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8月31日,首相艾敏蘇爾坦被暗殺。
這一事件帶來的影響,促使國王和教權首腦努裡害怕了。
從堅決抵制議會提出的憲法補充法,開始與議會就補充法的條款進行談判。
1907年10月7日,國王批准了憲法補充法。
這一補充法可以說是各方妥協的一個結果,各方都有利益體現在裡面。
立憲主義者世俗化的條款都保留了下來,而教士階層的利益也受到保護。
憲法補充法,確認了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支派爲波斯國教,且宗教教士有審查法規的權力。
立憲主義者、國王及教士,進入了一個相互適應的階段,雙方都保持合作的狀態。
但是,當採取具體措施實施的時候,這種矛盾便出現了。
議會通過決議,要求控制宮廷及官僚機構的行政預算,且要建立一支不受國王控制的國家軍隊。
這是什麼情況?
這意味着議會要把國王的財政權控制在手中,同時要建立一支有別於國王軍警憲特私人武裝的國家軍隊。
這可要了親命了,把財政權控制住了,那不是被議會卡脖子了嗎?
想花點錢,還得向議會申請,關鍵是議會批不批准又是一回事情。
建立一支國家軍隊,那讓國王的這些軍警憲特私人武裝怎麼想?
部落武裝雖然實力衰落了,但是還在那裡,你們議會又想分我的合法暴力權。
多疑的穆罕默德·阿里懷疑,議會這些傢伙是要廢黜他,而讓自己的一位叔叔繼位。
當議會要求國王罷免反對立憲革命的一位大臣時,國王穆罕默德·阿里的怒火爆發出來了。
1907年,親議會的首相被逮捕,一羣被僱傭的暴徒攻擊了議會大廈。
老虎不發威,你們以爲是病貓啊,不給你們點顏色瞧瞧,不知道我國王的厲害。
教權首腦努裡一看,國王大哥行動了,兄弟們走,支持國王去攻擊議會。
恩楚明組織成員已經獲得了武器,你們想硬來,看看我們手裡的傢伙答不答應。
國王和努裡一看,這怎麼玩?
這些傢伙手裡有武器,議會攻不進去。
英國和俄國一看,還玩真的了,都不要衝動,有啥事不能夠坐下來談的,非得動傢伙。
大臣們一看局勢陷入僵持階段,不好破局。
偉大的國王啊,不要和他們一般見識,掉了身份。
就這樣,由國王和努裡聯合發動的一場倒議會行動,失敗了。
國王:小樣兒,別看這次失敗了,哥記着,此仇不報非君子!
努裡:就你們,遲早會廢了你們!
議會:不服氣來啊,誰怕誰!
恩楚明組織成員成功的保衛了議會,這也使得世俗化、民族化的傾向更加的明顯。
在王權和教權聯合起來倒議會的行動後,恩楚明組織疏遠了教權中的激進派人士貝赫巴哈尼。
同時,對貝赫巴哈尼進行司法改革的設想,停止了支持。
由民族化帶來的傾向,使得議會對英俄勢力非常反感。
恩楚明組織尋找一股可以平衡英俄勢力的外國勢力,這時候他們看上了德國。
英俄瞅着恩楚明組織控制的議會,啥情況?和德國人眉來眼去!
德國可是我們的敵人吶!
國王:小樣兒,你犯了忌了,先讓你折騰折騰!
努裡:敢這樣玩,哥祝福你們!接着玩!
國王在無法控制自己私人武裝軍警憲特後,從貧民窟中僱傭了一些人,組建了一支打手部隊。
攘外必先安內,這些吃裡扒外的卡扎爾王室貴族居然支持立憲主義者,你們腦子被驢踢了吧!
你們吃誰的,喝誰的?
把支持立憲革命的卡扎爾王室貴族,逮捕起來。
有些人敢冒犯天顏,直接罵我國王,你們議會管不管?
這些人都應該被驅逐出國!這是我的底線!
議會:這些人都是愛國人士,怎麼能這麼對他們呢?國王你說是不是!
國王:你們欺人太甚!
不給你們點厲害,你不知道馬王爺長了幾隻眼睛!
議會:這個瘋子可能要來真的,恩楚明成員要再次準備好保衛議會的準備!
1908年6月23日,國王的打手部隊清除了保衛議會的一處恩楚明據點,並對議會展開炮擊。
國王:讓你們嚐嚐大炮的滋味!
努裡:想和我們鬥,你們還嫩了點!
英俄:敢同德國人眉來眼去,你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成功的嗎?
