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遠慮

三百八十二章遠慮

沈靜聽後啞然,沉默了片刻點點頭。對於譚延他一向都是很信服的,雖然他在國家政策走向上與其相左,但總體上來說倆人密切配合近二十年,彼此瞭解的都很透徹。在中國政壇除了以寇青爲態度溫和立場中立的逍遙派之外,最爲強大的一支便是以沈靜爲的“經院派”,這倒不是說他們的腦袋一根筋,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年輕人,有學識、出過國、見識廣。

在譚延眼中“經院派”多少有些西方化的感覺,對於西方的經濟體系研究比較透徹,思考方式和治國理念更類似西方的那一套,是所謂的“民主政治”的積極推進。經院派下面也分成數個流派,甚至激進對譚延的獨裁統治很是不滿,這些激進派在四五年前譚延一力推進國家進入“戰時狀態”後,更加不滿,最後乾脆與經院派決裂獨立門戶去了。

這些原本屬於經院派中的激進政治人物分裂出去之後,漸漸的便被譚延給邊緣化了,在譚延看來這些人在大學裡面教書更合適,不適合殘酷的政治鬥爭——儘管在他的壓制下中國的政治鬥爭總體上是趨於溫和的,沈靜門生遍天下,雖然這些激進派被分裂出去,終歸是太過理想化。

事實上譚延心中很清楚這些“民主激進派”的出現是必然的,同時也是自己有意識造成的——當年他執掌北洋權柄之初在對外關係上對英法是排斥的,執行的是親美國和德國,在工業技術引進上德國偏重,而在人才培養上則偏重美國,很多人才都被他公費送往美國學習深造,而“民主激進派”中領袖人物都是有着留美背景。

如果說是容開創了中國留學西方學習現代科學的先河,曾國藩在容的建議下開始了晚清時代最大規模派遣留學生行動,後起起伏伏終歸被強大的中國傳統政治勢力所淹沒,而譚延執掌北洋時期則是展到晚清派遣留學生的鼎盛時期。向西方派遣留學生先後持續了近十五年,直到最近幾年才慢慢降溫,這中間除了中美關係因爲海軍裝備競賽的緣故而使得兩國渡過了蜜月階段,也是因爲經過近二十年的展,中國已經建立了自己地教育體系,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還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好用,這也是國家安全的需要。

譚延爲了對付政治對手曾經用過暗殺的手段,像榮祿這樣只是顯現出對他的威脅後,譚延就毫不猶豫的將他們直接消滅掉。

如果不時榮祿對譚延和北洋系的威脅太大,他也不會採用這種激烈的手段,對“民主激進派”他還是採取非常寬容的方式,只是將其在國家政治生活中邊緣化而已。

事實上“民主激進派”自己都不知道,在他們背後給予資金支持的幾個資本家都是譚延親自安排地,出身都是“k”機關的老人。“k”機關雖然搖身一變成爲內務部的主力,但是其精華部分還是被留下一部分,這些精華被分別打入一些政治主張有前途的黨派,只要這些黨派不變質,譚延就會一直支持他們,而“民主激進派”則是他所看好的。

說起來譚延並非有着“自我毀滅”的情結來專門培養自己的對手,而是採取順應歷史潮流地做法—隨着中國慢慢恢復元氣,國家越來越向趨於穩定的方向展,個人獨裁對這個國家只能在早期創立的時候最適合,越穩定個人獨裁對這個國家的損害就越大。別的不說,現在就是譚延對他培養的幾個大型財閥就已經開始心存顧忌了,這些財閥都是順應譚系資本展起來的,在晚清時代他們也就算是國內二流的財閥罷了,但是跟隨着譚延使得這些財閥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便完成了上百年才能展出來地勢力,而這些財閥多少讓譚延感覺到有些像日本、美國、德國的一些財閥,一旦自己失去對這個國家的控制,很難說在這些財閥的聯手動作下,整個國家無可扼制的走向對外擴張的道路,致使中國走向覆滅——無論在什麼時候,歷史已經多次證明了“窮兵黷武永遠沒有好下場”這一真理。

“堵不如疏”。譚延將目光轉向了黨外培養一些勢力。以此根據自己地需要最大限度地控制着整個國家政治生活地走向。而所選擇地力量還是自己一手展起來地“k”機關——這個中國目前最強大地情報機關擁有官方和非官方地種種身份。k機關地腦正在從老董向溫基岩手中進行權力交接。事實上溫基岩已經成爲新一代地老“k”。而老“k”就是譚延着裝上最鋒利地佩劍。

