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那龍舟賽才賞了彩頭, 適才豔陽高照的天上, 轉瞬烏壓壓飄來大片黑雲, 遮了日頭, 蔽了半城, 一陣大風颳過, 滿城飛花飄絮, 鳥雀驚飛, 竟是要落雨的樣子。

端午日雨, 鬼旺人災。汴河邊的百姓們看着那驟然變臉的天,都想起這句俗語來,來不及唉聲嘆氣, 已是半輪日昏昏一城新雨急。衆人紛紛奔走避雨。

城南菉葭巷的民房裡, 窗口羅漢榻上還有三寸日光,屋檐上已傳來密密雨聲,轟隆隆一個雷炸在當頭。

阮婆婆側耳聽了片刻,喃喃道:“五月五日雨,鬼曝藥, 人多病。玉郎,這算是春雷吧?這世道要大亂了啊。”

阮玉郎輕輕打着蒲扇:“立夏都過去一個月了, 這是夏雷了。莫要多想, 你睡吧, 我陪着你。”

阮婆婆無神的眼睛落在阮玉郎面上,忽地輕聲問:“玉郎,我最後問一回, 阿玞的死,不關你的事,是不是?”

阮玉郎看着她眉頭眼角的細碎深紋,喟嘆道:“我若要殺她,當初何須救她?若不是晚詩晚詞不得力,我又何必將她們發配到薊州去。是我沒留意,害她丟了命,我怕你難過,才瞞着你。”

阮婆婆半晌才點了點頭,合上眼。

看着榻上的阮婆婆終於呼吸均勻了,阮玉郎將手中的蒲扇交給一旁的鶯素,緩緩站了起來。婆婆這次回來後更虛弱了。

他殺了王玞?阮玉郎搖了搖頭,或許她以爲自己是死在他手上的?那些背信棄義之徒,一個個都死在他謀算中,只有她,跟着蘇瞻走錯了路,他僅僅是稍加懲戒而已。他救過的命,就不會再取走。可惜她不懂,趙瑜也不懂。

阮玉郎慢慢踱出房門,廊下的竹簾已經被雨打溼了,簾底下滴滴答答的水珠,染溼了廊下半邊青磚地。他垂首看見身上的天青道袍,腰腹間因爲坐久了,有些褶皺,看一眼,倒像婆婆面上的皺紋,再一眼,玉蛇躑躅流光卷,似已藏盡百年事。他伸手輕輕撣了撣,又哪來的灰塵?那皺褶卻是再撣不去了。

走了幾步,他遠遠地見趙元永從外頭進來,收了傘隨手一擱,站在廊下迫不及待地從懷裡掏出一份東西,埋頭細細看了起來。阮玉郎走到他身後,見他看得出神絲毫沒發覺身後有人,伸出手將他手中的畫紙抽了出來。趙元永嚇了一跳,轉過身來,低聲說:“是燕素姐姐買菜帶回來的。”

阮玉郎展開小報,見上頭竟然畫着三幅畫。一幅畫,畫着一銀甲小將怒斬夏乾帝,他身後一面大旗上寫着陳字,豪氣狂放。那西夏皇帝被他一槍-刺在胸口,身後西夏王旗斷成兩折。又有一幅畫,畫着那小將被俘後滿面血污,在秦州古城牆向東泣血。最後一幅畫着許多沒有眉眼面目之人圍着陳家,卻有一羣孩童護衛在陳家門口,大哭着。旁邊配着的就是昨日大街小巷傳唱的那四句歌謠。字字有出紙之意,滿是憤慨。

阮玉郎看了趙元永一眼,笑道:“五月初五,陳元初今日應該在攻打鳳州了。讓大趙軍民看一看。很快京中就都知道了。拖了這許多天,也該塵埃落定了。”

趙元永一愣,想說什麼又沒敢說。

阮玉郎朝他眨眨眼:“你說那個長得極好看的小娘子啊,很是聰明,就是總愛給爹爹惹麻煩,抓了來,是不是該好好打她屁股?”

