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攻城利器

海軍最痛苦的便是距離,中國北方海軍基地在旅順和威海衛,那裡自然有充足的彈藥庫存,不過要想達到將俄國遠東艦隊封閉在海參崴,沒有近距離的後勤補給是不可能的。中國不是英國有龐大的艦隊,想要靠補給艦來完成補給,從旅順到海參崴這段距離實在是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尤其中途要經過日本海,日本聯合艦隊精銳基本上在大青島一戰全軍覆滅,加上沉重的賠款負擔想要重建海軍自然是癡人說夢,現在的日本海軍只擁有一支數量有限的小噸位艦艇,主要以魚雷艦爲主。

日本海軍的實力弱小到不會形成心腹之患,但是自從中日之戰以後,朝鮮雖然被中國併入版圖,但是仁川、釜山都是對各國開放的,俄國分別在這兩個“國際港”中各自停泊了兩艘輕型巡洋艦,英國也有巡洋艦,其他列強國家都是商船。俄國艦隊部署在朝鮮的艦隊是中國海軍首要的打擊目標,不過即便如此從旅順至海參崴怎麼看都算不上是安全航線,中國海軍勢必要分出一定的力量爲後勤補給艦護航。

圖們江口距離海參崴非常近,如果中國海軍採取堵門策略,那隻要有一條鐵路鋪到圖們江口,從這裡爲軍港封閉作戰的中國海軍提供物資補給,那實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中國已經在圖們江口附近鋪設了鐵路,剩下來的事情便是提高運力壯大港口規模。

李俊翰對於海陸軍之間的矛盾洞若觀火,這得益於他的同學和好友之間互相通信,宋兵策也清楚李俊翰的手腕和本事,對此他一點也不懷疑。作爲一個合格的參謀,宋兵策的任務要將李俊翰所下達的命令和期待變成現實,他現在最大的麻煩便是設計一個作戰方案,第四師肯定是要作爲參加海參崴戰鬥的主力作戰部隊,而何時出發,登錄地點與戰場環境將會讓任何一個參謀感到處於崩潰的邊緣——李俊翰需要他制訂一個以“z日”爲起點的作戰計劃。

正當李俊翰和宋兵策在討論海參崴的戰爭時,參謀部的一名少校進來將今天剛剛到站卸貨的物資清單遞交給他們。李俊翰和宋兵策在看完物資清單後便一起乘坐馬車前往距離琿春城不遠的物資倉庫,以便見識一下新運來的新式武器裝備——物資清單中出現的兩種李俊翰和宋兵策從來沒有聽說更沒有見過的新式裝備,鋼盔和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爲了能夠讓第四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應用新式裝備,總參謀部還從負責生產這兩樣裝備的保定機器廠請來了工程師和來自最先裝備新式武器的第十八師一個迫擊炮連。

鋼盔原本是譚延闓最想早期裝備部隊的單兵裝具,不過從啓動北洋級戰列艦建造計劃之後,中國最大的鋼鐵工廠漢陽鋼鐵廠儘管不停的在建造高爐擴大生產規模,但是和這四五年突飛猛進中國海軍造艦計劃相比,還是捉襟見肘,以至於在天津級重型裝甲巡洋艦的建造後期爲了給瀋陽號試驗艦讓路而集中先服役其中的兩艘,剩下的兩艘在一個月後才完工。

可以說這數年來漢陽鋼鐵廠除了出鐵軌之外,其餘的鋼鐵資源基本上爲了滿足國內武器工業而服務。現在漢陽鋼鐵廠依舊處在擴建當中,而馬鞍山鋼鐵廠已經開始投產,在山西省的包頭鎮也要興建新的鋼鐵廠。不過這些都救不了急,直到天津級裝甲巡洋艦完工之後,中國的鋼鐵缺口才有所收斂,鋼盔等裝備開始加緊生產裝備到前線部隊。

李俊翰拿起一個鋼盔戴在腦袋上試了試,然後摘下來用手掂了掂分量笑着說道:“這鋼盔確實是個好東西,不過這分量上是不是有些太重了?感覺腦袋上有點沉,在戰鬥中是可以降低士兵頭部被流彈擊中的風險,不過也喪失了一定的靈活性……”

宋兵策接過鋼盔笑着說道:“我看沒有什麼,人就這一顆腦袋,我們的醫療水平對付戰場上頭部被命中的傷勢很缺乏必要的手段,不要說在戰場上,哪怕是放到大醫院對於頭部創傷也是每有什麼好的辦法,相對於保命來說,這點重量對一個士兵來說不是負擔……”

