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學習
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習分爲狹義與廣義兩種: 狹義: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理解、探索、實驗、實踐等手段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昇華)的行爲方式。例如通過學校教育獲得知識的過程。 廣義: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爲或行爲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爲方式。
引證:小鳥學飛。《禮記·月令》:“鷹乃學習。” 陳澔集說:“學習,雛學數飛也。” 《史記·秦始皇本紀》:“士則學習法令闢禁。” 宋 葉適 《毛積夫墓誌銘》:“稍長,親師友,學習今古。” 太祖《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第一章第四節:“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 明清時稱在某一部門實習的官員或侍從等爲學習。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廣學。—諸葛亮 明劉若愚《酌中志·內臣職掌紀略》:“靈臺,掌印太監一員,近侍僉書數員,看時刻近侍三十餘員,學習數十員。”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又大拜不階,協辦樞廷不始學習,皆異數也。 [1] ”
好處與重要性:概要: 人從出生到死亡學習從未間斷,從哇哇學語開始慢慢通過學習瞭解這個世界。 學習作爲一種獲取知識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經成爲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經濟時代,自主學習已是人們不斷滿足自身需要、充實原有知識結構,獲取有價值信息,並最終取得成功的法寶。
擴展:有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論語》 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愛因斯坦 學而不用則廢,用而不學則滯;學用必須結合,二者缺一不可。——周海中 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列寧 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華羅庚 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 ——巴爾扎克 我們全都要從前輩和同輩學習到一些東西。就連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單憑他所特有的內在自我去對付一切,他也決不會有多大成就。——歌德 我怕的並不是那艱苦嚴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學習和認識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對我來說,不學習,毋寧死。——羅蒙諾索夫 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爲着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如果教師誘導兒童學習好榜樣,鼓勵仿效一切好的行爲,那麼,兒童身上的所有缺點就會沒有痛苦和創傷地不覺得難受地逐漸消失。——蘇霍姆林斯基
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
釋義:“諦”就是如實不顛倒,即是真理。“聖諦”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四聖諦”說四種真理:一者、苦聖諦;二者、集聖諦;三者、滅聖諦;四者、道聖諦。唯有佛陀才能開示它,其餘的人只能隨着佛陀而解說,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覺悟,沒有辦法以四聖諦來度化衆生。 佛陀闡釋四聖諦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苦”是指世間的苦果;“集”是苦升起的原因--世間因;“滅”是苦熄滅的果--出世間的果;“道”是滅苦的方法,通往涅槃的道路--出世間的因。在經典中有這樣的比喻:衆生的身心有種種的生死業以及煩惱,即是有各種的心病,佛陀將此病情,以及病情之所在處,告訴衆生,並且指出那些解脫的聖人,沒有病苦而得到的愉悅,以及解脫病苦的方法。 