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出手

德國擊沉懸掛有美國外交旗幟的客輪無疑給了美國參戰的絕佳理由,加之中國已經明確表態對戰爭沒有任何興趣,關注點只在貿易的通行上,美國連同最後的參戰障礙也被掃除。露西塔尼亞號客輪被擊沉也引起了美國民衆反德的高潮,五月四日很多美國大城市的民衆都自發的走上街頭進行遊行示威,甚至還打出了“殺死德國皇帝”,“打到柏林去”的口號標語。

五月三日夜,華盛頓的國會大廈燈火通明,情緒激動的威爾遜總統強烈要求國會授權美國對德宣戰,國會大廈外密密麻麻的擠滿了焦急等待消息的人羣,參加會議的很多國會議員在西服翻領上彆着美國國旗的徽章,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們都列席了聽證會。威爾遜總統在國會聽證會上慷慨激昂的發表了演說,曾經是南北內戰的老兵的美國最高法院首席法官的愛德華.懷特在聆聽演說的時候激動的熱淚盈眶,失聲痛哭——可以想象威爾遜總統成爲這次聽證會當之無愧的勝利者,參議院以八十八票贊成四票反對和衆議院以四百零五票贊成十八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美國對德宣戰,美國終於介入戰爭。

中國對此繼續一如既往的表現出一幅撲克牌面孔,沒有什麼過激的舉動,只是將威爾遜總統在國會演講的照片做爲《時代》週刊的封面照片。中國政府唯一做出的動作便是爲英國、法國提供了三億美元的貸款——美元因爲美國參戰而大幅上漲,這三億美元的貸款恰好給國際貨幣市場上有些燙手的美元降降溫,而美國國內數家媒體都報道了美國軍力的真實情況,尤其是陸軍遠未達到做好參加戰鬥準備的情況。

美國手中握有價值三十多億美元的歐洲債券,從這個角度而言美國參戰避免這些債務變成壞賬是有着積極作用的,不過這還是要取決於美國能夠給歐洲有多大的幫助,能夠在什麼程度上儘快的結束戰爭。現在的國際貨幣市場上的角鬥與歐洲戰場上的硝煙相比一點也不遜色,以中國財閥集團爲首的一方極力沽空美元,而美國的大財閥也不甘示弱爲了保證手中的歐洲債券不爛在手中也是奮起反擊。

這場貨幣之戰的交鋒在六月份終於達到了最高潮——德國在六月份連續在西線發動了三次大規模戰役,而此時美國陸軍登陸歐洲的軍隊尚不足兩個師,就是這兩個師在尚未完成訓練的情況下,也被法國人當成炮灰,直接送往前線。可想而知這兩個美國步兵師最終的命運,在動輒上百萬人蔘加的大會戰面前,這兩個美國步兵師還沒有翻騰起多大的浪花就幾近全軍覆沒,他們甚至都沒有到達預先指定的戰場位置,便被窮兇極惡奔襲而來的德軍所淹沒。

德國在六月份發動的三次戰役雖然兇猛,但是還是被對手給擋住了,最前鋒的部隊距離巴黎甚至只有幾公里遠,這是德軍最接近巴黎的時刻,不過德軍的攻擊動能已經全部被耗盡,無論從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是全面破產。不過這兩個美國步兵師的結局卻在美國掀起了軒然大波,美國和協約國之間的矛盾在雙方剛剛開始合作之時便被推上了風尖浪口上,而美國金融集團做夢也沒有想到歐洲戰場是如此的殘酷,三萬多人的部隊還沒有任何作爲之時便已經煙消雲散。也許在美國人看來三萬多人的部隊已經很多,畢竟美國陸軍總共還不到二十萬人,但是在協約國看來這不過是杯水車薪,他們希望美國能夠提供更多的“炮灰”。

協約國和同盟國無論如何粉飾,都無法掩蓋雙方在六月份的巨大損失,明眼人都可以看到德國已經是後繼無力了,但是戰場上的局面讓普通人感到除了無盡的等待之外沒有任何改善——至少在美國普通民衆看來是這樣的,這種悲觀的看法直接作用到貨幣市場上,剛剛開始表現堅挺的美元應聲下跌,美國金融財閥對中國財閥的這一回合較量幾乎快要將內褲都要輸掉了。

不過令人驚異的是,六月二十八日中國政府宣佈再次向協約國政府提供四億華元貸款,英鎊、法郎對美元匯率提升,美元繼續走低,這使得美國金融財閥再次受到重創。值得一提的是從紐約會議之前中國從來沒有向協約國和同盟國提供過貸款,但是會議結束後便對協約國大開方便之門給予大量的貸款,不過這些貸款的時機卻令美國心頭惱火的很——相對於手中只掌握七八億美元債券的中國,這些貸款都恰巧在美元的低谷時出現,協約國得到貸款後便立刻清算抓住機會降低償債壓力。

