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擊沉

“參謀長,德皇號上兩門前主炮極其大多數副炮已經停止射擊,估計已經被擊毀,其他炮臺發來旗號詢問是否攻擊其他德艦?!”

隨着炮擊的延續,阿高納號和依倫娜號兩艘德艦終於進入了炮擊陣地,開始對膠州灣炮臺羣進行炮擊。現在已經有四門六寸炮炮臺因爲德艦攻擊炮臺大炮被擊毀,這兩艘德艦的到來使得膠州灣炮臺羣所受到的壓力陡然上升。

不過集中火力打擊德皇號並不是沒有效果,除去大部分火炮啞火之外,德皇號已經停止運動,看來是被岸炮羣打壞了其動力裝置,如果在這麼打下去,德皇號沉沒不過是時間問題。

“傳達右炮臺繼續保持對德皇號的射擊,其餘炮臺集中火力打威廉王妃號,務必使其重傷……”蕭軒摸了摸臉上的汗,不知道是被炮臺內散出的熱量烤出來的,還是面對大口徑火炮互射的場面所驚出來的。

“參謀長!威海衛來電:北洋海軍已經全速向我們這裡駛來,希望我們能夠擊傷更多的德艦……最遲兩個小時之後,我們的魚雷艇將會最先到達港口外,巡撫大人希望我們能夠拖住德國遠東艦隊,配合北洋水師將其逼在膠州灣港口內!”一名參謀手中拿着電文跑過來大聲說道。

在蕭軒通報德皇號已經失去動力,艦上大部分火炮啞火之後,譚延闓終於下定決心讓北洋海軍所有主力戰艦出動,將德國遠東艦隊的艦船全部留在膠州灣——準確的說是將迪特里希留在膠州灣做俘虜,有這麼一個重量級俘虜在手裡面,比那些雜魚兵俘虜在政治上更有說服力,一個遠東艦隊的司令官,在德國至少也是個海軍少將銜,如果能夠將其活捉所起到的政治反響比擊沉多艘德國戰艦更大!

膠州灣的炮聲已經持續快兩個小時了,譚延闓一直守候在電報機房裡,以便能夠及時接到膠州灣最新的戰報。鸕鶿號在炮擊開始的十分鐘內便失去戰鬥力擱淺在小鮑島的時候,譚延闓就已經下令讓隱蔽在鰲山衛長門島附近的北洋海軍主力戰艦編隊全體生火。現在整個德國遠東艦隊最具有戰鬥力的德皇號基本上已經失去戰鬥力,最重要的是它的動力系統出了大問題,這就堅定了譚延闓要動用北洋海軍徹底留住德國遠東艦隊。

現在德國號稱世界海軍第二,這個第二可比美國口中的世界第三有分量多了,畢竟在世界戰艦市場上,能夠和英國一較長短的也就是德國,至於美國人的造艦技術現在還無法和德國相提並論,最多也就是法國那個水平。而德國士兵的素質之高也是有目共睹,德皇號在如此險境中硬是承受了膠州灣炮臺羣近兩個小時的炮擊還保持一定的作戰能力,無論是戰艦質量還是士兵素質都是令人非常驚歎。

因爲和德國的技術交易原因,也是平衡英德兩國之間的關係,譚延闓向德國訂購了一艘先進的高速裝甲巡洋艦——他不是學軍事的出身,在戰艦設計理念上能夠提供一些比較前衛的設計,而中國的重工業體系雖然能夠爲生產先進戰艦技術提供關鍵組件,不過要想真正提高中國自造戰艦水平,向國外學習是必由之路。

現在膠州灣事件爆發,在德國已經建造了三分之二的高速裝甲巡洋艦顯然是前途渺茫,只有扣住更多的德國遠東艦隊戰艦,在談判桌上纔會有更多的迴旋餘地。德國人對膠州灣的野心要求它必須以一支精幹的軍事力量駐紮在中國,所以遠東艦隊戰艦的水平和質量都是非常上乘,這些戰艦留在手中對德國而言無疑是重大損失,恐怕它的“世界第二”的海軍位置也要不保。

北洋水師戰艦因爲新老戰艦的建造時間橫跨十餘年,所以在航速上有着較大的差別,林泰曾和鄧世昌分領兩支分艦隊。鄧世昌先率領由三艘龍威級戰艦和七艘高速魚雷獵艦先走,林泰曾率領以鎮遠艦爲核心的第二艦隊跟在後面全速追趕。

