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罷相(上)

折彥衝見楊應麒攔了自己的話,雖是異姓兄弟臉上也不免一黑,他沒有說話,但看到那神色連陳正匯也不禁爲之膽寒,楊應麒卻還是站了出來,直視折彥衝道:“大哥,你真的要打?”

折彥衝不回答,彷彿認爲這是句廢話,楊應麒繼續說道:“這場仗能不能打贏是一個問題,大哥和六哥認爲我們能夠大勝,我卻比較保守,認爲時機未到,但我也不敢說我的主張一定是對的。可是大哥,我還是希望你能再考慮考慮,畢竟這一仗打下來,無論誰輸誰贏都將是千萬人頭落地,就算我們真能打贏,是否也該想一想這樣值不值得,想一想有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畢竟,趙宋不是漠北,不是契丹,不是女真,趙構這幾年做得不錯,江南的百姓過得也還可以,若我們就此起釁,就算勝了,大義也不見得會在我們這邊。”

蕭鐵奴聽到大義兩字就想冷笑,但一眼瞥見折彥衝越來越顯得深邃的眼睛,話到嘴邊便吞了回去。屋內雖站着許多人,但此刻卻彷彿只有折彥衝與楊應麒兩個是存在的。

“應麒,”折彥衝開口了,用幾乎從來沒有對楊應麒用過的語氣對楊應麒說:“如果這場仗我認爲勢在必行呢?”

“我不會退讓的。”楊應麒道:“政府的存在是爲了保護百姓,而不是用百姓的性命來換取政府的威嚴。我身居相府,爲百官之首,在這一點上不能退讓。”

折彥衝道:“你說的沒錯,但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只會給將來留下更大的禍端,會給百姓帶來更多的危害和痛苦。這就叫長痛不如短痛!”

楊應麒道:“但我還是認爲會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折彥衝問:“是什麼?”

楊應麒閉上了嘴,折彥衝道:“你覺得有辦法,但你還沒想到,是吧?”楊應麒道:“是。”

折彥衝笑了,那不是微笑也不是冷笑,他和楊應麒的合作已經超過二十年了,從年幼到年長,從弱小到強大,經歷了幾次的大起大落,在最危險的時候甚至都曾把性命交到對方手裡,兩人對對方的熟悉,甚至還超越了對自己的瞭解,有很多話本來也不需要說這麼長,常常只需一個顏色便能知道彼此在想什麼,但今天兩人還是把話說了出來,這與其說是辯論不如說是表態。

“應麒,”折彥衝道:“你心裡的想法,我明白。我知道你珍惜羽毛,我知道你想做好人,但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多並不是一味好人就能做成的。好吧,既然你不想壞了自己的名頭,那這次壞人就由我來做。”

楊應麒忍不住全身一震,有些結果他雖然已料到很可能會發生,但仍然希望折彥衝能在最後一刻回心轉意,但現在他卻忽然發現自己所擔心的事情也許會比預料中發生得更早!

折彥衝的眼光已不在楊應麒處了,他面向羣臣,說道:“南征的事情我們既已議定,這個大方向就不再更改!今後羣臣也不得再議!要議,就議如何打好這場仗!這是接下來大漢所有事情的中心!不過我們要打贏這場大戰爭,需要相府、樞密緊密配合,但是丞相反對此事又不肯退讓,他不配合,我們接下來的事情就沒法做!大漢不能因爲他一人而停滯不前,所以今日我就行罷相之權,免去楊應麒一切職務!”

羣臣方纔雖然都想楊應麒可能要糟,卻也不料折彥衝會發作得這麼快這麼厲害!一聞罷相之言屋內無不聳動,陳正匯出列跪請道:“陛下!請收回成命!”

劉錡亦要出列,還沒開口已被折彥衝以眼光阻住道:“你不要開口!別忘了你是武將!”劉錡左腳擡了半步,便暗歎一聲縮了回去。

折彥衝對陳正匯道:“你的請求我不準,退下!”

陳正匯又叫道:“陛下!請收回成命!”

折彥衝又喝道:“退下!”

陳正匯第三次叫道:“陛下!請收回成命!”

陳顯張浩等見折彥衝怒色將發,忙一起上前道:“陛下息怒!”陳顯道:“丞相無過,陛下因一議而罷之,是否太過倉促?”

折彥衝道:“大事當前,君相不可不協,文武不可不調,如今楊應麒既不願協助我,又與樞密不調,若由他再居相位,徒增朝廷混亂,誤國家大事!”

張浩道:“但丞相畢竟無過。”

折彥衝道:“丞相之職,是無過的人便做得的麼?丞相是職位,又不是爵位,爵位因功而立,因過而免,職位因勢而立,因勢而免——你身爲副總理大臣難道連這一點也弄不清楚麼?這次罷免楊應麒不是因爲他有過,是因爲他不合適!”

陳顯和張浩一時無語,陳正匯道:“陛下……”折彥衝截斷道:“你若有道理就講來,若是要求情就給我住口!你是副總理大臣,我要罷免宰相你沒有封駁之權!若再無理糾纏,我便治你越職之罪!”

陳正匯被折彥衝言語窒住,一時說不出有力的話來,折彥衝從幾個副總理大臣身上看過去,從陳正匯身上移開,便落在韓昉身上,韓昉心中正竊喜,折彥衝卻又將眼睛移開,最後落在陳顯身上,說道:“新丞相確立之前,相府暫以副總理大臣陳顯爲首。陳顯!”

陳顯行禮道:“臣領命。”

折彥衝道:“你爲積年老臣,深通吏道,自今日起暫替楊應麒掌管相府。新的總理大臣任命之前你要做好兩件事情,第一件是統領百官處理好日常政務,第二件是主持廷推,按制舉出新總理大臣候選人來。領命吧!”

