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

我依然牢記七月二十五日早晨睡醒過來的情形,那時該是七點三十分左右。

波洛正站在我的牀邊,輕柔地搖動我的肩膀。我看了他一眼,這將我從半意識帶回到本能的清醒狀態之中。

“什麼事?”我問,迅速地坐起來。

他的回答極簡單至極,可他吐露出的三個字背後卻蘊藏着豐富的感情。

“它發生了。”

“什麼事?”我叫道,“你是說——可今天才是二十五日啊。”

“案件是昨晚發生的。或者說,是在今天凌晨的早些時候。”

我從牀上一躍而起,迅速地上完洗手間。他簡單地複述了剛從電話中獲知的內容。

“一位年輕姑娘的屍體在貝克斯希爾的海灘上被人發現。有人認出是伊麗莎白-巴納德,在一間餐廳做女招待,她與父母住在一處新建成的平房內。醫學鑑定表明死亡時間是在十一點半到一點之間。”

“他們就能如此確信,認定這就是那樁罪案?”我問道,一邊匆忙用肥皂塗臉。

“屍體底下有一本ABC,打開的那頁正好是去貝克斯希爾的火車時刻表。”

我直打冷顫。

“這太可怕了。”

“Faites attention①,黑斯廷斯。我也不想再碰到第二個悲劇。”

①法文,意爲:當心。——譯註。

我沮喪地洗去下巴上的血。

“我們該有什麼樣的作戰計劃?”我問。

“車要過一會兒纔來接我們。我會端給你一杯咖啡,這樣就不會耽誤出發。”

二十分鐘後,我們坐入一輛警車,疾駛着穿越過泰晤士河,駛出倫敦。

克羅姆警督與我們同行,他曾出席過那次會議,現在正式負責此案。

與賈普相比,克羅姆截然不同。他要年輕許多,是那種安靜、優越的人。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善解人意。就我的口味而言,他沉浸與過分自滿的陰影之中。最近,他因爲破獲一系列兒童謀殺案而獲得許多褒獎,他極具耐心地追捕到那個罪犯,那傢伙現在已經被關押在布羅得摩爾監獄。

顯然,他來承擔本案,是個合適的人選,可我認爲他有點自視過高。他對波洛的態度帶着些傲慢,把波洛當作是個年輕人而不是長輩——以一種相當自負的、“公立學校”的方式。

“我已與湯普森醫生好好地長談了一次,”他說,“他對‘連鎖’或‘系列’謀殺案極感興趣。這是一種精神異常所至的行爲。當然,要是外行,就無法從中欣賞其經典的內容。這要從醫學的角度來體會。”他咳着嗽道。“事實上,我上次的案子,不知你們聽說過沒有,那件梅布爾-霍默案,馬瑟爾山的女學生。你知道,那個卡珀是個異常的人物,要給他定罪極其之難——同樣,只是他的第三件案子。不過倒是可以用許多種測試——如口供誘導,你知道,這是種很先進的方法,當然在你的年代還沒有這樣的事物。一旦你能使一個人泄漏自己,你就能逮到他。他一明白你已掌握一切,他的神經就會動搖,就會破綻百出。”

“即使在我那時候,這種方法也採納過許多次。”波洛說。

克羅姆警督看着他,小聲說道:

“哦,是嗎?”

我們大家一陣沉默。在我們通過新十字車站時,克羅姆開口說:

“如果你們想了解一些此案的情況,那就請問吧。”

“你還沒有形容一下那個遇害的姑娘吧?”

“她二十三歲,在黃貓餐廳當女招待——”

“Pas ca②,我感到疑惑的是——她長的漂亮嗎?”②法文,意爲:不是這樣。——譯註。

“那我倒是不太瞭解。”克羅姆警督有點畏縮地說。他的表情顯示出:“真的——這些外國佬,全都一個模樣!”

波洛的眼中閃現一絲淡淡的歡愉。

“那對你而言無關緊要嗎?然而,pour une femme③,外貌是最最重要的,這往往會決定她的命運。”③法文,意爲:對一個女人而言。——譯註。

又是一陣沉默。

直到我們臨近賽文諾克時,波洛再次打破僵局。

“你是否剛好知道,那姑娘是怎樣被人用什麼東西勒喉致死的?”

克羅姆警督簡要作答。

“是用她自己的腰帶勒死的——我想,是厚厚的那種針織腰帶。”

波洛眼睛睜得極大。

“啊哈,”他說,“我們終於掌握一點確切的消息,那真是有點意思,不是嗎?”

