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偉大的勝利

乙型戰車的柴油機巨大的轟鳴聲震動着大地,幾十輛戰車同時發動的時候,冒出的陣陣青煙籠罩了整個出發地域。行屍走肉一般的日軍俘虜從這幾十輛戰車,裝甲車旁邊經過。每個人的眼光裡面除了痛苦就是麻木。

日本關東軍五、七、十九師團,及第六師團一部,在六月二十八日全部被殲滅。在包圍圈內,日軍的屍體堆積如山,成排成排的自殺斃命的傷員,在遼南大地上擺出了一副驚心動魄的畫面。繳獲的武器彈藥同樣堆積如山,在某個小河溝裡,是大羣大羣的死馬,都是被日軍在瘋狂當中自己宰殺的。隨同關東軍北撤的南滿鐵路株式會社的百姓還有家眷,也有大量的人自殺。婦女老幼的屍體混雜在一處,夏日的天氣,已經開始腐爛,整個戰場,瀰漫着一股惡臭。這就是關東軍的末日!

數天的激戰,十一萬日軍被幹淨俐洛的消滅。戰死人數在七萬到八萬之間,包括三個中將師團長,四個少將旅團長,還有其他零零總總的大小軍官。五面聯隊旗被直接繳獲,而其餘的聯隊旗也被日軍自己焚燒。數萬的傷員或者自殺或者在其他日軍的幫助下昇天。而且還有日本陸軍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龐大俘虜羣。當這些日軍官兵看到坦克在他們的血肉當中隆隆碾過,一發炮彈過來就有幾十人血肉橫飛,當母親地抱着自己的孩子跳進大火裡的時候。這些人都精神崩潰了。他們難以接受這種慘烈的現實,也喪失了自殺的勇氣。儘管知道他們在國內就成了屈辱的代名詞,但是仍然放下了武器!這一仗,抓獲日軍俘虜達到了四千九百七十七人之多!只有萬餘人的日軍或者超着夜暗,或者向着海邊,四下的亡命而去,最終僥倖穿過了華軍地包圍圈,回到了己方戰線。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關東軍已經徹底的覆滅了!

國內外在未來的日子裡,對這場奠定了東北局勢的戰役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出版的文章書籍連篇累牘,後世的研究學者都已經達成了共識,在遼南地域,中國國防軍的偉大勝利,確保了在未來地幾十年之內,他們國土周圍已經沒有最直接的軍事威脅對手。而且也正式地走上了崛起的道路,這一仗。十萬日軍的屍體,奠定了新時代亞洲體系的基礎。

王登科站在戰車的上面。正意氣風發的招手下達命令:“向北,裝甲第一師,前進!殺死更多的日本鬼子!”

“…………這次東北戰事,本來就是在世界局勢劇烈變動的大局當中的組成部分。在歐洲謀求變革的同時,亞洲也一直在發生着猛烈地變化。不過這種變革的深遠程度,被白人們在歐洲的世界霸權爭奪戰遮住了光芒而已。

日本爲什麼要發起這場突然的戰爭,又怎樣走上了這條道路。前因後果,已經被人談論得夠多得了。本文只是想從軍事角度分析。日本陸軍精華,是怎樣在這一場戰役當中覆滅的。戰事開始的時候,歐洲或者者新大陸地觀察家們,對日軍的評價,並不是很高。

從編制上來說,日本陸軍僅僅有二十五個師團的兵力,而且其中九個師團是完全重新建立(包括在青島覆滅的第六、第十八、近衛這三個師團)。對比中國陸軍擁有地在國內大約五十個師的正規部隊,加上相當於十五個師的北方各種準軍事力量——保安部隊。地方政府軍事勤務部隊等等,從兵力上來說,就一直不具備優勢。而且由於這次戰事是關東軍和朝鮮軍強行推動,日本倉促組成的大本營並沒有在事先充分動員國內的軍事力量。因爲擴軍的影響。日本方面在戰後承認,他們缺少大概一萬一千名軍官,和大約二十一萬六千名士兵以填滿他國內師團建制的缺額。雖然這個數字可以在戰時的動員當中得到滿足,但是在一開始需要兵力優勢和有素質的部隊的時候,這就成爲了致命的缺陷。

