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軍備競賽

譚延神情專注的看着水面魚漂的變化——就算他的釣魚技術再差勁也架不住這小湖裡面的魚多,這些傻魚又不是個個都成精,總有被他這個菜鳥釣上來的時候。

“其實赫德錯了,運氣也是人的本事之一,再者說來像李鴻章那樣翻手間將數萬已經投降的太平軍全部人頭落地的事情,那是個普通人能夠幹得出來的麼?也許赫德和李鴻章都趕上了歷史的天賜良機,但是和他們同時代的人爲什麼都沒有趕上這樣的好機會?李鴻章沒有他說的這麼平庸,儘管我和他個人談不上交誼只是各取所需而已,而若不是清廷忌憚歐洲列強也不會讓赫德這樣的普通人縱橫數十年……”譚延微微的笑着說道。

沈靜搖搖頭笑了笑,他和譚延相處的時間非常長,從始至終他都是譚延手下第一智囊,不過相比之下在每次面臨大是大非抉擇時刻,譚延還是會自己做出決斷,恐怕自己在譚延面前最大的用處便是善於協調官員的關係,官場深淺進退之策都是他一手擬定的,不用說他在譚延跡的過程中扮演了極爲重要的角色。沈靜雖然不認同赫德的對李鴻章的評價,但也不會偏袒譚延,像李鴻章這樣性格複雜的人來說,他的經歷本身就是不可複製的,可就是這麼一個人其下場也不怎麼好,人死爲大追究李鴻章功過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說到赫德我倒是想到了最近英國外交政策的一些變化,受到中德戰艦貿易的影響,我判斷英國方面近期很可能會做出點什麼來表示對中國的好感……這一屆自由黨組閣地英國政府算起來和以前的保守黨執政時期稍微要差了些。他們的外交立場不夠堅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我想以後我們可以在這上面做些文章,也許可以讓鄧世昌開始執行任務了,他在鳳山估計已經快要長毛了……”譚延笑着說道。

“奪回澳門是件好事,不過我們以什麼樣的藉口呢?”沈靜看着譚延。

譚延冷冷的笑道:“藉口?我們難道需要什麼藉口麼?不過爲了外交部的面子問題,這個藉口很好找,只需要一艘走私船就可以了,到時候大艦隊直接跟着走私船開進澳門。就算別人知道是怎麼回事。難道他們還想要插上一手麼?!”

英國自由黨在經過長期的內部衝突和削弱後剛剛重新團結起來,自由派的格雷、阿斯奎斯、霍爾丹和莫里與勞合?喬治這樣一些激進地“親布爾人”分子,在坎貝里?班納曼地領導下聯合起來,贏得了“自年議會選舉法修正法案”以來最大的一次選舉勝利。

其實在這個關鍵的當口,歐洲的政治外交局勢也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德國對摩洛哥事務地強加干涉後。德爾卡塞地下臺使得英國對法國的信心產生了動搖,而最明顯的標誌便是蘭斯多恩爵士在德爾卡塞下臺後對抱怨法國政府的軟弱和不作爲,以至於年末到年初的這個階段英法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往來。

由於西班牙擔心法國會把它在摩洛哥的利益犧牲給德國,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宣稱德國人正在爭取他——他的真正用意無非是想促使法國重申對他地支持,否則他就站到德國地一邊。法國人自然對西班牙這一恬不知恥的行爲感到惱火,不過他們認爲西班牙是英國地事情,在通過和保羅?康邦的探討後。英王愛德華七世則看到他要使這一屆政府奉行一項堅定地外交政策的機會來臨——他手中的王牌便是新任外相愛德華?格雷爵士。

雖然在自由派內所謂的“勢力均衡”這個概念是和他們思想格格不入的。作爲自由派的中堅力量,格雷外相也經常批評這種做法。不過政治是現實的。格雷甚至比他的前人蘭斯多恩爵士更堅定的執行這一政策,可以說格雷對歐洲局勢的關注是自帕默思頓以來任何一個英國外相所沒有過的。在摩洛哥事件期間。格雷甚至打破常規在沒有通知內閣的情況下便授權在英國和法國總參謀部之間進行會談——格雷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其目的就是在非常時刻德法爆戰爭的情況下,使英國也以最短的時間捲入戰爭幫助法國來擊敗德國。