四諦概說 “緣起”是宇宙人生一切萬法生滅變異的定律,佛陀因證悟“緣起”而成佛,但因緣起深奧難解,爲使尚未起信的衆生免於畏怯,所以佛陀在初轉fl時,特以“四聖諦”來說明衆生生死流轉以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衆生厭苦修道的決心。因此,“緣起”是佛陀自證成佛的“自受用”,“四聖諦”則是“他受用”之始。 四諦,又叫四聖諦。“諦”字是古印度梵文的音譯,意譯爲“不顛倒”,引申義就是“真理”,“聖諦”就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真理,那麼,“四聖諦”就是聖人所知之絕對正確的四條真理。 《中論疏》說:“四諦是迷悟之本,迷之則六道紛然,悟之則有三乘賢聖。”也就是說,若能如實知見四諦,便是聖者,因此稱爲“四聖諦”。四諦的四條絕對正確的真理就是苦、集、滅、道,四諦告訴人們世間的因果以及出世間的因果。 四諦奠定了佛教教義的基礎,可以說佛教所有的重要的哲學思想都與四諦有關,都是爲了從某一方面爲它論證。四諦理論在佛教的發展中一直佔有重要的地位,並且在不斷地得到補充和完善。 三轉四諦fl:佛到鹿野苑,爲五比丘三轉四諦fl; 第一次說法這麼說:原來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道,可修性;此時滅,可證性。 第二次說:此是苦,我已知,不復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復更斷;此是道,我已修,不復更修;此是滅,我已證,不復更證; 第三次轉說: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道,汝應修;此是滅,汝應證 。
四聖諦的次序:概述 一、苦諦:說明世間是苦果。我們要知道苦有如病,應該遍知,這是世間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轉。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病,才能醫治它。 二、集諦:說明業與煩惱是苦的根源。我們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將之斷除。這是世間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轉,但是它指出我們生死流轉的原因。 三、滅諦:說明解脫與證果。衆生無時無刻不在病苦中,我們要知道沒病苦的快樂是怎樣的?要認識怎樣的人是沒有病苦的?要證知怎樣纔是沒有病?這是指出世間的果,就是解脫、清淨的境界--涅槃。 四、道諦:說明離苦的道路。我們要知道修道的方法有如良藥,應該修學。這是指出世間的因,我們應該學習、掌握一些修道的方法,努力不懈地修行,最後就可解脫生死。 苦聖諦 苦即是逼惱的意思。衆生經常被無常所患累、所逼惱,所以說是苦。苦相可分爲三苦以及八苦;苦果可分爲有情世間以及器世間兩種果報。 苦處 ⑴有情世間:衆生的身心活動,稱爲有情世間。 ⒈根據衆生的種類來分: 一、天道;二、人間道;三、修羅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 六、地獄道。 ⒉根據三界來分別: 佛教術語中指衆生所居之慾界、色界、無色界或指斷界、離界、滅界等三種無爲解脫之道 1、欲界:有飲食、睡眠、情愛(淫慾),這三種慾望。欲界的衆生皆具有此三種慾望,然而人類除了這三種慾望外,還加上愛財,愛名,稱爲五欲。 2、色界:此界的衆生都是依據禪定進入色界,沒有欲界衆生的慾望,唯有清淨微妙的色身。 3、無色界:無色界的衆生不但沒有慾望;而且也沒有身形的器界;他們沒有身體,也沒有外在物質的世間;只有五蘊中的“受”、“想”、“行”、“識”等的心,以及心所生髮在活動。 ⑵器世間:根據地、水、火、風四大所形成的物質,以及星球、日月、山河大地,乃至小如針線等物質,以及物質的活動現象,如光、聲音、風、冷、熱等。 有情世間和器世間是由我們過去的煩惱,造種種業所形成的力量而產生的,因爲過去的煩惱造作,所以受報;煩惱又繼續造作。凡所造作(有爲)都是無常;無常必然是苦,爲什麼呢?因爲無常就不自主,不自在;衆生對有情世間與器世間不能做主,所以稱爲苦處。 苦相 佛把一切苦歸納爲三大類,叫三苦,三大類,即:苦苦、壞苦、行苦。 苦苦裡面又分爲八類,我們通常稱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總概括稱是五取蘊苦。 ⑴三苦: 1、苦苦:苦受以及順苦受的法。“受”有苦、樂、舍三種受,我們在生活中感受到苦。苦苦是指苦受。除了苦受外,還有引起苦受的種種法也是苦,被稱爲順苦受法。比如你的手被火燒到,手痛是苦,而燒你的那些東西的作用也應該歸於苦。我們會感覺到苦受是由嗔引起,我們要遠離、要拋棄,但它又如影隨形般地窮追不捨,所以我們覺得苦。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怨憎會五種苦屬之。 