陳顯領命之後,整個會議便告結束,他率領相府諸大臣送折彥衝、蕭鐵奴和劉錡諸將出門,回來時見楊應麒已不在了,屋內只剩下幾個副總理大臣,韓昉患得患失,陳正匯憂憤交加,郭浩張浩沉默不語,陳顯心想:“這當口,說多錯多。”便道:“諸位,老朽雖不稱職,但皇命既下,只好老着臉皮尸位素餐幾天了。今日陛下忽然罷相,朝野聞訊勢必譁然,我等身爲相府重臣需得示之以寧靜,一切如常,方能安撫人心。”

陳正匯雖然不滿,但他畢竟是歷練多年的人,尚能保住理性,張浩見陳顯言語得體在理,便幫着道:“陳老所言甚是。”又道:“陳老,如今咱們幾個就以你爲首,這接下來的事你就安排吧。”

陳顯撫了撫鬍鬚道:“一動不如一靜,日常公務,仍如往昔。我料此訊傳開以後都中必有一番喧鬧,咱們以不變應萬變,待得大夥兒都冷靜了下來,再着手廷推之事,各位以爲如何?”

張浩首先贊成,韓昉陳正匯亦覺可以,當下由當值的張浩留駐相府,其他副總理大臣都散了。

陳顯回到家中時消息尚未傳出,他也不多言,自回房中讀書,到傍晚時分忽有大大小小的官員、代表前來求見,陳顯告了病,一概婉拒。這一日陳楚在外風流,本來已告訴管家自己今夜不回來了,但到了晚間忽然回府來見陳顯,驚問道:“爹爹,真的罷相了?”

陳顯眼不離書,若無其事道:“連你都知道了,那還有假的?”

陳楚吐了吐舌頭道:“好厲害!說罷就罷,連半點徵兆都沒有!”

陳顯將書一放,冷笑道:“怎麼沒徵召!之前種種,哪件事不是爲了今日!”

陳楚道:“那個我也知道,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快!楊元帥才走了幾天啊!”湊了上來道:“老爹,聽說丞……那七將軍一罷相,你就扶正了,恭喜,恭喜。”

陳顯拍了他的腦袋一下道:“別給我胡鬧!這當口,誰代理這個宰相誰倒黴!從今天開始我除了公務相關者誰也不見,除了公務相關者什麼話也不會說,你也少給我惹禍,乖乖呆在家裡,哪也不許去!”

對於陳顯不許自己出門的禁令,最近一年陳楚至少聽了七八回了,但他哪次理會過?他想了一想道:“老爹,你說七將軍這一罷,是不是就完全失勢了?”

陳顯嘿了一聲道:“他從掌管漢部到掌管漢廷逾二十年,根深蒂固,要推倒他哪有那麼容易的!現在他們倆鬥法鬥得正緊,咱們少摻和,看看再說,看看再說。”

陳楚道:“那老爹你覺得七將軍有沒有機會東山再起呢?”

陳顯目光中露出了一絲警惕:“你要做什麼!”

陳楚道:“我要借一下老爹你的眼光啊。有道是:‘牆倒衆人推’——現在七將軍一罷相,那些勢力眼、牆頭草一定搶着倒戈,他不管心中有什麼主意,看着這些人的臉色也不會好過。但若老爹覺得他有機會東山再起,那現在去幫襯他正是時候!”

陳顯斥道:“不許胡鬧!這段時間你也不許去騷擾他,也不許去巴結他!他若有事交給你做,你老老實實做好就是,若他不找你你也千萬別上門!現在什麼事也不幹對我們最好。你賺你的太平錢,我做我的太平相,樂得逍遙。”

陳楚訝異道:“太平相?爹爹你覺得自己能做太平宰相?”

陳顯微笑道:“只要你不給我闖禍,應該錯不了。”

陳楚啊了一聲,連連恭喜,又道:“丞相大人就任以後,還請多多照顧小人的生意!”

陳顯本來又已拿起書來看,一聽這話忍不住用書啪的一聲打了陳楚後腦兩下,笑罵道:“我怎麼生了你這個憊懶兒!”

陳楚只是樣子像敗家子,肚子裡的精明實不在乃父之下,這時摸了摸後腦,嘆道:“不過老爹,雖然陛下現在爲形勢所迫,處事還能依足規矩,但是若讓他率兵統一了南北,到聲威大震、成爲宇內一人時,你說他還會不會像今天這樣自制?”

陳顯沉吟不答,陳楚又道:“要真到了那一天,我的生意未必好做,老爹你的宰相也未必太平。”

陳顯嘆了一口氣道:“其實不光是他,就是換了楊應麒得勢,對我們來說也未必就是件好事。”

陳楚點頭道:“不錯,這君相兩人也都太強勢了,夾在他們中間做人實在太累。以前胡人塵囂甚上的時候還得靠他們給我們擋着,現在眼看都太平了……唉,哪天他們兄弟幾個都死光了纔好。”

陳顯嚇得跳起來捂住他的嘴道:“你瘋了!說這種話!”

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10章 絕地(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65章 陰陽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2章 鷹兔(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67章 裂變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193章 秦檜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59章 針鋒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94章 正名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60章 利害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2章 鷹兔(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90章 名妓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159章 針鋒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335章 議封王(上)
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10章 絕地(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七十二章 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348章 秦府(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296章 東海的不滿(下)第141章 陷燕京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165章 陰陽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12章 鷹兔(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167章 裂變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193章 秦檜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316章 塘沽民心(上)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59章 針鋒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上)第194章 正名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60章 利害第292章 兄弟父子難言(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12章 鷹兔(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11章 夜遁(下)第190章 名妓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159章 針鋒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335章 議封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