎將東北所有權益出讓一空,在未來的大總統府和北洋軍當中,將引進大量的日本顧問,充斥在軍隊、交通、警政事業當中。大家都知道,按照北洋和同盟會在天津會議上的權力劃分,同盟會負責內政,而袁世凱掌握全**隊、警察、交通事業。這樣的全面引進日本顧問,等於將半個國家的主權拱手讓人!而且這些報紙都不是空口白話,有根據照片刻版出來的圖片。全部十九條密約的文本赫然就在報紙的頭版頭條!而且袁世凱的親筆簽名和總統大印,都是再清晰不過了!

消息傳出,舉國震驚。從來沒有人能想象得到袁世凱能喪心病狂到這個地步!

這件事情對中國政局的震盪和顛覆是根本的。袁世凱的總統府一時失聲,先是堅決否認。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出來證明,特別是總統府的副秘書長王揖唐先生一氣跑到天津,親自證明他目睹袁世凱正式換文的情況,那罵聲就越來越高了。臨時政府參議會馬上提出兩個議案,一是馬上剝奪袁世凱臨時政府大總統的公職;二是暫時推遲議會大選,將此事做出一個結論來再推進下去。趙秉鈞拿出以前屢試不爽的招數,派軍警去臨時參議會封門,逼他們撤回提案,可這個時候誰還吃他們這一套!連軍警都調動不了,只好放任參議會每天逼宮,要袁世凱出來解釋,不然就彈劾。

北洋團體那些軍人最是尷尬,他們知道這下老頭子是喪盡人心了!以前可以作爲仗恃的中央權威這下也丟得乾淨。這下子還怎麼制約住江北軍雨辰的發展?他們北洋團體快要樹倒猢猻散了!都在紛紛地找後路,中央的名義沒有了,打仗也打不過別人,還不早點找出路麼?

留在天津的安蒙軍何燧司令部,這些日子是門庭若市,不少來拉交情的北洋高官們把他的司令部變成了大集市,天天川流不息,話裡全是這些人一直對江北雨將軍如何仰慕,大家大有見面共事的餘地……弄得正在緊張整兵的何燧哭笑不得,後來乾脆吩咐一概擋駕。

同盟會的地位也是尷尬無比。才宣佈和袁世凱合作,大家瓜分了中央權力,袁世凱突然就成爲國民公敵,這叫同盟會怎麼下臺?兩大領導人包括宋教仁都尷尬得不知道如何是好。本來很穩定的執政基礎,幾乎一下子就動搖了。他們一時也拿不出太好的文章出來解釋化解,只好先翻臉痛罵一頓袁世凱,和這個國家公敵劃清界限,其他的就要看局勢發展,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了。總而言之,幾天前纔在天津會議上意氣風發的兩方三巨頭,一下子就變成了國民怨恨的對象。這個政治氣候的變化,也未免太快了吧!

在民間頓時也掀起了商人拒進日貨、國民拒買日貨、工人拒絕卸載日貨的風潮,並且在一些輿論的推波助瀾之下,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按照他們的口號,“十九條密約”不取消,那麼這個拒日運動就會堅持下去。

列強對袁世凱本來是有一定維護支持程度的,但是他繞過幾大列強和日本簽訂借款密約,先無視列強在中國的行動統一原則,然後又違背了借款四國銀團壟斷的原則,特別是日本藉着西方列強在遠東戰略收縮的時候,搞這麼一套小動作,試圖將遠東變成日本的勢力範圍,於是頓時對袁世凱的總統府和日本政府提出了措辭強硬的照會抗議。與袁世凱私人關係最好的各國駐華公使團團長朱爾典公使也自行辭去了公使團團長這個“民間”職位,也說明列強對袁世凱的關照支持很可能到此爲止了。一條不聽話的狗有什麼好理的?更何況袁世凱很可能馬上就要變成喪家犬啦。

現在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雨辰將軍身上。現在局勢突然紛亂到了這個地步,明顯是要重新洗牌。只要還希望民國仍然保持着統一局面,維持着大局向前發展,特別是保證明年民國新政府成立,袁世凱已經倒了牌子,同盟會沒有實力挑起大梁,舉世滔滔,舍既有實力、又有名望的雨將軍而其誰?輿論連篇累牘地在兩三天裡不斷地發表文章社論,總結到最後就是八個字:

“雨辰不出,奈蒼生何?”

