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命運

1904年的十月,俄國遠東海軍沒有像往年那樣南下到中國的港口來過冬,而是全部待在了海參崴,海參崴在十月末就開始進入結冰期,一直持續到來年,而東北的氣溫也會持續下降。也許是進入冬季,中俄兩國關係進入了相對比較平穩的階段,誰都知道在冬季沒有過去之前中俄兩國無論多麼不甘心,兩者都要屈服於天氣。

即便在北方如此惡劣的天氣之下,俄國人依然沒有放棄西伯利亞大鐵路的修建,數以十萬計的俄國工人正分佈在西伯利亞來進行這場浩大的工程——沒有鐵路,俄國人就算有對中國的心理優勢,它們對於戰爭也是極爲不放心的。彷彿作爲迴應,中國直到十二月初新編第二十師進入東北,此時中國在東北的駐軍已經達到了十個師已經完成了譚延對陸軍總參謀部的許諾,東北囤積的糧食彈葯如果按照參謀部的紙面規劃,可以支撐這十個師進行一年的戰鬥,至少糧食是非常充足的。

可以想象沒有中國人蔘與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建設對於俄國來說是怎樣的一場災難,十幾萬俄國勞工在西伯利亞那可怕的低溫下進行勞作,即便如此人的潛力相對自然的威力還是有一定的底線的,每天的工程進度緩慢到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俄國人幾乎將所有的罪犯都投入到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建設當中來,以往他們並不重視中國勞工的性命,現在在戰略利益地驅動下他們也不會在乎自己同胞的生命。在高壓下積蓄已久的怒火終於爆發了——1904年十二月到1905年的一月,短短的兩個月當中,暴動事件就多達四十多起,平均每一天多一點的時間便會有一次勞工暴動。

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勞工的暴動自然也會反饋到處於經濟危機之中的俄國中心部分,尚未走出經濟危機泥潭的俄國因此而頗爲被動。答應勞工改善勞動環境和增加薪酬,這無疑會讓西伯利亞大鐵路地投資總額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連當初最爲堅定的鐵路修建者此時也在考慮是不是不要這麼急迫的修建鐵路,因爲就算以現在的進度而言,兩年之內休想讓西伯利亞大鐵路全線開通。持有這種態度的人數量越來越多。最終影響到這條鐵路的堅定保護者俄國財政大臣維特,最有意思的是當初最反對維特鐵路計劃的俄國軍方反而此時成爲最堅定的“修路派”

對於譚延來說,只要俄國人的鐵路一天沒有修好,整體地戰略局勢對他而言就是非常有利的——就在俄國人爲修鐵路而爭吵不休的時候,1905年二月農曆新年快要到來的時候,旅順造船所船臺上經過二十九個月建造週期的三艘第三代中國自造重型巡洋艦天津號、上海號、廣東號正式下水進入海試環節,而在威海衛和上海船臺上的三艘同樣是天津級的重型巡洋艦已經到了收尾階段,稍遲半個月下水海試。

由於是船臺建造,俄國人早就通過各種方法一直在緊密關注這六艘重型巡洋艦的工程進度,但是懾於中國海軍本身的實力。卻無法採取任何行動,眼睜睜的看着這六艘壓死駱駝地最後一根稻草重重的加在中國海軍的頭上,太平洋上中俄海軍實力對比變成了中國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俄國人眼中,儘管這六艘天津級重型裝甲巡洋艦採用的是八寸火炮,但是受到北洋級戰列艦的影響,天津級裝甲巡洋艦十個月前在船臺上舾裝地時候就備受各國海軍專家地側目,按照英國海軍專家的話來說:“天津級重型裝甲巡洋艦無疑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重型巡洋艦,它的實力堪比威嚴級戰列艦…”

英國海軍專家的評論在酸溜溜的語氣中自然是不安好心的,根據中日大青島海戰的經驗,除了證實了火力密度地重要性之外。更凸出了火炮威力和裝甲之間地關係。無論如何裝備了九門八寸火炮的天津級裝甲巡洋艦是在火力密度上再次得到了極大地提升,但是同樣想要用八寸火炮來對付擁有被十二寸火炮武裝起來包裹在厚厚裝甲中的戰列艦,那是非常心餘力絀的——裝甲巡洋艦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很難在海戰中戰勝同時代的戰列艦,即便羣毆勝算也不是很高。