從訓練上來說,日本軍隊的訓練殘酷程度,已經被世界所公認。但是遺憾的是,這種訓練往往是過時的。而且由於刻意和歐戰保持距離,日本陸軍並沒有得到現代化作戰的實際經驗和影響。他們的步兵還注重於射擊和剌殺,部隊的集結運動還有補給方式可以說還是處於日俄戰爭的時代——更刻薄一些,大概就是拿破崙戰爭的時代,唯一區別的大概就是他們有了彈倉式步槍和重機關槍,火炮也相對於那個時代比較新式吧。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他們都落後於時代。防禦時構築的陣地縱深比歐洲同時代淺很多,而且步兵過於集中一線。炮兵的射擊支援方法還是老式的,更注重直接射擊。進攻的時候,除了展開正面以大部隊進行衝擊,配合有限的迂迴攻擊,其他就乏善可陳。對火力的使用很不充分。彈幕射擊,徐進彈幕跟進,突擊部隊的使用,都沒有這樣的訓練。總體來說,相對於他們經過歐州考驗的部隊,日軍是支陳舊的軍隊。雖然他們勇氣驚人,幾乎不投降,而且可以忍受很大程度的艱苦。

而中**隊有着大約三萬名經過歐洲戰事考驗的骨幹,在東北作戰的三個集團軍當中,絕大多數的軍官軍士都經歷的青島戰事而獲得了大規模作戰的經驗。中國國防軍雖然裝備上很大程度依賴於歐州美國的供應。但是在軍事思想上,他們的訓練在很早就注意了現代戰爭形式的改變,他們注重火力的發揚,攻擊方式的變革,在中國遠征軍歐州作戰時就得到了體現。他們的參謀軍人都頭腦很新。而且銳氣十足,很快中國陸軍總參謀部就成了世界重視地對象,而日本方面,並沒有這樣的有利條件。

從裝備上來說,單純比較大炮的數量。兩軍相差有限,中國三個集團軍,大概有一千四百門壓制火炮,日本六個軍。也裝備有一千一百八十門壓制火炮。但是比起其他武器,日本的差距就很大了。迫擊炮是大概二千一百五十對二百六十。機關槍是一萬二千六百對四千四百。坦克裝甲車是三百五十對十五(日本只有少量的法國造輪式裝甲車,也就是汽車上面加了幾塊鋼槓而已)。飛機是二百四十二對六(中國陸航的第三聯隊後期加入了戰場)。機動車輛是九千三百對八百七十…………拋開海軍力量不計,中國陸軍已經全面壓倒了日軍的武器裝備。當日本陸軍主力還是步槍兵構成的時候,中國陸軍已經初步變成了聯合步兵。現代戰爭地火力密度已經讓士兵的勇氣讓位到並不十分重要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怎樣有效的使用這種火力。在這樣的火力優勢之下,讓中**隊的任何行動都變得有堅實的後盾。

特別是裝甲第一師地出現,這支原定使用在歐洲的部隊。他地出現震動了整個世界。對戰壕體系的攻擊,一下就有了一個現成的解決手段!當時在大英帝國也有少量的實驗坦克。而且生產了不多數量的坦克作爲秘密武器,準備投入到索姆河戰役當中。西方和東方,同時開發了這種戰壕機槍破壞武器,又同時用,‘ten’這個單詞作爲對這種裝甲戰車的代號。讓人懷疑是不是中國得到了英國的秘密援助。但是看看裝甲第一師的表現,就知道這不可能是真實的。裝甲第一師武裝的兩種型號地坦克,比英國的設計更合理,彈性懸掛裝置創造性的使用,讓戰車的越野能力更強。可以轉動射擊的三十七毫米加農炮也比英國的五十七毫米地炮廓炮更加實用。更重要的是,裝甲第一師的規模!他配合有同樣履帶前進的支援步兵和戰鬥工兵,還有載重卡車運輸地火炮。作爲一個師級單位單獨使用,完全可以在打開突破口後鞏固住陣地,而且能夠向縱深發展!

一開始對於中國陸軍的優勢火力,日本陸軍還可以以他們一貫的頑強進行抵抗,拖延着被突破的時間。但是當裝甲第一師投入戰場之後,日軍的戰線就崩潰了。他們不像後來的德國人。陣地縱深很大,有足夠的預備隊,有充足的野炮和戰壕平射炮,可以在陣地丟失之後利用對方裝甲部隊性能和使用的不完善多回陣地。他們只有在一線被粉碎。在中國陸軍航空兵的全程配合下。日軍戰線的崩潰,也成爲了一種必然的事情。網,w w w 。1

0 1 '

d u 。 n et,手機訪問:w

a

p.

