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魏氏看着他們幾個,和杜氏相視而笑,心中也歡喜得很。

她是過來人,趙栩一提要藉着騎馬結社,又煞費苦心地送了四匹馬來,雖然言語中輕描淡寫,她又怎會不明白這孩子的心思!從陳青這裡她也知道六娘進宮已成定局,心裡更是憐惜趙栩。高太后想必是要將孟家的六娘許配給吳王。這普通百姓家也不能把兩個女兒嫁給兩兄弟,何況是天家?只看九娘剛纔的猶豫,恐怕這個極通透的孩子心裡也明白得很。

如今他們高高興興地結社,稱兄道妹,在各自成親立業前的幾年裡,若能開開心心聚在一起,也是美事。她做長輩的,能多幫他們一些是一些,將來也盼着他們念及今日,都能會心一笑。

待玉簪她們磨好墨,七人也都想得差不多了,便上前各自寫下了心中所想,請魏氏和杜氏來看。

孟彥弼笑着大聲道:“現在知道哥哥多吃幾年飯不是白吃的了吧?可輪到我來好好笑話你們了!”他一擡腿,一甩袖,唱一聲:“咚鏘咚鏘咚咚鏘,靈格郎裡靈格郎。”圍着那長案就轉了兩圈,衝着六娘一個亮相,卻是個擠眉弄眼的猴子臉。

六娘心裡又酸楚,又快活,直笑倒在杜氏懷裡。二哥以往總是和九娘才這般沒大沒小任意說笑,現在應是知道自己要進宮了,才這般哄自己高興吧。

蘇昕雖然一直聽說孟二郎是個瓦子裡說書的調調,可今日才半天,就已經被他逗得肚子都笑痛了。

杜氏也笑着直罵孟彥弼潑猴。因趙淺予年紀最小,魏氏和杜氏就先看她的。

趙淺予高高興興地拿起自己的那張紙:“我之前想了好些社名,六哥都說不行。現在我們正好八個人。那四川有蜀中八仙,唐朝有酒中八仙,道家有上洞八仙。所以我覺得就叫八仙社好了。說不準啊,咱們汴京八仙社,日後也能流芳千古呢!”

衆人見她說的頭頭是道,都笑起來。蘇昉笑着說:“你可不能把社長和副社長兩位酒中大仙少了啊。咱們社可是十個人呢!”

趙淺予一愣,紅着臉就要撕掉自己手中的紙。九娘笑着攔下來:“留着留着!阿予這個主意其實很妙!就是不知道阿予是要做蜀中仙、酒中仙還是那神通廣大的何仙姑呢?”

趙淺予瞪了眼:“自然我要做那最漂亮的何仙姑啦!快讓我看看你起的社名是什麼!”

衆人過來看九孃的,那紙上卻是三個飄逸靈動的行書“桃源社”。趙栩和蘇昉都同時說了聲:“好字!”

九娘前世寫一手衛夫人簪花小楷,筆斷意連,筆短意長,寫韻爲主。這世卻習王右軍的行書,委婉含蓄,結體妍媚,飄逸靈動。

九娘既已願意結社,便大大方方地笑道:“如阿昉哥哥所說,能聚在一起就是緣分。我們八人雖然享父母祖輩之蔭,無溫飽之憂,卻也肩負着趙、蘇、陳、孟之姓。如今雖然年紀小,可日後恐怕身不由己,哥哥們免不了要爲家族爲國家效力,全一個忠孝節義;姐妹們也都會各有所去。不知道以後還能否再見面。現在能在社裡貪一晌之歡,也許是三年五載,哪怕就算是一年半載,也不辜負這青春韶華。桃源一向絕風塵,我們也做一回武陵人。阿妧既盼着咱們個個無迷津,不問桃源何處是,也盼着能不別桃源人,咱們社能長長久久下去。所以一時感慨,起名桃源社。”

衆人咀嚼着桃源社這三個字,都心有所觸。六娘感念九娘同意結社和起這個名字都是因爲自己。她便將自己那張紙揉了:“我喜歡阿妧這個,桃源社好!最好能夠浮世度千載,桃源方一春。”

趙淺予手快,搶來一看。六娘紙上端端正正的顏體楷書寫着“雲水社”三個字,就沮喪道說:“六娘你這個也比我的好多的了。我起的名怎麼這麼俗氣呢?你這又是什麼出處?”

