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兩日來, 無論是垂拱殿早朝、後殿再坐還是夜間召對, 衆臣說得最多的就是契丹女真一事, 漸漸分了兩派意見, 以樞密院朱相爲首的主戰派提出趁機聯合女真, 攻打契丹, 收復燕薊。以蘇瞻爲首的主和派提出遵守澶淵之盟, 派使者往前線調解, 促成女真契丹坐下和談。主和派裡又有像謝相這樣主張應幫助契丹攻打女真的。

趙栩得了九娘送的信, 細細讀了幾遍,有些不服氣,心裡對蘇瞻不免好奇。幕僚們整理後的密報和建議送到他手裡, 也只比耶律奧野晚了大半天。他心裡已有了定論, 想着肯定不能幫女真打契丹,沒想到張子厚卻贊成謝相,力爭應該出兵攻打女真。他便也不出聲,留神聽着二府各部官員們能爭論出什麼新花樣來。

福寧殿素幔無飾,其他一如往昔。青綠古銅博山爐靜靜立在金磚上, 冷冷清清,無一絲氤氳。往日官家常用的龍涎香, 因太皇太后不喜, 司設女官不敢再用, 特意從奉宸庫裡領了十來斤鶯歌綠伽南香,用三佛齊王國來的錫制雕花大盤盛了,放在殿內, 整日裡滿殿奇香,縈繞口鼻。衆臣也因此個個精神抖擻,說話的聲音都比往常大了許多。

“臣力主和女真結盟共滅契丹!收復燕雲十六州!”朱相因面色發紅,語氣激動,擲地有聲。朱綸此人,辦事細緻周密,謹守禮儀重規矩,會站在太皇太后一邊不足爲奇。趙栩自從知道他奉太皇太后旨意,調用侍衛親軍步軍司去劫持舅母魏氏一事,就對他十分戒備。

“後唐無恥,割讓燕薊等十六州給契丹。列位臣工難道忘記燕雲十六州於我大趙之意義?忘記了興國年間,太宗北伐契丹未果,在高梁河中了箭,傷心而歸?忘記了雍熙年間岐溝關大敗死傷者壅塞沙河?!忘記了德宗時候澶淵之盟的恥辱?契丹如今每年索歲幣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如今有機會一雪前恥,收復燕薊,蘇相卻一再反對,太過怯懦!”朱綸實在不滿蘇瞻氣定神閒的那幅模樣,也顧不得忌諱了,索性大開大合直逼蘇瞻。

他的每一句話,都說得衆人面色劇變,大趙建國以來,這燕雲十六州,就不太能提。大趙契丹結盟,雖是兄弟國家,可總是家裡有點錢的哥哥往弟弟家送錢,還越送越多,這人心裡總膈應得難受。雖然成宗和先帝都和契丹壽昌帝神交已久,但衆臣被朱綸這幾句重話說得實在戳心戳肺。三衙的幾位都指揮使更是面露不忿,躍躍欲試。

張子厚擡起眼看了看蘇瞻。見蘇瞻依然不急不躁,毫無怒氣。他對蘇瞻最是瞭解。蘇瞻向來保守,當年新舊兩黨相爭,他年紀尚輕,卻已經是司馬相公的得力心腹之人。他在朝堂上極善引經據典,卻又不死板,還常去農田村縣,數據紮實嚴謹。好幾項新法推行了不少年,都半途終結在蘇瞻手裡。朱綸急切了,反而不妙。

張子厚意外的是,燕王明明是銳意進取之人,武藝謀略有太-祖之風,即位後理應揮兵北上,聯合女真攻打契丹纔對,竟也會反對趁此機會攻打契丹。想起那夜陳家屏風後出來的那位孟氏九娘,眼中鋒芒畢露難掩激憤,能指出蘇陳聯姻的幾處關鍵點都出自他的手段,還立刻明白了他的後手,更不似普通女子只會哭哭啼啼瞎鬧騰,的確稱得上心思敏捷胸有丘壑。他不自覺地伸手指壓了壓眉心,只希望燕王不是受了她的影響。

