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巡洋艦

陳念礽聽後點點頭問道:“這樣一艘魚雷獵艦需要白銀多少兩?”

“這種型號的魚雷獵艦造價二十二萬兩銀子,當然同口徑的格魯森炮要比哈乞開司炮貴出一些,按照一艘戰艦六門小口徑炮來算,兩者之間的差價差不多在一萬五千兩左右,如果這艘戰艦上你們在採購的時候要求便宜一些,那可以都換成哈乞開司炮,這樣整船造價還可以降低一萬五千兩。按照當時在下和香帥、峴帥商議的結果,凡是南洋訂購戰艦均以成本價售出……”譚延闓就像一個商人一樣笑着對陳念礽說道。

旅順海軍基地的造船所是不可能向任何國家出售戰艦的,當然如果有除了日本之外的國家看上了中國自造戰艦的話,譚延闓絕對不會放過機會。以他在大清帝國政壇上的人脈而言,得到朝廷的批准也不是困難到極點的事情,還是有很大希望的。

科技的原動力是什麼?擁有後世記憶的譚延闓很輕易的便可以給出答案——源源不斷的利潤,當然科技的發展也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可以說從曾國藩等人在幾十年前便開始大力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來改善手中的武器,他們辦出來的大型工廠十幾個,小型、微型的不計其數,但最終都沒有發揮出多大的效力,看看福建馬尾船政局的現狀,就可以得出結論——像船政局包括天津機器局、上海江南製造局等大型軍工工廠,維持它們生存的是朝廷不斷的鉅額投入,每年少則花去幾十萬兩,多則幾百萬兩白銀。

這樣的產業採購完全依據國家的需要,自己根本不能經營一些產業來賺外快。清政府中遠見卓識的人也不少,他們更多看重的是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而已,但卻沒有看到這中間存在的危機。譚延闓需要讓這些軍工產業賺錢,哪怕是保本也可以,不過千萬別虧本。

譚延闓對陳念礽的報價肯定是有水分的,其實這樣一艘魚雷獵艦的成本不過才十八九萬兩銀子,而同類型的飛霆艦其性能遠不及這艘戰艦,而且自衛能力也不夠,但是龔照援從阿姆斯特朗船廠訂購的價格是五萬多英鎊,兌換成白銀有三十五萬兩之多。

譚延闓相信只要張之洞和劉坤一有腦子的話,肯定會從旅順造船所來購買這樣的艦艇,至於報價中多出來的三四萬兩銀子他還需要爲科研研發攻關提供費用呢——福建船政局的技術人員來旅順的時候只是掌握了六千五百匹馬力蒸汽機的製造技術,現在這艘魚雷獵艦上所使用的單臺蒸汽機馬力就有七千匹,其實譚延闓手上還有更好的蒸汽機,最高功率可以達到七千五百匹。

這樣的技術進步是從哪裡來的?還不是譚延闓肯捨得花錢,將從英國進口的蒸汽機交給他們來仔細研究,並且肯爲他們的科技攻關開下價碼以此來激勵他們用功的結果?蒸汽機作爲整個戰艦動力系統的核心部分,在這上面花再多的銀子,只要能夠取得進展譚延闓就會覺得值得,可是朝廷官員中有幾個能夠看到這些的?

陳念礽聽後點點頭說道:“還是有些貴啊!這艘戰艦完全是我們自己造的麼?比國外的同類型戰艦如何?!”

譚延闓笑着說道:“這個價錢已經不算貴了,峴帥兩年前從德國訂購的那四艘魚雷艇相比陳兄也知道,航速不過才十六七節,每艘只有三個魚雷發射管,總共定價是四十萬兩銀子,而這樣一艘戰艦在火力上是峴帥的兩倍,性能更是優越的多,要知道在遠東還沒有航速超過三十節的艦船!”

說完譚延闓用手指了指不遠處停泊的飛霆艦說道:“那是甲午戰爭期間李中堂從英國訂購的魚雷獵艦,火力同樣也比不上這艘戰艦,各方面性能也是如此,但是還花了三十五萬兩銀子。這艘戰艦裡裡外外全部都是我們自己造的,蒸汽機、火炮都是出自我們自己的工廠,連造艦所需要的鋼材也是從漢陽鋼鐵廠冶煉的……這一整套環節下來,整船都實現了國產化,所以這價格纔可以壓到二十五萬兩以內,如果陳兄不相信的話,可以委託朝廷駐各國列強公使看看,只要有一個外國船廠所提供的同類型戰艦價格比這裡低的話,我就把它給吃下去!”

