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圭亞那

海地的革命不是一場國際主義性質的革命,這場革命中的主要領導者,是經過一些教育的黑人,本質是反對奴隸制度的一場革命。海地黑人大部分天然地反對奴役自己的制度,但是讓他們進一步去理解所謂的國際主義,實在有些強人所難。只有如起義領導者杜桑.盧維圖爾等人,對於來自大唐的國際主義纔有着一定的認知。

大唐特設兵團中是有黑人部隊的,不過這支部隊雖然能夠進行作戰,但戰鬥力比較有限,屬於大唐特設兵團中素質墊底的。這支部隊不僅技戰術差,甚至在紀律上也不像是嚴明軍紀的唐軍,所以這支部隊甚至很少出現在戰場上,而國內也一直有聲音希望直接解散這樣一支沒有什麼多大用處的力量。

這支黑人部隊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不像是很多其他特設兵團,在服役過程中基本上都脫盲了,而這支尼格羅團部隊的士兵,仍舊有高達六成以上的士兵屬於文盲。而文盲是不那麼容易去理解大唐的國家精神的,指望他們去給大唐往海地傳播國際主義是十分不現實的一件事。

第一國際有幹部曾提出,將這支黑人部隊派往海地,支持海地的黑人革命,但是就連國防部自己都對此反對,因爲他們擔心這支部隊進入海地之後,可能打不了幾次仗,隨即就崩解了,士兵們去各自開小差,不會繼續作戰。大唐國防部擔心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唐軍的臉都要丟光了。

所以在海地革命這件事情上,白南在第一國際的會議中做出決策,僅派遣少量的辦事人員前往海地,帶去一部分國際主義的專著,但並不在物資上對海地革命進行什麼傾斜。畢竟海地還是法國的殖民地,大唐在歐洲雖然有了德國這個鐵桿盟友或者說小弟,但是法國對於大唐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明面上拆法國的臺的事情不能幹得太過。

而法國另一塊殖民地的情況,也跟海地相差無幾,不過這次主導革命的,卻仍是受國際主義影響的進步人士。哥倫比亞和巴西相鄰的圭亞那地區,在另一位面中分三塊——圭亞那、蘇里南和法屬圭亞那。法屬圭亞那屬於法國的一個大區,在法國的議會中有自己的席位,其餘圭亞那和蘇里南都已經取得了獨立地位。圭亞那是英國殖民地而蘇里南則是荷蘭殖民地,不過在此時圭亞那和蘇里南都屬於荷蘭殖民地。

當初大唐利用英荷戰爭的契機,勒索荷蘭的殖民地,曾經提出得到荷蘭在這裡的殖民地,但荷蘭緊咬牙關不鬆,而且大唐對於獲得圭亞那也並不那麼迫切,所以就放棄了這個要求。

不過隨後大唐在對南美的經營中,同樣也催生出了圭亞那國革,雖然圭亞那國革的力量相比秘魯國革、哥倫比亞國革等都比較弱,在第一國際裡存在感稀薄,但他們同樣有着不小的志向,那就是合併荷屬圭亞那和法屬圭亞那爲一個統一的圭亞那共和國,建立國革統治,發展國家實力。

跟海地的情況很相似,這個地區也生活着數量不小的黑人,都是從非洲當黑奴販賣過來的,生活條件極差。在海地革命後不久,圭亞那國革提出了靠發動黑人奴隸,以解放奴隸作爲口號,首先在法屬圭亞那進行了起義。

領導起義的人黑人並不多,圭亞那國革本來人數就不是很多,只有數千人的樣子,而且以白人爲主,還有一些從大唐而來的唐人。黑人當然也有加入國革的,但是數量比較少。

圭亞那國革煽動了不少黑人發動了起義,黑人奴隸們焚燒了種植園,並且打砸他們主人的家,甚至有一些過激的奴隸還強暴了種植園主家中的女性成員。這場暴亂的規模不小,當地政府也出動了士兵進行鎮壓,不過很快他們發現雖然奴隸們沒有什麼武器,但是數量實在太大了,數萬奴隸用簡易的武器,就已經嚇到了法國的軍隊,雙方在展開戰鬥之後,法軍雖然對黑奴們殺傷不小,但是還是不得不撤軍,因爲彈藥有限,而貌似敵人的數量實在太大了。

暴動的黑人們在擊退法軍之後,順勢攻佔了法屬圭亞那的首府卡宴,不過暴動的黑人們對於這座城市的破壞也是嚴重的。這也讓圭亞那國革不太滿意,但也沒有太多辦法。圭亞那國革的組織者們又準備說服黑人們再攻入荷屬圭亞那境內,徹底將圭亞那至於掌控之中。但黑人們卻缺乏什麼進取心,在拿下卡宴,並且大肆搶劫之後,很多黑人選擇佔據了白人們的房屋,並且開始揮霍白人的財富,至於去戰鬥什麼的完全拋之腦後了。