中國對協約國的態度的巨大轉變和美國陸軍在歐洲戰場上的表現使得協約國非常希望中國也能夠捲入這場戰爭——中國擁有上百萬經過訓練和武裝的軍隊,如果送到歐洲來只需要經過短期的適應性訓練便可以走上戰場。戰爭打了快四年,歐洲戰場上的將軍們對於新時代的戰爭思想轉變的非常快,但是一些固有的老傳統是不那麼輕易會改變的,現在在戰場上還停留在塹壕戰相互消耗的思維上,誰的的兵力充足、裝備精良誰便可以贏得最後的勝利。

不過中國雖然爲協約國提供貸款,並且中斷了與德國的任何關係,但是依舊抱定不參加戰爭,這也讓協約國感到無可奈何。只是中國從來就沒有放棄在軍事上的建設,擴軍速度和軍事裝備更新速度都名列前茅,這種擴軍腳步從中國推翻滿清政權便已經開始直到現在,中間雖然有往復但在總量上卻是從來沒有停止向前的趨勢,如果說中國建國初期擴軍除了整頓晚清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並且對俄宣戰需要,那最近五六年中國軍力幾乎翻番成長,中國擴軍的目標到底是誰?起初認爲是中國爲加入同盟國參加戰爭,但中國對參加歐洲不管是對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是一樣的態度,直到去年俄國發生鉅變,世界軍事專家認爲中國的目標還是俄國,不過從現在中國不急不緩的腳步來看對俄國似乎沒有多大的興趣,這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迷茫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俄國布爾什維克政府的建立,俄國先前的反對勢力開始在各地出現小規模的叛亂,而後短時間內迅速升級,俄國內戰爆發。俄國爆發內戰不可避免的會波及在俄國的外國人人身安全,在格魯吉亞、薩馬拉都出現了中國人受到衝擊的事件,甚至還釀成了五人受傷的事件。放在以往中國肯定會拿這些來做文章的,可是中國政府似乎對此無動於衷,這讓西方想要引入中國力量來干涉俄國革命的想法大受打擊。

對於中國人在俄國受到衝擊的事件中國政府自然是不會無動於衷的,只是譚延闓認爲時機不到也不能遂了西方列強的心思——在俄國的事情上無論是同盟國還是協約國都是一致的,協約國希望中國能夠出兵鎮壓革命以給中國找個對手尋求“安全保障”,而德國希望中國出兵則是吸引俄國兵力東移,德國好倚靠較少的兵力來侵佔俄國西部領土。

事實上中國已經做好了出兵俄國的準備,在俄國一月鉅變之後,中國加緊了對北方兵力的調動部署,而海軍方面則將從南方海軍中抽調了以黑龍江號戰列艦爲首的四艘戰列艦北上,並將北方艦隊旗艦東雲號戰列艦移至海參崴海軍基地,中國海軍已經做好隨時從海上出擊的準備。只不過中國軍隊調動情況非常機密,在這個時代沒有天上的衛星和偵查飛機想要摸清中國軍事力量的調動絕非易事,而針對的目標又是處於內部混亂中的俄國,就更沒有人能夠發現中國真實的兵力調動情況了。

因爲中國政府對幾次中國人受到衝擊事件的反應並不強烈,而這些事件發生所在地也不是俄國布爾什維克政府所能夠控制的區域,是以俄國漸漸放下了對中國的擔心,只是集中精力面對國內日趨緊張的局勢。不過很快中國所等待的機會便來了,六月十日這天中國各大媒體紛紛刊載四天前六名中國商人在俄國遇害的消息,中國政府立刻採取斷然措施發出外交照會,要求俄國政府必須要在十日內懲辦兇手,否則中國將會採取必要措施來維護本國公民在俄國的安全。

俄國現在陷入一片混亂之中,俄國布爾什維克政府所能夠控制的區域相對於俄國龐大的疆域而言很小,隨着叛亂的不斷升級甚至它所控制的區域正在萎縮當中,在這種情況下俄國政府根本沒有懲辦兇手的能力。譚延闓是不會考慮這些問題的,在中國的外交照會發出後,中國北方艦隊迅速開始行動,主力艦隊毫不掩飾的在威海衛、旅順生火起航前往海參崴——譚延闓的目標是俄國的最東端楚科奇半島和堪察加半島,從而獲得進入北冰洋的資格。