不過令愛德華七世和格雷沒有想到的是,給英國帶來巨大麻煩的並不是將英國捲入戰爭的德國和法國,而是來自地球另外一端的中國。格雷外相也創造了自年之後,對中國採取妥協政策最多的英國外相,只是英國對中國的妥協除了因爲中俄之戰出人意料的結果之外,還是英國執行全球力量回收本土的政策所牽累——摩洛哥問題若不是法國的毫無作爲,也許真的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場戰爭,在這樣的前提下,英國對中國不斷的讓步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在英國看來自己對中國讓步已經夠多的情況下,六月二十三日因爲一艘從澳門出的鴉片走私船被中國海軍截獲後,中國海軍派出三艘裝甲巡洋艦和六艘平陽級驅逐艦,前往澳門不由分說的進行登6。面臨如狼似虎的中國登6部隊,從澳門總督到一名警察沒有進行任何抵抗便投降了,當然少不了一些抗議,但是中國依舊我行我素的進行升國旗。

此時英國已經來不及爲葡萄牙鳴不平,擺在英國當局面前的是香港怎麼辦?不要說中國大艦隊,就是停在香港對面澳門的那幾艘中艦也不是香港所能夠應付的。一時間歐美列強在得到中國武力收回澳門的消息一片喧囂之後,緊接着便陷入一片沉寂,一時間歐洲地目光集中在了香港上而非是剛剛升起中國國旗的澳門——所有的人都在關注中英關係的走向問題。直到目前爲止,這兩個國家是唯一有全裝重型火炮戰列艦的國家,它們之間的碰撞也許真的會打破當年索爾茲伯裡的預言:“遠東在五十年內還不可能成爲世界的焦點”。

不過很快令全世界驚訝地事情生了,直到中國武力收回澳門後兩個月,中英兩國都沒有任何作爲,甚至連談判都沒有開啓,兩國都將國內輿論地焦點轉移到其它地方——英國頂着財政壓力忙着建造柏勒羅豐級戰列艦,而中國則是宣佈了雄心勃勃的教育體制建設和現代工業規劃,當然伴隨中國工業展的重要角色——海軍戰艦也是重頭戲。中國旅順造船廠公開了正在秘密建造的新型海上主力戰艦。同時宣佈如有意者可以下訂單。

中國適時的提前公開新型戰艦建造計劃,由秘密建造改爲公開建造,令人感到很驚訝。按照中國地以往慣例,只有一號艦纔會秘密建造,除非是北洋級戰列艦那樣專門爲了打仗用地。一口氣同時開建四艘。中國正在秘密建造新型戰艦本身就已經不是一個秘密了。這個世界沒有不透風的牆,只不過大多數關注中國海軍展的海軍專家認爲這是一個謠傳——蒙古級戰列艦雖然要比無畏級戰列艦要晚,但是卻是海軍戰列艦的一個跨時代的標杆戰列艦,想要越蒙古級戰列艦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不過就是在這普遍認爲謠傳的時候,中國卻一反常態決定公開新型戰艦建造,並且邀請各國海軍專家來華參觀其中地一艘——中國政府對外宣稱這是外銷型號戰艦,其實它和另外一艘根本沒有任何區別。不過它地兄弟現在被人嚴密的看護起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地來打掩護。

在參觀過這艘下水的新型戰艦後,即便沒有完成舾裝。但對於各國海軍專家來說他們已經明白中國該型主力戰艦是幹什麼地了,反饋到各國政治家的手中後。英國對於中國突然武力收回澳門卻保持緘默的秘密也被人猜了八成——中國對外宣稱該型戰艦爲“戰列巡洋艦”,其實就是來擔負破交任務的主力戰艦,它的航和武備介於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之間,至少從數據上來看,目前世界上的海軍主力戰艦沒有比它更合適擔任破交任務了,可惜這種新型戰艦針對的目標是英國。

與各國政治家們在背後猜測的結果差不多,譚延是手裡拿着戰列巡洋艦和英國達成了一項協議——在兩年內中國不會接受來自德國對該型戰艦的訂單,但是要支持中國武力收回澳門,並且在一個恰當的時間將香港交還給中國。

雖然英國沒有答覆什麼是“恰當的時間”,但是在中國看來只要它不出手干預中國收回澳門的行動就足夠了——這是一次典型的訛詐,戰列巡洋艦並不是秘密,只不過這個名字可是中國的“原創”。其實這種類型的戰艦中國要比英國晚開工兩個月,但是中國和英國在資源分配比例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做法——戰列巡洋艦可是海軍用來套銀子的利器,在資源優先權上一直就是僅次於蒙古級戰列艦的存在,像這樣的戰艦都是一天三班倒,黑白不停的去趕工,而英國儘管工業實力強大,但是除了要肩負本國海軍裝備製造以外,還有龐大的海外訂單,一來二去這戰列巡洋艦的建造度反而要比中國慢得多。