不過英國人的話並不是沒有道理,俄國太平洋艦隊看上去很強大。但是它的戰列艦相對於中國就太過落後了。甚至有些戰列艦之所以能夠稱爲戰列艦,不過是安裝了十寸的戰列艦火炮,其裝甲、航速一無是處,就是火炮還是拉繩火炮。俄國太平洋艦隊中的那三艘波爾塔瓦級戰列艦嚴格的算起來根本不是天津級裝甲巡洋艦的對手——它的裝甲最厚的地方不過才二百五十毫米,航速僅爲區區的十六節,如果有單對單的在海上碰頭,很可能會被天津級裝甲巡洋艦給“磨死”,若是碰到兩艘那連跑都不用跑了。

關注中國造艦的不止是俄國和英國。德國在得知中國天津級裝甲巡洋艦海試的消息之後。便坐不住了——德國已經在190年通過談判向中國訂購了一艘北洋級戰列艦並且連同圖紙一起附送,在海戰中僅有戰列艦是遠遠不夠的。作爲一個“破壞型”海軍,天津級裝甲巡洋艦對德國海軍的吸引力甚至超過了北洋級戰列艦。

德國方面開始與中國展開談判,商議購買天津級裝甲巡洋艦及其全套圖紙,德國人在北洋級戰列艦上付出了一百二十萬英鎊的代價,而譚延在天津級裝甲巡洋艦上所開的價碼是至少訂購兩艘,總額爲一百六十萬英鎊。與北洋級戰列艦不同。譚延並不急於達成這筆交易,在他的記憶中,英國人地無畏級戰列艦應該在今年就開工建造了,無畏級一出所有的戰列艦都會面臨非常尷尬的境地,即便是“準無畏”的北洋級戰列艦也是如此。

北洋級戰列艦對譚延而言就是一榔頭買賣,前來購買的都是大傻瓜,這樣的傻瓜他不在乎多幾個——除了德國購買了一艘之外,阿根廷也購買了一艘。這東西在無畏級戰列艦出來之前賣掉一艘算一艘,譚延還希望英國人晚些時候出無畏級戰列艦。等中國和俄國分出個高下之後,他還可以趁機出手幾艘,不過這顯然是他的一廂情願,他甚至預感到因爲北洋級戰列艦的出現,英國人搞不好現在就已經開工建造無畏級戰列艦了,甚至還可以趕在今年下水露面——無畏級戰列艦也是英國秘密建造的,他不知道這沒有什麼,假如明天出來無畏級戰列艦航行在大西洋上地消息,譚延也絲毫不會覺得驚訝。

不過天津級裝甲巡洋艦就不同了,英國佬未來可以將蒸汽輪機用在戰列艦上。就是現在也用在了巡洋艦上,但是蒸汽輪機的實用性英國人同樣也沒有太大的進展,估計也只有戰列艦可以爲蒸汽輪機留個位子——已經開始進行十二寸三連裝炮塔海上平臺測試的瀋陽號,同樣是裝備了蒸汽輪機,但它的武備低的可憐,就是因爲鍋爐和蒸汽輪機太佔地方,就算是重型巡洋艦對此也只有望洋興嘆的份。正因爲如此,天津級裝甲巡洋艦的價值不會因爲無畏級戰列艦的出現而貶值,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它還是非常有價值地。

雖然不打算像列裝北洋級戰列艦那樣大量建造無畏級戰列艦。但是蒙古級戰列艦的相關科技攻關已經全面展開了兩年多時間。在這兩年多的時間裡,就算因爲天津級裝甲巡洋艦的資源傾斜,但蒙古級戰列艦的配套試驗艦瀋陽號也沒有受到半點“委屈”,而上海江南製造局也拿出了三連裝十二寸炮塔的試驗品,裝載在瀋陽號上進行海上測試。

到了今天,譚延已經無法奢望還停留在紙面上的蒙古級戰列艦成爲世界上第一艘無畏級戰列艦了。中國不具備英國那麼深厚的工業基礎。就算現在解決了所有蒙古級戰列艦的技術問題,等建造出來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而現在英國人應該打算建造無畏級戰列艦,甚至已經開工建造了。

對於“第一”地名頭是有些誘惑,但是這並不是最主要的,至多能夠讓中國在談判桌上處於更加有利的位置而已。只有置身於狂熱軍備競賽中的國家領導人才知道努力製造出如此高效率的殺人武器同時,國家和民族又爲此付出了什麼——在強國林立的歐洲如果付出如此至多還可以得到一定地心理安慰,畢竟國家安全已經超越成本。但是在遠東日本被自己幹趴下之後。譚延地心中最後一個目標便是推倒俄國。