毫無問。以現在中國地影響力來說。譚延在後臺策動地一些行動無疑是本世紀最大地政治行動。無論成功與否對中國政治地走向無都產生了極爲深遠地影響。而通過中國本身地影響力。這一政治行動或是

陰謀”地也會影響到全世界。

當然譚延並不認爲這是一個“陰謀”而是一種手段——他並不是聰明絕頂、縱橫捭闔地政治家。說實在地面對這麼一個地域龐大、情況複雜地大國。想要讓這個龐然大物在一個正常軌道上穩穩當當地運行下去並且漸漸地走向興盛。這絕非是一件易事。在萬般無奈地情況下。譚延只能先後佈置了數個後手。然後根據不同地情況來做出選擇。

譚延現在還不到四十歲。如果身體沒有問題地話。他還可以穩穩當當地執掌這個國家至少二十年地時間——對於自己退休地問題他早就想好了。他並非是留戀權力地人。也不認爲一個七老八十地老頭子能夠有充足地精力保持清醒地頭腦來執掌這個國家。六十歲以前他必須要從第一線上退下來。然後只對國家重大走向進行操縱。

正因爲佈下地眼線多且廣。中國政壇地情況譚延把握地非常清楚。所以纔有可能有針對性地按照預想佈下種種後手。一旦要出了問題他也可以迅啓動後續備用方案來解決困境。“中國最大地敵人永遠是自己”。他對此深信不。以中國目前地實力已經擁有參與爭霸地資格。以國家爲棋子以地球爲棋盤來玩這個遊戲。但是他卻不走稱霸地路線而是專心夯實國家基礎。就是在於他不認爲有哪個國家或是集團能夠動搖中國地安全。數千年地中國史從來都是一部內亂導致外辱地歷史。

在歐洲,德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一路高歌猛進抵達巴黎附近的馬恩河一帶,法國政府決定遷都波爾多,但是退卻中的法軍卻決定冒險反擊,德國人越是向馬恩河挺進遭到的抵抗也就越來越強大,最終在十月十五日這一天,在法國一動長達兩百公里地“馬恩河防線”英法聯軍起了轉守爲攻的馬恩河戰役。

這次戰役一開始便打得極爲慘烈,法軍也應用了從英國運來的毒氣彈—中國化工產業規模遠遠不能滿足歐戰這種烈度的毒氣彈消耗,所存儲的毒氣彈全部被德國買走。不過中國手裡還有毒氣彈的技術可買,所以英法則得到了毒氣彈的成熟技術,繞過了研期直接投入生產,並且從中國進口了大量地防毒面具,數量雖然不足以滿足英法聯軍的需要,但十幾萬套防毒面具已經將中國的庫存全部掏空。而中國還掌握着大量的橡膠資源,在橡膠國際期貨市場上,中國更是幾乎壟斷了橡膠的買賣,橡膠的國際市場價格從兩年前的最低點後一直低位運行到現在卻詭異的畫出了一道筆直的上升線。

歐洲戰場尚爲抵達最火熱地階段,中國便憑藉掌握先機已經賺得盆滿鉢滿,在一個月之內中國的化工生產基地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財閥的鼎立支持,全面開工建設——中國的產能無法消化掉手中的橡膠資源,只能將橡膠從巴西、南洋運往美國和英國。

十五日英法聯軍正式開始馬恩河戰役,雙方參戰的軍隊多達一百五十萬之多,這是開戰以來協約隊第一次展開如此強有力的抵抗。在十天前英法軍隊一直飽受炮彈供應不足地苦惱,但是中國卻通報手中的一支船隊運載了六十萬枚各式炮彈,正準備通過蘇伊士運河爲此詢價,這批如同救命的炮彈被英法以高出往常國際市價三成的價格吃下來。

六十萬枚炮彈在這樣的百萬人大型戰役當中根本不夠消耗,但是在德軍逼近巴黎地情況下,法國人就算當掉內褲也要硬着頭皮被中國宰一刀,同時也是更加痛快的推進歸還中國文物地進程而不敢在這個問題上有任何小動作——中國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拿出相當於法國十分之一炮彈戰略儲備地炮彈,本身就說明其強大的戰爭能力。在中國動向不明地情況下,在文物歸還的問題上搞小動作惹惱了中國自然不會有好果子吃。