2、壞苦:樂受以及順樂受法變壞而引起的苦。我們享受快樂時,它卻如朝露般的消失無影無蹤,令人懷念,我們貪愛,就感受到苦,稱爲壞苦。使你感受到快樂的東西,稱爲順樂受法,因爲變壞所以苦。愛別離與求不得苦屬之。 此苦苦與壞苦是由嗔、貪所引起的,此兩種苦凡夫可以世間的智慧覺知之,稱爲世俗諦苦。 3、行苦:一切有爲造作都是遷流變化,它包括苦苦、壞苦、舍受。我們不把不苦不樂受(舍受)當作是一種苦,但依行苦來看,它也是一種苦,原因是:“舍受”是不永恆地,它無常變化,舍受之後,樂受、苦受業接踵而來,因爲它遷流變化,不能做主,不自在所以苦,此稱爲“行苦”。此種行苦愚癡的凡夫不知不覺,唯有聖人能覺知,稱爲聖義諦苦,五取蘊苦屬之。 ⑵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 1、生苦:每個人都有生苦,但都忘記了。以人類來說,生時的衆緣逼迫,就是苦。我們住胎時,子gong是最小的牢獄、胎兒手腳沒法伸直、縮成一團,好像坐監牢,痛苦極了。此外,zigong裡的種種不淨,如羊水、血等,我們都得忍受,真苦;胎兒出世時,要從小小的ydao中鑽出來,有如兩座山壓頂,母親受苦,嬰兒也受苦,這是每個做母親的人都曉得的,所以嬰兒一出世就大哭,苦不堪言;另外嬰兒的皮膚很細嫩,一出世接觸到冷熱空氣,身體好像針扎那麼痛苦。此外,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覺得比較安全,一出世就有如迷途般,無依無靠,苦到要死,怕的要命,所以生是一種苦。 2、老苦:我們的身心衰損,朽壞,生出種種的苦受,身體老化,慢慢的不聽話,不中用;而我們的心逐漸沒力,想東西也越來越遲鈍,樣樣不如人,因而覺得苦不堪言;人老不中用,皺紋滿面,腰彎背婁,老態龍鍾,做不了事情,苦死。有些老年人在家無所事事,又擔心被子女遺棄、孤寂與疏離難以掙脫,尋取溫暖與親情難得;年輕力壯時,高朋滿座,意氣風發,神采飛揚,誰也沒料到晚年的境遇卻是如此的孤單,寂寞與淒涼。 3、病苦: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最可怕的是牙痛,痛到呱呱叫,家人都要讓你三分,真正來講,“吃”是病,貪東西也是病,但這些是屬於心病,這兒講的是身病。我們的身體有如機器,終歸會變壞,變換就是病苦。 4、死苦:我們的壽命享盡,病逝,或是天災人禍衆緣逼迫而終。臨命終時,死的境象令人難以忍受,恐怖之心油然而生。有些人死時,嚇的面色變青,死相可怖;有些人在死時,不願死去,雙手抓的緊緊。如果有一天我們發覺雙手不能動彈,一定苦的要命;人要死的時候,身體各部分慢慢的動彈不得,內心一定很恐慌,這就是死苦。大家都知道這生、老、病、死苦,甚至已經麻木了,無可奈何的接受;大家說反正都要死、想它做什麼?但是沒人講反正要病嘛,理它幹嘛?當你病了,會呱呱叫,病苦來時,就受不了。當死還沒來臨時,你嘴巴大,愛講大話,當它來時,你就怕死。如果有人用刀指着你,你會嚇的要命,那就是怕死--死苦;還沒動到你,就嚇到如此這般,等死期到來時,更不用講了。 5、怨憎會苦:我們和冤家、仇人沒辦法避開,每每要見面,這就叫做怨憎會苦。比如一對夫妻,婚姻生活美滿,恩愛,過後吵架鬧翻了,但是爲了兒女,夫妻之緣難斷,必須天天見臭、面臉臭;或是打工仔,雖與老闆不和,但爲了家計,爲了五斗米而折腰,天天要和不喜歡的老闆見面;還有某些同事,跟你吵過一次架後,兩人見面就不說話,因爲某種業因緣,你不能離開他,天天要會面,這就是怨憎會苦。 6、愛別離苦:與至親,相愛的人乖離分散,所以苦。因爲某一些因緣,所心愛的人兒離你遠去,你捨不得,所以感覺到苦。比如做父母親的,女兒出嫁或是兒子出國留學,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常掛心頭。有的傷心流淚,哭哭啼啼;有的睡不着,吃不下。這些還不太嚴重,嚴重的是男女之間的情愛,相愛的人卻偏偏被拆散,很多情侶就因此跳樓殉情。在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在東方有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些纏綿偉大的愛情故事,常使同情他們的人淚流滿襟。 7、求不得苦:我們用種種辦法與手段,希望獲得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或崇高的理想,但是結果還是得不到,這叫做求不得苦。它是最普遍的苦,因爲人的慾望太多了,這樣多的慾望我們沒法實現或得到,所以是苦。 8、五取蘊苦:我們對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聚合)的身心產生執著,稱爲五取蘊。取是執取的意思。五取蘊剎那剎那的生滅,它一直遷流變壞,所以是苦。 總結 在這三苦與八苦中,真正的苦是發生在於“行苦”,此苦唯有聖人能覺知。佛教所說的苦與世間人所說的苦不同;佛陀出家修道,所看到的並不是世間人所知的苦受、樂受的苦而已,佛陀所覺知的苦是:這個世間一切都是有爲變化,終歸變滅,不能自主故苦,此苦稱爲“行苦”。