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

隨着江西、安徽兩省大規模軍事清剿行動順利完畢,民國建立以來規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場內戰也隨之結束,中外輿論的熱情不但沒有因此減弱,反而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熱潮。

蔓延數省的熊熊戰火,僅僅燃燒二十餘日即被撲滅,這一結果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無論是南北兩大敵對政府,還是歐美列強和中國地方軍閥,無不爲此深感震撼,一雙雙不可思議卻包含複雜情感的眼睛,全都望向了虎踞龍盤的南京城,投到年輕的中國軍政統帥蕭益民身上。

中外政治家和軍事家都敏感地意識到,一個嶄新而強大的軍政勢力,已經無可阻擋地登上中國最高政治舞臺,其嚴密的政黨組織、雄厚的經濟實力、龐大而獨立的軍事體系和先進裝備,以及巨大的包容性和侵略性,都隨着戰爭的進程和南京行營的建立,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其綜合實力遠在中國任何一個軍政勢力之上,中國的軍政格局乃至整個亞洲的政治格局,必將因爲蕭益民集團的迅速崛起而發生改變。

北洋叛軍口中號稱的八個師十萬雄兵,在蕭益民指揮的二十萬五省聯軍毫不留情的打擊下,轉眼間分崩離析灰飛煙滅。

此戰帶來的巨大影響開始呈現,隨着南京行營一個個政策、一項項決議的發佈,大批的地方軍隊將領卸甲歸田,江南各省數以千計的舊官僚辭官歸隱,這一結果足以令歐美列強和野心勃勃的日本目瞪口呆,不得不重新調整對華政策。

經此一戰,年輕軍政統帥蕭益民表現出極爲優秀的大局觀和驚人的軍事才華,樹立起個人的崇高威望和展現出強有力的領導才能,同時也一舉奠定了他南方最高軍政領袖的穩固政治地位,對南方各省地方勢力展示出“順昌逆亡”的強大威懾力。

原本心存觀望的江浙財閥和各派政治勢力,在命運的殘酷抉擇面前,終於向蕭益民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四月二十七日。又一個轟動性消息傳遍全國:河南省省長趙倜通電辭職,當日便離開鄭州。舉家遷往天津隱居;次日上午,吳佩孚不費一槍一彈,率部進駐鄭州,高調通電全國正式擔任河南督軍職務!

河南局勢的突變。意味着總理段祺瑞與吳佩孚的矛盾公開化,數月前段祺瑞就已任命吳佩孚擔任河南督軍,但遭到徐樹錚、吳光新等心腹將領的反對。

左右爲難的段祺瑞明知道徐樹錚等人一直對吳佩孚抱有成見,說得直接點,是對方方面面都表現得極爲優秀的吳佩孚心生嫉妒。但是爲了安撫徐樹錚等麾下大將,保持本集團的團結一致,段祺瑞只能做出取捨,因而使出一記昏招:同意已經暗中投靠的趙倜以豫軍總司令和省長的身份,繼續把持河南軍政大局。

趙倜得到徐樹錚等人的支持和段祺瑞的首肯。立即將麾下僅有的兩個師調到鄭州和洛陽,緊接着大肆收編地方武裝和綠林好漢又組建了兩個師,將奉命北上接防的吳佩孚堵在許昌以南。

更爲過分的是。趙倜在吳佩孚率部進入豫南的時候。便將信陽、漯河、駐馬店等豫南地區的所有糧食搬空,而且提前徵收豫南地區三年的稅賦,留給吳佩孚的是一片蕭條怨聲載道的豫南,以及河南民衆的普遍厭惡和敵視。

在此危難關頭。還是與吳佩孚一見如故、相交莫逆的蕭益民伸出援助之手,不但通過鐵路給吳佩孚急調兩列專列的大米油鹽。還慷慨贈送足夠裝備一個師的川造毛瑟步槍、仿德式水冷重機槍、十二門半新舊的七五野炮和大批彈藥。

獲得援助的吳佩孚立刻露出鋒利的獠牙,率領麾下完全裝備的兩個半師迅速挺近許昌,逼走趙倜臨時組建的豫軍第四師之後,吳佩孚將督軍府設在許昌,並向全省各武裝發佈公告,接着突然揮師東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富裕的戰略要地歸德,將歸德至許昌以及以南大部地區盡收囊中,終於在河南站穩了腳跟,從此脫離才依附不久的段祺瑞派系。

不久,李純、倪嗣沖等人率部發難攻打江西,心裡總想着要幫蕭益民做點兒什麼的吳佩孚很快接到蕭益民的密電,吳佩孚大喜之下二話不說,親率麾下兩個主力師日行百里合圍徐州,逼得老朋友王廷楨率部投誠。