而這時我們的雨大司令,正在天津開往上海的大輪船上面呢。等他回到上海,已經是公元一九一三年了,民國的歷史又將翻開新的篇章。

第8章 建設伊始第147章 漢道昌第45章 波動(一)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42章 告訴我第156章 到來!第39章 在北方(下)第88章 北方風雲第65章 白山黑水第130章 三方第172章 無路可退第26章 山雨欲來第140章 準備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66章 首相之死第13章 江面對峙第168章 粉碎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12章 解決(四)第114章 西園寺第36章 新的戰場第87章 天字號師第96章 黎明前的黑暗(二)第38章 統合(二)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8章 新年第94章 未來(三)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35章 大迂迴(上)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2章 從鎮江到上海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48章 關鍵第92章 升旗第43章 發現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26章 南方北方第72章 東亞的角力第64章 變化莫測第81章 進展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87章 大選開始第36章 和戰第24章 整頓海軍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132章 地震(二)第11章 光復日(下)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32章 決死衝擊第113章 烏雲第49章 向南第126章 凡爾登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49章 向南第119章 不甘心的計劃第69章 發動第15章 歐美局勢研究會第30章 糾纏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48章 大開殺戒第27章 糾纏(一)第147章 漢道昌第57章 凱旋第3章 殺張事件第29章 大戰前夜(四)第13章 解決(五)第41章 勿忘張堡第41章 統合(五)第48章 波動(四)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11章 解決(三)第56章 新局第78章 倫敦聲明第13章 震動第51章 歐陽武的心思第2章 安蒙軍北上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13章 震動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28章 糾纏(二)第30章 囑託第42章 決死進攻第23章 新變局第67章 決定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37章 一心第12章 揮兵鄂贛第20章 亂局第102章 血戰聖梅朗(一)第17章 海軍之春第86章 談判
第8章 建設伊始第147章 漢道昌第45章 波動(一)第1章 安蒙軍的由來第17章 太后之死第142章 告訴我第156章 到來!第39章 在北方(下)第88章 北方風雲第65章 白山黑水第130章 三方第172章 無路可退第26章 山雨欲來第140章 準備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66章 首相之死第13章 江面對峙第168章 粉碎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96章 雨辰心中的最後一戰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28章 光復南京(下)第12章 解決(四)第114章 西園寺第36章 新的戰場第87章 天字號師第96章 黎明前的黑暗(二)第38章 統合(二)第25章 夜奪天保城(下)第8章 新年第94章 未來(三)第82章 大雪安魂曲第35章 大迂迴(上)第47章 治亂世用重典第2章 從鎮江到上海第10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中)第48章 關鍵第92章 升旗第43章 發現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26章 南方北方第72章 東亞的角力第64章 變化莫測第81章 進展第19章 新府院之爭第87章 大選開始第36章 和戰第24章 整頓海軍第109章 朝鮮復國軍第107章 血戰聖梅朗第132章 地震(二)第11章 光復日(下)第21章 血戰雨花臺(中)第32章 決死衝擊第113章 烏雲第49章 向南第126章 凡爾登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49章 向南第119章 不甘心的計劃第69章 發動第15章 歐美局勢研究會第30章 糾纏第58章 難分的勝負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48章 大開殺戒第27章 糾纏(一)第147章 漢道昌第57章 凱旋第3章 殺張事件第29章 大戰前夜(四)第13章 解決(五)第41章 勿忘張堡第41章 統合(五)第48章 波動(四)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21章 凡爾登(二)第11章 解決(三)第56章 新局第78章 倫敦聲明第13章 震動第51章 歐陽武的心思第2章 安蒙軍北上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13章 震動第57章 訂婚儀式與重工業第28章 糾纏(二)第30章 囑託第42章 決死進攻第23章 新變局第67章 決定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37章 一心第12章 揮兵鄂贛第20章 亂局第102章 血戰聖梅朗(一)第17章 海軍之春第86章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