如果佛陀沒有爲我們闡述,我們凡夫對它是不知不覺的,因爲我們迷在苦、樂之中。這個苦必須以智慧觀察,所以初學佛者應以聞、思、修中的“聞慧”來了解“行苦”是一種苦。這個“行苦”並非“苦苦”與“壞苦”,而是因爲不自在,就是苦。苦聖諦中最究竟的苦是“行苦”,如果沒有它,我們可以想盡所有的方法,修各種福報,追求種種的樂受;如果福報很大,在天上或人間享受五欲之樂的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苦爲何物,只知道樂,那麼這個苦聖諦就沒法成立。但實際上並不如此,這五欲之樂是包含在行苦中,因爲它會變化、變壞;也就是說即使昇天做天人,在天上享樂,但天福 有享盡之日,樂報沒了,苦報就接踵而來,所以“行苦”是真正苦之所在。 集聖諦 集聖諦是苦的生因,他能集生死苦,故稱爲集聖諦。集就是招感集取,招感就是業力被煩惱所引發出來;集取就是煩惱在造業。因爲我們過去造種種的業形成力量,加上過去與種種煩惱的引發,使我們受種種苦。所以這個集聖諦所要講的就是煩惱以及煩惱所造的諸業行。 煩惱 一、煩惱:佛說我們有八萬四千煩惱,所以教導我們以八萬四千法門對治之。然而這個八萬四千是表示多數,它說明衆生有很多煩惱,我們不可能全部認識,只要認識主要的煩惱即可,它們是六根本煩惱以及大、中、小隨煩惱。由於時間有限,我在此只講六根本煩惱。此是凡夫非常嚴重的煩惱,因爲他引發其它煩惱的生起,所以稱之爲根本煩惱。六根本煩惱又稱爲十惑,它們即是: 貪 ⑴貪:貪有很多種,普通來講我們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貪,人類的一生就是在這其中打滾,虛度一生。因爲我們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願被他束縛。我們除了晚上睡覺,從早到晚爲生活奔波,忙這工作,拼命想發財,這就是貪財。同時又追求種種名譽、地位;有些人又貪吃;到了某一段年齡有對色慾(淫慾)有種種的貪求,所以說我們的人生就是爲了滿足五欲而過活;如牛被人牽着鼻子走,我們也如牛一樣被五欲牽着鼻子走,所以五欲的貪是煩惱。 嗔 ⑵嗔就是生氣的意思,這個生氣有很多種類,人家罵你,不能忍受,起嗔心。嗔與貪剛好相反,貪是遇到快樂的境,你追求;嗔是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境,你要拋棄它,但又丟不了,所以嗔。 癡 ⑶癡: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稱爲癡。 不明事理就是對世間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覺,好像人是怎樣來的?死後怎樣去?此外,對四聖諦、三寶的實、德、能,即是說對於真理的真實、三寶的功德、自己與他人能修行解脫等無知,都是愚癡。 另一種愚癡就是對是非不分明,比如人家爲你講佛法,你不懂對或不對,人家跟你講對的,你以爲是錯;人家跟你講錯的,你卻以爲講對,這也是愚癡。 慢 ⑷慢: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內心高舉,看不起別人,稱爲慢。比如某人的兒子修完大學課程後,那個做母親的就覺得了不起,到處向人炫耀;或是有人養了一隻漂亮的狗,他覺得了不起,帶着那隻漂亮的狗招搖過市;或是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和財產等,都稱爲慢。 慢的種類: 1、有些人很有能力,才華洋溢,高人一等,結果看輕別人。 2、有人的地位很高,你以爲跟他平等,結果你覺得自己了不起。 3、自己比別人差,但不認輸,卻認爲他人沒什麼了不起,我只是不做而已,這是慢的心裡在作怪。 疑 ⑸疑:對於佛法因果道理懷疑。 身見 ⑹身見:執著五蘊的身心裡面有一個我,乃至身心以外有我。 邊見 ⑺邊見:執著斷、常二見。就是說認爲“我”是永恆的,就是執住“常”;認爲人死後一了百了,什麼都完了,這就是執著“斷”。我們凡夫就是有這兩種邪見,稱爲邊見。 邪見 ⑻邪見:各種不正確的思想、它包括:對因果起不正確的知見,撥無因果;認爲沒有過去世,沒有將來世,這些都是邪見。 見取見 ⑼見取見:執著我們的見解是對的,稱爲見取見。我們凡夫又一個很深的執著,認爲我的見解纔是對的,別人的見解都是錯的,這叫做見取見。 戒禁取見 ⑽戒禁取見:執著不正確的戒律,稱爲戒禁取見。比如有人放生,放雞說以後不能吃雞;放烏龜就說以後不能再吃烏龜,這其中沒有因果關係,根本無此事,佛陀是根據因果道理來制定戒律,所以這是戒禁取見;甚至有人認爲一定要吃素才能解脫,所以他吃素,這也是戒禁取見。菩薩道行者,爲了避免因他吃肉而要殺害衆生,所以吃素,這是一種慈悲心的表現,並非是爲了要解脫而吃素,如果吃素能解脫,牛羊早都解脫了。 更有些人持牛羊豬狗戒,他們學習牛羊豬狗所做的一些行爲;有些不吃這些衆生的肉,好像興都教徒認爲牛是神聖的,所以不吃牛肉;某些教徒卻認爲;豬是骯髒的,所以不吃豬肉等,這些都是戒禁取見。 這六個根本煩惱妨礙我們解脫生死,其中嚴重的三大煩惱是貪、嗔、癡,稱爲三毒;在這三毒中最嚴重的是貪愛。