隨後,吳佩孚便將戰略要地徐州交給川軍第六軍,自己帶着一個師的新增兵力、三百餘噸的軍用物資和裝備,殺氣騰騰地返回許昌,略作休整,就開始了對鄭州的兩面包圍。

趙倜本身能力非常有限,數年來根本無法駕馭桀驁不馴的中原羣雄,豫西地區和南陽等數十個縣至今仍然自行其是,地方軍閥勢力不聽調、不納稅割據一方,相互間征戰不休,火併不斷,給中原大地帶來巨大災難。

吳佩孚以其麾下所部嚴明的軍紀和對地方體恤安撫的溫和統治政策,以及彈指間攻佔許昌、歸德等大部地區並兵不血刃拿下徐州的赫赫戰功,深深震懾了河南各路豪強,也贏得了河南民衆的普遍好感與支持,加上吳佩孚通過蕭益民爲河南全省爭取到免稅兩年的優惠政策,使得吳佩孚的聲望急劇高漲,最終鑄成了八方歸附的局面,成就了吳佩孚順利入主河南的偉業。

吳佩孚成功入主河南帶來的震動和深遠影響,絲毫不次於整個江南的平定,不但成就了吳佩孚一代名將的威名,還再次改變了中國的政治版圖,使得蕭益民集團的勢力延伸到黃河南岸廣大地區,一躍而成爲中國最強大的政治與軍事勢力。

五月一日,又一個重要消息從南京傳向全國:

中央衆議院議長張瀾、四川省省長曾壽五、西康省省長匡佑民、雲南省省長李鴻祥、貴州督軍兼省長魯平山、廣西省省長陳炳琨、湖南省省長譚延闓、湖北督軍兼省長石星川、江蘇督軍王陵基、江西省省長歐陽武、江蘇省省長韓國鈞、安徽督軍兼省長吳光新、浙江新任省長龔寶銓等二十餘名軍政大員,率領各省經貿代表團齊聚南京,出席中央軍政部南京行營主辦的“南方經濟發展研討會”,並一同出席南京太平門修復工程竣工儀式。

在南京城五萬軍民熱烈的歡呼聲中,蕭益民與二十餘名南方各省軍政要員整齊站立在修復一新、巍峨雄壯的太平門前方,接過一個個年輕美麗的禮儀小姐奉上的張小泉剪刀,笑容可掬地剪斷長達二十餘米連接一團團紅綢大花的綵綢。

震天的鼓樂聲中,站立在太平門鏑樓正下方的金陵道尹朱文劭和朱老先生倆叔侄激動地拉開金黃色的絲繩,覆蓋在中央城門洞正上方的碩大綢布飄飄而下。“太平門”三個古樸蒼遒的大字呈現在數萬軍民眼前,排山倒海的歡呼聲沖天而起。一浪接着一浪,經久不息。

最令南京民衆感慨和擁護的是蕭益民的誠信與“愛民惠民”政策,從蕭益民入駐南京到現在,僅僅一個半月時間。整個南京內外均發生可喜變化,哪怕在蕭益民遇刺的那段時間,全城也沒有發生任何混亂,更沒有任何趁火打劫的事情發生,就連挑剔的文人和歸隱政客。都不得不對蕭益民寬宏的胸懷和睿智的處置深表讚歎。

令所有南京民衆感恩戴德的是,蕭大帥的軍隊軍紀嚴明作風嚴謹,駐紮城內城外的五萬官兵不但沒有出現一起重大擾民傷民現象,反而在修復南京城牆和建設南京的過程中,涌現出上百上千“愛民惠民”的優秀官兵和“軍民魚水”的感人事蹟。

全城用破舊小廟和道觀設立的四座福利院。在工程兵的無私援建下煥然一新,數以千計的孤寡老人得以照顧;城南城北兩座佔地寬廣的廢棄寺廟,經過五千餘名工程兵的日夜建設。如今已變成兩所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希望小學”。南京城以及周邊三千八百餘名流浪兒童和小乞丐穿上了整潔的校服,就連兩所學校周邊的上千戶貧困市民也因此受益。

短短的四十五天時間,蕭益民就贏得了南京民衆的衷心愛戴和擁護,無數民衆第一次知道什麼是“人民子弟兵”。什麼樣的軍隊纔是“人民的軍隊”,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青年學子和青壯年涌到各大軍營門口的徵兵處。

在蕭益民和他的軍隊帶動下。工商百業全面復甦,新開工廠接連不斷,物資流通量和交易量成倍增加,整個南京地區煥發出強大的勃勃生機和活力,蕭益民的南京政權贏得了民心,自此奠定了穩固的統治基礎。

五月五日,“南方經濟發展研討會”順利結束,各省軍政巨頭帶着豐盛的成果離開南京,蕭益民集團的喉舌《中國時報》於當日發行特刊,公開發表了“中國南方鐵路建設發展綱要”、“南方各省稅政改革初步方案”等十餘項重要的會議成果,徹底打碎了塵囂直上的“南北分裂”謠言,贏得全國上下的一致喝彩,也緊緊抓住了歐美列強的貪婪之心。

