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

所有不願意臣服於漢部的女真人都知道,他們必須團結起來才能對抗得了折彥衝。但是,知道要團結和能否團結完全是兩碼事。?

金國既有的利益格局是女真人全面團結的最大障礙,如今的漢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大家隨隨便便走在一起也能壓制住的漢部了,現在要想對付折彥衝,金國各方面的勢力——尤其是吳乞買、宗翰和宗輔必須建立起真正的、深層次的統一,而不是像上次遼口之戰一樣貌合神離的暫時相聚。?

要對付漢部,金軍必須有統一的政略部署,必須有統一的軍事行動,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一個擁有絕對領導權的軍事指揮中心,必須有一個名實相符的政治領袖和軍事領袖,要不然就沒法達成一些必要的割捨,比如從陝西撤兵,甚至是爲了保住東北而將整個西京路暫時拿來做戰場。?

可是,該由誰來做這個領袖呢?吳乞買?宗翰?還是宗輔?就算宗翰偉大到可以爲國家捨棄自己的慾望和權益,他底下的婁室、完顏希尹、韓企先等人未必會贊成他全面交出權力;就算宗輔可以豁達到爲全族的利益而將二房所掌控的軍政大權交付出去,宗幹、宗弼他們也未必會答應;當然,如果金國皇帝吳乞買肯爲大局而讓位,那自然也是一個辦法,可惜這種期望的虛妄性實在不下於水中撈月。?

要打破金國現在的這種利益格局而趨於統一,一般來說都需要不止一次的政治鬥爭和政治清洗,可在當前這種局勢下,金國的高層若再發生內亂,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所有具備政治頭腦和軍事才華的完顏部將領都知道,女真必須趕在漢部與中原勢力統一起來之前發動攻擊,可是,知道要先發制人和能否做到也是兩碼事。?

在過去幾年的瘋狂南侵中,金人打下了一片大大的疆土,但同時也讓金軍的精華部隊分散得七零八碎。漢部後勤力量強大的流求、麻逸懸於海上,金軍就是想騷擾也跨不過去;而漢部軍事力量強大的遼東半島、山東半島和塘沽卻是通過渤海海運連成一片的整塊,金軍想要從各個方面同時發動進攻力量有所不足,金軍想要集中攻擊一點,漢部又能夠比金軍更爲迅疾地從其它地方調來增援!而更要命的是,金軍如果打算集中力量攻其一點,其它領土便會暴露在漢部面前成爲打擊對象。比如集中兵力攻擊山東,則燕京、東北都會露出破綻;集中兵力攻擊塘沽的話,河東和遼河流域又隨時會遭受襲擊;如果想像上次那樣圍攻遼口,那恐怕在遼口攻陷之前金國在燕雲和中原的防線就會全面告急!?

南侵前的那次遼口攻防戰已經讓金軍知道:他們想要以部分兵力攻佔遼南是不大可能的了——雖然在遼口攻防戰以後金軍軍力大爲擴張,但漢部的主力軍事系統也沒有閒着!?

折彥衝回歸漢部之前的那次山東攻防戰又讓宗翰、宗輔明白,就算集中東路軍的大部分兵力和西路軍的部分兵力也難以徹底打敗這個地區的抗金力量——而這還是沒有計算漢部主力投入戰場的情況!?

在楊開遠到達以前,塘沽本是金軍將領計劃中的突破口,可是楊開遠出現在塘沽以後形勢便爲之大變,雖然金軍還沒有攻打過塘沽,但在戰將們的心裡塘沽已經隱隱變成第二個遼口。戰將們的這種印象並非沒有道理,因爲塘沽和遼口實在很像:漢部經營已久的大城;瀕海靠河水師可以爲援;後有良港可以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最後還有一點,那就是同樣由楊開遠坐鎮!?

