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張既

鍾毓猶豫了一陣,這纔開口道:“兒子哪一個也不看好,司空大人要改丞相制,兒子只怕這大漢的江山……”

鍾繇擺了擺手,止住了鍾毓的話,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還是讓德容(張既)跟他到槐裡去吧,過些天,爲父的給你求個官,讓你到許縣去呆着,司空大人也好安心些。”

“全聽父親安排。”鍾毓欲言又止,見鍾繇有些疲乏的閉上了眼睛,便吹滅了燈火,悄悄的退了出來,掩上了房門。

黑暗中,鍾繇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張既很平靜,既沒有因爲鍾繇安排他跟着曹衝去槐裡興奮,也沒有一點不滿,他只是那麼溫和的笑着。曹衝把他請到了車上坐着,問一些關中的情況,他便撿他知道的回答,不在他職責範圍內的,他便推說不知道,也不加以置評。

“德容先生對此次行程有何看法?”曹衝慢慢的問到了正題,他經過上次丞相制的事情,已經知道歷史事件後面往往有着自己不知道的利害關係,別說自己對三國的事情並不熟,就是對歷史很熟,也往往是侷限於結果,並不知道其中的要害。事情往往是錯綜複雜的,同樣的事情不同的人去做,結果往往不同。比如自己到關中來,這在歷史上就是沒有出現的事情,那麼蝴蝶效應是不是已經波及了這裡,他並不是太清楚,當然要抓緊時間問一問這位張既張大人了。

張既定了定神,從面前三尺遠的地方收回目光,看了曹衝一眼,然後才微微的嘆了口氣說:“既以爲,司空大人爲了徵荊州而徵辟馬騰質子入京,這件事……略有不妥。”

曹衝精神一振,他立刻感覺到了張既的心理活動,感情他對這次的徵辟並不贊成,只是介於他的職位,不得不爲之。曹衝立刻挺直了身子,恭恭敬敬的向張既施了一禮道:“還請先生詳言之。”

張既見曹衝這麼正經,也有些訝然,他對徵辟馬騰的質任進京確實不太理解,只是旨意雖然是天子下的,主意卻是司空大人的,而司空大人正是眼前這個年輕的騎都尉的父親,當着兒子的面說父親的不是,本身就是一件不禮貌的事,更何況那位父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只是他沒想到曹衝沒有生氣,反而一本正經的向他請教。

這讓他覺得剛纔有些冒失了。

張既咳嗽了一聲:“前將軍馬壽成鎮守槐裡多年,東鎮張白騎,西逼河西四郡,遠至金城的韓文約,有他馬家鐵騎在,這關中就是安定的,這幾年關中略有安定,可以說馬壽成居功當爲第一。”

曹衝點了點頭,他知道張既說的是實情,以鍾繇手下的實力,目前還做不到這一點,建安九年的幷州之戰,正是馬超率領的那一萬羌兵起了大作用,要不然正在黎陽和袁尚作戰的曹操可能陷入兩線作戰,不敗就不錯了,取勝更是難上加難。

“馬壽成手下精兵數萬,要想借着徵辟他入京而解除威脅,實在有些奢望,除非司空大人親率百戰雄師,揮師西向。”

曹衝明白了張既的意思,他是說曹操這時候不西征馬騰而南征劉表有些不妥,劉表反正是個守成之輩,讓他守着荊州,去取只是遲早的事情,不會在曹操西征時騷擾他的後方。而馬騰卻不同,曹操一旦南下,馬騰就可能趁虛攻入山東,這也正是曹操爲什麼一定要先來關中要求馬騰遣質子的原因所在。只是,如果馬騰不遣質子,曹操完全有可能揮軍西下,先平定了這關中再說,而如果馬騰派遣了質子,這仗當然一時半會打不起來了,除非馬騰不想他的兒子活了。難道張既認爲馬騰派了質子又開戰或是根本不會派質子?

張既搖了搖頭:“如果馬壽成派了質子去,事情倒好辦了,他年近花甲,殺氣總就沒有當年那麼盛了,既然派了質子就不會拿自己兒子的命開玩笑。我也不擔心他反叛,他已經叛過一次,後悔莫及,而且和韓遂交惡,再叛也沒有助力,只有敗亡一條路,以他的性格必不至於此。我擔心的倒是他自己可能入京,而將手下交給他的長子馬超。”

騎着馬跟在車邊的周不疑點了點頭:“德容先生言之有理,馬老將軍穩重有分寸,相比之下,倒是那位小馬將軍更不安份一些,如果馬家軍全部被他掌握了,只怕禍事更烈。”

張既讚賞的看了一眼周不疑,他早就聽說過這個少年,現在看他確實眼力過人。只是這個曹衝也號稱是少年英傑,怎麼眼力反而不如周不疑,他能駕馭得了周不疑嗎?可是看周不疑卻曹衝又是很信服的樣子,難道這位曹公子裝傻?