中國的戰列巡洋艦並沒有採用蒙古級戰列艦那樣的三連裝主炮塔,而是四座雙連裝炮塔前後揹負式炮塔分佈在戰艦中心線上——戰列巡洋艦這樣與中國戰略不符同時又造價高昂的傢伙是不會進入中國海軍編制的,所以在戰艦設計上對於安全性的考慮則沒有中國自用戰艦這麼“周到”。

雖然接受英國的條件,但是譚延不愁這兩艘戰列巡洋艦賣不出去,對這種新型戰艦需求的國家有的是,當然這樣的破交利器在德國手中遠比在其它國家對英國地全球網絡威懾大得多,也更讓英國緊張的多。這也是英國試圖通過外交手段來隔絕中國造艦系統變成德國實力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在香港問題上給中國開了道口中國將有權力對香港內的鴉片和走私行動予以打擊,中國將會有一支人數在一百名左右的“警察部隊”駐紮在香港,同時中國海軍有權使用香港港口停靠補給生活物資……這些都被明確的寫在新的《中英香港問題新約》中。

按照中英兩國達成新的條約,香港雖然還在英國的控制之下,但是中國地“警察部隊”進駐香港有一定地執法能力將會對“殖民地”這一概念形成極大的衝擊,現在準確的說香港的歸屬權已經變得更爲複雜了,當然這是偏向於中國的好地傾向。

《中英香港問題新約》被公開後,中國地民族主意情緒進一步高漲,不過這種愛國主義情緒一直都是在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畢竟中國的綜合實力在全球範圍內是比不上那些老牌列強的。在對外政策上向對俄國的“鯨吞”行動是很少出現的。而中英兩國在談判桌上下的較量所採取地“蠶食”纔是主流。

歐洲那邊幾大強國繼續在和稀泥,而中國則以更加穩健地腳步開始建設它的現代工業體系,在大洋對岸地美國看來中國這一舉措實在是太得人心了——蒙古號戰列艦在公開進入海試環節後,中國和英國在國家戰略上的不同顯現無遺,無畏號還半遮半掩。但是蒙古號卻是大張旗鼓。當然這艘戰艦也讓美國人看得心驚肉跳,開始有些後悔拒絕中國提出地太平洋海軍限制條約了。

美國的第一級無畏艦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已經在去年的十二月開始開工建造,不過要想等它服役美國海軍至少還要等上兩年才行,這兩年的時間足夠讓中國新一代的戰列艦建造完工服役海軍。從這個角度而言,美國對中國的忌憚不是一點半點,尤其是美國和中國總統號稱世界各國元中最懂海軍的元,泰迪熊已經攢足了力氣開始決定他每年建造兩艘戰列艦的諾言——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便是第一個實現的目標。它的兄弟密歇根號戰列艦同時在紐約船廠開工。

在看到費舍爾和提爾皮茨這對冤家都以辭職相威脅。迫使國家擴大海軍投入後,泰迪熊感到非常的慶幸中國似乎對海軍軍備競賽沒有多少興趣。還是自顧自的以特有從容的步伐來建設自己的海軍。即便如此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感到了巨大的威脅——作爲中英幕後交易的一部分,英國將會幫助中國從巴西手中奪取一艘戰列艦的訂單。巴西第一批向外訂購的兩艘戰列艦爲中英平分,聯想到中國那艘尚未公開的神秘的“一號艦”,羅斯福決定在年度開工建造三艘特拉華級戰列艦。

羅斯福遊說美國國會,終於艱難的通過了追加一艘特拉華級戰列艦的撥款,這也使得美國在年度的海軍軍費大漲,在這一年美國的海軍軍費達到了一億兩千萬美元——相對於年的六千萬海軍軍費,數額增長一倍,而這一年聯邦財政總支出爲五億八千萬美元,海軍軍費佔國家財政支出總額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百分之二十多!

相對於羅斯福辛苦遊說美國國會,他更擔心自己這樣的舉動會不會激怒中國捲進這場波及世界的海軍軍備競賽當中來,他的幕僚通過類似公理會等各種組織和個人對中國進行了一次評價。反映上來的報告已經明確指出中國作爲一個基本完整的國家(收回海關和租界,對於香港的前途所有人都不會懷疑),其財富增長几乎是以百分之十五以上的度遞增,其工業化前景不可限量且坐擁世界最大的市場,按照英德的標準若中國也捲入海軍軍備競賽且目標又是美國的話,那將會是一場災難——年和年中國出現的海軍主力戰艦頻頻亮相服役海軍的情況將會再現,而務實的中國人顯然會將其運用到戰爭中去!

