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九娘趕緊朝玉簪做了個眼色。玉簪朝她屈膝一禮,快步而去,和晚詞一個錯身,跟着那大伯出了房門。

晚詞快步上前,噗通跪倒在蘇昉面前,哭着喊了聲:“大郎!”

蘇昉一把將她攙起來,很是激動:“晚詞姐姐!燕大哥找了你們一年多,他去幽州的時候可惜你已經走了,他是替晚詩姐姐辦了後事纔回來的。”

九娘一呆,幽州?那裡屬於契丹啊。她們竟然顛沛流離去了契丹?晚詩竟然死了?

晚詞聽了蘇昉的話也一愣:“晚詩她——竟已經——?”

九娘憂心着她背後到底是誰會讓高似那麼重視,忍不住開口問:“這位姐姐,誰讓你來找我蘇家哥哥的?”

蘇昉一怔,他竟沒想到這個事!幽州里汴京,至少一千五百里路,晚詞一個弱女子,又是賤籍,誰會買了她?又要她來找自己?還能找得到自己?他趕緊問:“晚詞姐姐,誰買了你?是那人要你來找我的嗎?”

晚詞拭了淚:“是張子厚張大人,他和你爹爹曾是同窗。你娘以前也叫他一聲師兄。他讓奴來找你,說你要有什麼話儘管問奴。”

蘇昉渾身一涼,蹙起眉頭。他隱約知道張子厚和爹爹向來不對付,更記得小時候在碼頭上,娘打了那人一巴掌,燕姑同他說過,那就是張子厚,陷害爹爹入獄,害得他沒了弟弟或妹妹的大壞蛋。

可張子厚這麼做是爲了什麼?他又是怎麼知道的?這麼一想,蘇昉的心幾乎要跳出腔外,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看着面前從小熟悉的容顏,他想起晚詩臨終的話,有些話,他想問,卻不知從何問起,又突然有些不敢問。

晚詞看看九娘,小心翼翼地問蘇昉:“大郎,是不是先請這位小娘子避一避?”

這種事當然不便在九娘面前說。蘇昉對九娘說聲抱歉,牽了不情願走的她往外,打開門。此時,從樓下上來的陳太初孟彥弼和趙栩也正好嬉笑怒罵着推門進來。

所有人都一呆。

外間,一個大漢正反扣着玉簪的雙臂。玉簪口中還塞着一方帕子。那兩個茶飯量酒博士正戰戰兢兢地烤着一隻已經在滴油的羊腿。羊腿上還插着一把精鋼短刃。另一個大漢正在角落裡手裡上下玩着一把短刃。兩個大伯捧着碗盤蹲在角落裡垂着頭不敢出聲。

陳太初和孟彥弼立時就要發難。那兩漢子卻立刻鬆開了玉簪,收起了手中的短刃,對着蘇昉行了一禮。其中一個說:“請恕小的們失禮,還請放心,主人對東閣絕無惡意。東閣有什麼儘管問王娘子便是,小的們就等在這裡。”他精光閃閃的眸子轉了一圈:“還請諸位小郎君小娘子稍安勿躁。”

趙栩卻旁若無人,徑直走上去,拔出那把沾滿了羊油的短刃扔在一邊,檢查起那隻羊腿烤熟了沒有。

蘇昉吸了口氣:“各位,還請原諒蘇昉則個,實在有要緊的事,請容我用一下里間和故人說幾句話。”

孟彥弼年紀最大,他無奈地點了點頭,接過九娘。九娘眼睜睜看着蘇昉團團作了一揖,進了裡間關上了門。那兩個大漢卻守在了門口。玉簪湊過來,默默牽住九孃的手。

九娘掙開玉簪,實在忍不住朝房門口走了兩步。一個大漢臉上帶着笑,卻往前擋了一步攔住了她:“小娘子還是坐着的好。” 說話間,手下已毫不客氣地將她推了開來。

九娘踱到那烤羊腿的長案邊,緊絞着手。趙栩垂眼斜了她一眼,見她小嘴已經發紫腫了起來,上嘴脣皮也朝外翻着。雖然自己也好不到那裡去,還是冷哼了一聲:“真醜。”

九娘哪裡有心情管他,眼睛依舊盯着那門口,小手指用力得發白。

趙栩忽地低了頭湊到她耳邊:“你不放心你表哥,所以想偷聽?”