曹衝其實不是裝傻,他壓根就是一冒牌的,哪裡看得出其中的利害。不過現在他很震驚,歷史上馬超確實是造反了,還在渭水邊殺得便宜老爸曹操割須棄袍,難道因果就是在這裡種下的?這次曹操的命令是徵辟馬超做質子,但歷史上卻是馬騰入京的,他原本認爲這是自己記錯了或是偶然,哪知道卻是必然。

他沉了臉,細細的想了一回,看來馬騰入京是必然,那自己如果強行要讓馬超進京,只怕是有點難度,這個時節還是不能逼反馬騰,影響南下荊州的大計。至於馬超,歷史上說他幾年後纔會反,那一時半會應該不會有問題。

不過,周不疑開始爲什麼不提醒自己呢?曹衝現在最疑惑的反倒是這個問題,這小子知道自己是受了傷不如以前的,爲什麼不提醒自己?他瞟了一眼周不疑。周不疑好象感受到了他的疑惑,迎着他的眼光高深莫測的笑了笑。

這小子又在玩什麼花槍?曹衝暗暗罵了一句。

“不管是誰入京,都不能影響南下荊州的大事。”曹衝慢慢的說道。要讓曹操轉向西征那是比較難辦的事,真要逼到這一步,他的差使就算是辦砸了。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反正能看透歷史的只是他自己而已,他們也就是覺得馬超反的可能性更大些,卻不敢說馬超一定會反,再說了,自己跟着曹操下荊州,那當然是馬到功成,荊州不敗,赤壁的那把大火燒不起來,那馬超還有膽子反嗎?這歷史也未必就是那樣呢。

張既也點了點頭,司空大人去年徵柳城回來就挖了玄武池訓練水軍,先下荊州的意思誰看不出來?如果真要逼得關中馬家造了反,自己也擔負不了這個責任,至於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不管是馬騰進京還是馬超進京,只要不影響司空大人打荊州,這件事都算是成功了。自己之所以要先提出來,還是先給曹衝提個醒罷了,以免萬一到時候馬騰不按他的想法辦,兩方談不攏把事情搞砸了。

不過從曹衝的樣子看,似乎他並不感到驚訝。

第28節 張既第24節 金城第39節 巡陣第9節 洛陽第10節 夜話第27節 斬將第10節 女婿第8節 未來第2節 軍議第4節 風波第8節 要案第12節 親敵第38節 決戰第29節 閱兵第11節 運籌第38節 黃雀第22節 問計第15節 立威第11節 上巳第6節 玉佩引子第19節 刺蝟第4節 木匠第3節 比武第25節 激將第19節 去卑第35節 激將第24節 胡商第27節 談藝第6節 封侯第18節 密詔第23節 試探第35節 機會第1節 扯謊第32節 張飛第30節 蒲元第5節 添丁第36節 故技第33節 血戰第12節 盜版第30節 權衡第8節 請戰第8節 洋妞第16節 初戰第11節 父子第27節 談藝第7節 畫眉第22節 問計第19節 訣別第11節 劉表第3節 密謀第7節 南巡第7節 人選第23節 和親第37節 白帝第6節 謝奇第27節 空城第7節 出山第10節 開戰第20節 驅虎第6節 彭羕第30節 女兒第38節 納妾第26節 牛酒第40節 脫圍第28節 張既第17節 恩威第33節 血戰第35節 激將第38節 黃雀第39節 反攻第18節 折將第17節 韋康第14節 交鋒第37節 李通第24節 金城第24節 斷糧第36節 堵截第22節 鮮卑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16節 交易第4節 解圍第2節 交易第12節 新茶第4節 九品第34節 馬忠第40節 封王第11節 糧食第37節 白帝第21節 求索第37節 惡鬥第29節 許靖第10節 定計第33節 脫鉤第5節 屠城第14節 議事第34節 斷臂第40節 意外第4節 馬鐙第12節 曹馥
第28節 張既第24節 金城第39節 巡陣第9節 洛陽第10節 夜話第27節 斬將第10節 女婿第8節 未來第2節 軍議第4節 風波第8節 要案第12節 親敵第38節 決戰第29節 閱兵第11節 運籌第38節 黃雀第22節 問計第15節 立威第11節 上巳第6節 玉佩引子第19節 刺蝟第4節 木匠第3節 比武第25節 激將第19節 去卑第35節 激將第24節 胡商第27節 談藝第6節 封侯第18節 密詔第23節 試探第35節 機會第1節 扯謊第32節 張飛第30節 蒲元第5節 添丁第36節 故技第33節 血戰第12節 盜版第30節 權衡第8節 請戰第8節 洋妞第16節 初戰第11節 父子第27節 談藝第7節 畫眉第22節 問計第19節 訣別第11節 劉表第3節 密謀第7節 南巡第7節 人選第23節 和親第37節 白帝第6節 謝奇第27節 空城第7節 出山第10節 開戰第20節 驅虎第6節 彭羕第30節 女兒第38節 納妾第26節 牛酒第40節 脫圍第28節 張既第17節 恩威第33節 血戰第35節 激將第38節 黃雀第39節 反攻第18節 折將第17節 韋康第14節 交鋒第37節 李通第24節 金城第24節 斷糧第36節 堵截第22節 鮮卑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16節 交易第4節 解圍第2節 交易第12節 新茶第4節 九品第34節 馬忠第40節 封王第11節 糧食第37節 白帝第21節 求索第37節 惡鬥第29節 許靖第10節 定計第33節 脫鉤第5節 屠城第14節 議事第34節 斷臂第40節 意外第4節 馬鐙第12節 曹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