譚延闓的話把所有人都給逗樂了,這些人當中年齡幾乎都被他大,不過論官職卻沒有一個能夠比他更高的,他們中間除了陳念礽之外,見了張之洞等人哪個不是戰戰兢兢?恐怕他們還沒有這個資格去見張之洞,要知道這個探花總督架子可是總督中數一數二的。

陳念礽是學習機械和冶金的留美幼童,他在笑過之後用手摸摸旁邊的一門哈乞開司炮說道:“真沒有想到現在我們也可以建造這樣的戰艦了,按照潭大人所講,這艘戰艦就算放到國外也是非常先進的了?!”

譚延闓點點頭肯定的說:“絕對的先進!不說別的,這高達三十一節的航速可以說無論是魚雷艇還是同類型的魚雷獵艦,都是非常罕見的。英國人曾經將大馬力的蒸汽機裝在小船上做過試驗,最高航速可以達到四十節以上,不過卻從來沒有造過四十節的魚雷艇,三十節的都很少。不過這樣高的航速就算不加裝自衛火炮,在海戰中對大型戰艦而言也是極爲危險的,要知道艦船速度本身也是一種武器!一旦被這艘魚雷獵艦靠近發射魚雷命中的話,就算現在防護裝甲再好的戰艦碰上了四百五十毫米的魚雷也是隻有沉沒一途,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你們北洋海軍有多少艘這樣的魚雷獵艦?”

“陳兄所看到的這艘其實是我們第一批建造的魚雷獵艦,同時建造的有三艘,現在還有四艘正在船臺上,整個北洋海軍所需魚雷獵艦差不多有十艘左右就足夠了。現在遠東的海面上還算是比較太平,所以我們也不急着裝備這麼多,如果陳兄覺得滿意,而峴帥、香帥與邊大人又同意的話,在船臺上的這三艘魚雷獵艦完全可以優先供應給你們……”譚延闓回答道。

“這種戰艦是非常適合閩浙海防所使用的,不過長江江防不要用到魚雷這種武器,艦艇上的四寸速射炮應該可以應對日常所需,當然也可以再加上一門做成雙連裝四寸速射炮塔……”陳念礽旁邊的一個年齡相仿的人說道,譚延闓看他的服飾是海軍軍服,因該是南洋水師的陪同海軍軍官。

“譚大人,這位是我的同學,也是同一批留美幼童吳應科,現在是南洋水師總兵銜副將……”陳念礽在一邊介紹道。

“嗯?有一個留美幼童?還有漏網的!”在聽了陳念礽的介紹後,譚延闓的腦袋裡第一反應便是“留美幼童”和“人才”兩個詞彙。現在他真是求賢若渴,儘管手底下已經聚集了一大幫的新式人才,而全國各督撫幕友堂中像他這樣聚集了這麼多留美幼童的還是頭一份,不過就是這樣他還是覺得手中的人才不夠用的。

“這應該是邊寶泉那個傢伙手中的寶貝,要不然也不會年紀輕輕的便加上總兵銜副將了!”譚延闓心中在盤算着,可惜他怎麼盤算也沒有用,邊寶泉雖然不像張之洞這麼強悍,但他的牆腳也不是這麼好挖的,再說這個吳應科已經是總兵銜副將了,這位子已經夠高了,他拿什麼來誘惑人家?再說一個留美幼童幹軍事,不能不說是浪費,但萬一人家是個“官迷”,譚延闓也是沒有辦法的。

“譚大人,聽說旅順的船塢中正在建造巡洋艦,這是真的麼?!”吳應科這個問題顯得非常沒有禮貌,旅順自造戰艦雖然從來沒有公開過,但是這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不過因爲譚延闓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嚴謹,同時也是防止日本人對旅順自造戰艦的參數進行竊取,所以船塢附近基本上已經被嚴密把守,外人根本進不去。

“自造巡洋艦等大型戰艦是旅順海軍基地的最大秘密,其實這個秘密在外面早有風傳,朝廷下撥的重建北洋海軍的幾百萬兩銀子只有一半多已經向國外訂購先進戰艦,還有三四百萬兩銀子沒有動用,這筆銀子纔是各國列強所要關心的,之所以說成是秘密,不過是爲了對日本保密而言,各國列強造艦技術都很先進,沒有多少必要對它們保密……”譚延闓微微笑着說道。