九娘一驚,毫不猶豫地點點頭。她擔心蘇昉會被誤導,有了張子厚的介入,很難說會發生什麼。

趙栩挪開眼依舊看着那羊腿,手下卻將一樣東西收入袖中,才低聲說:“叫人。”

啊?

九娘回過神來趕緊輕輕喊了聲:“表哥——”那哥字極輕。

雖然聽起來還是很像“不要”。趙栩還是覺得心裡舒服了不少,又嫌棄地瞥了九娘一樣,鼻子裡哼了一聲。

他走到陳太初孟彥弼身邊,朝他們使了個眼神,便走到一個大漢面前,他揚了揚下巴問:“就是你,剛纔綁了我的人?你知道我是誰嗎?”

你的人?剛纔那個要下樓叫人的小娘子?你又是誰?那大漢也是一愣,下意識地看向玉簪。

陳太初和孟彥弼卻猛然撲向另一個大漢,孟彥弼直踢那人下盤,陳太初卻伸手成爪,直朝那人喉間而去。

這人一分神,剛在猶豫是要去幫忙還是先收拾面前的小郎君,卻覺得腰間一硬,低頭一看,一把短刃抵在了自己腰間。面前這個好看的不像話的少年正勾着嘴角輕笑道:“別動哦。”他手中拿着的,正是那把先前插在羊腿上的精鋼短刃,還閃着油光。

兔起鶻落,不過幾霎。九娘和玉簪瞠目結舌地看着方纔兩個大漢已經被他們三個按在地上,反綁了雙手,堵上了嘴,猶自在不停地掙扎。

玉簪驚喜莫名:我家二郎原來不止是神箭手,拳腳功夫竟然這麼好!還有陳衙內,身手快到看不清,可怎麼那麼好看!打架也這麼好看!就是那個子最小的六郎君雖然有些勝之不武,不過偷襲有用就行,活該,誰讓那傢伙剛纔擰得我胳膊疼死了!

趙栩隨手一腳將他制服的大漢踹了個狗吃屎,朝九娘招招手。那人滿面震怒,還不敢相信自己竟然這麼個小孩子給收拾了。他掙了幾下,卻只能就地滾了兩滾,和陳太初孟彥弼捆住的同伴滾作了一堆。

九娘雖然覺得趙栩這動作有些熟悉,但也來不及想什麼,趕緊跑過去。

她剛將小耳朵緊緊貼在門上。臉邊一熱,卻是趙栩也彎了腰皺着眉湊了上來,貼在門上側耳傾聽。

九娘剛皺起眉頭,頭上一暗。陳太初和孟彥弼竟也湊了過來。

她剛要用力推開他們,卻聽裡面晚詞的聲音說道:“張大人他只問了奴三件事:一是爲何奴和晚詩會被趕出蘇府變成賤籍;二是娘子的藥都是誰煎的;三是你爹爹和你姨母——”她停下口,張子厚問的是蘇瞻和王十七娘何時有了首尾,這話,在孩子面前自然說不出口了。

裡間的蘇昉臉色煞白,他想要問許多事,雖遠不如張子厚這三句驚心動魄一針見血,可這三件事,卻也是糾纏他至深的,後兩件甚至他想都不敢想。

外間的九孃的心也陡然加速,張子厚此人極爲偏執,和蘇瞻反目後勢同水火,他難道要借自己的死做什麼文章?

九娘看着幾乎和她臉貼臉的趙栩也皺起了眉頭,轉過眼來和自己大眼瞪大眼。他如水的瞳孔着也倒映着自己的小臉,和他同樣臉色古怪,也帶着一絲厭惡。

忽地雙耳被一雙溫熱乾燥的大手蓋上。九娘仰起小臉,看到陳太初溫和地對自己搖搖頭。

陳太初示意九娘快隨自己避開。九娘卻扭扭頭,掙開他的手,繼續貼在門上。陳太初看着她和趙栩專注的模樣,輕輕嘆了口氣。

九娘心中翻騰不已,晚詞晚詩竟是被趕出蘇家還被判爲賤籍?她的藥?張子厚這是懷疑自己的死因?可他爲何會做此推斷?又是怎麼知道阿昉在找她們?

