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天生都有記憶力,不過他們的這種記憶是建立在最初的無意識基礎之上的,正因爲如此,孩子學得快,忘得也很快。爲此,作爲家長,就應該通過一些特殊的訓練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記憶力,以此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通常,下面幾種方法常常可以幫助家長訓練孩子的記憶力。
第一,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形象、直觀的圖片,對孩子來說,更具有直觀性和吸引力,這種吸引力能夠更好地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孩子的記憶力也會得到增強。因此,在教孩子進行記憶時,家長就可以運用簡單的筆畫,將孩子所要記憶的內容簡單地勾勒出來。但在描繪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一邊畫,一邊對孩子進行講解。
例如,家長在教孩子“月亮”這個詞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畫一個彎彎的月亮。這樣,孩子學起來既形象直觀,又利於孩子理解所學的詞彙內容,記憶力也會得到增強。如果條件允許,家長還可以給孩子製作一些幻燈片,如此一來,孩子學習起來會更加充滿趣味性。
第二,通過講故事,訓練孩子記憶詞彙。
家長在教孩子對詞彙進行記憶的時候,通常是採取一些生硬的方法,試圖把這些詞彙硬塞進孩子的腦袋。結果呢,孩子會感到非常枯燥,學習興趣會隨之降低,記憶效果也不明顯。
此時,如果家長能夠巧妙地將這些枯燥、單調的詞彙串聯起來,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就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還易於理解和記憶,他們會覺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習的興趣也會愈加濃厚。當然,運用這種方法的基礎是爲人家長者一定要具備豐富的想象能力和運用簡單詞彙的能力。
第三,通過提問,增強孩子對事物的印象。
在訓練孩子記憶力的過程中,家長不妨設置一些問題,經常對孩子進行提問。這樣可以促使孩子對一些問題進行積極地思考,使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
毫無疑問,這對增強孩子的記憶力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家長在讓孩子對“小白兔”進行記憶的時候,可以向孩子提問以下幾個問題:“小白兔的毛是什麼顏色的?小白兔有兩隻什麼樣的耳朵?小白兔最喜歡吃什麼……”然後讓孩子進行回答,即使孩子答錯也沒關係,旨在培養孩子思考的習慣,訓練孩子的記憶力。
第四,通過編動作,訓練孩子對抽象知識的理解。
一些簡單、形象、有趣的動作,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比較抽象的知識。家長可根據所學內容,自編一些動作。如,家長在教孩子學習兒歌《別說我小》時,其中有一句“我會做什麼”,單從字面上看,孩子不容易理解,如果家長同時讓寶寶表演穿衣、洗碗、擦桌、掃地、澆花等動作,孩子應該能很快地理解“做”的含義。在對這些抽象的知識進行理解之後,孩子就很容易進行記憶。
第五,用猜謎的方式,訓練孩子的智力。
猜謎語是開發孩子智力的好方法,與此同時,孩子的記憶力也會得到訓練和開發。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家長開始應該選擇一些比較簡單的謎語,讓孩子儘可能輕鬆地猜出來,然後再選擇一些相對有難度的謎語,讓孩子在經過提示之後,就能夠猜出來。多次之後,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出謎面,自己來猜謎底。如此一來,孩子就可以在一問一答中自然學習,在聽、說、猜的過程中,啓發孩子的想像力和記憶力。
第六,通過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在培養孩子記憶力的同時,可以讓孩子的動手能力與思維能力結合起來,根據所要記憶的內容,讓孩子拿出準備好的材料進行動手等。例如,家長在給孩子講述《三隻蝴蝶》的時候,可以準備好幾種彩色的紙,然後在教孩子折蝴蝶和花的過程中,向孩子講授有關蝴蝶的知識。孩子發現玩和學習並沒有什麼不同時,自然就會接受、記憶家長所教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