即便如此,她也配不上九娘兩個字。張子厚揚了揚眉,側耳聽蘇瞻說話。

“朱相莫急,蘇某最後有幾件事需請教朱相,若諸事無疑,蘇某自會鼎力支持毀約北伐。若能在我等手上收復燕雲十六州,蘇某做夢也要笑醒了。”蘇瞻嘴角露出一絲笑意,朱綸是累了纔會這麼急。

朱綸剛歇了口氣,被蘇瞻一笑,背上又沁出了一層汗,才覺得站太久,後腰疼得厲害。蘇瞻一笑,通常意味着他成竹在胸勝券在握,別人心裡就發毛。以前蔡相就酸溜溜地說蘇瞻這人贏都贏了,還要笑那麼好看,扎人心又扎人眼,最是討厭。果然是個討厭的人啊,偏偏滴水不漏。朱綸放低了聲音:“蘇相請問。”

“如今我大趙有禁軍多少人?”蘇瞻對着太皇太后定王的方向拱了拱手,轉頭問朱綸。

“八十萬!”朱綸沉聲道:“若連雜役和各州廂軍在內,已有一百二十五萬兵力,較太-祖時候多出四倍!”這也是樞密院和三衙雄心勃勃的原因。

“女真軍有多少人多少馬多少騎兵?”蘇瞻徐徐問道。

朱綸一愣,他倒是準備了契丹兵力的數字,卻沒想到蘇瞻掉頭問起了女真。

殿上衆人都一愣,趙栩不動聲色地垂眸不語,心裡卻又有那麼點酸溜溜的。蘇瞻和九娘倒是不謀而合,都是從女真現狀入手。

蘇瞻笑起來,果然很討厭。

“張某離開樞密院時,女真契丹剛剛在吳王調停下休戰。北面房有記載,女真完顏氏兩千五百人破寧江州,後以三千七百千人,取契丹賓、祥、鹹三州,破契丹十萬東征軍,應收編近兩萬契丹降兵。故兩年前,女真最多也只有兩萬五千精兵。”張子厚上前一步:“盡是騎兵。”

他看向朱綸:“還請朱相恕子厚貿然失禮了。畢竟曾在樞密院多年,情不自禁。”

朱綸擺擺手:“哪裡的話。我們幾次三番上書要調你回樞密院,都被人以皇親爲由頭給擋了,我還等着看過幾天后那州官點不點燈。”蘇瞻你和陳青兩家結親,等燕王即位了,這大趙兩千多官員都等着看你是不是也得避避嫌呢。

蘇瞻點了點頭:“諸位主張北伐契丹的,皆因覺得女真軍力極少,憑一時之勇,攻下黃龍卻無人可駐紮,又退回達魯古城,面臨契丹七十萬大軍,必然背水一戰。若我大趙和女真前後夾攻,定能收復燕薊,甚至多拿下些契丹的地方。我可有說錯?”

朱綸點頭道:“契丹七十萬大軍傾巢而出,燕薊一帶兵力空虛。我大趙河北路現就有三十萬大軍,陝西路二十萬。就算秦鳳、永興軍對應西夏不動,河北路如何不能利用女真拖住契丹大軍而揮軍北上?”

“請問河北路三十萬大軍中,禁軍幾何?義勇廂軍幾何?”

“陝西籍義勇十二萬六千三百八十五人,禁軍十九萬,合計三十萬。”

蘇瞻點點頭,忽然轉頭問趙栩:“燕王殿下,和重有一事不明,殿下當年參與平定房十三之戰,開行軍神速之先河,更有奇異之事,殿下所率領的青州軍士,不過五六千人,還都是盜匪出身招安而來,不少人並未參加過正規軍中訓練,聽說都能以一當十,是何道理?”