議會在炮擊下沒有堅守住陣地,幾名知識分子被處死,許多人被逮捕,其他人走上了逃亡之路。
教權中的激進派,貝赫巴哈尼和塔巴塔巴伊也被逮捕。
國王:老虎不發威,你們以爲是病貓,我可是要向天再借五百年的人!
努裡:國王萬歲,國王萬歲,卡扎爾王朝萬歲,卡扎爾王朝萬歲!
英俄:恭喜恭喜!
英俄:也不能夠讓國王一個人勢大,不然不好控制!
你說的對,可以將逃出來的立憲主義者保護起來!
一來可以撇清我們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
二來這些人以後都會是對付國王的棋子
三來這些人會感謝我們,有一天他們勢大了,那豈不是要大大的回報我們!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6月份發生的炮轟議會,意味着德黑蘭立憲革命的失敗,但是這並不意味着王權和教權的勝利!
各地對於王權的這次行動,進行不同程度的抵抗。
在伊拉克什葉派聖城,高階教士對於逮捕兩位教士給與批評。
在伊朗南部,巴赫蒂亞里部落,(就是那個同桑德部落爭奪波斯西部霸權的部落,最後被打敗),發聲支持議會,並佔領了伊斯罕法。
大不里士成了反抗的中心,除了王權和教權的支持勢力,各階層都加入了進來。
恩楚明組織成爲大不里士反抗的領導,而恩楚明組織由薩塔爾領導。
薩塔爾領導的恩楚明與保王派,在大不里士對峙了十個月的時間,最後俄國人出手解救了恩楚明組織。
英俄在王權勝利後,看到各地的抵抗王權運動頻頻爆發,這是他們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對於來勢洶洶的反抗,英俄沒有一條道走到黑。
大樹將傾之時,各種力量便出現了,以支持議會及立憲革命爲名,盡力拓展自己的勢力。
以期待,在大樹倒下後,能夠獲得足夠的籌碼,在新的秩序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與利益。
拉斯特地區,成立了亞美尼亞一個自治機構,這個機構的首腦是卡扎爾王朝的前軍官。
後來投奔立憲主義者,並派出軍隊支援大不里士恩楚明抵抗力量。
當兩支武裝匯合後,便向德黑蘭進發。
由英國支持的巴赫蒂亞里部落,也派出軍隊向德黑蘭進發。
這兩支軍隊與國王進行了談判,結果談崩!
史書上沒有描寫與記錄這次談判的內容,但是我們可以猜到!
北部軍隊:我們已經兵鋒城下,爲啥還要和國王談判?
這是政治,我們不是用強,我們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知道嗎?
南方軍隊:我們已經兵鋒城下,爲啥還要和國王談判?
這是政治,這樣更加顯得我們是以立憲革命爲目標,而不是其他的目的。
北部軍隊:那如果國王同意了妥協條件怎麼辦?
他同意?我們提出的條件是他怎麼樣都不會同意的條件!
南方軍隊:那如果國王同意了妥協條件怎麼辦?
他同意?我們提出的條件都是噁心死他的條件,與其妥協,不如撞死!
北部軍隊:談判破裂後怎麼辦呢?
談判破裂後,你們都給我賣命些,榮華富貴等着你們,德黑蘭一定得我們先攻
進去
南方軍隊:談判破裂後怎麼辦呢?
談判破裂後,你們都給我賣命些,不能讓北方軍隊先攻入德黑蘭,金錢美女就看你們怎麼行動了。
兩支軍隊同國王的談判破裂了,沒有達成妥協協議。
7月13日,兩支軍隊進入德黑蘭。
三天後由各方勢力組成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廢黜了出逃的國王穆罕默德·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逃往了俄國,俄國人保護了起來。
俄國:他好歹也是一枚棋子,英國佬保護了一部分立憲主義者,我們手裡也得有點籌碼。
在決定誰來出任國王的時候,英國和俄國支持穆罕默德的幼子艾哈邁德。
還能說什麼呢?
英國和俄國都支持艾哈邁德了,各方勢力都同意了這一方案,好在是個“幼”子。
卡扎爾家族的族長任攝政,而各方勢力組建了一個臨時委員會管理國家事務。
同時成立一個特別法庭,審判反對立憲革命的首要分子,保守派教士首腦努裡被處死。
德黑蘭爆發的立憲革命,是反抗卡扎爾王朝統治的開始。
而兩支軍隊進駐德黑蘭,隨後進行的立憲改革,是反抗卡扎爾王朝的延續。
這兩次反抗行動,有別於波斯歷史上的反抗行動,以強悍部落勢力打倒當權者。
以此方式來獲得新的統治地位,這種方式上的轉變,也使得波斯民族意識增強。
基於互相妥協的立憲改革,來推進波斯國家事務的治理,這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