趙元永小臉騰地紅了。阮玉郎揉了揉他披在肩上的頭髮:“這人呢,性本惡。她再費力氣,也是沒用的。”

看着趙元永規規矩矩地行了禮回房去了,阮玉郎轉過身,廊下那把隨意擱着的油紙傘,雨水順着傘面流下,也沁溼了一小片地面,他握着紫竹傘柄,撐開油紙傘,朝着廊外輕輕旋轉了一圈,看着些微雨點落在廊下的一叢梔子花上頭,他才發現雨中除了微微的塵土洗滌的味道,還夾雜着極淺的甜香。他垂目看着那早間還白玉粉嫩的花瓣在陽光下焦黃卷起,被雨一打,殘敗零落不堪。

念胸中百慮,何人能消。君休問,千年事往,聊與永今朝。阮玉郎輕嘆一聲,走入雨中,當年他冷眼旁觀她用手中魚叉殺人,那眼神狂熱堅定,恨毒了那些畜生不如的東西,毫無膽怯懦弱恐懼。就是那眼神讓他心中一動,想起自己幼時用磨得很尖利的竹箸猛然刺入那個老畜生咽喉中,擡起頭,看見一旁孟山定驟然放大的瞳孔中的自己,似乎和王玞重疊在一起。

他留下玉璜,只是覺得,這世上大概只有她才能跟着自己,見證殺戮,不爲之動。誰知道她醒轉後卻忘了真正的她,藏起了那個兇狠無懼的王玞,不好玩了。

現在的孟九娘,似乎又伸出了自己貓爪子,露出了那股狠勁兒,又有趣起來了。阮玉郎擡起頭,眯起眼看向那日光,陡然生出了一絲期待之情,這世上,還是有那麼個女子,和他那般相似呢。勢均力敵,見招拆招,不肯坐以待斃,那就再試試。九娘,你還會做什麼?

***

雨水不停敲打在福寧殿垂脊上的儐伽頭上,琉璃瓦上雨水如小溪水面直鋪而下衝下饕餮紋瓦當,沿着蓮花紋滴水,在大殿廊下拉了一片雨簾。

趙栩坐在牀邊,看着無精打采的趙梣。他的病反反覆覆,時好時壞,小臉已經瘦得削尖,看誰都帶着懷疑和懼怕。向太后正柔聲細語道:“先前服侍你的那幾個,不懂這裡的規矩,犯了錯,就不能留在官家身邊。如今這些福寧殿的女官們,都是尚書內省精心選出來的人。你要是不喜歡,可以同娘娘說,或是讓供奉官去處置,但無緣無故責罰她們,這不合規矩。”

趙梣眼神閃爍,低聲道:“我不喜歡她們。”

“是她們做錯了什麼?惹得官家不高興了?”

趙梣搖搖頭:“我就是不喜歡她們。”

向太后吸了口氣,壓下心裡的煩躁,她沒有親自撫養過皇子皇女,從沒想過這七歲的孩童如此難弄。

趙栩微笑道:“可是因爲她們攔住了姜太妃?官家是想姜太妃了?”

趙梣抿脣不語。自從那次他多吃了幾塊孃親偷偷塞給他的糕點肚子疼後,原先服侍他的女官就都不見了,他也已經好多天沒有看見他生母。他急得很,也害怕得很。

向太后嘆了口氣:“待官家身子好了,自然就能見到姜太妃。”

趙梣咬了咬脣:“娘娘,是我太餓了,才讓太妃去拿糕點給我吃的,是我的錯。”

向太后點頭道:“官家,太皇太后和我都沒有責罰姜太妃,你且安心。明日無論如何都要上朝聽政了,可好?”

“我上朝了,就能見到太妃嗎?”趙梣滿懷期盼。

向太后默默搖了搖頭。

趙梣一把拉起被子矇住自己,哽咽着喊了一聲:“那我不要去!我也不要做這個皇帝!我要太妃!”就委屈地悶聲哭道:“又不是我要做皇帝的!我不想做你們逼着我做!我只想要太妃!”

他大概憋了許久,一哭起來竟然再也忍不住,蜷縮在被子裡嚎啕起來。

向太后一愣,看向趙栩,搖了搖頭。

趙栩看着那被子縮成蠶蛹一般,想不起來自己七歲的時候在做些什麼,大概是白天拼命讀書,晚上拼命練武,每日只睡一兩個時辰,爲的也是孃親和妹妹。無論幾歲的孩童,心裡總清清楚楚,誰纔是真心疼愛自己的那個人。

他提防着阮玉郎對趙梣不利,藉着整頓皇城司,把殿前司精銳都調入了福寧殿,聽着趙梣這句話,忽然心中一動。

阮玉郎要的是什麼?他們一直被他步步算計,應對得艱辛無比,爲何總不能搶得先機?他想要的,讓他得逞又如何?如果先把他要的結果送給他呢?置之死地而後生,不破不立!