趙栩郎聲道:“一是有先帝賜了尚方寶劍,我膽大妄爲,運氣也不錯。二是先檢閱軍士,驍勇者,升一級,將老弱怯懦者留在青州,實際上隨我日夜奔襲的不過三千人而已。再就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凡殺敵取左耳爲證,滿十耳者,就賞半月俸。”他頓了頓,有些感傷道:“這批軍士雖有了神武之名,可是賞俸過多,戶部和兵部都不願履諾,拖了一個半月,最後還是先帝寬宏,從他私庫出的。”

蘇瞻拱手道:“請問殿下,軍士在怎樣的年紀纔能有不畏死傷之心和驍勇善戰之能?”

趙栩看着他搖搖頭:“人人都畏生死,程度不同而已,以我之見,十五至二十歲,血氣方剛,畏懼最少。二十至二十五,剛剛有了家室,必然拼死奮戰要活着見妻兒。我所選軍士,多爲這兩批。”

三衙的幾位都指揮使紛紛點頭附和,他們沒想到燕王雖然只經歷了一戰,卻對兵力強弱瞭如指掌,不由得對他生出了欽佩之情。

蘇瞻轉向朱綸:“請問朱相,要以我大趙步軍去功契丹輕騎重騎,可想而知,非驍勇善戰者不可。河北路三十萬大軍,符合殿下所言的,又有幾何?”

朱綸一愣,看向張子厚。張子厚抿脣垂眸不語。

蘇瞻接過兵部郎中手中的摺子,嘆了口氣:“諸位臣工,河北路十九萬禁軍,年十五至二十五間的,不過五萬九千三百六十二人,三分之一而已。其中騎兵只有一萬一千餘人。請問如何收復燕雲十六州?這幾年軍中募兵的人數越來越多,年齡均數卻也越來越大,爲何?”

朱綸漲紅了臉,樞密院和三衙都不開口了。

蘇瞻將摺子呈給太皇太后,轉身道:“西夏梁氏年後陸續陳兵於銀州、夏州、宥州、靜州,會州,蘭州、興州、靈州,總計已達二十萬餘衆,虎視眈眈,我大趙秦鳳路、永興軍路、河東路,都不可動也。此時再北伐契丹,實在有心無力啊。河北路三十萬人,還有年滿六十歲的剩員兩萬餘人,領半俸,從雜役,其中五千餘人今年年底將滿六十五歲退役。”

張子厚心中暗暗嘆了口氣,指望朱綸能辯論得贏蘇瞻,不如指望母豬上樹。

蘇瞻憂心忡忡地道:“各位,澶淵之盟看似我大趙要給契丹歲幣,可各位有無看到大趙和契丹的四處榷場,一年帶來數倍於歲幣的好處嗎?一百五十萬貫!又可知道河北路三十萬人若是出兵一個月,又需要多少錢?八十萬貫!是和還是戰?還請各位算一算這本賬,去歲一年,大趙國庫收入一億三千萬貫,可一百二十五萬大軍,耗費九千萬貫。八成養兵!若是西夏再侵,北伐契丹,敢問朱相,錢從何來?勝率幾何?若是像謝相所說的,反助契丹攻打女真,契丹會不會歸還燕雲十六州?還是會出這筆錢?”

趙栩凝神看着蘇瞻,雖然鬆了一口氣,心裡一股酸溜溜的滋味又涌了上來。

什麼蘇瞻會爲國爲民考慮絕對不會贊成北伐契丹,什麼憑蘇瞻的才能,必然能說服羣臣,什麼六國論的道理。唉,九娘洋洋灑灑寫的信,沒有這些數字和道理,卻和蘇瞻的意思一個樣,沒錢,沒人,屋子外還有個強盜總在轉,你卻爲了多佔幾塊鄰居家的地先去打鄰居,只怕自家屋子也保不住。

竟然有這麼一個男子,雖然是她表舅,卻被她這麼認可推崇!縱然有榮國夫人在天之靈提點她蘇瞻那一套行事風格,可字裡行間的那種信任卻毫無疑問是九孃的語氣。榮國夫人恨蘇瞻還來不及呢。想到這個,趙栩就抑不住地難受,握拳抵脣輕輕咳了兩聲。