10

1^d

.N eT

最後才說到物資儲備和後勤供應這個問題上。將這個問題排在最後不代表他的位置就在最後,而且恰恰相反,這也許是這次戰事最決定性的因素了。爲什麼戰局在日軍咄咄逼人的攻勢之後,在一線部分部隊遭到殲滅,還擁有十多個師團兵力的日軍主力就無法繼續堅持作戰,而節節後退,最終不可收拾,遭到了徹底的失敗,決定性的因素就在於戰前雙方的軍事物資的儲備上。

日軍的攻勢是倉促發起的,是被陸軍下屬的軍事集團強行推動的。在戰前,日本生產的軍事物資很大程度用做了擴充師團規模上面。而且因爲當時的國際環境,他們能夠得到的國際支持的資源,也幾乎斷絕。日本陸軍就被逼在這種絕境之中悍然發動了戰事。但是他們投入戰場之時,所擁有的儲備按照歐洲標準來看,是非常可憐地。在關東州,有二千三百噸彈藥,在旅順有一千七百噸的物資和彈藥。從國內雖然緊急輸送,但是可以提供的炮彈不過三十二萬發,子彈二千六百萬發。其他的一切軍事物資都相當缺乏。不得不從國內其他部隊抽調裝備和彈藥物資滿足遠征部隊的使用。在戰地後勤體系上面,雖然南滿鐵路保有在他們手中,但是由於鐵路工人的逃散,不得不用日本人的戰鬥兵來滿足運輸需要。物資輸送,由於民夫的缺乏,還有運輸工具地缺乏。加上中國騎兵和保安部隊的騷擾,使得前線的供應一直不很充分。在遼南遼西相繼失敗之後,日軍在前線辛苦儲備的大量物資和彈藥都被摧毀。他們後來的軍隊,已經沒有了供應,無力支撐他們還有着相當多步兵的軍隊堅持戰鬥下去,只能不斷的撤退,然後潰敗。

反觀中國方面,他們戰前的儲備。讓人很難想象他們是居然遭到突然襲擊地一方!後來中國官方自己透露,戰前爲了在北方儲備軍用物資,他們大概投入了一億五千萬美元的資金——包括英法的軍事援助,美國的軍事援助,政府自身的財政開支等等。換來的就是數十萬噸的軍用物資的儲備,大量鐵路線路得到改善。大量交通工具地採購————尤其不應該忘記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他們如此狂熱地投入到一場民族戰爭當中,在整個北方,他們大概爲軍方提供了五百九十萬的民夫。百萬噸級別的糧食和草料,還有三萬一千輛的大車。以及十萬匹以上的民間騾馬。中**隊的遼西攻勢,幾乎就是完全靠這些民間力量輸送的物資支撐起來的!在日軍潰敗之後,整個中國陸軍還有着相當充足的物資支持他們發起攻勢,日本人發射一發炮彈,他們就能發射一百發炮彈!

在具備了方方面面的優勢之後,戰局地發展,在事後的人看來,就是這樣的理所當然。日軍在19年5月30日發起突然襲擊,在六天內拿下了奉天,但是在山海關一帶十九師團封鎖關內外的作戰行動遭到了失敗。他們的側翼還遭到了錦州一帶中國陸軍攻擊。不得不沿着海岸線撤退。日軍將先期投入的兩個軍一南一西展開。和中**隊地兩個集團軍對峙。日本寺內大將先試圖集結主力在遼西發起攻擊,但是遼西的中**隊卻率先發起突擊。並且切斷了日本朝鮮軍和關東軍的聯繫。當日軍不斷向遼西增加兵力的同時,遼南地中國陸軍又發起了兇猛的攻勢。日軍不得不將遼西的兵力和後續部隊向南面集中,攻勢決戰的戰略企圖不得不放棄。但是他們也派遣了一個軍從遼南華軍的側後方發起攻擊,試圖挽救被動的局面。

但是這個第二軍的行動受到了中國海軍的特攻行動的牽制,耽誤了出港的時間。這時日軍不得不向國內要求加快增加兵力。第三軍第四軍在沒有準備完全的情況下就開始向東北輸送。這個時候。遼南戰線被華軍悲劇性的突破了。日本久負盛名的關東軍被分割出來包圍。而第一軍不得不向北寧方向撤退,防止也落入從黑山大虎山方向過來的華軍的夾擊。他們試圖在北寧一帶又形成一條防線。但是這時日軍的大本營發生了爭執。大本營不敢相信他們的失敗,也拒絕了前線指揮官合理的撤退要求,拼命要將關東軍接應出來。在遼南形成決戰。但是華軍的行動卻乾脆俐洛的粉碎了日軍絕望的戰略企圖。