趙栩長身而起,行禮告退。雨越來越大,汴京城籠在煙雨間,迷濛不清。

***

千里之外,黃土飛揚,鳳州城內百姓依舊在過端午節,一早就有不少人推着太平車往城外的軍營而去,車上滿載着雄黃酒和各色糉子。

鳳州僅治樑泉、兩當、河池三縣,卻和鳳翔府成犄角之勢,一旦失守,南面利州路和東南方的京西南路將直面西夏鐵蹄。王之純率領八萬大軍,支援秦州不及,只能就地改駐紮在鳳州,這幾日三縣百姓大多已遷入鳳州城內安置,還有些轉往京兆府而去。

陳太初烈日之下跟着統帥王之純巡營後轉回鳳州西城門,見城門前壕溝的拓寬加深已完工,義勇們正往裡頭倒黑色石油。

“太初啊,你調來的這幾十桶石油威力巨大,只可惜數量太少。只能大多用在此地了。”王之純比陳青年長五六歲,指着壕溝裡陽光下閃閃發亮的石油對陳太初笑着說,又問他身旁的錢副將:“用這石油做的那種火箭可完工了?”

錢副將趕緊點頭道:“今晚能趕出三千支來!這次還多虧小陳將軍帶來了飛山雄武軍的五位砲手!咱們的雙梢砲可算能派上用了!那些個蒺藜火球、□□煙球、震天雷、霹靂炮,頂個三天三夜沒問題!”

王之純搖頭苦笑着告訴陳太初:“你是不知道,我這軍中,僅有十一名砲手,會用雙梢砲的不足一半,就這五六個,三發未必能中一發!能擊中敵方全靠老天爺幫忙。”

陳太初拱手道:“先帝每年都巡視飛山雄武軍,必會演練發砲。爹爹很熟悉這幾位的本事。也虧得雄武軍指揮使崔叔父高擡貴手,才能讓他們和太初同來。太初不敢居功。”

王之純嘆了口氣,進了城門:“我記得當年成宗帝時,雄武軍還有考覈砲手和區分一等二等三等的各種規定。後來蔡佑當政,因演習耗費錢財太過,便取消了,實在可惜。”這文官管武事,哪裡能想到對陣時所需的方方面面!

陳太初笑道:“伯父營中有十一位砲手已屬難得,小侄在大名府時,大名府不過只有四名砲手,三發也只能中一而已。”他也知道秦鳳軍有三位好砲手,都在秦州,如今和大哥一樣,生死不明。

王之純帶着陳太初上了登城道,沒幾步路就站在了西城門之上。

“太初,不說我秦鳳路六軍,就算加上永興軍路保安軍,我們大趙西軍的將帥,沒有一個相信你哥哥陳元初會投敵叛國的。”王之純看着城樓下密密麻麻的人頭,淡然道:“我們和你爹爹,都曾並肩作戰過。他最多時身中八箭,剛回營,一聽敵軍又來,箭都不拔,轉身上馬再戰。每次作戰,他必定衝在第一個。陳家男兒,我們信得過!這西軍每日送回京中的軍報,必然無一句會提陳元初投敵五個字!京中來鳳州和鳳翔的兩路刑部兵部大理寺等人,絕無一人會聽到軍中傳言陳元初投敵!”他輕撫自己的五縷長鬚,傲然道:“西夏梁氏未免太小看我等了!”

陳太初來了兩日,雖然訝異這位伯父絲毫不疑自己,卻頭一回聽他說起緣由,還有爹爹的往事。他心中激盪,熱血沸騰,拱手就要下拜:“小侄代爹爹和兄長謝過各位伯父叔父!”