“我還沒有認識到。”克羅姆警督冷冷地說。

我對此人的疑慮重重和想象力的貧乏感到厭惡。

“這提供給我們兇手的特徵。”我說,“那姑娘自己的腰帶,它表明兇手特別兇殘。”

波洛朝我瞥了一眼,我無法揣摩其含義。表面上,這轉達給我一種帶有幽默的不耐煩。

我重新又陷入到靜默之中。

卡特警監在貝克斯希爾迎接我們,與他同來的還有一個叫凱爾西的年輕警督,他面色友善,模樣機敏,被指派與克羅姆一起偵破此案。

“你可以自行開展調查,克羅姆。”警監說道,“因而我只透露給你本案的主要情節,然後你們就着手去查。”

“謝謝您,先生。”克羅姆說。

“我們已將消息傳給了她的父母親。”警監說,“對他們而言,這絕對是個可怕的打擊。在向他們詢問之前,我讓他們有時間恢復了一下,因此你們可以從頭開始提問。”

“她家裡還有其他人嗎?”波洛問。

“有個姐姐——在倫敦做打字員工作,也已經通知過她了。還有個小夥子——事實上,我設想,那姑娘昨晚該是與他一起外出的。”

“那本ABC鐵路之難有和幫助嗎?”克羅姆問。

“就放在那邊,”警監衝着桌子點頭,“上面沒有指紋。書打開着,翻到貝克斯希爾的那頁。那是本新書,我該說——這本書看來沒翻閱過幾次。書也不是在這附近買的,我已去調查過本地所有的文具店。”

“屍體是誰發現的,先生?”

“是一位早起晨練的上校,傑羅姆上校。他大約清晨六點帶狗出門,朝着庫登的方向前進,走在沙灘上。他的狗跑開去,像是嗅着了什麼東西。上校叫喚那狗,可狗並沒回來,他上前一看,便覺得發生了蹊蹺的事情。他做事很有分寸,沒有去碰她的屍體,便立刻給我們打了電話。”

“死亡時間大約是在昨天午夜前後吧?”

“是在午夜與凌晨一點之間,這很有把握。我們的殺人玩家是位言出必行的人,如果他說過要在二十五日行動,那就一定會是二十五日,即便剛剛過去幾分鐘。”

克羅姆點點頭。

“是的,那確實是他的心智所在。沒有其他情況嗎?沒人見過些有幫助的情況嗎?”

“還沒有。不過現在還爲時過早。任何人,只要在昨晚見過一位與男士一同散步的白衣女郎,都會馬上來向我們提供情況。而據我猜想,昨晚大概會有四五百名白衣女郎曾與年輕男士一起散步,該會令我們應接不暇。”

“好,先生,我最好着手開始進行調查。”克羅姆說,“那餐廳同那姑娘的家,我最好兩個地方都去一下。凱爾西同我一起去。”

“波洛先生也去嗎?”警監問。

“我與你同去。”波洛微微躬了一下身體,對克羅姆說。

我想,克羅姆感到有點懊惱。凱爾西以前沒見過波洛,裂開嘴笑。

遺憾的是,每當人們第一次見到我的朋友時,總會有意把他視爲一個大玩笑。

“勒她致死的那條腰帶怎麼樣?”克羅姆問道,“波洛先生認爲它是條極有寶貴价值的線索。我想他非常樂意檢查一下。”

“Du tout④,”波洛迅即說,“你誤會了。”④法文,意爲:一點也不。——譯註。

“你將會一無所獲。”卡特說,“它不是條皮質腰帶——如果是皮帶,那上面將會留下指紋。這僅是條厚厚的針織絲質腰帶,是致命的理想工具而已。”

我感到一陣戰慄。

“好,”克羅姆說,“我們最好出發吧。”

我們即刻出發。

我們首先去黃貓餐廳。這是間常見的小茶館,坐落在海邊。餐廳內擺設的餐桌上鋪蓋着橙色格子花的檯布,編織的椅子上亦擺放着橙色的靠墊,顯得極度的不舒服。這件餐廳專門供應晨間咖啡,供應五種不同的茶(德文郡茶、農舍茶、果味茶、卡爾頓茶和原味茶),還供應幾樣爲女士準備的小份午餐,如炒雞蛋、蝦和麪包屑、通心粉。

餐廳此刻正供應晨間咖啡。餐廳的女經理把我們匆忙迎入後邊的一間極不乾淨的小房間。

“你就是梅里恩小姐?”克羅姆詢問道。

梅里恩小姐脫口發出一種聲調高高的、極不悅耳的淑女嗓音:

“我就是。這是實在太令人難過,是件最悲痛的事。我難以想象,這將給我們的生意帶來多大的影響!”

