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圭亞那

海地的革命不是一場國際主義性質的革命,這場革命中的主要領導者,是經過一些教育的黑人,本質是反對奴隸制度的一場革命。海地黑人大部分天然地反對奴役自己的制度,但是讓他們進一步去理解所謂的國際主義,實在有些強人所難。只有如起義領導者杜桑.盧維圖爾等人,對於來自大唐的國際主義纔有着一定的認知。

大唐特設兵團中是有黑人部隊的,不過這支部隊雖然能夠進行作戰,但戰鬥力比較有限,屬於大唐特設兵團中素質墊底的。這支部隊不僅技戰術差,甚至在紀律上也不像是嚴明軍紀的唐軍,所以這支部隊甚至很少出現在戰場上,而國內也一直有聲音希望直接解散這樣一支沒有什麼多大用處的力量。

這支黑人部隊的文化水平也不高,不像是很多其他特設兵團,在服役過程中基本上都脫盲了,而這支尼格羅團部隊的士兵,仍舊有高達六成以上的士兵屬於文盲。而文盲是不那麼容易去理解大唐的國家精神的,指望他們去給大唐往海地傳播國際主義是十分不現實的一件事。

第一國際有幹部曾提出,將這支黑人部隊派往海地,支持海地的黑人革命,但是就連國防部自己都對此反對,因爲他們擔心這支部隊進入海地之後,可能打不了幾次仗,隨即就崩解了,士兵們去各自開小差,不會繼續作戰。大唐國防部擔心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那麼唐軍的臉都要丟光了。

所以在海地革命這件事情上,白南在第一國際的會議中做出決策,僅派遣少量的辦事人員前往海地,帶去一部分國際主義的專著,但並不在物資上對海地革命進行什麼傾斜。畢竟海地還是法國的殖民地,大唐在歐洲雖然有了德國這個鐵桿盟友或者說小弟,但是法國對於大唐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明面上拆法國的臺的事情不能幹得太過。

而法國另一塊殖民地的情況,也跟海地相差無幾,不過這次主導革命的,卻仍是受國際主義影響的進步人士。哥倫比亞和巴西相鄰的圭亞那地區,在另一位面中分三塊——圭亞那、蘇里南和法屬圭亞那。法屬圭亞那屬於法國的一個大區,在法國的議會中有自己的席位,其餘圭亞那和蘇里南都已經取得了獨立地位。圭亞那是英國殖民地而蘇里南則是荷蘭殖民地,不過在此時圭亞那和蘇里南都屬於荷蘭殖民地。

當初大唐利用英荷戰爭的契機,勒索荷蘭的殖民地,曾經提出得到荷蘭在這裡的殖民地,但荷蘭緊咬牙關不鬆,而且大唐對於獲得圭亞那也並不那麼迫切,所以就放棄了這個要求。

不過隨後大唐在對南美的經營中,同樣也催生出了圭亞那國革,雖然圭亞那國革的力量相比秘魯國革、哥倫比亞國革等都比較弱,在第一國際裡存在感稀薄,但他們同樣有着不小的志向,那就是合併荷屬圭亞那和法屬圭亞那爲一個統一的圭亞那共和國,建立國革統治,發展國家實力。

跟海地的情況很相似,這個地區也生活着數量不小的黑人,都是從非洲當黑奴販賣過來的,生活條件極差。在海地革命後不久,圭亞那國革提出了靠發動黑人奴隸,以解放奴隸作爲口號,首先在法屬圭亞那進行了起義。

領導起義的人黑人並不多,圭亞那國革本來人數就不是很多,只有數千人的樣子,而且以白人爲主,還有一些從大唐而來的唐人。黑人當然也有加入國革的,但是數量比較少。

圭亞那國革煽動了不少黑人發動了起義,黑人奴隸們焚燒了種植園,並且打砸他們主人的家,甚至有一些過激的奴隸還強暴了種植園主家中的女性成員。這場暴亂的規模不小,當地政府也出動了士兵進行鎮壓,不過很快他們發現雖然奴隸們沒有什麼武器,但是數量實在太大了,數萬奴隸用簡易的武器,就已經嚇到了法國的軍隊,雙方在展開戰鬥之後,法軍雖然對黑奴們殺傷不小,但是還是不得不撤軍,因爲彈藥有限,而貌似敵人的數量實在太大了。

暴動的黑人們在擊退法軍之後,順勢攻佔了法屬圭亞那的首府卡宴,不過暴動的黑人們對於這座城市的破壞也是嚴重的。這也讓圭亞那國革不太滿意,但也沒有太多辦法。圭亞那國革的組織者們又準備說服黑人們再攻入荷屬圭亞那境內,徹底將圭亞那至於掌控之中。但黑人們卻缺乏什麼進取心,在拿下卡宴,並且大肆搶劫之後,很多黑人選擇佔據了白人們的房屋,並且開始揮霍白人的財富,至於去戰鬥什麼的完全拋之腦後了。