六娘笑着搶了回來:“哪就非要有什麼出處了?就是想到這個而已。”

蘇昉倒是驚訝她一個小娘子寫那麼闊大端正的顏體,就對趙淺予說:“六娘這個雲水社的出處,應是王維詩裡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倒像她的性子。”

孟彥弼拍着大腿說:“阿嬋這個也好,你們小娘子像水一樣,哥哥們就是雲。阿嬋你放心!不管你要奔騰到哪片海不復回,哥哥總會看着你跟着你!”他說得有意,六娘聽得也用心,兩兄妹相視一笑。

九娘卻知道六娘定是想起那首戴舒倫的《古意》了,心底不免暗歎一聲。失既不足憂,得亦不爲喜,她是抱着這樣的心才入宮的吧。雲水俱無心,斯可長伉儷。也只有這樣,才能守住本心,至少不會受傷。

衆人又去看蘇昕的。蘇昕大大方方地笑道:“我因爲要騎馬,臨時想到‘莫待春深去,花時鞍馬多’,就取了個春深社。但我也更喜歡阿妧這個。桃源不我棄,庶可全天真。而且我這個名字是分不是聚,是終不是起,不好。”

趙淺予就問趙栩:“哥哥們,你們起了什麼名?我也覺得阿妧這個好。在宮裡悶得很,咱們這社啊,可不就是我的桃花源!”

蘇昉笑着將自己那張取了出來,上頭衛夫人的簪花小楷寫着三個字,竟然也是桃源社!

九娘眼睛一熱。衆人都嘖嘖稱奇,說怪不得蘇昉和九娘自小就合得來,特別親近,連取個名字都想到一處去了。

蘇昉笑着說:“我喜歡桃源二字,是因爲我孃親以前說過心有桃源身常春。今日結社,無論以後時間長短,日後去向何方,沙場也好,皇城也罷,青山常在綠水長流,我們總不忘彼此情分。我和九娘所想的差不多,所以才湊巧取了一樣的社名。也盼着咱們桃源在在阻風塵,世事悠悠又遇春。”

陳太初笑着道:“好!桃源社這個名字的確好,當浮一大白!六郎你看呢?”

趙淺予笑着伸手搶過陳太初的那張紙。衆人見上面卻是三個褚體楷書,寫着“一泓社。”

九娘一看忍不住讚道:“太初表哥的字深得褚體精髓,清遠蕭散,魏晉風流盡在其中!”蘇昉也細細看了說好。

蘇昕默默唸了念一泓社三個字,笑問:“這個名字也取得好。一泓秋水千竿竹,靜得勞生半日身。猶有向西無限地,別僧騎馬入紅塵。是因爲學騎馬起社才得的名嗎?”

陳太初溫和地朝她笑了笑,轉頭看九娘和蘇昉趙栩在議論他的字。其實他落筆時心中所想的,卻只是那個早晨,車簾掀開,觀音院前所見的那個小人兒,一泓秋水笑意盈盈。

趙淺予又去搶趙栩的那張紙,一看就大笑起來:“六哥,你的字好,可是這名字一點都不好!”

衆人都湊過去看,上頭三個大字“得意社”,字字鐵畫銀鉤,大開大合,筆筆出鋒,如寶劍出鞘,有二薛和褚遂良的印記,卻又自成一體。

趙栩卻不以爲然:“阿妧起的名字,是比我這個好。”她答應結社,日後就能常見着面說說話,自然怎樣都好。

除了陳太初,其他人只聽說燕王的字畫和脾氣一樣有名,卻都是頭一回見到他的字。六娘和蘇昕幾個都不出聲,只盯着那三個字看了又看。

蘇昉看了會兒,問趙栩:“得意忘憂,窮達有命。這個名字也好。六郎這字出自二薛,又獨具風骨,錚錚金鳴,激揚江山,神采飛揚,端的是字如其人,難道是你自創的字體?”