馬恩河戰役在頭三天的戰鬥中對英法聯軍來說是極爲有利的,德軍防線出現了重大漏洞,這被英法聯軍敏銳的抓住。正當英法聯軍擴大戰果撕裂德軍防線逼迫德軍後撤,法國霞飛將軍在十八日宣佈“馬恩河之戰確定無的勝利”的轉天,讓英法聯軍吐血的事情再一次生了——德國人投入了一直沒有使用的裝甲車,數量僅僅不過五十七輛但卻有效的遏制了防線漏洞的擴大。第一次見到裝甲車的英法聯軍士兵被噪音巨大不斷噴射機槍子彈和小口徑炮彈的大怪物給嚇壞了,表現好的士兵掉頭就跑,但大部分第一次見到這種鋼鐵怪物的士兵不是麻木的被子彈和炮彈射殺,便是幸運的栽倒到戰場上被蜂擁而來的德軍俘虜。

戰場上出現的裝甲車給英法聯軍帶來的除了震撼還是震撼,儘管英法情報部門得到了德國投入新6戰武器的情報,但是德國方面對此保密極爲嚴格,英法的情報人員根本沒有見過新式武器的樣子,

打聽到了這種新式武器和中國有關係。現在裝甲車在短時間內穩定了德國瀕臨崩潰的戰線,也讓英國人和法國人明白過來爲什麼中國在沒有賣出那支艦隊的情況下還能夠得到德國在太平洋上所有的殖民地的原因。

裝甲車的出現雖然讓德軍穩定了戰線,但在投入戰鬥後的三個小時內,裝甲車無一都在爛泥裡面趴窩失去了行動能力只能充當固定火力點。不過這三個小時對於德國6軍已經足夠穩定戰線調集兵力填補缺口了,這關鍵地三個小時更挽救了地位岌岌可危的德國6軍總參謀長小毛奇將軍,雖然德軍在前三天遭到了很大的損失,但一旦戰線崩潰遭到的損失會更大,小毛奇將軍即便和威廉二世的關係再好也不能保證他被撤職。

不過這三個小時對霞飛將軍和英法聯軍來說就是一場噩夢了,幾個小時之前霞飛將軍還宣稱戰役取得了勝利,但是轉眼間德國人居然憑藉幾十個會行走的“鐵皮盒子”穩定了戰線,這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事情還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所有裝甲車集體趴窩後,便暴露了裝甲車的缺點——在惡劣的戰場環境下它地可靠性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戰爭雙方都意識到了這點,小毛奇將軍非常明智的收攏軍隊有序的將戰線退過馬恩河,向北方的埃納河一線撤退。

在裝甲車失去行動後,其威力也就喪失了十之,很快便被法國人使用各種辦法幹掉了,在德國的裝甲車工廠尚爲投產之時,一下子損失了近五分之一的裝甲車戰力,這對德國裝甲部隊而言不能不說是一次極大的打擊。即便如此小毛奇將軍還是非常慶幸自己及時地將裝甲車投入到岌岌可危的戰場,如果不是因爲及時投入裝甲車,那德軍現在恐怕不可能據守馬恩河北岸,而是埃納河的北岸了,並且還會損失大量的寶貴6軍士兵生命。正如同第一次嚐到毒氣彈帶來的甜頭一樣,德國6軍總參謀部將所有的裝甲車都裝上軍列,以最快的度運往前線,準備用來做突破敵方前線所用——德國老將興登堡元帥在坦能堡有力的阻擊了俄軍,但是俄隊戰鬥力雖弱但數量絕對不是德軍所能夠相敵的,裝甲車同樣也是東線最需要地武器。

德軍雖然撤退了,但是卻沒有給法國人和英國人留下一個裝甲車的螺絲釘,即便是殘骸也被收拾的乾乾淨淨——德國人不會讓對手洞悉裝甲車的秘密,就算英國人和法國人想要買也需要等幾個月,幾個月之後在德國人眼中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事實上英國人和法國人在裝甲車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就開始同中國聯繫了,因爲僅僅通過士兵的簡單描述並沒有獲得實物的情況下,研週期會讓前線地將領抓狂的。

“告訴史密斯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用英法在環太平洋地區的殖民地來換裝甲車的圖紙;第二個便是我們的一支船隊已經快抵達爪哇共和國了,上面裝載了二百輛裝甲車,請兩國拿出足夠地誠意……”譚延冷笑的對寇青說道。

當寇青不鹹不淡地向英法兩國駐華大使一字不差的傳述譚延地價碼後,兩國大使只能將中國的意見通過電報轉述給兩國政府——他們是沒有這個權限地,譚延所謂兩個選擇第一項足以讓任何政府敗退,英法兩國不認爲他們守不住海外殖民地自然不會像德國那樣出血,而第二項選擇想來這個年輕總統嘴中的所謂的“誠意”會讓他們去跳樓。

“日本政府來外交照會,希望我們能夠幫助其收回種子島的主權……”寇青問道。

譚延放下手中的文件用手指輕敲桌面:“種子島?!”