圭亞那國革對此十分憤怒而又無奈,畢竟他們也沒有什麼辦法去解決。與當初南美幾個國家的國革都致力於打造自己的武裝不同,圭亞那國革因爲勢力比較小,所以並無本身的武裝力量,他們是直接靠煽動黑人奴隸而擊垮殖民者的,但是在這個時候也暴露出了他們的問題。無法完全控制軍隊,不能隨心所欲如臂使指,最終在有絕佳機會的時候,卻只能乾瞪眼了。

圭亞那國革也同樣發動了在荷屬圭亞那境內的黑人進行起義和暴亂,荷蘭軍隊雖然成功鎮壓了一些起義,但是很多種植園都遭到了破壞,而且一些地區也被黑人們所佔據,而整個地區內的生產也因爲起義而趨於停滯,帶給了種植園主巨大的損失。

至少短期內,圭亞那國革希望合併兩個圭亞那爲一個統一的共和國是不太可能了。不過在地域上兩個圭亞那之間並無什麼太直接的聯繫,不過圭亞那國革還是希望儘可能地建造一個比較大的國家,因爲在南美的幾個國家其實面積都不小,要是接下來巴西的革命也成功,那麼圭亞那就是最後一個四分五裂且沒有實力的地區了。

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129 劫船383 連長826 大片064 被勒索954 愛爾蘭獨立470 東西夾擊791 西逃路(下)625 撤之已晚092 抵港038 擴軍500 報應不爽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216 輿情(中)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068 夏威夷019 報復176 內陸殖民178 海軍雄心(下)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886 核674 初戰英吉利(下)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303 滲透嶺南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153 盤蛇計劃808 新建軍計劃069 農祿神614 盛怒027 新內閣042 各有所求245 京中人心(上)701 白南解決方案286 守關不出136 投誠大唐956 大毀滅者(下)402 聖母之心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698 受降與危機116 乾隆傲天819 目送(番外)625 撤之已晚楔子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137 途徑夏威夷738 高等教育601 段九613 青州案(七)630 修約873 逼退戰略885 十五年造艦409 反擊406 軍費申請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311 西海岸三州744 除盜817 交通建設010 晚會籌備670 被擺一道234 擒龍(三)502 人頭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586 南聖胡安889 新的時代549所求316 德意志傭兵202 庫克船長656 大采購324 辦薩載388 吞武裡之戰(四)056 創業的夢想332 火力支援艦634 阿爾薩斯洛林115 人非249 遷移816 百大廠建設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416 紅皮書401 入真臘873 逼退戰略288 戰山海(中)197 只接受無條件投降106 交換571 萊比錫戰役(三)541造艦262 南天門512 大革命的開幕933 決戰日德蘭(八)263 伏擊913 低地戰役(五)524 河網戰術870 巴爾幹之亂(下)336 遣唐使(下)119 馬德里之行(上)314 英國人的求購263 伏擊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588 移民之議(中)298 嘉慶761 割肉會談
008 密林中的原住民129 劫船383 連長826 大片064 被勒索954 愛爾蘭獨立470 東西夾擊791 西逃路(下)625 撤之已晚092 抵港038 擴軍500 報應不爽117 一入江湖深似海216 輿情(中)704 華沙會戰(二):無畏的騎兵068 夏威夷019 報復176 內陸殖民178 海軍雄心(下)480 墨西哥城之戰(中)886 核674 初戰英吉利(下)127 關於一夫多妻和生育的歪理303 滲透嶺南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153 盤蛇計劃808 新建軍計劃069 農祿神614 盛怒027 新內閣042 各有所求245 京中人心(上)701 白南解決方案286 守關不出136 投誠大唐956 大毀滅者(下)402 聖母之心482 墨西哥城之戰(續)698 受降與危機116 乾隆傲天819 目送(番外)625 撤之已晚楔子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137 途徑夏威夷738 高等教育601 段九613 青州案(七)630 修約873 逼退戰略885 十五年造艦409 反擊406 軍費申請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311 西海岸三州744 除盜817 交通建設010 晚會籌備670 被擺一道234 擒龍(三)502 人頭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586 南聖胡安889 新的時代549所求316 德意志傭兵202 庫克船長656 大采購324 辦薩載388 吞武裡之戰(四)056 創業的夢想332 火力支援艦634 阿爾薩斯洛林115 人非249 遷移816 百大廠建設595 沒有後臺的革命(上)416 紅皮書401 入真臘873 逼退戰略288 戰山海(中)197 只接受無條件投降106 交換571 萊比錫戰役(三)541造艦262 南天門512 大革命的開幕933 決戰日德蘭(八)263 伏擊913 低地戰役(五)524 河網戰術870 巴爾幹之亂(下)336 遣唐使(下)119 馬德里之行(上)314 英國人的求購263 伏擊580 萊比錫戰役(十二)588 移民之議(中)298 嘉慶761 割肉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