(請參考《煩惱》) 愛的分類 愛的種類: 1、對樂欲、財富、權勢等五欲之貪求與執著。 2、對意念、理想、觀點、意見、理論、概念、信仰的貪求與執著。 3、求生存、求再生、求生生不已及永生的貪求與執著。 4、不再生存的渴求。 佛陀說我們煩惱中的“愛”是集諦的主要原因,故集論說“若愛、若後有愛、若貪喜集行愛、若彼彼希樂愛是名集諦。”就是說貪愛是苦生起的主要原因,我們對現前的事物苦苦貪求,此稱爲愛。 1、後有愛:我們想要追求永恆的我,追求死後的將來,而這樣的貪愛,使我們死後將來再繼續受生,稱爲後有愛。 2、貪喜集行愛:當現前的境界出現時,我們因迷惑而執著它,稱爲貪喜集行愛。 3、彼彼希樂愛:我們知道現前這樣快樂的境界,追求將來也要有這樣的境界,稱爲彼彼希樂愛。比如今生夫妻生活適意、恩愛,希望將來死後夫 妻再結來生緣。 因爲這種種的愛,使到我們死後再來生死輪迴。由這個貪愛的煩惱使我們產生常、樂、我、淨四個顛倒。在這個貪愛之中有一個“自體愛”,稱爲我執。衆生對這個我執深執不捨,便無時無刻都在求生求存,求再生,求永恆的生存。因爲這個貪生的慾望,使得過去、現在所造的諸業得到滋潤,繼續向前推動。業是過去的因,貪愛這個煩惱是現在的緣,因緣和合,我們就生生不已,一生有一生。 業 二、業:我們過去及現在世所造的種種業行,它也是屬於集。因爲業行能集無量種衆生業道於內身。 ⑴業的意義:業爲造作義,即是有意造作之行爲稱爲業。業所造成之效應(果報)稱爲業報。此中造作之心有善、惡、無記三種,形成善、惡、無記三種業報。 ⑵業的推動者:求生、求存、求再生之“有愛”滋長意志造業,是生命能繼續延續及向前邁進。(請參考《業力與輪迴》) 滅聖諦 滅聖諦即是苦滅聖諦。它說明衆生可以從生死相續不斷的苦報中得到解脫。滅是指滅除惑、業、苦,斷著貪嗔癡等無明煩惱,不再有造作之心,究竟不生,不生所以不滅,即是涅槃。 涅槃 涅槃:本寂之性體。人說:“即心即佛,是心是佛,除此之外,別無其他。”涅槃即性,性爲體,心爲用。涅槃即是本來、本真,或稱“光明如來藏”。 ⑴涅槃之意義:涅槃是不生不滅之義。佛說涅槃是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實相即是真理,不是語言文字所能詮釋,唯有智者親自證悟方知;故說:“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非妄想凡夫所能臆測。”涅槃並非因緣所生,是無爲,是沒有造作的,並不是語言所能闡釋的,不是常,不是無常,也不是斷;不是苦,也不是樂,無相可得。既然什麼都不是,爲什麼還有這回事呢? ⑵佛陀演說涅槃的原因:因爲世間所知的一切法,皆由因緣和合而生,皆是無明煩惱之產物,而我們因迷惑以爲有的一切事物,它們的實相是非有非無(離有無)之不生不滅。我們凡夫所知道的生滅幻相,是迷惑而執著以爲有的,本來沒那件事,它不是有,也不是無。如果說有,就是執著常;如果說無,那就是執著斷。我們凡夫一直在這相對的概念裡打轉,在講涅槃時,佛陀不講有、無,生、滅;他講非有非無,不生不滅。而不生不滅有會使人誤解爲:除生、滅之外,還有一個不生不滅,那又是錯誤了。 凡夫所迷惑的生滅萬法之中,具有不生不滅的本性,但是因迷惑而不知不覺,認爲它是生滅的。比如我們觀賞《釋迦牟尼傳》這部電影,從佛陀降生到他涅槃,這只不過是銀幕裡的變化罷了,裡面並沒有人在生,在死,那只是一些光影閃來閃去,在這些光影中,沒有生也沒有滅,沒有這爲聖者在生,在滅。而世間的真相也是如此,它本來是不生不滅,但是我們的智慧被煩惱所遮蓋,就以爲他有生滅,故唯有斷除煩惱的聖者,才能證得這個涅槃。此涅槃並非是在生滅之法以外,另有一不生不滅之法可以證得;而是在生滅法之中,發現到不生不滅之真相,此纔可稱爲證得涅槃。 這世間一切生滅無常,有很多人都不要,希望能擺脫它,到一個不生不滅的地方去。但是沒有這樣的地方,這個的地方就在生滅無常裡面,它原本就是不生不滅的。因爲我們迷惑,所以以爲它生滅。當一個人覺悟之後,就會發現到:原來在這生滅萬法之中,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不生不滅。所以證悟的阿羅漢聖者,並沒逃到另一個地方去,而是在這個世間體悟到一切萬法本來不生不滅,稱爲證得涅槃。涅盤並不屬於因果,所以涅槃並不是我們斷除了煩惱後所得到的果報。《金剛經》曰:“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佛陀證悟涅槃(成佛)時,無一物可得,阿羅漢證悟涅槃亦復如是。我們衆生就是獲得太多,這邊拿,那邊抓,“財產”太多,樣樣都放不下,所以沒辦法覺悟與解脫。如果有一天,我們覺悟到無所得時,即是斷除了一切煩惱,那時就證悟涅槃了。 涅槃就是無生,無生所以不滅,所以涅槃有稱爲不生不滅。因爲不生所以就非有,非有就不無,就是不是有,也不是無,故涅槃不屬於存在或不存在。有很多人誤解了涅槃,他們迷惑地問涅槃以後,那個人存在嗎?他去了哪裡?但是涅槃是無生,無生就沒有滅,就不能稱爲有,也不能稱爲無。一個東西生出來,你稱它爲有,它滅掉了,你稱它爲無,沒有生不能稱爲有,不能稱爲無。涅盤不屬於有、無,就不能問涅槃者存在或不存在?