梅里恩小姐身材瘦削,年紀四十歲左右,橙黃色的頭髮紮成許多小束(實際上,她自己就驚人地象一隻黃貓)。她極其緊張地擺弄着身上衣服的薄圍巾和褶邊。

“你會生意興隆的。”凱爾西警督鼓勵地說,“你將看到,你會連菜都供應不過來的。”

“真可惡。”她說道,“太可惡了,這件事令人對人性感到絕望。”

可不管如何,她的眼睛還是在閃着亮光。

“關於那死去的姑娘,你能告訴我些什麼,梅里恩小姐?”

“無可奉告。”梅里恩小姐明確地說,“絕對無可奉告。”

“她在這兒幹多久了?”

“今年是第二個夏季。”

“你對她是否滿意?”

“她是個很好的女招待,幹活快捷,遵守規定。”

“她長得漂亮嗎?”波洛問道。

梅里恩小姐回了他一眼,眼神中顯示出“瞧,這些外國人”的神情。

“她是位很好的姑娘,長相清秀。”她乾巴巴地說。

“昨天晚上她是幾點鐘下班的?”克羅姆問。

“八點鐘。我們八點鐘關門。店裡不供應晚餐,就不需要她們做事。來吃炒雞蛋和飲茶的人們到七點鐘後就挺少的了。我們的高峰時間六點半就已結束。”

“她跟你提過她晚上要幹些什麼嗎?”

“當然沒有,”梅里恩小姐強調着說,“我們之間的關係還沒那麼近乎。”

“有沒有人來找過她?或有些什麼別的事?”

“沒有。”

“她自己看上去跟平常是否一樣?既不激動也不低沉?”

“我實在是無言相告。”梅里恩小姐冷淡地說。

“你店裡顧幾位女招待員?”

“平時兩位,在七月二十日後直到八月底會加招兩位臨時的。”

“伊麗莎白.巴納德並不是加招的其中一位吧?”

“巴納德小姐是固定的一位。”

“那另外一位是誰?”

“希格利小姐。她是位可愛的小姐。”

“她和巴納德小姐時朋友嗎?”

“我實在是無言相告。”

“也許我們還是最好同她談幾句話。”

“是現在嗎?”

“如果你答應的話。”

“我會叫她來,”梅里恩小姐說着,站起身來,“請儘量簡短一些,現在是晨間咖啡的高峰時間。”

這位狡猾、薑黃色的梅里恩小姐離開房間。

“真是精練得很,”凱爾西警督評價道,他模仿那女人矯揉造作的聲調,“我實在是無言相告。”

一位體態豐滿的姑娘猛然闖進屋來。她微微有點喘不上氣,長着黝黑的頭髮,臉頰呈粉紅色,黑色的雙眼因激動而圓瞪。

“梅里恩小姐讓我進來。”她氣喘吁吁地說。

“你就是希格利小姐?”

“是的,我是。”

“你認識伊麗莎白-巴納德?”

“哦,是的,我認識貝蒂。這難道不可怕嗎?它實在太可怕了。我簡直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整個上午都在與姑娘們談論這件事,我真是不敢相信!‘你們都知道,姑娘們,’我說,‘這看來不象是真的。貝蒂!我指的是成天在這裡的貝蒂-巴納德,被人謀殺了。我簡直不敢相信。’我說。我捏了自己五六次,看看我是否醒不過來了。貝蒂被人謀殺……哦,你知道我的意思,它實在不像是真的。”

“你很瞭解那死去的姑娘嗎?”

“她在這做招待的時間要比我長。我是今年三月份纔來的,她去年就在這兒了。如果您理解我的意思的話,她是個安靜的人。她不是那種愛開玩笑和愛笑的人,我是指她實際上又不是個真正安靜的人,她有許多自己的樂趣,可她從不與別人共享。所以,她是個安靜的人,又是個不安靜的人,如果你們能理解的話。”