“好!那就執行參謀部的命令,將所有鋼盔按照先步兵後騎兵,最後是炮兵的原則儘快的分發下去,以後訓練當中士兵必須頭戴鋼盔,如有違反嚴懲不貸!”李俊翰笑着對自己的副手下達了命令。

相對於鋼盔,李俊翰和宋兵策對清單上的一百二十毫米重型迫擊炮的期待更大——這種重型迫擊炮是根據第十八師對與七十五毫米速射炮大量實彈演習後對其火力不滿的產物,而且因爲現在速射炮的彈道性能,很難對付戰壕裡的守軍,至於難啃的野戰工事和更加令人心生畏懼的要塞工事則效果非常有限。保定機器廠的工程師所能夠做到的只能是緊急研製火力更加強大的迫擊炮,這也是目前時間緊迫和中國工業技術力量無法研製出適合野戰部隊機動性要求的一百零五毫米重炮所致。

事實上針對前線火炮無法對野戰工事造成有效破壞的情況,第十八師劉禹的主張便是加強師級戰鬥工兵營手中迫擊炮力量來彌補這種不足,尤其是九十毫米迫擊炮的數量。不過九十毫米迫擊炮的重量達到了一百多公斤,這對於正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步兵而言是一個可怕的負擔,譚延闓這個迫擊炮的“發明者”引入了拆裝機制,使得九十毫米迫擊炮拆散後,最重的一個部分僅爲二十多公斤,這就有效的保證了迫擊炮的機動和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

李俊翰和宋兵策所看到的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已經被技術人員拆解成了十個組成部分,旁邊還有一門組合形態的迫擊炮。李俊翰走上前去指着這些零部件說道:“你們師裝備這種重型迫擊炮的時間有多長了?”

“報告長官,卑職是第十八師師屬重型迫擊炮營二連連長,這種重型迫擊炮已經裝備了三個多月,前期還配合兵工廠技術人員對其進行過兩個月的實彈設計檢驗……”年輕軍官向李俊翰敬禮之後回答道。

李俊翰用手拍拍面前這個口徑粗大,身管短小的大傢伙,將口袋裡的懷錶取出來對連長說道:“下面我給你計時,看看你們能夠用多長的時間來將一門迫擊炮拆解然後再組裝上!”

連長敬禮後從隊伍中點出三名士兵出列後,示意李俊翰可以開始後,李俊翰說道:“開始!”便爲他們計時。

等迫擊炮拆解組裝一遍完成之後,李俊翰扭頭對宋兵策微微一笑說道:“四分鐘!這個時間非常理想!”

宋兵策笑着對年輕軍官說道:“我們需要看看這個大傢伙的威力如何?!你們現在就搬起這個傢伙到倉庫外面,外面有幾個臨時野戰工事……”

李俊翰聽後點點頭,一邊走一邊對宋兵策說道:“一百二十毫米的重型迫擊炮,這東西對付堅固的鋼筋混凝土的要塞工事也許還差點事,但是放在野戰中可是一個大殺器,我想對付野戰標準工事是不成問題,如果射速和射程都很理想的話,那在塹壕戰中這東西一定會讓俄國佬終生難忘……”

“這種重型迫擊炮的射程如何?”宋兵策對旁邊一個略顯斯文的年輕人問道,在看到對方細皮嫩肉,全身包裹在皮大衣中後,笑着說道:“這位先生是不是南方人啊?這裡的天氣到現在依舊寒冷的很,剛來的時候就連我這個北方人都受不了,真是幸苦了!”

年輕人聽後略微的有些不好意思,不過臉龐被凍得通紅,也多少遮掩了他的尷尬說道:“長官,這是根據軍部的要求在九十毫米迫擊炮的基礎上研製的,因爲時間緊迫所以在技術上沒有什麼特別凸出的地方,它的最大射程不過在五百米上下,遠比不上二型六零迫擊炮的射程,唯一可取的地方就是它的彈藥威力大,所使用的彈藥也都是高爆彈藥,破壞力十分驚人,對於要塞工事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宋兵策和李俊翰相互看了一眼,都暗自點點頭——也許對於一百二十毫米口徑的火炮而言,五百米上下的射程是低的可憐,但是這個距離基本上和部隊所使用的其他迫擊炮差不多的射程,只有二型六十毫米迫擊炮的射程纔會擁有一千米的射程。要是考慮到眼前這個大傢伙對工事巨大的破壞力,射程不是問題,這完全可以通過挖戰壕,將迫擊炮塞到“士兵的口袋裡”抵近射擊就可以彌補——除非動用要塞炮,否則一般像七十六毫米的速射炮,它對戰壕裡的步兵殺傷力有限,這也是十八師對火炮頗爲詬病的一點。

