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又走進衛生間扯下一條毛巾擦了擦頭上的汗:“老婆, 現在我們是到了該保護的年齡了。人生下來就是要動的,不動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我們散步去。”他喘了口氣,咳嗽了一聲, 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
“你一天到晚幹活, 還不嫌累?我在店裡弄弄都覺得筋疲力盡, 還去散什麼步。”
“散步是心裡高興走一走, 看看聊聊天。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總算5個孩子都成家立業了。你的功德使你超羣,你的話語使你強大, 我選定了你,使生活安寧。”
“一個重組家庭能夠和和睦睦不勾心鬥角是罕見的, 誰都知道不會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對我們夫妻兩個來說, 走的是直線路, 憑的是感情。”
然而牽引雖然非同一般的家裡,主要是我們是重組家庭。我們思想開放, 放手讓年輕人過他們習以爲常的生活,與他們稱之爲朋友,爲自己的職責、興趣、憂慮、前景等等讓他們不用操心。讓年輕人的夢想得以實現,放飛着,旋轉着, 飛馳着, 我們從不擠進他們的空間。
方式是, 把人從他們的各種關係中分離出來, 放進一種自由的, 原始的狀態。不把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去捆綁他們循規蹈矩,變成那種小市民, 而是引導他們走正確的路線。但是做父母的必須與他們保持溝通,問題是必須的。哪怕是經常重複一句話:“生活過得怎麼樣?”
劉天明,我器重他這一點,不驕不躁,而且努力強大。我的親朋好友也總是誇我“獨具慧眼”。
我的個性往往是先天的,坦率真誠。我所說的行賄受賄的腐敗官僚,他們其實都怕我告發的。我指責過他們,老百姓的財產,大多是勤儉節約,長期積累而來的。而少數官商的鈔票形同鬼節燒的錢紙,侵吞社會財富如蛀蟲。他們大約也明白自己貪腐的個性,多少會顧忌點。
然而,性情剛烈如我的後面,有一位不失慈父般的丈夫。他柔情似水,支持我理解我。
“老婆,我養活你。”
“遊手好閒是製造罪惡的根源,有人認爲清閒是福。其實只有工作後休息,才能得到心靈的安逸,纔是人生至上的享受。”
劉天明卻哈哈大笑:“我真有福氣,娶了個勤快的媳婦。”
前夫吳導得過去因爲他有份正式工,有份他認爲的鐵飯碗,喪失體味勞動的真諦。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逐漸腐化墮落。吃不了苦,受不得困,最終失去奮鬥意志,久而久之,自然日趨衰敗。
我選擇離開,我不僅自己要勤勞努力工作,而且還要教育下一代要懂得勞動的意義。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要讓他們懂得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的道理。
羅兵從吸毒戒毒後,做建築隊小工苦幹幾年後,自己當上了老闆。後來他也做了人上人。
我們三個80後不能憑學歷、憑口舌,而是要緊牙關磨鍊的那份意志,那份精神力量。劉建成、劉建芳、吳建經過磨鍊,懂得吃苦的意義,纔會節儉,努力奮鬥。
劉天明教育孩子瞭解勞動的神聖,“窮不過三代”自勉。提醒他們,牢記古訓。
梅花香自苦寒來,鋼刀自磨礪出。人能有作爲往往是最能吃苦,劉天明歷經無數艱難困苦,我和他的命運相連,都能刻苦耐勞。
“刻苦耐勞”也成就了我們夫妻。
我們每當回憶過去的生活,就不無感慨。我們剛出來的時候,衣食不濟,靠着艱苦卓絕的努力,與困難做不懈地鬥爭。每一次戰勝困難的經歷,都使我們向更高的目標又邁進一步。永不停止,奮鬥永遠沒有完結。
即使今天取得了一點成績,但仍時刻不忘記“刻苦耐勞”這四個字。吃苦勞動是一種實現目標過程的一種快樂,達到勝利彼岸的一種報酬。我這才真正懂得“先苦後甜”的道理。
苦盡甘來,但淺嘗爲最甜美,同時也最持久。
劉天明每天天沒亮就上工地,從不叫苦,不說睡眠不足,不喊腰痠背痛。爲什麼?因爲他追求一個目標,目標達成即不以爲苦。我每天早去晚歸,寒風刺骨,幫人家做工和自己做工,不怕冷水,不怕寒風。爲什麼?也是認定目標,朝着目標去努力,忘了苦。只有努力的熱忱和目標達成的快樂纔是主要。
而我從前在這些億萬富翁家幹活時,往往不見他們快活,他們的金條、鑽石、古董,貴得不得了。往往藏在保險廂裡都怕偷盜,寢食難安,牀頭牀尾放長刀、警棍都不能安睡這有什麼意義?我們吃苦、流汗,得到的報酬達到的目的,我們覺得愉快。還有什麼比汗珠更寶貴,更晶亮,更有意義。
我們從小過慣了苦日子,現在生活好了。每年也有十幾萬元收入,但從不擺出富翁的排場,生活依然節儉。很多人勸劉天明買小車,他說:“摩托車我都嫌風險大,小轎車風險更大。還是騎我的永久牌自行車安全,又可以鍛鍊身體。休閒時,我也騎着自行車和丈夫一起兜風。”
劉天明發了工資同事總是拖他下館子喝酒,他則推脫:“家裡有事,老婆催我回家。”他實際上從來不要妻子囑咐,但故意讓別人認爲妻管嚴怕老婆。他回到家裡又要笑眯眯地講述外面的笑話:“我在外面就是要別人認爲我怕老婆,這樣我發的工資纔不會耗散掉。我的財經部長才殷實。”