趙栩幾年前就和蘇昉在書法繪畫上有過一談,頗引爲知己,倒也不謙讓,點頭道:“是自己這兩年寫着玩覺得順手而已,還談不上自成一體。”

蘇昕和六娘都喜愛書法,已經忍不住隔空臨摹起來。六娘感慨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殿下此名,其實和桃源二字,異曲同工。”

蘇昕卻道:“雲月爲晝兮風雨爲夜,得意山川兮不可繪畫。字有畫意,看似得意,處處卻無意,也妙。”

九娘猜想以趙栩的處境,這個“得意”恐怕是阿昉所說的出處,看着這三個字,實在欽佩他。趙栩年方十四,竟已寫出自己獨特風格的字來。她前世喜愛衛夫人的字,三歲執筆,先練大篆,再練隸書,最後練楷書,日練八尺,九歲時爹爹纔開始允許她練習鍾繇的小楷,十歲纔開始習衛夫人的簪花小楷。就是蘇瞻這樣極具天賦又極用心的人,也是二十歲後才寫出了自己的蘇體。

九娘轉過眼,撞到趙栩一雙桃花眼似笑非笑地在看自己,似乎正等着被誇讚。她大大方方地正色道:“你這字體看似傳自薛稷,結字卻更難。下筆應是極快,纔有斂而不發的豪情。牽絲之處恣意隨性,頓筆和長筆卻極細,我有些想不明白是如何寫就的,難不成你平時是用畫畫的勾線筆所寫?字字都有蘭竹之骨,顯刀劍之鋒,看似寫字,卻似繪畫,已然是大家風範,真是了不起!當好生傳下去纔是!”

陳太初撫掌笑道:“九娘真是極爲聰慧,我頭一次見到他這字,猜了幾回也猜不出竟是勾線筆所寫。”

趙栩一怔,想不到她僅從這三個字就看得出自己習慣用勾線筆寫字,展顏笑道:“不錯,我平時都用勾線筆寫字。你連這個都看得出,纔是了不起!”

衆人都意外之至,趙栩書和畫的造詣竟然已到了這樣的境界,連用具都模糊了界限。

魏氏就笑道:“得意社也好,我很喜歡,就怕外人聽着太張揚了些。那咱們可就定下桃源社這個名字了。今日起社,來,每人需喝上一大杯。”

衆人回到桌前,又讓婦人斟上酒,喝了一盞。

趙栩說道:“社日也要定下來,齊雲社一個月四個社日,咱們少一些也不要緊,一個月三個社日也行。”這纔是起社最要緊的事呢。

孟彥弼喊了起來:“不行不行!最多一個月兩個社日!我統共才休沐三天!”

陳太初笑着接口:“孟二哥還得留一天去陪陪二嫂呢。兩個社日已經不錯了。”

孟彥弼臉一紅,卻沒否認,看了一眼孃親,側了頭嘟囔道:“妹妹們在女學一個月也只能休三日,今天還是特地請了假的呢。快商量哪兩天是社日吧。”

衆人七嘴八舌一番,因爲學裡是旬休,趙栩也是旬休,孟彥弼和陳太初二人當值不定休,便遷就衆人。最終定下每月的初十和二十這兩日爲桃源社的社日,都一早到城西的陳家會合,再去學騎射。蘇昉算了算日子,這頭一個社日,八月初十,正是秋社後的那天。

趙栩說道:“還是去西邊的金明池合適,離舅母家也近,平日裡有禁軍把守,士庶不入,安全上也儘可放心。還有一事,既然起了社,咱們就該照着結社的規矩,按排行或小名稱呼,可不要再殿下殿下的了。尤其孟家叔母,只喚六郎阿予就是。妹妹們跟着阿予叫就好。” 杜氏笑着點頭。孟彥弼自告奮勇要送四個妹妹一人一張弓。

魏氏和杜氏乾脆讓他們八個人重新序齒。

小郎君裡面,孟彥弼最長,仍喚他二哥。陳太初和蘇昉同年,蘇昉卻還比陳太初小兩個月,兩人便互稱名字,女孩兒們也沿用太初哥哥,阿昉哥哥稱呼。趙栩便是六郎或六哥。

小娘子中,蘇昕最長,按她排行,就喚她三姐。趙淺予一聽蘇昕竟然和趙栩是同年同月生的,就叫了起來。一序日子,趙栩是正月十六射手宮,蘇昕卻是正月初五天蠍宮。趙栩和蘇昕就也各按排行互稱六郎和三娘。依次再是六娘、九娘、趙淺予。

這邊炭張家裡熱火朝天,其樂融融。翰林巷的木樨院裡,程氏卻收到了長兄程大官人送來的帖子,明日要過府一敘。

作者有話要說:  注:

1、蜀之八仙即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等八人,道教傳說他們均在蜀中得道成仙。東晉譙秀的《蜀記》一書中稱他們爲“蜀之八仙”。