試射的結果非常理想,兩個野戰工事被在熟練的炮兵操作重型迫擊炮的打擊下,變成了一堆殘破的廢墟,一枚打偏的炮彈落到了工事旁邊的土地上,被掀出一個土坑,等李俊翰他們走上前來查看爆炸效果的時候,彈坑中還冒着縷縷青煙……

“這確實是個好東西!如果要充分發揮它的威力,我看最好還是讓師屬炮兵部隊專門來操作它比較好,底下的普通士兵恐怕未必能夠玩得轉它……”宋兵策在辦公室中對李俊翰說道。

李俊翰笑着說道:“好東西倒是好東西,可惜數量比較少,這次只給了我們六門……你說的問題也倒是,對付敵人的步兵我想六十毫米和九十毫米迫擊炮就足矣,實在不行咱們還有幾十門七十五毫米速射炮,到時候真打起來,第十八師的兩三百門速射炮更不是吃素的。我們的普通士兵數學底子差,這東西可是攻打堡壘的利器,爲了保證其效力,就算廢了一個炮兵連也是值得!”

由於中國陸軍的前身便是北洋陸軍,而北洋陸軍自從創建成軍之始便非常強調堡壘攻堅戰,每年都會在旅順和威海衛進行演習,以驗證兩大海軍基地的防衛體系和部隊軍事實力。海參崴周邊三面環海,城市周邊也有低矮的丘陵,整個地形似乎和旅順正好全部反過來,就守備體系而言先天就有很大的不足。不過駐紮在海參崴的俄國遠東艦隊卻實力強大,中將司令官斯塔爾克對於訓練並不重視,如果海參崴是個熱帶港口的話,那海軍軍艦能不能開得動還是另外一回事。

六月中旬,由四艘戰列艦和四艘重型巡洋艦組成的俄國艦隊終於跨過了半個地球,從波羅的海行駛到了馬六甲海峽。在新加坡英國拒絕俄國艦隊靠岸,他們只有等到航行到金蘭灣法國人的地盤上才能夠得到補給和休息。

如果說俄國不斷的增強其在遠東海軍軍事實力而感到不安的化,英國人比譚延闓還要着急,原本英國人是打算不允許這支艦隊通過蘇伊士運河,但是英國缺乏這種理由,而其拒絕在新加坡靠岸,在德國則看得更明白一些——“這兩個國家遲早都要打起來”。

譚延闓並沒有德國人這麼樂觀,這支艦隊能夠通過蘇伊士運河本身就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英國現在正在試圖和法國建立一個新的關係,目標針對的就是德國,而法國雖然討厭英國人,可是面對近在咫尺的德國,聯合英國已經成爲法國的一支重要力量。更重要的是譚延闓非常明確的知道,在十年後和德國人在戰壕裡面玩泥巴的是俄國人和法國人,而在大西洋上吹風的對頭是英國和德國!

現在的歐洲聯盟除了俄國和法國與德國和奧匈帝國之間比較明確的關係之外,其他國家怎麼看都是冤家對頭,都是對對方非常敵視的,但是英國和法俄的合流是不可避免的大勢。英國和俄國之間的不對頭,除了在歐洲的矛盾之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俄國在遠東的擴張讓英國感到非常的不安,爲了壓制俄國在遠東勢力的擴張,英國人不介意給俄國找點麻煩。

譚延闓前生記憶中的日俄戰爭和自己現在面對的情況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國和英國的關係距離好的就像穿一條褲子的地步還差了十萬八千里,英國人到在現在還戀戀不捨的抓着中國海關不放,而一國海關對於國家財政有着怎樣的意義,這不言自明,就是衝着這點矛盾,譚延闓也不可能和英國人坐到一起去。中英兩國之間外交的僵局還存在着複雜的西藏問題,不過英國沒有出頭,和俄國人一樣躲在後面幕後指揮,兩國關係的不睦也導致了譚延闓對於爭取英國貸款的想法煙消雲散。

六月二十日,中國北方海軍大本營旅順,中國北方海軍艦隊全體生火全體出航南下,在《北華捷報》上報道了這一消息之後,英國公使朱爾典和赫德一起前往中國外交部,表示英國願意爲中國提供五千萬英鎊的貸款,條件便是中國暫時擱置海關問題,而且貸款是九八支付。譚延闓和沈靜明確的拒絕了朱爾典,並且對外聲稱中國北方艦隊出航目的地是膠州灣,目的是和在那裡的德國遠東艦隊進行聯合演習……