蘇瞻環視四周,嘆道:“想來列位也不會忘記六國何以亡於秦,齊國坐山觀虎鬥,最終失去強援,不能獨存。契丹百年來和大趙交好,兩年前趙夏之戰,縱然契丹公主還和親去了西夏,壽昌帝依然給河東路送去近千匹契丹軍馬。我等豈可辜負德宗一片苦心,先行毀約於兄弟國?不仁不義,失信於天下,又有何面目對天下人?我大趙不可無防人之心,卻也不可存心害人吶。”

趙栩一瞬不瞬地盯着蘇瞻,那股子酸意已經衝到了腦門上。蘇瞻他還真以六國來比擬!果然以仁義禮信收尾,如九娘所說,他就要以利服人了。這種又講理又動情還務實得很的說法,就算自己,恐怕也難以辯駁。趙栩看了一眼張子厚,這對師兄弟一個陽謀一個陰謀,只可惜竟會私怨頗深,但好處就是也不必費心制衡他們二人朝中的勢力了。

“再說女真部,他們和契丹素有利益衝突,對我大趙卻一直很是恭敬,這兩年都有來使朝貢,我們又有什麼道理去攻打女真?留兵力不強盛的女真牽制住契丹,大趙豈不是更安全?國與國,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我大趙若能以此制衡女真契丹,豈不兩全其美?”蘇瞻娓娓道來。

謝相已被蘇瞻說服,點頭連連稱是:“好大喜功,要不得!蘇相所言有理!”

殿上再無異議。太皇太后點頭道:“就按蘇卿所言。”衆臣鬆了一口氣,正待告退。殿外的供奉官帶着今日留在樞密院當值的院事孟在匆匆進來。

蘇瞻一怔,孟在的爲人,喜怒不形於色,能讓他滿面震怒的,定是大事!

作者有話要說:  注:

六國論,大家都熟悉,文言文閱讀理解都做過,蘇洵寫的。

本章兵力、數字,軍中政策、國庫收入、軍費支出數據,取自《宋史》、《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蔡襄集》、《潞公文集》、《歐陽修全集》、《欒城集》(這個是蘇轍所著)

鐵血英雄篇大劇情正式拉開帷幕。喜歡攢文的書友可以攢。

戰爭是一定會着墨的,大概也爲這第四卷查了近百萬字的資料。四國的史料,軍事研究書籍和冷兵器研究材料等等。其實用到的遠不如自己相像的那麼多。還是強迫症導致的。

好基友勸過我好幾回,這是晉江言情啊,沒人要看戰爭的!你太放飛自我了。

嗯嗯,是的,我還是想在六九的故事裡寫一點點。當然不會和歷史一樣。

感謝留言鼓勵我的書友,會加油的。謝謝支持正版訂閱。

第三百四十三章第257章第141章第87章 布第153章第90章308.第三百零八章第93章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54章第230章第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03章第125章第219章第115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205章第213章第三百二十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37章第27章第24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87章第264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百四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195章第192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74章第138章第87章 布第142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105章第80章第92章第67章第50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四章第83章第三百零七章第234章第238章第205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29章第86章第181章第182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26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291章第205章第222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120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二章臥棒斜插花水上漂這根線,埋在第三十七章。嘻嘻。第二百九十八章第73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48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67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318章第257章第54章第1章303.第三百零三章第48章第二百八十八章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27章第104章第212章第95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193章第178章第63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三百二十四章
第三百四十三章第257章第141章第87章 布第153章第90章308.第三百零八章第93章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54章第230章第65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203章第125章第219章第115章第三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205章第213章第三百二十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37章第27章第24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87章第264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三百四十六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195章第192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74章第138章第87章 布第142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105章第80章第92章第67章第50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三百六十四章第83章第三百零七章第234章第238章第205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29章第86章第181章第182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26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291章第205章第222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120章第二百八十四章第三百一十二章臥棒斜插花水上漂這根線,埋在第三十七章。嘻嘻。第二百九十八章第73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48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67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318章第257章第54章第1章303.第三百零三章第48章第二百八十八章172 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27章第104章第212章第95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193章第178章第63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十六章第三百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