2、酒中八仙:指唐開元年間長安市上的八位嗜酒好仙的“酒仙”:一仙 賀知章、二仙讓皇帝李憲長子、汝陽王李璡、三仙唐太宗長子、恆山王李承乾的孫子、清和縣公李適之、四仙 崔宗之、五仙 蘇晉、六仙 李白、七仙 張旭、八仙 焦遂。出自唐 杜甫《飲中八仙歌》。這首詩描述了當時長安市上“飲中八仙”的醉後之態。

3、上洞八仙:八仙故事見於唐、宋、元人記載,元雜劇中亦有他們的形象,但姓名尚不固定。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傳》裡,始確定爲鐵柺李、鍾離權、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人。

4、桃源一向絕風塵。出自王維(唐)的《春日與裴迪過新昌裡訪呂逸人不遇》

5、咱們個個無迷津,不問桃源何處是。化自孟浩然(唐)的《南還舟中寄袁太祝福》的“桃源何處是,遊子正迷津”。

6、“不別桃源人”出自丘丹(唐)所寫的《奉酬韋使君送歸山之作》

7、 “浮世度千載,桃源方一春”出自於武陵(唐)的詩《贈王道士》

日日市朝路,何時無苦辛。不隨丹竈客,終作白頭人。

浮世度千載,桃源方一春。歸來華表上,應笑北邙塵。

8、莫待春深去,花時鞍馬多。出自白居易(唐)的《曲江獨行招張十八》。春深社之名,感謝兩文書友提供:鹹菜書友和曦兒書友。蘇昕原來文中所起的社名是“和氣社”,出自張說(唐)的詩句“化將和氣一,風與太初鄰”,因爲含了太初的名字,所以她揉了不給大家看。這段今早修文了。桃源不我棄,庶可全天真。出自陸龜蒙(唐)詩《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桃花塢》。

9、桃源在在阻風塵,世事悠悠又遇春。出自武元衡(唐)的詩:《春齋夜雨憶郭通微》:桃源在在阻風塵,世事悠悠又遇春。雨滴閒階清夜久,焚香偏憶白雲人。

10、一泓秋水千竿竹,靜得勞生半日身。猶有向西無限地,別僧騎馬入紅塵。是趙嘏(唐)的詩《發柏梯寺》。

11、得意忘憂,窮達有命。出自嵇康《幽憤詩》。

12、雲月爲晝兮風雨爲夜,得意山川兮不可繪畫。出自黃庭堅(宋)《毀璧》。

13、星座,隋朝時跟隨佛經從西方傳來中國的,不叫座,叫宮,黃道十二宮。隋朝時候沒有雙子和處女座的稱呼,是陰陽宮和雙女宮,是康有爲老師改成雙子座和處女座的。金牛宮剛傳入的時候叫特牛宮,白羊宮叫特羊宮。這裡的“特”是雄性的意思。射手宮被稱爲“射”。本文按射手宮用。

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三百六十八章第241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32章第37章第28章316.第三百一十六章第328章第219章第42章第38章第196章第262章第41章第232章第206章第33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8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第332章第109章第96章第88章第三百章第236章第246章第210章第二百五十六章都怪你第5章第12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239章第二百九十七章第326章第230章第177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五十章第32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第87章 布第一百五十六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190章第238章第262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174章309.第三百零九章第264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133章第148章第47章第6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126章第8章第193章第三百二十五章311.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251章第131章第127章第107章第5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30章第三百零一章第49章第144章第58章第10章第138章第124章第二百九十七章第59章第三百三十八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103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21章第三百零六章第177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第74章第237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219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26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203章第10章第三百四十九章
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三百六十八章第241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32章第37章第28章316.第三百一十六章第328章第219章第42章第38章第196章第262章第41章第232章第206章第33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28章第三百二十三章第332章第109章第96章第88章第三百章第236章第246章第210章第二百五十六章都怪你第5章第127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239章第二百九十七章第326章第230章第177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三百五十章第32章第三百六十六章第143章 一百四十三章第87章 布第一百五十六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190章第238章第262章第二百七十四章第174章309.第三百零九章第264章第三百五十七章第133章第148章第47章第62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126章第8章第193章第三百二十五章311.第三百一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251章第131章第127章第107章第52章第二百九十二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30章第三百零一章第49章第144章第58章第10章第138章第124章第二百九十七章第59章第三百三十八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103章第二百七十七章第121章第三百零六章第177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第74章第237章第二百八十一章第219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26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七十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203章第10章第三百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