存在或不存在是凡夫煩惱的概念。涅槃並沒有一個人證到涅槃,因爲覺悟涅槃的人一無所得,包括這個“我”,就是他覺悟到“無我”,既然無我,就沒有我證悟涅槃。證悟涅槃就是沒有煩惱的智慧,這其中無一法可得,就是這麼一回事而已! 以凡夫的眼光來看,證悟涅槃者再也沒有造作,他不求生,也不求斷滅,他不會認爲這個世間給他種種苦,要把它們斷掉,他的內心沒有執著與掛礙,寂滅清涼、(寂即是寂靜不動;滅即是煩惱不生。)心行處滅,這和我們凡夫不同,凡夫的心無時無刻不住在一個地方造作,而證入涅槃者就沒這回兒事。 道聖諦 道是出世間的因,解脫苦的方法,通往涅盤之路稱爲道。廣義的說有三十七道品,狹義的說有八正道。 五個次第 一、修道的層次可分爲五個次第: ①資糧位:修五停心以及四念處。 ②加行位:觀四聖諦,即是觀苦、集、滅、道諦。 ③見道位:覺悟見惑,斷三結,即是斷除我見、戒禁取見以及疑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 1、我見結:身見是一種知見,因這個知見使我們做出種種傻事,而見道的人沒有我見,但並不等於沒有我慢。我慢是我們的內心高舉,認爲有一 個主體存在;而我見是執著現前的身心有一個我。所以見道的人只是破 除我見,沒有破除我慢。 2、戒禁取見結:守持種種不正確的戒律,見道者無此煩惱。 3、疑結:見道的人對於佛、法、僧有絕對的信心,絲毫無懷疑。 所謂見道即是見到涅盤之道路,我們聽聞佛法,是聽涅盤之道,並沒有見。比如我告訴你從新加坡怎樣搭飛機到東京,下了機要怎樣搭車到火車站,從火車站怎樣搭車到一個鄉下,再從鄉下去一間寺廟。如果你們從頭聽到尾,這只是聽而已,但是你們真的去到那個地方,那纔是見道。我們聽聞了很多佛法,有一天覺悟道真的是如此的時候,那就是見道。見道的人斷除了我見、戒禁取見及懷疑三種束縛他們的輕微煩惱,稱爲三結。 ④修道位:修行者見道後繼續修行,稱爲修道位。即是初果、二果、三果聖者,這些聖者稱爲有學聖人。 ⑤無學位:即是證悟阿羅漢果。證阿羅漢果的聖者已經完全解脫煩惱,再也不必學習即修行解脫的方法,稱爲無學,所以阿羅漢稱爲無學聖人。 方法 二、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法門有很多,主要的有下列幾種:
①五停心:修習以下五種法門,能制止心內的過患,然後得定而引發智慧。 觀法: 所對治之煩惱: 不淨觀--對治貪慾--觀內身不淨,除色身愛;觀外身不淨,除淫慾愛。 慈悲觀--對治嗔恚--於怨親等觀,慈心與樂,悲心除其苦。 因緣觀--對治愚癡--觀生死中唯有十二因緣,其中無我,無作者,無受者。 界分別觀--對治我慢--觀十八界各界有各自之法,無有一合相之我。 數息觀--對治散亂--數出入息,繫心於息而得定力。 在這五停心中的不淨觀及數息觀是修行入道的初門,合稱爲二甘露門。 1、不淨觀:觀察自身與他身的不淨,爲了對治我們的貪慾,因爲我們對身體有貪愛,這是一種煩惱,也是一個心病,佛陀就爲我們開了一帖藥方,叫做不淨觀,我們一眼看到某人就喜歡上他,是因爲認爲他漂亮、乾淨等等,那是因爲我們的智慧被貪愛的煩惱所遮蓋住,看不清楚真相,而不淨觀是告訴我們要看他不淨的地方,比如他的皮、肉、血等,沒有一樣是乾淨的,皮膚流出來的是汗,七孔流出來的都是糞,是骯髒的。皮膚下的血肉是臭腥的,肚子裡所裝的都是糞便,所以我們的身體是“糞桶”,不是“飯桶”。我們最嚴重的貪慾就是淫慾--色慾,所以佛陀教導我們修不淨觀以破除之。(請參考《四念處》) 2、慈悲觀:慈悲觀是要對治嗔恨心,修慈就是要給衆生快樂,修悲就是要拔除衆生的苦。我們要經常作這個慈悲心的觀想,慢慢地對於衆生就不會嗔恨,生起憐憫之心,所以說慈悲觀能對治嗔恚。 3、因緣觀:觀十二因緣以對治愚癡。在這十二因緣的流轉中無我、無作者,沒有受者。(請參考《十二因緣》)。 4、界分別觀:我們觀察十八界以對治“我慢”。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六識,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稱爲十八界。我們個別觀察它,裡面沒有一個我,這十八界合起來的一個整體,稱爲一合相,它也不是我,所以觀十八界可以對治我慢。 5、數息觀:稱爲阿那波那,譯爲持息念(數息)。修數息觀對治散亂的心,我們的心如猴子般跳來跳去,所以要把它系在呼出吸入的息氣上,慢慢的心就會平靜下來。這五種修行方法稱爲五停心,它可使我們的煩惱:貪、嗔、癡、慢以及不定的心平靜。 ②四念處:又名四念住,所謂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及法念住。 四念住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四念處對治我們的常、樂、我、淨四顛倒。 1、身念住--觀身不淨:觀色身四大不淨,乃至外境亦不淨,以對治身體乾淨的顛倒想。 2、受念住--觀受是苦:觀六根所生受,及受的苦樂舍,三種皆是行苦,因爲它無常變化,不能做主就是苦,所以觀受是苦對治樂的顛倒。 