裡面晚詞的聲音雖然輕,卻很清晰:“奴和晚詩想來想去,恐怕是因爲晚詩聽到了不該聽的話。”

九娘和趙栩齊齊屏住了呼吸,往門上又湊近了些。陳太初和孟彥弼耳力極好,不需要湊近已聽得清楚,兩人相視一眼,臉色更是古怪。宰相家的私隱,那兩個小祖宗這麼起勁地偷聽,怎麼辦?

“有一日晚詩無意間聽到十七娘子同她娘爭執,又說她什麼都不管了,一定要去和姐夫講個清楚明白。晚詩心裡奇怪,就暗裡跟着她。晚詩藏在合歡樹後頭,親耳聽見十七娘子同郎君說:‘姐夫!阿瓔從小就喜歡姐夫!姐姐不放心你和阿昉,想要我以後嫁給你,照顧你和阿昉。你放心,我一點都不委屈,心裡歡喜得很。姐夫你對我的好,我也都記在心裡。哪怕要我等你三年,我也心甘情願!哪怕要我一輩子都不生自己的孩子,我也心甘情願!’”晚詞模仿着十七娘嬌柔含羞又十分堅定八分委屈的語氣,竟有七八分相似。

九娘渾身起了雞皮疙瘩,打了個寒顫。

陳太初立刻蹲下身子,要將九娘抱走。

忽然卻聽得裡面蘇昉大怒道:“她胡說!我娘絕對不是這樣的人!我爹爹怎麼會信她!”此事從燕姑口中他早已經知道了晚詩也是這麼說的,可真正喊出來的時候,卻只有憤怒,毫無底氣。畢竟,現在的宰相夫人就是王十七娘,他的隔房姨母。

九娘推開陳太初,拉了拉趙栩的袖子。趙栩朝陳太初點點頭,四個人又站定了。裡間一片靜寂,外間一片寂靜,只有羊油滴到炭上發出滋滋的聲音。

九娘不知爲何有些想笑,想來那個春日,她看到的正是這一幕。從小乖順溫柔的十七娘,竟然膽大至此,假借她的話,掙了一個宰相夫人的名頭。

可是,連阿昉都能立刻知道,她王妋,絕非那樣的人。利用他人犧牲他人,她王妋從來不屑爲之。十年夫妻恩愛一場的枕邊人,是根本不懂她,還是知道她時日無多索性將錯就錯?

曾經,她以爲她和蘇瞻,無話不說,無事不談。可是她的確太過通透,有自己這樣的妻子,是不是也很辛苦?也許,十七娘那樣的,纔是男子喜歡的,不會多想不會多說,以丈夫爲天。

這些都過去了,她已經不在乎,她可以無所謂。可是,阿昉,你不要和爹孃的過往苦苦糾纏,不要被人利用,不要去做刺傷你爹爹的那把刀!那是你爹爹,是疼你愛你悉心教導你的爹爹,他就算移情別戀,也是你爹爹。有沒有娘在,他都是你爹爹啊。刺傷他,你只會更疼。甚至你會連爹爹都沒有了。娘會心疼,娘不捨得。

趙栩歪着頭,垂目看着這個胖冬瓜長長眼睫上墜了幾滴淚。他嫌棄地伸出手指,替九娘颳了眼睫,對她無聲地說了一個字:“傻。”這種別人家的破事,有什麼好哭的,要是在宮裡頭,還不得哭死。要都像她這樣沒用,自己三四歲的時候被老四老五欺負,早就該哭死了。

裡面晚詞黯然道:“娘子出殯那天,你們剛出門,代理中饋的嬸太太,就從奴和晚詩房裡搜出來一些娘子的首飾,讓人把奴和晚詩押送去了開封府,打了我們五十杖,判成了賤籍,牙人把我們賣去了大名府。”

九孃的心一抽,眼淚終於忍不住撲簌簌往下掉,是她連累了這兩個一直忠心耿耿的女使嗎?可是但憑聽到十七娘的話,至於遭到這般的橫禍麼?蘇瞻怎麼可能默許這樣荒謬的事情發生?高似,高似,九娘突然一個激靈,會不會和高似有關?