在譚延闓看來世界上至少有“兩個半”國家是不可能做到“速戰速決”的——中國和俄國毫無疑問是“兩個”,剩下的“半個”則是美國,蓋因爲中國和俄國都經歷了不止一次這樣的國家和民族危機,而美國的國家情況和中俄類似,但是卻沒有經受過這樣的考驗。所以就算現在的俄國和中國對比是處於歷史最佳時期,但是鯨吞俄國這樣的想法只有瘋子纔會付諸實施,譚延闓是絕對不會撞這個南牆的,不過相對於這樣的大國不怕鯨吞而是怕蠶食,現在還沒有到中國全力出手摘桃子的時候,先開口蠶食其控制力薄弱的區域便是譚延闓的最佳選擇。

六月二十一日天剛矇矇亮,馬加丹和堪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甫夫斯克便同時遭到了中國北方海軍艦隊的炮擊,而經歷了1905年中俄海參崴大戰之後,俄國遠東太平洋艦隊已經飛灰湮滅,俄國雖然有心重建艦隊但是困於財力未能成行,在馬加丹和彼得羅巴甫夫斯克只有象徵性的幾艘老式小型艦艇把守,至於岸防設施基本等於沒有。可以想象面對中國海軍三艘東雲級戰列艦爲首的艦艇編隊炮擊,這兩個只能稱得上是“村鎮”的俄國遠東最後的堡壘不到半個小時便在艦炮的轟鳴中投降了——俄國在這裡沒有任何像樣的海防堡壘,而現在的工事也沒有能夠經受得起十六寸炮彈爆炸的能力,一枚十六寸巨彈爆炸後,會“清理”出四分之三個足球場這麼大的“無人地帶”,而這兩個城鎮本身並不大,能夠經受得住幾炮?

在看到城鎮中豎起的白旗後,早已經準備待命的登陸步兵立刻乘船登陸,而負責指揮的北方艦隊司令官則向北京發報通告了戰鬥情況。隨着馬加丹和彼得羅巴甫夫斯克被中國佔領,在勒拿河和雅庫茨克以東俄國再也沒有什麼像樣的控制能力。雅庫茨克似乎立刻成爲中國軍隊的下一個目標,不過雅庫茨克的地理位置並沒有鐵路通行,只有一條簡陋的公路連通騰達——騰達在上次中俄戰爭中已經被中國佔領,中國向北修繕了大約不到兩百公里的公路以改善連通雅庫茨克的交通狀況,做爲促進雅庫茨克與中國經濟的紐帶。

堪察加半島和楚科奇半島是中國控制白令海峽的跳板。在這個時代白令海峽還是處於“蠻荒”時代,它是被人所遺忘的,但是用不了幾十年這裡將會成爲世界上頂尖較量的場所之一。只有佔據這裡中國纔有能力以此爲跳板控制白令海峽,進而向北冰洋前進,若是從西伯利亞方向向北冰洋方向發展也未嘗不可,但是考慮到在極地圈修建鐵路,這個技術難度足以讓人望而生畏遠不如通過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讓人愉快的多。

不過在譚延闓看來今年對俄戰爭的時間是異常寶貴的,而做爲蠶食計劃的一部分,這場局部戰鬥必須要在兩個月之內有個結果,否則會因爲天氣原因前功盡棄。是以中國只是派出了一個混成旅前往雅庫茨克,而重點攻擊對象則是沿西伯利亞大鐵路周邊的俄國重要城市——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託木斯克、鄂木斯克……爲此蒙古軍區幾乎傾巢出動,而西伯利亞大鐵路也有利於中國機械化部隊的展開,坦克、汽車等現代化作戰工具都被裝上了火車,甚至“聞仲”重炮部隊也隨行出發,這一切都是儘可能的在最短的時間內奪取最多的“實地”。

譚延闓不認爲現在自己佔得地盤便是可以永久的劃歸中國領土,現在多佔一點到時候在談判桌上就可以處於更加有利的地位。況且俄國最精銳的部隊還都在歐洲東線戰場上撤不回來,留在遠東西伯利亞地區的部隊無論在裝備還是訓練上最多算是預備役的水平,打垮這些雜牌的三流留守部隊以爭取時間構建城防工事——俄國陸軍雖然比較雜牌,但是論在寒帶作戰則天生佔有極大的優勢,譚延闓也不想讓自己的精銳部隊長期留守在西伯利亞陪俄國佬喝西北風,只能以質量拼數量,幾年之後俄國人就會發現想要佔領這些地方所付出的代價讓他們難以忍受,到時候就是等終極武器出現最終一錘定音了。