五月五日下午三點,早已等候多日的各國使節、跨國集團代表和中外記者,涌向城中的督軍府,出席南昌行營秘書處和聯絡處例行召開的新聞發佈會。

萬衆矚目的蕭益民出席了本次新聞發佈會,行營各部負責人詳細介紹了會議精神和各自領域的工作計劃,並就中國南方鐵路大建設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

當在世界上擁有廣泛影響力的美國《時代》記者布魯斯打破新聞發佈會開場定下的規矩,嚴肅訊問蕭益民如何看待仍在廣東抵抗桂系軍隊的南方政府時,全場立刻變得一片寂靜,三百餘名各國使節、駐華代表和中外記者,全都緊盯着主席臺中央的蕭益民,坐在蕭益民兩側的楊度、顧維鈞等人也顯得有些緊張了。

蕭益民緩緩站起,徐徐掃視臺下,用他渾厚抑揚的聲音念出兩段句子:“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就是我的明確態度!”

ps:謝謝鳳舞v九天、子天雲、七兩黃鱔大大的打賞,謝謝朋友們的訂閱、推薦票和月票!

現在正值雙倍月票的狂歡盛宴,天子懇請朋友們來幾張月票加油鼓勵!謝謝啦!(未完待續)

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209章 近衛軍第31章 官場三味第231章 取捨第57章 送別(下)第141章 求變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150章 裂痕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146章 各懷心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5章 活着就要承受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64章 風暴(五)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176章 無聲處蘊驚雷第104章 對峙第92章 理想與現實第64章 風暴(一)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195章 利益攸關第240章 底線第213章 淵源第215章 藍色計劃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38章 一支特殊的小隊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229章 精益求精(下)第183章 何去何從第64章 風暴(一)第240章 底線第237章 團結的力量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213章 淵源第200章 軟刀子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230章 偶得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228章 不斷進取第91章 統一運動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102章 應戰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73章 能屈能伸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15章 分歧(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104章 對峙第141章 求變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04章 對峙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98章 軍心人心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上)第64章 風暴(六)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106章 圍困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殺雞駭猴第181章 亂局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8章 身不由己第163章 一波三折第124章 爭執(下)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64章 風暴(一)第57章 送別(下)第77章 掣肘(下)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
第162章 直皖合流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第209章 近衛軍第31章 官場三味第231章 取捨第57章 送別(下)第141章 求變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82章 天高皇帝遠第150章 裂痕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229章 精益求精(上)第146章 各懷心事第98章 軍心人心第211章 威名日盛第5章 活着就要承受第36章 該死的體制改良第64章 風暴(五)第52章 獨闢蹊徑(下)第176章 無聲處蘊驚雷第104章 對峙第92章 理想與現實第64章 風暴(一)第25章 得意不可忘形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191章 霹靂手段第127章 播下一粒種子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195章 利益攸關第240章 底線第213章 淵源第215章 藍色計劃第178章 絕密任務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38章 一支特殊的小隊第149章 誰纔是賣國賊第229章 精益求精(下)第183章 何去何從第64章 風暴(一)第240章 底線第237章 團結的力量第100章 合縱連橫第213章 淵源第200章 軟刀子第166章 試探還是蠶食第230章 偶得第52章 獨闢蹊徑(上)第218章 驟然發生的內戰第187章 痛定思痛第228章 不斷進取第91章 統一運動第48章 未雨綢繆(下)第198章 欲速則不達第131章 西進序曲(上)第226章 魯南剿匪(下)第101章 不斷收緊的絞索第102章 應戰第103章 未戰即潰第73章 能屈能伸第32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15章 分歧(下)第238章 殫心竭慮第104章 對峙第141章 求變第197章 頑固勢力的反撲第104章 對峙第207章 半壁江山第84章 你玩虛的我玩陰的第98章 軍心人心第202章 明裡暗裡第44章 收穫與汗水(上)第64章 風暴(六)第35章 乾淨利落(下)第131章 西進序曲(下)第111章 三喜臨門第106章 圍困第188章 改弦易張第107章 迎難而上第69章 殺雞駭猴第181章 亂局第193章 勢如破竹第233章 步步緊逼的日軍第8章 身不由己第163章 一波三折第124章 爭執(下)第66章 致命的陰謀(上)第190章 幡然醒悟第67章 無聲的恐懼(一)第64章 風暴(一)第57章 送別(下)第77章 掣肘(下)第212章 高興的事第151章 艱難的改變第158章 將錯就錯第173章 一戰成名第165章 麻桿打狼兩頭怕第119章 受刺激了第109章 不斷延伸的觸角第169章 大戰來臨第50章 一個比一個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