王之純扶起他,嘆道:“只可惜蘇相離開了朝堂,京中之人,卻不如邊陲之地的我們看得清楚,恐怕你爹孃要受委屈了。”

陳太初坦然道:“我爹爹受得住!”還有,他相信六郎、九娘、張子厚、蘇昉,他們定會全力以赴對抗阮玉郎。只要等在鳳州的各部精銳親眼見到他擊退西夏大軍,見不到他哥哥,自然會回京稟報實情。

“太初,可知道爲何我要在城外紮營?”王之純正在視察女牆後的牀弩,忽然轉身問陳太初:“無需顧忌,想什麼說什麼。”

“小侄看這鳳州城的城池遠比不上秦州城牢固,四大城門內外甕城俱無,難守易攻。伯父依託鳳州城,在城西城北設立大軍營帳,綿延數十里,擋住秦州方向而來的西夏大軍,圍護住了鳳州城,您從西邊成州和南邊興州的調用軍糧軍備,再有五千精兵保證和東北的鳳翔府軍情暢通互通有無,如此一來,無險可守的鳳州城,西連成州,背靠興州,東連鳳翔,便能將西夏大軍擋在利州路和京西南路以外。”陳太初觀察了兩日,對王之純佈陣調兵之能十分欽佩。

王之純哈哈大笑道:“不錯!後生可畏,陳漢臣真是讓我羨慕啊!”

咚咚咚腳步聲響,兩名斥候被帶了上來。

“稟報王將軍!西夏大軍來犯,離我中軍營帳尚有三十里!三個時辰將至鳳州城城西!”

王之純點頭道:“傳令——迎戰西夏——!”

角樓上終於響起應戰鼓聲,烽火燃起。王之純擡起手臂,身邊旗兵躍上牆垛,打出各色旗語。

城樓下的軍營內立刻如沸騰的油倒入水中忙碌起來,處處人頭攢動。

陳太初轉頭看向王之純,請纓之情,溢於面容。王之純看着眼前的少年郎,點了點頭,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大聲道:“先鋒官陳太初,還不回營準備領軍殺敵?!”

陳太初深深吸了口氣,抱拳揚聲道:“末將陳太初得令!”

他手腕上九娘送的那根百索驟然滾燙起來,可這裡人太多,他不捨得看一眼或摩挲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注:

1、端午雨的俗語,出自《歲時廣記》,陳元靚(南宋)著。

2、玉蛇躑躅流光卷。出自宋朝詞人彭元遜《菩薩蠻》

3、念胸中百慮,何人能消。君休問,千年事往,聊與永今朝。出自宋朝趙鼎《滿庭芳》原詞是何物能消。

感謝在焉長評同人文。文筆太好了。怒贊!

今日多更一千字。聊表謝意。

第149章第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90章第138章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13章第1章第136章第27章第178章第113章第91章第二百五十六章都怪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30章第57章臥棒斜插花水上漂這根線,埋在第三十七章。嘻嘻。第53章第217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57章第二百八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32章第7章第210章第一百六十四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235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181章第194章第204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58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37章第15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221章第70章第50章第三百三十章第66章第三百六十八章臥棒斜插花水上漂這根線,埋在第三十七章。嘻嘻。第222章第214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第83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249章第182章第三百五十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九十二章第77章第20章第202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36章第211章第224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236章第248章第220章第4章第200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92章第20章第三百三十章第212章第99章316.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147章第115章第190章第246章第200章第三百零六章第19章第118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三十章第86章第191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3章第76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第149章第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90章第138章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第213章第1章第136章第27章第178章第113章第91章第二百五十六章都怪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三百七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30章第57章臥棒斜插花水上漂這根線,埋在第三十七章。嘻嘻。第53章第217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257章第二百八十八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32章第7章第210章第一百六十四章315.第三百一十五章第235章第三百四十九章第181章第194章第204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58章第三百四十二章第37章第153章第三百一十三章第221章第70章第50章第三百三十章第66章第三百六十八章臥棒斜插花水上漂這根線,埋在第三十七章。嘻嘻。第222章第214章305.第三百零五章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章第83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249章第182章第三百五十章第二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九十二章第77章第20章第202章第三百三十七章第236章第211章第224章第三百五十三章第236章第248章第220章第4章第200章第三百二十四章第92章第20章第三百三十章第212章第99章316.第三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147章第115章第190章第246章第200章第三百零六章第19章第118章第三百二十九章第三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三十章第86章第191章第三百六十五章第三百四十三章第3章第76章第三百五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