圭亞那國革對此十分憤怒而又無奈,畢竟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去解決。與當初南美幾個國家的國革都致力於打造自己的武裝不同,圭亞那國革因爲勢力比較小,所以並無本身的武裝力量,他們是直接靠煽動黑人奴隸而擊垮殖民者的,但是在這個時候也暴露出了他們的問題。無法完全控制軍隊,不能隨心所欲如臂使指,最終在有絕佳機會的時候,卻只能乾瞪眼了。

圭亞那國革也同樣發動了在荷屬圭亞那境內的黑人進行起義和暴亂,荷蘭軍隊雖然成功鎮壓了一些起義,但是很多種植園都遭到了破壞,而且一些地區也被黑人們所佔據,而整個地區內的生產也因爲起義而趨於停滯,帶給了種植園主巨大的損失。

至少短期內,圭亞那國革希望合併兩個圭亞那爲一個統一的共和國是不太可能了。不過在地域上兩個圭亞那之間並無什麼太直接的聯繫,不過圭亞那國革還是希望儘可能地建造一個比較大的國家,因爲在南美的幾個國家其實面積都不小,要是接下來巴西的革命也成功,那麼圭亞那就是最後一個四分五裂且沒有實力的地區了。

791 西逃路(下)194 求戰112 軍事援助563 火的夜晚516 家居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441 入境461 西海岸戰區(中)589 移民之議(下)901 橙色革命(上)928 決戰日德蘭(三)606 野心勃勃927 決戰日德蘭(二)351 紅顏醉(二)309 太平洋鐵路353 紅顏醉(四)124 巒州851 導彈驅逐艦457 二子006 組建獵騎740 候選人們(上)840 羣體性脫離796 果斷出手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428 武毅軍出戰873 逼退戰略503 內陸擴展180 暹羅027 新內閣492 不妥協438 跋涉608 青州案(二)586 南聖胡安543陸軍籌謀861 阻撓340 江南(二)345 江南(七)698 受降與危機041 土包子915 低地戰役(七)327 幕府之使293 開條件292 友好的新皇帝380 一七八一199 新的軍事改革137 途徑夏威夷748 天方233 擒龍(二)694 橫貫線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503 內陸擴展809 朝鮮使臣708 華沙會戰(六):戰略874 推諉的歐洲317 民意洶洶821 對天空的嚮往815 宗族瓦解(下)678 兩線586 南聖胡安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011 信仰荒漠240 擒龍(九)292 友好的新皇帝085 驅人辦事363 唐甲812 朝鮮422 一七七八(上)619 不戰942 火箭軍764 實習030 出使874 推諉的歐洲414 坑334 遣唐使(上)455 炸藥114 揉圓搓扁的命799 要挾427 國之強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453 友誼785 拳亂(十一)398 曼谷華民642 俄使團608 青州案(二)885 十五年造艦889 新的時代242 擒龍(十一)219 軍事儲備320 收買533 票選867 駐軍權833 加拿大民兵094 真正的國力573 萊比錫戰役(五)674 初戰英吉利(下)177 海軍雄心(上)346 江南(八)105 陳福仔在大唐005 營建570 萊比錫戰役(二)
791 西逃路(下)194 求戰112 軍事援助563 火的夜晚516 家居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441 入境461 西海岸戰區(中)589 移民之議(下)901 橙色革命(上)928 決戰日德蘭(三)606 野心勃勃927 決戰日德蘭(二)351 紅顏醉(二)309 太平洋鐵路353 紅顏醉(四)124 巒州851 導彈驅逐艦457 二子006 組建獵騎740 候選人們(上)840 羣體性脫離796 果斷出手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428 武毅軍出戰873 逼退戰略503 內陸擴展180 暹羅027 新內閣492 不妥協438 跋涉608 青州案(二)586 南聖胡安543陸軍籌謀861 阻撓340 江南(二)345 江南(七)698 受降與危機041 土包子915 低地戰役(七)327 幕府之使293 開條件292 友好的新皇帝380 一七八一199 新的軍事改革137 途徑夏威夷748 天方233 擒龍(二)694 橫貫線138 夏威夷王國戰爭(上)503 內陸擴展809 朝鮮使臣708 華沙會戰(六):戰略874 推諉的歐洲317 民意洶洶821 對天空的嚮往815 宗族瓦解(下)678 兩線586 南聖胡安582 萊比錫戰役(十四)011 信仰荒漠240 擒龍(九)292 友好的新皇帝085 驅人辦事363 唐甲812 朝鮮422 一七七八(上)619 不戰942 火箭軍764 實習030 出使874 推諉的歐洲414 坑334 遣唐使(上)455 炸藥114 揉圓搓扁的命799 要挾427 國之強035 順利和不順利的貿易453 友誼785 拳亂(十一)398 曼谷華民642 俄使團608 青州案(二)885 十五年造艦889 新的時代242 擒龍(十一)219 軍事儲備320 收買533 票選867 駐軍權833 加拿大民兵094 真正的國力573 萊比錫戰役(五)674 初戰英吉利(下)177 海軍雄心(上)346 江南(八)105 陳福仔在大唐005 營建570 萊比錫戰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