當然,漢部也不是完全沒有弱點,比如河東的曹廣弼顯然就有多方面的破綻,又比如剛剛易幟的蕭鐵奴兵力也明顯不足,如果金軍能集中強大的軍事力量對這兩個地方雷霆一擊,勝利的希望是很大的,可是這兩個地方雖然扎眼,但在這裡首先取得勝利並不能讓金漢之間的勢力對比產生顛覆性的變化,因爲折彥衝如果毅然放棄對這兩個地方的增援,任由曹、蕭自己去應付求生,而親率大軍直搗會寧或者燕京,那時金軍應該先滅曹、蕭,還是先援會寧、燕京??

總而言之,宗翰、宗輔和撻懶這三大巨頭在燕京的聚會並沒有取得任何對金國有益的成果,反而是在吵吵鬧鬧中讓三方越走越遠——因爲他們根本找不到一個對三方都有利的方略來,也都不肯爲其它兩派勢力而作出大讓步。儘管大家都明白:再不合作金國就危險了!但明白歸明白,卻是知之而不能行!?

每次會議以後,撻懶都要腹誹宗翰心存篡逆,意圖挾制朝廷,又罵宗輔不識大局,將來金國若亡於漢部他要負最大責任!而宗翰、宗輔又都覺得吳乞買是想借漢部之事削他們的權,“貌似爲公,實是爲私,貌似爲國家,實是爲自己”!同時宗翰、宗輔也不太滿意對方的表現!宗輔認爲宗翰老早就該把滯留在陝西的兵力抽回來,集中力量經營好燕雲一線。而宗翰則怪宗輔在圍攻太原曹廣弼時抽腳得太早,若他能不怕楊開遠對燕京的威脅多堅持半個月,那漢部在河東的軍勢就算不覆滅也要元氣大傷了!可當時宗輔能不顧忌燕京這個後方嗎?要知道燕京和塘沽之間可是朝發夕至的距離啊!更何況威脅着燕京的是楊開遠!?

在金國高層的吵吵鬧鬧中,兩河的百姓享受到了短暫而可貴的和平。這時候金軍已經全面退出黃河以南,漢金對峙的主戰場便集中在形勢錯綜複雜的河東路和河北西路。?

曹廣弼這時已經順汾河而下,在晉州與王彥的前哨部隊接上了頭,在士紳和義軍的幫助下忠武軍已經取得了汾河河谷中段的控制權。未來如果發生大戰的話,曹廣弼進可以據太原解放河東全境,威脅雲中,退則可以收縮兵力,順流下晉州與隆德府聯成一片,以待折彥衝在東邊的響應。而銀術可則將兵力稍稍東移,和宗輔在真定府的守軍連成一氣,如果戰爭打響,他進可以收復太原,逼迫上黨,退可以縮回燕京,不必再擔心被曹廣弼和王彥南北夾擊了。?

以河東戰場爲中心,東南是劉錡、趙立的軍勢,正南方是大宋殘留在汴梁的軍力,西邊是婁室和舊宋陝西兵馬,正北方則是金軍最強大的主力——宗翰和宗輔所在的雲中、燕京。就這樣,金漢雙方在河東路、河北西路的內部和外線屯據了數十萬的兵力,但因爲雙方都還沒有決定好怎麼打,所以局勢便在極爲緊張的情況下引而不發!?

標誌漢部成功統合抗金勢力的“華夏擴大會議”還有兩個月就要舉行了,很多人都認爲金軍會在會議之前或者會議期間發動攻擊,不過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無論宗翰、宗輔還是曹廣弼、楊開遠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楊應麒要成親了。

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58章 故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章 部勒(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4章 過冬(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81章 責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7章 去向(下)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6章 邊關(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7章 去向(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169章 飢亂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
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25章 收俘虜(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上)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347章 嶽幕(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上)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314章 割地之議(下)第158章 故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5章 收俘虜(上)第356章 蝶夢(下)第255章 威脅下的團結(上)第344章 北遊(上)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2章 部勒(下)第224章 建炎之立(下)第279章 薑桂之性多老辣第4章 過冬(下)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03章 臨潢風沙迷眼(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298章 蕭帥的大意(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34章 海賊水兵(下)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81章 責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上)第7章 去向(下)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42章 貳臣歸附(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146章 故人矣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351章 囚君(下)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332章 金蘭折(下)第6章 邊關(下)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7章 去向(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下)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169章 飢亂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上)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