“那自造巡洋艦是真的?到底進行到什麼程度了?順利麼?”吳應科的疑問不僅是他自己的好奇心使然,陳念礽也是非常好奇的。

張之洞在陳念礽趕赴旅順之前曾經提起過這件事情,在南方三個總督還有兩廣總督對此都很關注,因爲他們之所以重視魚雷艦不過就是因爲它便宜,他們不懂海軍但是心中都明白真正的海上對決還是大型戰艦說話算數,沒有大型戰艦坐鎮永遠不能稱爲海軍。自造戰艦最吸引他們的便是價格,他們並不指望譚延闓能夠造出多好的戰艦,但只要能夠超過平遠艦的水平,價格上再便宜一些,說不得南方會對其採購,當然這並不是陳念礽所能夠決定的。

譚延闓指了指遠處的幾座船塢對吳應科說道:“看到那裡沒有?那便是正在建造當中的大型戰艦,要說完全做到自造戰艦也是太過誇大,只是我們盡力在保證性能的前提條件下儘量做到國產……”

吳應科等人的目光全部被吸引到遠處的幾座巨大的船塢上,而陪同他們的北洋海軍將領在看那些船塢的時候,臉上更多的是微笑——在旅順基地內部關心戰艦建造進度的海軍將領幾乎比比皆是,這些北洋海軍將領跑的是最勤快的了,而且他們能夠參加到戰艦建造過程中來,無形中對戰艦的建造也是一種督促。

在巨大的船塢中,一艘巨大的巡洋艦正在緊張的施工當中,巨大的船塢中迴盪着叮叮噹噹的聲響。這艘戰艦已經可以得出模樣了,在陳念礽這樣的外行眼中感受的只有驚異,但是在他身後的三名隨同而來的福建船政局的海軍軍官眼中,除了驚異之外更多的是震撼還有不解。

“這艘巡洋艦是魏瀚、陳兆翱等人根據甲午年數次海戰中戰艦的實際戰鬥情況,對英德兩國承造的原北洋海軍各艦圖紙研究之後定下的設計方案,其戰艦佈局和現有戰艦有很大不同……”譚延闓看到吳應科等人臉上的驚異表情後介紹道。

“這樣的戰艦排水量是多少?性能如何?造價幾何?”陳念礽一口氣問了三個問題。

“這艘戰艦同時開工建造三艘,另外兩艘在其他的船塢中,排水量在五千四百噸,採用了兩座經過改造的往復式蒸汽機,輸出馬力在一萬五千匹,其中一艘採用的是克虜伯裝甲,另外兩艘是鋼面鐵甲。由於裝甲質量不同,所以它們的航速也有上下,最快的達到二十五節,慢得則爲二十三點五節,平均造價不到七十萬兩,應該說這是極爲便宜的戰艦了!”譚延闓微笑的說道。

克虜伯裝甲是譚延闓剛剛到手不久的戰艦裝甲,爲了趕工期,這三艘戰艦中只有一艘是實用了克虜伯裝甲,其中漢陽鋼鐵廠供給了四分之一的裝甲材料,其餘爲進口,鋼面鐵甲全部是漢陽鋼鐵廠供應。而進口克虜伯裝甲本身由於專利轉讓的緣故德國人給出了非常優惠的價格,但漫長的海運路線使得成本大爲上升。

當年福建馬尾船政局自造龍威艦,也就是後來的平遠艦,雖然是自造,但這全艦鋼鐵材料幾乎全部是進口,就這樣還花了四十萬兩,這中間的冤枉錢花的實在是太大發了。譚延闓現在自造的戰艦全艦用料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自己從國內採購,只有鍋爐因爲採用貝爾維爾式高壓水管鍋爐,國內仿製暫且達不到要求只能進口,其餘也就是一艘戰艦上的克虜伯裝甲是進口的了。

這樣高的國產化,再加上三艘巡洋艦同時開工建造,使得造艦成本大大降低。令譚延闓比較遺憾的是,他所提出的流水線生產方式雖沒有擴大到全艦生產,但是在天津機器局和上海江南製造局與旅順造船所得到了部分的實施,使得生產效率和成本大大降低,這也進一步降低了全艦的成本。

就這樣東節省一點,西節約一點,並且在譚延闓的嚴厲監督下並沒有發生原材料採購舞弊事件,這讓巡洋艦的平均製造成本總算控制在了六十萬兩以內——對於陳念礽他習慣上海試留上一手,免得南方的幾個總督一黑心讓自己給他們打白工,但巡洋艦的建造成本比自己原先設想的七十萬兩要少了不少。這也就意味着北洋水師在戰艦採購環節節省下了大量的資金,能夠比原計劃再多建造一兩艘巡洋艦,或者是更多的驅逐艦。