爲了試探中國對美國追加造艦款項的反應,塔夫脫在年的十月份再次訪問中國並且得到了中國總統、總理、國防部長、海6軍總參謀長等中國頭面實力人物的接見——還停留在圖紙上的特拉華級戰列艦將會在十一月三艘同時開工建造,塔夫脫的任務便是協調中美兩國在太平洋上的海軍實力對比問題,務必控制中國不能挑起太平洋海軍裝備競賽。

對於譚延來說塔夫脫並不陌生,塔夫脫家族是俄亥俄州的富豪,通過伍軒仁家族譚延和塔夫脫家族有一定的生意往來,不過塔夫脫家族未必知道自己在商業上的合作者未必是譚延——自從譚延給中國海軍“斷奶”後,他名下每年龐大的石油收益必須要尋找新的投資點,而伍氏家族在美國替他掌管過兩千萬美元的資產投資。之所以和塔夫脫家族有生意上的往來也是因爲塔夫脫和羅斯福的關係非比尋常,按照中國人的說法便是羅斯福的“接班人”,雖然美國的政治制度不可能有“接班人”一說,但是共和黨現在風頭正盛,沒有什麼太大的意外話,羅斯福肯定會大力支持塔夫脫來競選總統——相對於別人,羅斯福更新任塔夫脫來繼承他的政策,在涉及政策的延續性問題上,塔夫脫是羅斯福的不二選擇。

第13章 中體西用第28章 趣事第68章 造假第190章 投降第143章 造艦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301章 圍堵第136章 漫雪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章 秀才第159章 銀元第132章 唱戲第367章 敲打第207章 底線第251章 意志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367章 敲打第389章 調整第35章 肥羊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43章 顧盼第144章 演習第261章 說客第394章 沙皇第6章 賭局第110章 狀元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87章 分歧第148章 起義第34章 會面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77章 開端第136章 漫雪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249章 遭遇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93章 庭辯第99章 壓力第99章 壓力第15章 婚事第33章 拆補第56章 邀請第121章 小站第360章 一邊倒第264章 外交第326章 資本第315章 推進第69章 籌款第106章 公車第205章 挖角第297章 得手第17章 排場第185章 閒子第69章 籌款第266章 建國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92章 咽喉第304章 博弈第303章 意外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334章 強權第114章 清洗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96章 燈塔第331章 希望第244章 導火索第70章 危機第113章 內外第90章 成交第380章 開戰第226章 試探第161章 連環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148章 起義第63章 宣戰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220章 刺殺第328章 施壓第334章 強權第252章 猙獰第323章 讓步第325章 垮塌第316章 依託第271章 交易第192章 申訴第335章 發難第323章 讓步第33章 拆補第78章 燃燒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36章 戶口第48章 遇敵第276章 承諾第263章 易幟第195章 策略第22章 劫富
第13章 中體西用第28章 趣事第68章 造假第190章 投降第143章 造艦第124章 釜底抽薪第301章 圍堵第136章 漫雪第391章 釜底抽薪第2章 秀才第159章 銀元第132章 唱戲第367章 敲打第207章 底線第251章 意志第350章 連橫合縱第367章 敲打第389章 調整第35章 肥羊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43章 顧盼第144章 演習第261章 說客第394章 沙皇第6章 賭局第110章 狀元第351章 流動的資本第287章 分歧第148章 起義第34章 會面第267章 不斷進步第272章 生存的權力第365章 一變再變第377章 開端第136章 漫雪第384章 人道行動第249章 遭遇第364章 心理暗示第193章 庭辯第99章 壓力第99章 壓力第15章 婚事第33章 拆補第56章 邀請第121章 小站第360章 一邊倒第264章 外交第326章 資本第315章 推進第69章 籌款第106章 公車第205章 挖角第297章 得手第17章 排場第185章 閒子第69章 籌款第266章 建國第254章 最後的表演第92章 咽喉第304章 博弈第303章 意外第216章 空頭支票第334章 強權第114章 清洗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180章 危險與機遇第176章 變法九要第296章 燈塔第331章 希望第244章 導火索第70章 危機第113章 內外第90章 成交第380章 開戰第226章 試探第161章 連環第366章 迷霧重重第148章 起義第63章 宣戰第269章 當今皇帝第220章 刺殺第328章 施壓第334章 強權第252章 猙獰第323章 讓步第325章 垮塌第316章 依託第271章 交易第192章 申訴第335章 發難第323章 讓步第33章 拆補第78章 燃燒第289章 最後的晚餐第236章 戶口第48章 遇敵第276章 承諾第263章 易幟第195章 策略第22章 劫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