我想說,克羅姆警督實在太有耐心了。作爲一位證人,這位豐腴的希格利小姐總是令人煩惱。她每說一句話都要重複地論證好幾遍,最終卻讓人不得要領。

她與那位死去的姑娘並不親密。我們可以猜想到,伊麗莎白-巴納德認爲自己勝出希格利小姐一籌。在工作時間,她非常友善,可姑娘們同她交往不深。伊麗莎白-巴納德曾有過一位“朋友”,在車站附近的房地產事務所工作。那家事務所叫做考特和布倫斯基爾,可他既不是考特先生,也並非布倫斯基爾先生,他只是位辦事員。她並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只要見到他就很熟悉。他外表非常英俊,哦,非常英俊,而且總是衣冠楚楚。很顯然,希格利小姐內心深處有股嫉妒的味道。

談話終於到此爲止。伊麗莎白-巴納德並沒有想餐廳中的任何人透露昨晚的計劃,而希格利小姐則認爲,她是去與她的“朋友”會面。她身穿白色外套。“由於衣着新穎,她顯得非常甜美動人。”

我們與另外兩位姑娘都小談了一會兒,可是並沒有獲得更多的情況。貝蒂-巴納德未曾講過她要做些什麼,當晚也沒人在貝克斯希爾見過她。

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十八章 波洛發表演講第五章 瑪麗.德勞爾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二十二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八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三十一章 赫爾克里·波洛提問第二十九章 在蘇格蘭場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三十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十八章 波洛發表演講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二十五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十一章 梅甘·巴納德第二十七章 唐克斯特謀殺案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七章 唐克斯特謀殺案第三十四章 波洛的案情分析第二十三章 九月十一日,唐克斯特第十一章 梅甘·巴納德第二十一章 對兇手的描述第十二章 唐納德·弗雷澤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三十一章 赫爾克里·波洛提問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三十四章 波洛的案情分析第十七章 標記時間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三十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五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三十三章 亞歷山大·波拿帕特·卡斯特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二章 不是來自黑斯廷斯個人的敘述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二十九章 在蘇格蘭場第三章 安德沃爾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章 不是來自黑斯廷斯個人的敘述第十章 巴納德一家第十二章 唐納德·弗雷澤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五章 瑪麗.德勞爾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十二章 唐納德·弗雷澤第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一章 對兇手的描述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三章 安德沃爾第十五章 卡邁克爾·克拉克爵士第四章 阿謝爾太太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三章 安德沃爾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二章 不是來自黑斯廷斯個人的敘述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十章 巴納德一家第十八章 波洛發表演講第八章 第二封信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十七章 標記時間第二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十七章 標記時間第二十三章 九月十一日,唐克斯特序言第二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四章 阿謝爾太太第十四章 第三封信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三十一章 赫爾克里·波洛提問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二十五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三十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八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二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八章 第二封信第二十三章 九月十一日,唐克斯特序言
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十八章 波洛發表演講第五章 瑪麗.德勞爾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二十二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八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三十一章 赫爾克里·波洛提問第二十九章 在蘇格蘭場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三十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十八章 波洛發表演講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二十五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十一章 梅甘·巴納德第二十七章 唐克斯特謀殺案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七章 唐克斯特謀殺案第三十四章 波洛的案情分析第二十三章 九月十一日,唐克斯特第十一章 梅甘·巴納德第二十一章 對兇手的描述第十二章 唐納德·弗雷澤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三十一章 赫爾克里·波洛提問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三十四章 波洛的案情分析第十七章 標記時間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三十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五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三十三章 亞歷山大·波拿帕特·卡斯特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二章 不是來自黑斯廷斯個人的敘述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二十九章 在蘇格蘭場第三章 安德沃爾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章 不是來自黑斯廷斯個人的敘述第十章 巴納德一家第十二章 唐納德·弗雷澤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五章 瑪麗.德勞爾第十九章 途徑瑞典第十二章 唐納德·弗雷澤第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一章 對兇手的描述第一章 第一封信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三章 安德沃爾第十五章 卡邁克爾·克拉克爵士第四章 阿謝爾太太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三章 安德沃爾第九章 海濱貝克斯希爾謀殺案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二章 不是來自黑斯廷斯個人的敘述第二十四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十章 巴納德一家第十八章 波洛發表演講第八章 第二封信第七章 帕特里奇先生和裡德爾先生第十七章 標記時間第二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十七章 標記時間第二十三章 九月十一日,唐克斯特序言第二十六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四章 阿謝爾太太第十四章 第三封信第三十二章 抓住狐狸第三十一章 赫爾克里·波洛提問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二十五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六章 犯罪現場第三十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八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二十二章 (並非選自黑斯廷斯上尉的自述)第八章 第二封信第二十三章 九月十一日,唐克斯特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