對於日本提出收回種子島主權早在譚延的意料之中,在中國的鉗制之下,日本沒有對英法提出邀請日本加入協約國做出迴應,而英法兩國對此也沒有再提——現在日本被中國牢牢卡住咽喉,一旦日本宣佈加入協約國,對於協約國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中國總統再次瘋對日本實施軍事行動,那日本的利益該如何保護?這算不算是中國對協約國宣戰?!

德國雖然在種子島的軍事部署雖然遠離本土,但日本想要憑藉自己的力量收回主權,那付出的代價恐怕會讓日本政府抓狂——此時駐守在種子島的德國太平洋海軍規模絕對不是那靖海級裝甲巡洋艦當旗艦的日本海軍所能夠承受的。德國太平洋艦隊雖然沒有戰列艦,但是卻有兩艘中國產的戰列巡洋艦,還有四艘大型裝甲巡洋艦和十艘小型艦隻,可以說除了兩艘裝甲巡洋艦之外,其餘戰艦都是德國從中國採購的,尤其是那兩艘天津級裝甲巡洋艦,就不是日本海軍能夠對付得了的。

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360章 一邊倒第215章 憲政第88章 反算第141章 殺威棒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278章 未來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93章 議和第151章 鬧劇第54章 常熟第65章 理財第329章 清洗第344章 南洋第229章 雄兵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324章 猛藥第308章 必勝第371章 東雲第42章 風起第339章 棋子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92章 演練第193章 庭辯第63章 宣戰第360章 一邊倒第10章 武力第48章 遇敵第174章 驕傲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179章 變故第386章 破交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120章 未來第91章 轉折第9章 庶出第3章 功課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8章 靚影第343章 市場第109章 會元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185章 閒子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183章 回報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332章 屈服第14章 揚名第213章 皇權第80章 危局第227章 天才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78章 范蠡第352章 爆料第131章 鐵路第279章 號角第274章 縱橫第241章 權力第325章 垮塌第215章 憲政第337章 監察第310章 乾坤第332章 屈服第140章 陰影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12章 勝利第83章 章京第177章 新艦第148章 起義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84章 軍機第288章 先手第53章 權力第214章 莊家第256章 態度第228章 醜聞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34章 會面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340章 貪污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159章 銀元第232章 力辭第99章 壓力第20章 生死一發第109章 會元第253章 轉折第363章 警報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111章 危機第132章 唱戲第210章 真假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62章 矛盾第78章 燃燒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
第126章 金屋藏嬌第360章 一邊倒第215章 憲政第88章 反算第141章 殺威棒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278章 未來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93章 議和第151章 鬧劇第54章 常熟第65章 理財第329章 清洗第344章 南洋第229章 雄兵第258章 最後的皇帝第307章 雙重陷阱第324章 猛藥第308章 必勝第371章 東雲第42章 風起第339章 棋子第347章 軍備競賽第292章 演練第193章 庭辯第63章 宣戰第360章 一邊倒第10章 武力第48章 遇敵第174章 驕傲第104章 明爭暗鬥第179章 變故第386章 破交第147章 令人嫉妒的日本第120章 未來第91章 轉折第9章 庶出第3章 功課第311章 兵敗如山倒第18章 靚影第343章 市場第109章 會元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第285章 劍拔弩張第185章 閒子第178章 撫標參將第398章 嘎然而止第183章 回報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332章 屈服第14章 揚名第213章 皇權第80章 危局第227章 天才第166章 順勢而爲第378章 范蠡第352章 爆料第131章 鐵路第279章 號角第274章 縱橫第241章 權力第325章 垮塌第215章 憲政第337章 監察第310章 乾坤第332章 屈服第140章 陰影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12章 勝利第83章 章京第177章 新艦第148章 起義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84章 軍機第288章 先手第53章 權力第214章 莊家第256章 態度第228章 醜聞第234章 留德士官系第34章 會面第167章 釜底抽薪第340章 貪污第248章 繼續南下第159章 銀元第232章 力辭第99章 壓力第20章 生死一發第109章 會元第253章 轉折第363章 警報第149章 糖衣炮彈第111章 危機第132章 唱戲第210章 真假第322章 廢物利用第362章 矛盾第78章 燃燒第74章 審問-第七十五章 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