3、心念住--觀心無常:觀六識心生滅最迅速,無有一念停留,我們的心念一念一念在那兒變化,佛陀說吾人之身還有幾十年慢慢地發生變化, 可是我們的心念一秒鐘卻不知道變化多少,所以佛陀教導我們要觀心無 常。衆生執著這個世間有一個精神不變的我--心。這是一種顛倒,一 種錯誤,這個心是變化無常的,並不是永恆不變,所以要觀心無常。 4、法念住--觀法塵及一切法無我、無我所,而我們執著有一個我,所以我們要觀法無我。 四念處必須從觀身不淨,而觀受是苦,然後觀心無常,最後觀法無我。因爲身體的活動叫粗,受比較微細,心比受微細,而法是最微細的。(請參考《四念處》) ③、八正道:此八正道是道諦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 1、正見:對事的如實知見,出世間的正見唯有在見道者最爲清淨;對宇宙人生生死與解脫之四聖諦理,智所證知,直窺實相。世間正見只是一堆 經驗所積累的知識,是通過名稱、標誌及事物的相貌與形狀之正確分別 罷了。出世間正見唯有通過修禪定及放下一切雜染心才能生起。若依多 聞佛法而分別邪正因果,也能生起正見,所以正見由多聞、思維、修持 得來。 2、正思維:沒有貪嗔等煩惱情況下,依正見觀察、思維,如理地作出決定,故又稱爲正欲或正志。由正思維才能做出正確之身口意業的行爲。比如說蟑螂損害人類是害蟲,我們應該殺它,如果這是正確的道理,那人類 損害其他的衆生,它們也應該殺我們!這是不正確的思維,因爲這其中 摻雜了“我”的煩惱,以人爲中心,認爲有損人類利益的是害蟲,所以 我殺它不要緊,它殺我不行! 3、正語:即戒止口之四惡業。 ①不妄語欺騙。 ②不兩舌,搬弄是非;或發表引起兩者間之憎恨、敵意及不和之言論。 ③不粗惡口罵人或苛刻、酷毒之諷刺等。 ④不作無意義及無利益之空談或花言巧語--綺語。 不講這四種話語就是正語;我們應該合理、真誠、以及和藹可親的話。 4、正業:不是正當的職業,而是正當的行爲,即戒殺生、邪淫、偷盜等,行爲善良,不侵害一切衆生就是正業。於修道時,在行住坐臥中正念而 住。 5、正命:以合法不損害他人的謀生方式來維持生命,乃至不販賣衆生、軍火、殺生器具、醇酒、毒品或嫖賭等。若是出家衆,則如法求衣服、飲 食、坐臥具、病緣醫藥供身什物。 6、正勤(正精進):精進努力離惡向善,即精進修道。這裡的正精進專指修禪定而言。正勤有四,所謂四正勤即是: ①未生善令生 ②已生善令住 ③未生惡令不生 ④已生惡令滅 7、正念:以世間法來說,不生邪惡之心念,稱爲正念,反之則是邪念。以修行來說即是憶念正法,如四聖諦、八正道、四念處及菩薩道等等修行 方法爲正念。於修道中不忘失所修的法,心念時時明瞭不忘失,比如念 佛,對於唸佛的境要明記不忘,這叫正念;如果唸佛時想吃東西,是不 正念,即使在念佛時想要去救人等好事,若不覺知心已隨境轉,也是失 去正念。這個八正道中的正念偏重於定學,即是你所修的法或境,要保 持它,稱爲正念;如果沒辦法保持它,即是失去正念。 8、正定:心一境性,不向外馳散,正定有初禪至滅盡定,禪定時的用心不外兩種情況: ①止(三摩地):即入定,心一境性,並非不起念,而是心念保持在 單一之定境中。 ②觀(毗婆舍那):於定中起智慧,用佛法觀察實相。 修“止”能暫伏煩惱,但不能除去煩惱;修“觀”則能除去所對治的煩惱。 〔戒:正語、正業、正命 〔定:正勤、正念、正定 〔慧:正見、正思維 總結 (三)、總結: ①在道諦中並沒有祈禱,膜拜與儀規,因爲這些不是正道。不過,對於教義不理解之初信者,由於宗教情操的需要,通過優美的習俗與儀式來引導他們走上這條聖道。 在小乘經典中注重正見,大乘經典中注重般若,所謂五度如盲,般若如眼。 有人認爲正精進不屬於定學,修八正道時,每一道都要精進,然而對修解脫道者來說,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應該偏重於修定、修正念、修智慧,並非在正業、正語、正命此三道中精進。一個修行人如果一直精進的修正語,講好話,那他的心就不散亂了。 ②八正道有時又被解釋爲兩種:一者、世間之八正道,即是正確生活之標準。二者、出世間之八正道,即是修解脫道之修行者所應遵行之生活標準。八正道是任何修學佛法之佛弟子皆應完成之生活方式,唯有八正道才能淨化衆生的身心。它是一條通過德行(戒)、理性(慧)與精神淨化(定)而走向體證世間實相的途徑。
“道次第”系“菩提道次第”的簡稱。對藏傳佛教而言,它並非泛泛之稱,而是一個有着特定內涵的專門術語,意指由阿底峽力倡,其後主要由噶當及格魯派大德加以繼承和發展的一種佛教學說和修行體系。該體系以“三士說”爲理論框架,主張自下士而中士而上士的修行次第,在顯密關係上則堅持先顯後密的原則。統計表明,僅自宗喀巴以來,道次第方面的著作就有約300餘部,其流衍之廣、影響之巨可想而知,對它進行全面研究的難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道次第溯源 《菩提道次第廣論》結尾偈頌雲:“龍樹無著漸傳來,謂此菩提道次第。盡滿衆生希願義,故是教授大寶王;攝納經論千流故,亦名吉祥善說海。此由燃燈大智者,光明顯揚雪山中。”宗喀巴明白指出,道次第雖首先由阿底峽(燃燈智)弘傳於雪域藏地,但其源頭卻可追溯到開大乘二大車軌的龍樹及無著。