六月二十八日,關東軍被殲滅,十餘萬日軍精華被殲滅。大量人被打死。損失了三百門火炮,丟失了十餘面軍旗。接着在日軍緊急調動增援的時候,中**隊又對在盤錦地位脆弱的十一、十二師團發起了一次側翼迂迴攻擊。大本營直接給關東軍下達命令,愚蠢的命令他們不得撤退。七月五日,十一師團十二師團覆沒。而第三軍、第四軍一部的日軍主力還被擋在奉天一線,不得南下。

這時在遼西,日軍朝鮮的陣線也已經崩潰,不得不和第一軍的殘餘部隊向奉天緊急撤退。中**隊的騎兵部隊對撤退部隊進行了追擊,取得了很大的戰果。日軍在奉天周圍的部隊士氣已經崩潰了。日本陸軍在奉天燃起了一場大火,然後撤退。

被奉天被燒燬而激怒了中國陸軍,發起了迅猛的追擊作戰,一路指向關東州和旅順方向,而一路直撲中朝邊界。全世界都在猜測他們的行動會在哪裡中止。日軍也緊急將第二軍從秦皇島方向的戰場抽調了出來,加入了朝鮮戰場準備進行抵抗。中國陸軍毫不猶豫的跨過了鴨綠江,挺進朝鮮境內,平壤在七月二十二日陷落。在旅順也遭到了圍攻。中國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用攜帶魚雷地轟炸機開始對旅順的海上輸送進行封鎖。他們的野戰機場已經非常靠前了。日本的旅順要塞遭到了重炮轟擊。日本國內已經認識到,陸地戰場上面,他們已經不可能獲得勝利。而瘋狂的那些少壯派軍官們,開始準備利用他們唯一有優勢的武器——也就是他們的海軍,全面的封鎖中國地海岸線,攻擊一切敢於到中國的商船,並且炮擊他們的沿海城市,包括上海。在那個做出決策的時刻。日本人中的有識之士就已經發現,如果再追隨着這些瘋狂的少壯派軍官走下去,這個帝國就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變革正在醞釀。

在一九一六年的那個夏季,日本帝國陸軍,在戰場上面喪失了接近三十萬地軍人,大量的戰前訓練出來地現役軍官。丟失了他們陸軍軍火庫當中絕大多數的重武器。日本陸軍在未來的歲月裡,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一蹶不振。

隨着這場被中國官方稱爲復仇和復興雙重意義戰事的勝利(這個時候。還有三十萬中**人在索姆河前線上浴血奮戰),這個一向被西方人認爲古老而貧弱的帝國似乎就一下以強國的姿態站上了世界的舞臺。隨着後來俄國在東方的崩潰。隨着歐洲大戰的結束。隨着西方帝國打得筋疲力盡。西方世界不得不在遠東許多事務上謀求中國地合作,以維持他們的體系。但是在那些時候,許多人可悲的沒有認識到。這反而意味着舊大陸在亞州統治體系的終結…………新大陸和亞洲,幾乎攜手登上了原來被歐洲人牢牢佔據的舞臺中心。尤其是新大陸,在日本的威脅被摧毀,在西方筋疲力盡之後。他們強大地力量,在未來的時日裡無可阻擋的爆發了除了。最終深刻的改變了這個世界。

雨辰贏得了勝利,背後地美國贏得了勝利。日本失去了他們的亞州帝國,而舊大陸也失去了他們原來的亞洲。在中國陸軍裝甲第一師的隆隆轟嗚當中,一切舊秩序被粉碎。僅僅是開始而已。”

————富勒《一九一六年遠東戰役》,及在他的另一本著作《雨辰的將道》之中也有摘錄。

奉天城幾乎被日軍燒燬了一半,往日壯麗的大帥府已經成爲了一片廢墟。逃難回來的人們在廢墟當中翻檢着自己往日的財產。在這座還有餘燼嫋嫋的城市街頭,也出現了軍方的和民間的救濟人員,向這些難民發放着帳篷,食物還有救濟金。光復銀行也開始對難民的損失進行登記。準備重建這個被日軍破壞的家園。人們來來去去,在廢墟上反而體現出了一種奇異的活力。

在大帥府廢墟的之前,站着一羣軍人。周圍都是中外的記者,鎂光燈啪察啪察的閃耀着。在人羣當中。毫無疑問就是這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雨辰總統了。他正拍着一個少年的肩膀,似乎在安慰他什麼。那個少年也正咬着嘴脣,看着他過去的家園。

記者高聲發問的聲音不斷在周圍響起。

“總統先生,對日本大本營宣佈的即將對中國海岸進行全面封鎖,您怎麼看?您認爲西方國家會加入這場戰爭麼?”