趙栩看着她翻了個白眼。這胖冬瓜的心也太軟了吧,簡直是個哭包。之前那麼兇狠的小東西是她嗎?自己的四妹比她還小,前年乳母被杖殺她都能忍住不掉一滴眼淚呢。小孩子真是好煩!他乾脆伸出袖子胡亂在她臉上擦了一把,特意避開那紅腫外翻的小嘴,再看看袖子上的污漬,實在難受,忍不住甩了好幾下。

玉簪在旁邊趕緊遞上乾淨的帕子,卻直接給了趙栩。趙栩一皺眉,難道我是專替胖冬瓜擦眼淚的不成?手下卻還是接了過來。

作者有話要說:  1、燕雲十六州,這個大家可能比較熟悉。北宋時期,自太宗皇帝想要收復戰敗,騎着毛驢帶傷回了開封,這個十六州就一直很憂桑地姓耶律,屬於契丹。具體就是河北的一大半,天津,北京然後北方都是契丹的地盤。耶律家出的太后也都很厲害,蕭太后大家比較熟悉一些。同樣,契丹的太后也都很英明神武。

2、宋仁宗的諡號爲仁,是因爲他不但耳根子軟,還心軟。他在位四十多年,不起硝煙,能談判的談判,能給錢打發的給錢(其實是給絹緜),大力開發雙邊多邊貿易。東亞地區富強繁榮。以至於他的死訊傳到各國,就連耶律大王也痛哭流涕說太可惜了!諾貝爾□□就該頒發給您啊!

3、補一個26章的註解,宋代的弓,一石是94斤左右,和漢朝完全不同。漢朝大概算60斤。古代的弓分爲四大類,步兵用長弓,騎兵用角弓,禁軍在皇城內,區域狹窄,用格弓,外出狩獵,用稍弓。孟彥弼這樣的神箭手,在宋朝還是很多的。百步穿楊不是傳說,更多的是在馬上騎行,射中移動的目標。神箭養叔是古代的一個小孩子,叫養繇基的,十幾歲就箭術極佳。

第200章第226章第37章第二百五十六章都怪你第二百九十六章第17章第三百零二章第十六章第79章第三百零一章311.第三百一十一章第127章第三百五十五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82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194章第43章第三百二十章第3章309.第三百零九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45章第57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67章308.第三百零八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5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107章第258章第三百五十八章第217章第三百零六章第12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9章第84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239章316.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205章第205章第178章第212章第二百七十一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234章第202章第三百二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一章第150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243章第258章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七章第186章第190章第237章第261章第三百五十七章304.第三百零四章第132章第87章 布第201章第192章第98章第25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133章第254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第263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02章第二百八十六章310.第三百一十章第104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39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90章第70章第242章第61章第63章第220章第189章第47章第11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第257章第101章
第200章第226章第37章第二百五十六章都怪你第二百九十六章第17章第三百零二章第十六章第79章第三百零一章311.第三百一十一章第127章第三百五十五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82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194章第43章第三百二十章第3章309.第三百零九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45章第57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67章308.第三百零八章第三百四十五章第254章第三百一十四章第107章第258章第三百五十八章第217章第三百零六章第12章第二百六十七章第9章第84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239章316.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三百五十二章第205章第205章第178章第212章第二百七十一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234章第202章第三百二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一章第150章第三百六十三章第243章第258章第三百五十五章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三百七十一章第三百四十七章第186章第190章第237章第261章第三百五十七章304.第三百零四章第132章第87章 布第201章第192章第98章第25章第三百七十三章第133章第254章第三百二十五章第三百四十章第263章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02章第二百八十六章310.第三百一十章第104章第一百六十一章第39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90章第70章第242章第61章第63章第220章第189章第47章第11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第257章第10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