其中,龍樹關於道次第學說的著作爲《中觀鬘寶論》,該論有文雲:“先增上生法,後生決定善;由得增上生,次生決定善。增上生即樂,定善謂解脫,成辦此二因,略說即信慧。”甲曹傑解釋說:“增上生即樂,謂即是人天身心相續所攝的樂受和舍受。決定善,謂由通達無我慧,永斷苦集的離系解脫果。由於是不再退轉的離系解脫果法,名爲決定善。”此先增上生後決定善的次第,即該論框架所在。當代佛教大德任傑說:“此論,聖龍樹菩薩攝取一切經的要義,其主要內容有二:一是說明止惡修善,即修學‘增上生’善惡因果的關係,對業果生起決定信心,感生人天樂趣,然後方能修學解脫;二是修學‘決定善’的因果關係,即修學性空無我而得解脫涅槃,及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成佛的法,顯示修學佛法的次第。”這一次第與後世阿底峽所開示者正相一致。無著對道次第的主張見於《瑜伽師地論·本地分》,其文雲:“又諸菩薩於諸有情先審觀察,知劣慧者爲說淺法,隨轉粗近教授教誡;知中慧者爲說中法,隨轉處中教授教誡;知廣慧者爲說深法,隨轉幽微教授教誡。令其漸次修集善品,是名菩薩於諸有情漸次利行。”衆生根器有上中下之分,菩薩應機說法便有粗中深之別,對此種種法應令衆生漸次修行,不可越等。人有三類,法分三等,這與藏地道次第學說的主旨是吻合的。 龍樹之徒提婆(聖天)有兩部關於道次第的著作,即《攝行炬論》和《四百論》。甲曹傑爲《四百論》所作疏釋以問答形式闡明瞭此論中所蘊含的道次第內容:“問曰:此論如何說明道的次第呢?答曰:月稱釋中說:‘先分析如何安立世間諸有爲法,然後漸次宣說勝義諦。’初四品廣說執有漏五蘊是常等的顛倒,於生死應生起出離之理……這四品是說善修中士意樂,生起由業及煩惱爲緣而流轉生死猶如火坑之想。附帶顯示:具足大乘種姓者志求成佛即應生起願菩提心的規則,小乘種姓只是生起希求解脫的方便。第五品說明由於現見成佛必須依菩薩行,即發起行菩提心而趣入菩薩行的規則。由於現見隨順煩惱而轉尚且不能圓滿自利,何況圓滿他利,所以第六品廣說煩惱生起等之理由。由於煩惱生、住和增長的因是色等境,所以第七品說明破除諸緣境以後而生起現行煩惱的理。第八品說明由於沒有通達色等諸境真實性而起的非理作意,即是煩惱生起的因;教誨生起斷除煩惱的欲樂,和對正真實性的理有少許的懷疑,亦應趣入等,是淨治弟子成爲法器的規則。如是前八品說明成熟身心的道次第,後八品說明爲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而依勝義諦的道次第。”《四百論》雲:“先遮遣非福,中應遣除我,後遮一切見,知此爲智者。”宗喀巴認爲“此說道有決定次第”。其實,我們稍加審視便不難發現,《四百論》始則破四顛倒終則決擇無我見的次第編排,在千年後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得到了再現。《攝行炬論》則突出了修行過程中的顯密關係。宗喀巴說此論“成立先須修習到彼岸乘意樂,次趣密咒漸次道理”。而我們知道,先顯後密恰好是阿底峽及其後學道次第學說的重要理論特徵之一。 儘管龍樹、無著及提婆等大德所持道次第學說或主張與後來由阿底峽所倡導的道次第學說不乏相似之處,但二者間的區別也同樣不容忽視,那就是,前者並不以三士說作爲其依託,這便形成了它與後者之間的分水嶺。當然,三士說也並非自阿底峽纔有。根據《〈菩提道燈〉難處釋》,它出自世親。
---------百度百科
妙心很快痊癒出院了。
但是水月庵仍舊不能對外開放。
也好,浮雲法師組織大家集中學習。
水月庵有常住尼衆三十餘人,人員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出家目的各異。
學習第一天大家討論的問題是:出家的目的是什麼?
釋檀妙說:成佛!
釋妙心說:解脫!
釋春妙說:去煩惱!
釋夏妙說:了生死!
釋秋妙說:出輪迴!
釋冬妙說:度衆生!
------------
浮塵法師說:大家儘管說,沒有標準答案,也不秋後算賬!
衆人大笑!
浮雲法師總結:出家心不可得,在家心不可得!菩提達摩大師雲:出離生死名出家,不受後有名得道。
浮塵法師補充曰:五祖弘忍禪師說過:要須了四依,乃窮實相,若依文執,則失真宗。諸比丘等,汝學他出家修道,此是出家,出生死枷,是名出家。正念具足,修道得成,乃至解身支節,臨命終時,不失正念,即得成佛。大家既然已經落髮披三衣,當依初心而行!
衆尼齊稱:感謝師父!
第二天討論的話題是如何學習?
釋檀妙說:誦經!
釋妙心說:持咒!
釋春妙說:放生!
釋夏妙說:做善行!
釋秋妙說:修禪定!
釋冬妙說:研閱經論!
------------
浮塵法師說:若人見般若,是則爲解脫,若不見般若,是則爲解脫!
衆人大笑!
浮雲法師說:此爲大智度論所云,非戲論也!
衆人笑立止!
浮雲法師又說:維摩經雲:“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各人慧根迥異,無定論也!
第三天則討論如何次第而學?
---------
浮雲法師吩咐妙心把這幾天討論的講義整理後發在水月庵微信公衆號上,摩訶禪寺的覺平法師看了長跪佛前懺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