因爲譚延闓對膠州灣高度重視,新建陸軍和北洋海軍內部的高級參謀已經聯合設計了很多方案,包括現在北洋海軍埋伏在長門島附近這個方案。膠州灣事件爆發數個小時內的局面對中國極爲有利,譚延闓決心以最大戰果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只有將德國人給打慘了,自己的地位纔可以得到保障——這就是冰火兩重天,要麼得勝取得足夠的戰果成爲民族英雄,挾輿論之力獲得足夠的聲望使得朝廷內部的投降派對他不敢輕舉妄動;要麼就灰溜溜的滾出膠州灣,等待自己的就是民族罪人外加革職查辦等等罪名。

在譚延闓插手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在戰後的待遇給他上了一堂生動的政治課,即便是保家衛國出於自衛還擊,也有可能會被朝廷背上擅開邊釁的罪名。現在他倒是理解歷史上林則徐等人的心情了——真是流汗流血又流淚!試問這樣的朝廷有誰還真正處於內心自發的去保衛它?怪不得和中國人自己打內戰毫不留情,一個太平天國下來人口減少幾千萬,而和外國人打仗的時候簡直就是望風而逃——這中間恐怕不僅僅是戰鬥力高下的問題。

岸炮和艦炮的殘酷對決在北洋海軍趕來之前依舊持續着,隨着阿高納和依倫娜兩艘戰艦的加入,德國艦隊儘管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也給予了膠州灣炮臺沉重的打擊,三座十二寸主力炮臺有兩座被打啞,十寸和六寸炮臺被打啞了一半。

即便付出了這麼慘重的代價,蕭軒心中也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相對而言這場戰爭就算他將所有的炮臺都給賠進去,德國人最終的結局也只有一個輸——德國的陸軍殘餘就在自己炮臺鼻子底下,要不是顧念遠東艦隊司令官迪特里希的小命,消滅這些人不過易如反掌,只是爲了活捉他們比較困難一些,只有等到晚上纔會有機會。

德國人在膠州灣的戰術方面就算是一百分,在最後的戰略上難免逃不了一個輸,一個艦隊是無法佔據有強力陸軍保護的港灣的。譚延闓現在要做的便是擴大手中的戰果,將籌碼積累的足足的,以便在隨後的幾日風暴中好安然渡過。

直隸總督衙門在接到譚延闓的電報後,譚鍾麟心中並沒有多大的震動,因爲譚延闓已經給他打了一年多的預防針了,在某種程度而言,老頭子對國際形勢的判斷能力遠比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那幫廢柴要強得多。直隸總督衙門立刻給膠州灣發電——謹守軍港!

令人頗爲玩味的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態度,和直隸總督衙門一樣的發電時間,但是此時都已經是下午兩點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卻半絲音訊也沒有傳回來。不過倒是非常有意思的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要在下午三點接見德國駐華使館參贊貝威士,顯然這個“三點”和迪特里希的“三點”是有着某種關聯的——也就在兩點左右坐鎮威海衛的譚延闓得到了天津發來的急電,這是來自彩雲公館的特殊密電,經過密碼本翻譯後便是德國將會於今天進攻膠州灣的消息。

不能說傅彩雲這份遲到的電報沒有任何價值,只能夠說德國人捂的太嚴實了,顯然目前在漢口的德國公使海靖夫婦使得傅彩雲缺乏對德國動向的刺探目標。

下午三點北洋海軍第一分艦隊已經趕到膠州灣外圍,魚雷獵艦開始在指定海域佈雷,而三艘龍威級巡洋艦組成戰鬥隊形,開始深入膠州灣。此時經過快三個小時的炮戰,德國遠東艦隊的鸕鶿號擱淺在小鮑島失去戰鬥力;德皇號重傷失去動力,艦炮被炸壞失去作戰能力;威廉王妃號和阿高納號輕傷;依倫娜號航速降低,被數發炮彈擊中已經影響到其航速。

由於地理位置的緣故,蕭軒等炮臺守軍最先發現了由鄧世昌率領的北洋海軍第一分艦隊,三艘主力巡洋艦外加三艘魚雷獵艦,其餘五艘魚雷獵艦除了佈雷之外,還有隱蔽偷襲的任務,所有戰艦之間都有無線電電報機來暗中聯繫,以保證協同作戰能力。北洋海軍此時出現在膠州灣,受到最大沖擊的便是德國遠東艦隊,在德皇號失去作戰能力之後,威廉王妃號便接過旗艦指揮權。