根據譚延的戰略要求,蒙古級戰列艦能夠在天津級裝甲巡洋艦緊張建設的同時還給予這麼強力的物資傾斜。這顯然有些不太恰當,不過他還是這麼做了——當年北洋級戰列艦橫空出世,每當它在中國任何一個港口出現,當地都是萬人空巷。這中間凝聚了太多的民族自豪感,這種心理譚延心中非常清楚,而蒙古級戰列艦除了滿足民族自豪感之外,最重要的作用便是加強中國的技術儲備——造戰艦是一環扣一環,雖然不過才十年的功夫,十年前譚延聚集了中國最有能力地人和最先進地設備建造了龍威級裝甲巡洋艦,但十年後如果還是在當年的基礎上,不要說造出世界第一流地戰列艦,恐怕連符合世界潮流的輕型巡洋艦都造不出來。

北洋級戰列艦以後的國產戰列艦建造數量肯定會受到嚴格控制,一個級別的戰列艦恐怕大多數的時候只有一艘——以後的戰列艦建造技術積累高於國防力量,更多的是民族自信心方面的象徵性意義。譚延只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軍艦生意比較感興趣,對於已經知道德國會戰敗的他來說,想要逆天改命這份本事中國並不具備這份實力。

在天津級裝甲巡洋艦裝備中國海軍後。譚延終於可以肯定俄國地海上實力已經不足以成爲自己的心腹大患了,剩下來的事情對他而言不僅是找俄國人的麻煩,而是將所有外國列強在中國的軍艦全部驅逐出去——當然這種驅逐並非依靠武力,而是以中國對俄國的戰爭爲前提,通過談判來解決外國在中國的駐軍問題,如果有可能的話,對於列強在中國的租界問題也要一併尋求解決方案。

中國海軍到現在依然是保持傳統地“北強南弱”——中國南方海軍以臺灣鳳山港爲海軍基地,擁有一艘北洋級戰列艦廣東號、兩艘原日本的“三笠”級戰列艦貴州號和雲南號,六艘龍威級裝甲巡洋艦還有三十艘各種作戰艦隻。而北方海軍集中了中國海軍的精華,擁有的軍港數量也大大超過南方海軍,並且還擁有秘密武器潛艇數十艘。即便如此,中國南方海軍的實力已經達到了亞洲第一,兩支艦隊的總和在世界海軍排行榜上也是身居前六名。

目前對中國海軍排名到底是第五還是第六,各國也有不同的態度,在在傳統的列強眼中,美國是後進列強,而中國還算不上列強,不過在海軍力量上來說。最近幾年同樣都打了勝仗的中國和美國,無論在戰爭的烈度和質量上來說,中國地表現明顯好於美國。海軍力量世界排行榜譚延並不關心,不過對於海軍力量的排名背後的深意卻引起了他的注意——現在的太平洋除了“世界海軍”英國之外,只有中國和美國兩家,現在的海軍排名已經開始說明中美之間一些“問題”了。

四年前的秋天,一位刺客的子彈結束了威廉?麥金來的生命,使得已經被選爲副總統的西奧多?羅斯福成爲美國目前最爲年輕地總統——他現在只有四十二歲。譚延並不關心羅斯福的年齡,論起來他對小羅斯福瞭解更多一些,至於現在的老羅斯福他的瞭解僅限於歷史教科書中他對美國早期海軍的影響。

西奧多?羅斯福出現在譚延的視線中也是非常偶然地。七年前美西戰爭之時就是當時還是美國海軍部副部長羅斯福通過美國駐中國領事託尼來協商美國在中國膠州灣停泊修整事宜——當時羅斯福雖然是海軍部副部長,但是當時地約翰部長長期稱病,而麥金來對海軍也不感興趣,整個美國海軍都在羅斯福的掌握之下。

相對於譚延這個半道出家的“海軍專家”,羅斯福是個地道的海軍專家,他本人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出版了一本《1812年海軍戰爭》。這本書已經成爲美國海軍學院的必修課程。而對譚延而言。更爲可怕的是羅斯福和美國海軍上校馬漢是非常親密的朋友,他們在十三年前就因爲一次海軍學術演講而認識,馬漢剛出版《海上力量對歷史地影響》一書之時,羅斯福便以文職特派員地身份在《太平洋月刊》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書評。