於是他從袋子裡把一疊厚厚的鈔票塞在我手裡。爲了求得生存發展,而用心勞苦,他總認爲自己沒有浪費的條件。不是天上掉餡餅,對浪費的人他也極不賞識。
我和劉天明都是白手持家,從小沒有良好的家世背景,也沒有傲人的學歷。我們在事業上遇到的困難自然也多,但是我們都能一一克夫,並創立了一點家業。
這十幾年來是劉天明替我分憂解難,把5個80後引導走上正軌。成家立業,主要源自劉天明的使命責任感對下一代的負責。
有個有道義有責任的丈夫,我也必須做一個賢內助。夫唱婦隨,爲了更大的進步,我總是表彰他、誇獎他,讓他身心愉快,讓他很有成就感。
我理解孤掌難鳴的痛苦,丈夫有上進心,做妻子的就應該好好配合,尋找成功的答案。好好運用妙方,使自己的事業也跟着成功,從此甩掉衰落,無論什麼工作,照樣賺錢,做到人盡其才。
他搞建築,我做糕點,雙方彼此尊敬。和諧建立穩健的財務基礎,對夫妻的雙方兒女一視同仁,彼此相輔相成。
人到了老了也要多爲子女着想,發揚共存共榮的作風。窮人如果賺了錢,只顧吃吃喝喝,那麼財富終有一天會耗盡。如果做適當的投資,既可以保值,又可以奠定自己的社會地位。那就是抽一部分錢去買社保,就可以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會給子女帶來任何經濟負擔。有了社保,不管物價飛漲,工資也會跟着升級。到老來行動不便,賺不了錢,自己投資的社保就可以受益。心中充滿喜悅,這樣使身心更健康。這樣就叫老有所依,有一種滿足感。
老百姓對未來充滿希望,老了就輪到自己做主人翁的時候了。未來的路要靠自己走,生活還要繼續前進。
劉天明能有此作爲,他靠自己的雙手打拼,在我背後做堅強的後盾支持我。把錢省下來,我們兩個都買了社保。在我們這樣的草根階層來說,這可是很了不起了。拿富商來比,社保根本沒人放在眼裡,可社保受草根階層喜愛。投保是好事一件,最底層社會一個求之不得的事情。不僅有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政治穩定。這一優越條件是很高興的事情,我們夫妻很快達成協議。
老了不要去乞求年輕人陪伴,希望自己活得不一樣。老了不僅要保重身體,還要注意理智與心靈的健康。再老也得不斷學習,在學習和工作中討論生活,不會覺得自己老之將至,發奮忘食,樂之忘憂。
將擁抱一個豐富的精神世界。和果實累累的老年,我們將永遠努力,不要轟轟烈烈,更不要金銀滿倉,像個隱士在家寫寫畫畫,剩餘時間和老公逛逛公園,做做各種健身操,多悠閒多輕鬆。
有愛的日子也許我們很窮,但每一分錢都能帶給我們雙倍快樂,或許我們的身體壞了,每況愈下,但我們牽着愛人的手,慢慢變老,旅途不再孤單,也許我們是平凡和渺小的,但我們竭盡力量做着自己喜歡做的事。心中永遠充滿溫暖和寧靜。
修身於世,窮則獨善其身,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是一個普通的女人,高中文化程度,但從實際生活中體驗人生的理想。循序漸進,以底於成。從社會謀生,從實際生活中學習。
我不爲物慾所蔽,注重的是精神生活。劉天明不是用金錢打動我,而是比金子更重要的是仁愛敦厚、樂於助人。我的抉擇是選擇放棄前夫,擇善固執,鍥而不捨。後半生跟着劉天明,生活多姿多彩,兒孫滿堂。有知冷知熱的丈夫,興趣愛好相同的丈夫,共建和諧家庭。
如何愛家庭?感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往往只是表現在一個微笑,一句話,一次小小的認同,滿足對方使自己也得到滿足。
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說話。甚至不探望父母,還立法。這不是我要的老年,這只是充滿弱勢的憐憫,無奈的孝道和重壓。
我和劉天明的想法是一致的。我們不想讓兒女一想到出於立法而不得不來看望父母,不想老了以後活在整天盼望兒女的電話和探望中。說實話,也不想晚年看電視和廣播打發時間。
我老了以後仍要堅持學習,也許記憶力下降,視力下降,但智慧卻無可比擬。前提是不放棄學習。
學習這種東西不是專爲孩子準備的,學習能力而是伴隨我們終生的。“活到老,學到老。”這一語是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之口,直譯爲我越老越學到很多東西。很多人走出學校以後,覺得學習這事就終止了,把時間花在打麻將,打撲克牌,或做家務,燒菜做飯,聊天及美色上。也許這樣使人覺得舒坦,但舒坦以後就是老年的渴求陪伴。與世界脫節,尋求社會幫助,以及無所事事。有的期望得到社會關愛,怕被忽略,渴求得到更多的照顧,老來寂寞。
從社會角度上來說,關愛老人是正確的。因爲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怕老無所依。一個爲社會奉獻了半輩子的人,值得善待。但從個體角度,我想打破這個恐懼的怪圈。不哀嘆年紀大了沒有用了,更加珍惜曾經和現在擁有的。已經失去的留給記憶,時刻牢記愛惜自己。
人的一生,就像一條不斷延伸的路。無數的棱角分明的礫石鋪築着它的堅實,它的綿長,而每一顆礫石都是一個美麗的情緒,它靜靜地繽紛在心靈各處。
爲了在都市紅紅火火地生活,沒有丈夫這雙勤勞的雙手是不可能走向小康生活的。想到這裡,我不免感嘆:瘦馬永遠比肥牛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