當蕭軒看到北洋海軍戰艦出現在膠州灣內的時候,心中也開始活泛起來——迪特里希所固守的位置不僅是在德國艦炮的射程範圍之內,同時也在岸炮的射程範圍內,這條大魚是個重要的砝碼,無論付出怎樣的代價對他而言都是非常值得的。北洋海軍的巡洋艦參戰可不比炮臺炮擊,德國艦隊就更無法兼顧他們的司令官的安全了,在這個時候趁着天亮,讓騎兵強攻德軍陸軍陣地,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迪特里希就撤退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現在德國遠東艦隊面前有兩條路可走,一條便是直接投降;另外一條便是以最快的速度衝進北洋海軍戰艦編隊中,以防止自己處於艦炮和岸炮兩面夾攻的不利局面中,混進北洋艦隊之後也不能戀戰,直接逃出膠州灣纔是活路的王道。

德國艦隊的動向自然瞞不過鄧世昌和蕭軒,蕭軒在德國戰艦轉向之時便向其餘炮臺發出指令,所有炮臺集中火力炮擊威廉王妃號,爭取再讓一艘德國戰艦失去戰鬥能力。在接到旗號命令後,一時間正處於轉向過程中的威廉王妃號四周海面彈如雨下,幾米高的大水花不時的在戰艦周邊爆開,有兩發六寸炮彈擊中了戰艦中部,爆炸的氣浪將上面捆綁的救生船給炸的殘片四飛。

在德國戰艦完成轉向正向北洋海軍衝去的時候,蕭軒動用了手中的騎兵,配合從另外一側發動進攻的步兵反方向突襲德國陸軍固守的最後一塊陣地,在短時間內乾淨利落的結束了戰鬥——這一次突襲蕭軒對俘虜沒有什麼需求,只要抓到迪特里希就足夠了,所以下達的命令是:除去一個身穿海軍將官服的德國軍官之外,其餘皆在射殺範圍內。

一個是有心準備了半天,另外一方是精疲力竭、心驚膽戰的聽了半天的炮聲,兩方交火之後的結果可想而知,迪特里希順利的被收入了蕭軒的俘虜名單中。至此登上膠州灣這片土地上所有非中國血統的外國人全部被俘,俘虜人數也順利的突破了八百大關,剩下來的就都成了死屍了。

八百俘虜外加一個海軍少將,這個俘虜名單含金量立刻飆升了一大截,至少譚延闓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心中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接下來便是通過炮臺旗語和戰艦旗語向德國遠東艦隊傳遞消息——德國遠東艦隊司令官迪特里希投降,剩下的德國戰艦請放棄抵抗,他們將會得到戰俘應有的待遇……

從炮臺到戰艦統一打出這樣的旗語,德國遠東艦隊殘餘的三艘戰艦也不是瞎子,自然看到了這條消息,可是這三條戰艦依舊在威廉王妃號旗語的統帥下繼續作戰,沒有半點要投降的樣子。此時蕭軒和鄧世昌所想到的第一個辦法便是將代旗艦威廉王妃號給打沉,只有這樣纔可以讓德國人放棄最後的抵抗,畢竟剩下來的依倫娜號戰艦雖然比不上旗艦德皇號那麼先進,但看樣式也是和威廉王妃號同等級的四千噸巡洋艦。在戰鬥中的表現看來,這個等級的德國戰艦戰鬥力在遠東海面上同等級巡洋艦中還是居於翹楚地位,能夠弄到手自然是錦上添花。

炮臺火力和鄧世昌的龍威級巡洋艦艦炮火力更多的向威廉王妃號上傾斜,尤其是蕭軒所在的十二寸巨炮炮臺,其火力更是對威廉王妃號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此時德國戰艦轉向已經完畢,炮臺所受到的壓力大爲減輕,爲了爭取讓這三艘德國戰艦留在膠州灣,炮臺火炮頻頻向威廉王妃號開火,其中有一發六寸炮彈鬼使神差的居然擊中了其信號索——威廉王妃的指揮功能被癱瘓了。

三艘龍威級巡洋艦在德國艦隊轉彎的同時也在調整自己的隊形,成一字隊形在德國艦隊的側面方向橫插,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戰艦的火力,同時還可以藉助高航速避免和這三艘殘餘德艦短兵相接拼刺刀。雙方完成轉向後,在鄧世昌龍威號指揮下,三艘戰艦率先用各艦上的四門八寸炮開始轟擊威廉王妃號,不過在看到依倫娜號升起的旗艦旗之後,戰艦和炮臺的火力又不約而同的轉向了依倫娜號巡洋艦。