“大總統,對日本鬼子在東北犯下的罪行,戰後會不會對這些責任人進行懲治?”

“尊敬的總統先生,你們軍隊已經攻陷了平壤,最終目標將停頓在哪裡?國防軍還有將攻勢持續下去的能力麼?”

“聽說日本流亡政府已經有代表在南京出現,總統準備和日本談判麼?以哪方面勢力爲談判對手?”

雨辰對記者的高聲發問只是微笑不答,他已經接到了陳卓發來的電報。在南京將日本代表已經晾得夠久了。他們想和他直接談判的念頭也越來越急切。西方世界已經迫切希望中止這場戰事,怕將他們牽連進來。這個時候,可以回南京了,帶着這樣偉大的勝利!

第42章 決死進攻第86章 宣戰第113章 烏雲第5章 奠基(五)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117章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49章 向南第36章 大迂迴(下)第162章 全線激戰第188章 重整第111章 成軍第177章 每個人的責任第141章 考驗第41章 勿忘張堡第15章 歐美局勢研究會第17章 雨辰的決心第173章 背後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191章 平衡第111章 成軍第86章 宣戰第5章 塞北江南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93章 未來(二)第10章 全局牽動第89章 在海上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34章 戰將第122章 凡爾登(三)第16章 繼續推進第1章 奠基(一)第32章 決死衝擊第117章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24章 夜奪天保城(上)第38章 雨中決戰第40章 戰第13章 震動第102章 血戰聖梅朗(一)第78章 序戰第196章 恐懼第193章 風與孰高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11章 解決(三)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11章 解決(三)第58章 醞釀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64章 紀念碑第22章 初見中山第65章 白山黑水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100章 誕生第94章 面臨大戰第132章 地震(二)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98章 火山第4章 最長的一夜(一)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6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18章 前哨戰(上)第14章 暗戰重起(三)第11章 解決(三)第34章 記者第15章 競標(中)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10章 全局牽動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32章 截斷京漢線第178章 口訊第97章 進入戰場第35章 國寶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50章 孤軍獲救第11章 財政整理和未來老丈人(下)第89章 在海上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91章 平衡第13章 震動第23章 審判(一)第24章 審判(二)第71章 新的開始第8章 建設伊始第130章 三方第34章 記者第20章 亂局第55章 北軍之雄第47章 波動(三)第93章 未來(二)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
第42章 決死進攻第86章 宣戰第113章 烏雲第5章 奠基(五)第18章 袁世凱的決心第117章第22章 日本的野心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49章 向南第36章 大迂迴(下)第162章 全線激戰第188章 重整第111章 成軍第177章 每個人的責任第141章 考驗第41章 勿忘張堡第15章 歐美局勢研究會第17章 雨辰的決心第173章 背後第123章 凡爾登(四)第191章 平衡第111章 成軍第86章 宣戰第5章 塞北江南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28章 大戰前夜(三)第93章 未來(二)第10章 全局牽動第89章 在海上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34章 戰將第122章 凡爾登(三)第16章 繼續推進第1章 奠基(一)第32章 決死衝擊第117章第195章 流不盡的英雄血第81章 強國的氣質第40章 教導團的首敗第33章 撤退的準備第24章 夜奪天保城(上)第38章 雨中決戰第40章 戰第13章 震動第102章 血戰聖梅朗(一)第78章 序戰第196章 恐懼第193章 風與孰高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11章 解決(三)第8章 八方風雨會武昌第63章 四巨頭會議第9章 財政整理與未來老丈人(上)第11章 解決(三)第58章 醞釀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64章 紀念碑第22章 初見中山第65章 白山黑水第90章 從亞洲到歐洲第100章 誕生第94章 面臨大戰第132章 地震(二)第21章 瘋子的計劃第98章 火山第4章 最長的一夜(一)第7章 最長的一夜(四)第6章 最長的一夜(三)第18章 前哨戰(上)第14章 暗戰重起(三)第11章 解決(三)第34章 記者第15章 競標(中)第12章 暗戰重起(一)第10章 全局牽動第1章 和袁世凱的大交易第4章 石油之夢(下)第32章 截斷京漢線第178章 口訊第97章 進入戰場第35章 國寶第83章 最血腥的一夜第50章 孤軍獲救第11章 財政整理和未來老丈人(下)第89章 在海上第138章 失去控制第169章 一開始就註定的失敗第191章 平衡第13章 震動第23章 審判(一)第24章 審判(二)第71章 新的開始第8章 建設伊始第130章 三方第34章 記者第20章 亂局第55章 北軍之雄第47章 波動(三)第93章 未來(二)第19章 江寧製造局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