俄國因爲革命的原因使得其內外交困,現在俄國政權面臨的最大威脅除了此起彼伏的叛亂之外就是德國的威脅,而對於中國的最後通牒俄國政府並沒有注意,而現在遠東在短時間內一片糜爛這不僅和中國籌謀已久有關係,同樣和俄國的短視有着很大的關係——俄國在中俄戰爭之後對遠東的控制力大爲削弱,而俄國政府將視線西移是沒有錯,但是在國防工程上卻比之過去更加不如,最爲致命的是俄國政府忽視了中國的崛起對其東部國防的安全環境的挑戰,將希望過多的寄託在“條約”、“協定”上,殊不知中國可以通過完善北方鐵路網達到迅速調動兵力,最重要的是譚延闓嘴上對外的承諾根本可以視爲廢紙。

蒙古軍區做爲先頭部隊全力出擊,後方的西北軍區立刻調動兵力補充蒙古軍區,並且開始做局部動員迅速武裝部隊。在外貝加爾地區俄國沒有構築能夠媲美歐洲列日要塞的國防永久工事,但是蒙古軍區和聞仲重炮部隊都擁有口徑超過二百毫米甚至是四百毫米的超級重炮,這些重量級的大傢伙在外貝加爾地區一出現就成爲中國陸軍手中的攻城利器橫掃所有障礙,伊爾庫茨克連兩天都沒有堅持住便被中國重炮部隊變成了一片火海。

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64章 重逢第385章 中立國第340章 貪污第43章 顧盼第375章 爭奪第393章 藍天第343章 市場第308章 必勝第295章 國與家第7章 賠罪第15章 婚事第213章 皇權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58章 震懾第266章 建國第71章 貪吃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313章 擡槓第102章 重臨第331章 希望第346章 離訊第381章 磨刀第152章 軍轉民第225章 線路第298章 盛宴第23章 鄉試第308章 必勝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82章 火中取栗第47章 孤獨第232章 力辭第28章 趣事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325章 垮塌第4章 幕僚第122章 養狗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211章 逝去第56章 邀請第393章 藍天第339章 棋子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03章 意外第375章 爭奪第228章 醜聞第35章 肥羊第109章 會元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297章 得手第50章 苦戰第92章 咽喉第44章 水霧第207章 底線第99章 壓力第288章 先手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2章 調任第388章 真假難辨第55章 現實第295章 國與家第226章 試探第18章 靚影第215章 憲政第294章 東風第352章 爆料第131章 鐵路第320章 邀請第50章 苦戰第133章 起步第300章 外圍第324章 猛藥第110章 狀元第340章 貪污第111章 危機第253章 轉折第284章 炮兵師第144章 演習第30章 告密第157章 互惠第220章 刺殺第39章 國貨第172章 推銷第313章 擡槓第274章 縱橫第8章 賭徒第250章 距離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128章 演習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92章 西湖第116章 達潮第233章 接風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205章 挖角
第139章 資源交換第64章 重逢第385章 中立國第340章 貪污第43章 顧盼第375章 爭奪第393章 藍天第343章 市場第308章 必勝第295章 國與家第7章 賠罪第15章 婚事第213章 皇權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58章 震懾第266章 建國第71章 貪吃第374章 地獄來客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313章 擡槓第102章 重臨第331章 希望第346章 離訊第381章 磨刀第152章 軍轉民第225章 線路第298章 盛宴第23章 鄉試第308章 必勝第268章 更新換代第82章 火中取栗第47章 孤獨第232章 力辭第28章 趣事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325章 垮塌第4章 幕僚第122章 養狗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357章 洋務干將第265章 脆弱的平衡第211章 逝去第56章 邀請第393章 藍天第339章 棋子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303章 意外第375章 爭奪第228章 醜聞第35章 肥羊第109章 會元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297章 得手第50章 苦戰第92章 咽喉第44章 水霧第207章 底線第99章 壓力第288章 先手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32章 調任第388章 真假難辨第55章 現實第295章 國與家第226章 試探第18章 靚影第215章 憲政第294章 東風第352章 爆料第131章 鐵路第320章 邀請第50章 苦戰第133章 起步第300章 外圍第324章 猛藥第110章 狀元第340章 貪污第111章 危機第253章 轉折第284章 炮兵師第144章 演習第30章 告密第157章 互惠第220章 刺殺第39章 國貨第172章 推銷第313章 擡槓第274章 縱橫第8章 賭徒第250章 距離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48章 項莊舞劍第128章 演習第182章 權力交換第392章 西湖第116章 達潮第233章 接風第240章 隔山打牛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205章 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