龍威級巡洋艦是完成了轉彎動作,而它們後方的魚雷獵艦卻沒有轉彎——它們每一艘上面都攜帶着五枚魚雷,航速高達三十多節,在如此狹窄的海面上,它們所擁有的威懾能力大爲提高。這三艘魚雷獵艦在接到龍威號的攻擊信號之後,立刻提高航速搖身一變成爲“快刀殺手”。爲了給德國人足夠的震懾,它們放棄了其他兩艘戰艦,像聞到血腥味的鯊魚一樣與己方巡洋艦相反的方向從側面斜插上去對處於編隊外側的威廉王妃號進行魚雷突襲。

德國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在港灣中碰到這樣的“大號快刀殺手”,當三艘魚雷獵艦後發先至以極高的航速靠上來的時候,威廉王妃號上面的德國人都驚呆了。此時德國人的戰艦艦炮大多都在和巡洋艦對射試圖撕開一條缺口逃命,如果換作是傷勢並不嚴重的依倫娜號還好些,但威廉王妃號被大炮照顧了這麼久,有很多艦炮因爲被擊中的緣故失去了作戰能力,再加上中國魚雷獵艦上不過才四百噸的艦體居然裝了近七千馬力的蒸汽機,三十節以上的高速令德國人立刻慌了神。

在相距威廉王妃號不過才八百米上的距離,六條白線以魚雷獵艦爲起點快速向威廉王妃號駛去,而在發射魚雷過後,三艘快刀戰艦還是繼續前進。如果第一波魚雷攻擊不奏效的話,它們在轉身的時候還可以再次釋放魚雷進行第二波攻擊,不過顯然已經用不到第二波魚雷攻擊了,六條魚雷畫出的白線有四條擊分別從艦體中部到尾部依次擊中威廉王妃號——與甲午戰爭時代天津機器局那些不過關的產品相比,這一次四枚魚雷在擊中艦體之後立刻發生了爆炸,尤其是擊中艦尾的那一枚魚雷,人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戰艦尾部居然斷裂開來,威廉王妃號完蛋了……

第144章 演習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84章 炮兵師第274章 縱橫第79章 新居第169章 風起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86章 高下第263章 易幟第305章 轉機第131章 鐵路第219章 交易第132章 唱戲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89章 調整第69章 籌款第144章 演習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85章 出山第160章 割肉者第112章 重組第310章 乾坤第294章 東風第34章 會面第36章 籌謀實業第330章 崩潰第231章 玄機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44章 南洋第5章 戒毒第134章 留學生第15章 婚事第319章 四十年第169章 風起第89章 石遺第261章 說客第61章 熱鬧第26章 往事第117章 約定第10章 武力第17章 排場第397章 出手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200章 協議第375章 爭奪第387章 對峙第310章 乾坤第154章 奧運會第144章 演習第119章 遊說第37章 洋務過往第48章 遇敵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14章 揚名第69章 籌款第380章 開戰第179章 變故第297章 得手第277章 邀請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201章 散財第337章 監察第89章 石遺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266章 建國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312章 勝利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7章 賠罪第379章 焦點第105章 北上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333章 施壓第15章 婚事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252章 猙獰第105章 北上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34章 強權第188章 開戰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297章 得手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316章 依託第244章 導火索第332章 屈服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102章 重臨第45章 厚禮第371章 東雲第37章 洋務過往第266章 建國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141章 殺威棒第89章 石遺
第144章 演習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84章 炮兵師第274章 縱橫第79章 新居第169章 風起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86章 高下第263章 易幟第305章 轉機第131章 鐵路第219章 交易第132章 唱戲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389章 調整第69章 籌款第144章 演習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85章 出山第160章 割肉者第112章 重組第310章 乾坤第294章 東風第34章 會面第36章 籌謀實業第330章 崩潰第231章 玄機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44章 南洋第5章 戒毒第134章 留學生第15章 婚事第319章 四十年第169章 風起第89章 石遺第261章 說客第61章 熱鬧第26章 往事第117章 約定第10章 武力第17章 排場第397章 出手第153章 北洋運動會第200章 協議第375章 爭奪第387章 對峙第310章 乾坤第154章 奧運會第144章 演習第119章 遊說第37章 洋務過往第48章 遇敵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14章 揚名第69章 籌款第380章 開戰第179章 變故第297章 得手第277章 邀請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201章 散財第337章 監察第89章 石遺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266章 建國第342章 邁向深淵第312章 勝利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142章 演習會議第7章 賠罪第379章 焦點第105章 北上第146章 海軍顧問第333章 施壓第15章 婚事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252章 猙獰第105章 北上第336章 先發制人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34章 強權第188章 開戰第356章 海軍政治第130章 火上澆油第297章 得手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316章 依託第244章 導火索第332章 屈服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102章 重臨第45章 厚禮第371章 東雲第37章 洋務過往第266章 建國第291章 水落石出第141章 殺威棒第89章 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