“美國需要一支強大地海軍,不僅要有巡洋艦,而且還要有一大批能夠與其它任何國家抗衡的戰列艦。”羅斯福本人如是說。不過他沒有想到太平洋對面的中國也有一個比他有着更大野心的同行正在黑暗中前進,幾乎是歷史的巧合,一顆子彈結束了麥金來的生命讓羅斯福走上了美國總統的寶座。幾乎同時譚延也突然露出他猙獰的面孔一夜之間推翻了清政府成爲新中國的統治者。兩者都在上臺之後立刻開始規模龐大的發展海軍計劃。

美國有着相對先進深厚的工業實力,至少比中國要強得多。但是美國的國會會幫助譚延給羅斯福這個牛仔上一個籠頭,而譚延可以最大限度的集中手中的每一分資源小步快跑發展海軍——“感謝美國國會!”這是譚延內心中最爲真誠的祈禱。羅斯福作風雖然比較強勁,但是和沒有任何限制的譚延相比,他的權利和可以調動的資源都太少了,註定美國人在中美海軍競賽上先輸了一籌——北洋級戰列艦已經服役中國海軍兩年了,美國到現在還沒有一艘戰列艦可以與之相媲美。

第399章 退縮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23章 鈍刀第49章 開炮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337章 監察第387章 對峙第143章 造艦第334章 強權第34章 會面第296章 燈塔第161章 連環第65章 理財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67章 敲打第329章 清洗第286章 命運第227章 天才第313章 擡槓第337章 監察第127章 鋪墊第112章 重組第85章 出山第121章 小站第310章 乾坤第112章 重組第231章 玄機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18章 暗流第385章 中立國第222章 坐莊第65章 理財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85章 出山第394章 沙皇第93章 議和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191章 綁架第169章 風起第59章 毒計第163章 二損一第288章 先手第362章 矛盾第8章 賭徒第22章 劫富第329章 清洗第14章 揚名第380章 開戰第263章 易幟第94章 惡魔第313章 擡槓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186章 收買第286章 命運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63章 宣戰第49章 開炮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352章 爆料第195章 策略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276章 承諾第223章 鈍刀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204章 起步第200章 協議第53章 權力第280章 鑰匙第185章 閒子第47章 孤獨第122章 養狗第30章 告密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231章 玄機第102章 重臨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118章 暗流第16章 計較第51章 絕望第325章 垮塌第101章 意外第171章 拉攏第337章 監察第163章 二損一第84章 軍機第96章 剝皮第14章 揚名第215章 憲政第320章 邀請第2章 秀才第245章 選擇第118章 暗流第77章 南大洋第274章 縱橫第252章 猙獰第99章 壓力第61章 熱鬧第1章 少年
第399章 退縮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23章 鈍刀第49章 開炮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337章 監察第387章 對峙第143章 造艦第334章 強權第34章 會面第296章 燈塔第161章 連環第65章 理財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67章 敲打第329章 清洗第286章 命運第227章 天才第313章 擡槓第337章 監察第127章 鋪墊第112章 重組第85章 出山第121章 小站第310章 乾坤第112章 重組第231章 玄機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118章 暗流第385章 中立國第222章 坐莊第65章 理財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85章 出山第394章 沙皇第93章 議和第341章 軍區司令第191章 綁架第169章 風起第59章 毒計第163章 二損一第288章 先手第362章 矛盾第8章 賭徒第22章 劫富第329章 清洗第14章 揚名第380章 開戰第263章 易幟第94章 惡魔第313章 擡槓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186章 收買第286章 命運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63章 宣戰第49章 開炮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352章 爆料第195章 策略第302章 你死我活第276章 承諾第223章 鈍刀第372章 海軍轉型第204章 起步第200章 協議第53章 權力第280章 鑰匙第185章 閒子第47章 孤獨第122章 養狗第30章 告密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231章 玄機第102章 重臨第355章 戰艦回購第118章 暗流第16章 計較第51章 絕望第325章 垮塌第101章 意外第171章 拉攏第337章 監察第163章 二損一第84章 軍機第96章 剝皮第14章 揚名第215章 憲政第320章 邀請第2章 秀才第245章 選擇第118章 暗流第77章 南大洋第274章 縱橫第252章 猙獰第99章 壓力第61章 熱鬧第1章 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