中國海軍無論是南方艦隊還是北方艦隊對於訓練非常重視,軍艦出港訓練本來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不過全部艦隊整體生火出航就非同尋常了,再說這並不是每年中國軍演的時候。現在俄國艦隊的位置就在南海,中國海軍的任何異動自然也就成爲萬衆矚目,不過鄧世昌率領着大艦隊真的進入膠州灣和德國遠東海軍進行友好演習——在抵達膠州灣後,因爲報紙媒體對中國海軍的追逐,海軍參謀部特別允許記者登上戰艦全程採訪。

其實按照海軍提交的方案,有集中南北海軍兵力對這支增援艦隊實施毀滅性的打擊方案,當然也有邀請這支艦隊進入某個港口突然發動進攻予以殲滅。不過這些都被譚延闓否決的,畢竟和在海參崴的俄國遠東艦隊相比,這支增援艦隊戰艦技術含量高,但還沒有高到讓中國海軍無法取勝的地步,如果說引入某個港口殲滅,這最符合譚延闓的心意,但是也要擔上不宣而戰的臭名,放它們去海參崴但是我們也要嚇它們一下,算是大戰之前的戰略欺騙吧……

第100章 夥伴第244章 導火索第41章 完婚第200章 協議第118章 暗流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206章 海軍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236章 戶口第215章 憲政第354章 威懾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13章 中體西用第256章 態度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12章 勸學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三章第379章 焦點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57章 時代第128章 演習第251章 意志第297章 得手第280章 鑰匙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100章 夥伴第179章 變故第381章 磨刀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67章 敲打第78章 燃燒第171章 拉攏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21章 教官第171章 拉攏第132章 唱戲第165章 叛亂第399章 退縮第57章 入幕第195章 策略第187章 武力第173章 巡洋艦第一百零三章第283章 契機第252章 猙獰第91章 轉折第177章 新艦第286章 命運第293章 據點第283章 契機第196章 拜神第325章 垮塌第98章 機鋒第30章 告密第368章 散財第313章 擡槓第152章 軍轉民第70章 危機第251章 意志第108章 會試第235章 影子第106章 公車第358章 震懾第212章 對峙第220章 刺殺第156章 留學生第213章 皇權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63章 宣戰第320章 邀請第113章 內外第80章 危局第114章 清洗第20章 生死一發第194章 廷議第175章 敲詐第7章 賠罪第280章 鑰匙第121章 小站第220章 刺殺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107章 前途第87章 震懾第249章 遭遇第226章 試探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189章 擊沉第329章 清洗第392章 西湖第227章 天才第164章 擴散第88章 反算第257章 時代第119章 遊說第300章 外圍第230章 麻煩第365章 一變再變
第100章 夥伴第244章 導火索第41章 完婚第200章 協議第118章 暗流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206章 海軍第400章 穩若磐石第236章 戶口第215章 憲政第354章 威懾第317章 勢如破竹第13章 中體西用第256章 態度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12章 勸學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零三章第379章 焦點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257章 時代第128章 演習第251章 意志第297章 得手第280章 鑰匙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100章 夥伴第179章 變故第381章 磨刀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67章 敲打第78章 燃燒第171章 拉攏第135章 心中的辮子第21章 教官第171章 拉攏第132章 唱戲第165章 叛亂第399章 退縮第57章 入幕第195章 策略第187章 武力第173章 巡洋艦第一百零三章第283章 契機第252章 猙獰第91章 轉折第177章 新艦第286章 命運第293章 據點第283章 契機第196章 拜神第325章 垮塌第98章 機鋒第30章 告密第368章 散財第313章 擡槓第152章 軍轉民第70章 危機第251章 意志第108章 會試第235章 影子第106章 公車第358章 震懾第212章 對峙第220章 刺殺第156章 留學生第213章 皇權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63章 宣戰第320章 邀請第113章 內外第80章 危局第114章 清洗第20章 生死一發第194章 廷議第175章 敲詐第7章 賠罪第280章 鑰匙第121章 小站第220章 刺殺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107章 前途第87章 震懾第249章 遭遇第226章 試探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189章 擊沉第329章 清洗第392章 西湖第227章 天才第164章 擴散第88章 反算第257章 時代第119章 遊說第300章 外圍第230章 麻煩第365章 一變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