“這種巡洋艦的武備如何?”吳應科問道。

“根據甲午海戰的經驗,大型戰艦之間的對決魚雷所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更多的是憑藉着艦炮互射才能夠決出高下,同時也是爲了保證航速,所以這種巡洋艦並沒有安裝魚雷發射管……至於戰艦武備問題,也是這種巡洋艦的重要創新,你們也看到這戰艦甲板上所安裝的三座炮臺了,三座主炮臺按照依次不知在戰艦中軸線上,其中艦首和艦尾爲兩座雙連裝八英寸火炮,而中間則安裝了一座能夠自由旋轉三百度的三連裝一百五十毫米火炮,這種艦炮佈局和配置恐怕放眼全世界都是沒有的……”譚延闓笑着說道。

甲午海戰中最大的一場便是大東溝海戰,其中北洋海軍以艦首艦炮迎敵,馬漢的海權學說還沒有影響到日本海軍界,但伊東佑亨等日本海軍將領已經在潛意識中開始使用類似“t”型的作戰隊形來用主炮轟擊中國艦隊了。譚延闓雖然也是馬漢海權理論中文版的翻譯者之一,但他沒有系統學習過海戰理論,不過看過各種影視中戰列艦的他對當今世界主流戰艦艦炮的佈局非常看不過眼,便打破成規力主以中軸線佈置戰艦主炮塔。

第255章 陰雲第324章 猛藥第319章 四十年第321章 無言的教育第393章 藍天第227章 把戲第3章 功課第168章 升官第330章 崩潰第253章 轉折第261章 說客第87章 震懾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85章 出山第48章 遇敵第293章 據點第55章 現實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71章 交易第314章 熱火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20章 生死一發第297章 得手第261章 說客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225章 線路第27章 鴻銘第5章 戒毒第389章 調整第323章 讓步第368章 散財第274章 縱橫第41章 完婚第249章 遭遇第107章 前途第179章 變故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255章 陰雲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3章 功課第315章 推進第255章 陰雲第233章 接風第107章 前途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07章 前途第121章 小站第163章 二損一第30章 告密第102章 重臨第340章 貪污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183章 回報第22章 劫富第397章 出手第370章 輕裝前進第84章 軍機第244章 導火索第92章 咽喉第228章 醜聞第386章 破交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24章 解元第187章 武力第39章 國貨第338章 矛盾第98章 機鋒第344章 南洋第328章 施壓第383章 控制第49章 開炮第158章 人才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67章 敲打第115章 父子第161章 連環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262章 選擇第222章 坐莊第164章 擴散第76章 心遠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286章 命運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175章 敲詐第78章 燃燒第318章 南下第333章 施壓第236章 戶口第96章 剝皮第369章 分化第14章 揚名第321章 無言的教育第183章 回報第208章 遙遠第111章 危機第189章 擊沉第12章 勸學第66章 不易
第255章 陰雲第324章 猛藥第319章 四十年第321章 無言的教育第393章 藍天第227章 把戲第3章 功課第168章 升官第330章 崩潰第253章 轉折第261章 說客第87章 震懾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85章 出山第48章 遇敵第293章 據點第55章 現實第359章 千鈞一髮第271章 交易第314章 熱火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20章 生死一發第297章 得手第261章 說客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225章 線路第27章 鴻銘第5章 戒毒第389章 調整第323章 讓步第368章 散財第274章 縱橫第41章 完婚第249章 遭遇第107章 前途第179章 變故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255章 陰雲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3章 功課第315章 推進第255章 陰雲第233章 接風第107章 前途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107章 前途第121章 小站第163章 二損一第30章 告密第102章 重臨第340章 貪污第290章 攻城利器第183章 回報第22章 劫富第397章 出手第370章 輕裝前進第84章 軍機第244章 導火索第92章 咽喉第228章 醜聞第386章 破交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24章 解元第187章 武力第39章 國貨第338章 矛盾第98章 機鋒第344章 南洋第328章 施壓第383章 控制第49章 開炮第158章 人才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67章 敲打第115章 父子第161章 連環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137章 遠交近攻第262章 選擇第222章 坐莊第164章 擴散第76章 心遠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286章 命運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175章 敲詐第78章 燃燒第318章 南下第333章 施壓第236章 戶口第96章 剝皮第369章 分化第14章 揚名第321章 無言的教育第183章 回報第208章 遙遠第111章 危機第189章 擊沉第12章 勸學第66章 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