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外戚

暮春之初,鄴城之北。PaoShu8

官道兩旁的樹上已經吐出了嫩綠的新芽,長長的枝條在吹面不寒的春風中愜意的搖擺着,拂動着挺立在官道上的一名英武將士的血紅盔纓,一萬名精悍的將士整齊的官道上,整裝待,幾千輛大車滿載着軍械糧草,靜靜的跟在隊伍,一直延伸到城門口。戰馬輕輕的打着響鼻,不時的用蹄子刨刨腳下的黃土,希翼着能現點意外,可惜官道上的黃土夯得很結實,它們什麼也現不了。

曹彰頂盔貫甲,腰裡彆着曹衝送他的長刀,笑嘻嘻的摟着曹衝的肩,緩步而行。

“倉舒,這次真虧了你,父親一下子給了我一年的錢糧,我不用一邊打仗,一邊擔心錢糧的問題了。”曹彰感慨的說道:“歸得你給了父親那麼多錢糧,要不然,恐怕他也拿不出這麼多。”

曹衝咂了咂嘴,有些無奈。老曹太黑了,他上次不過說說漂亮話,結果老曹真跟他要了一千萬石糧食,將荊益兩州的餘糧幾乎抽調一空。更黑的是,他居然只給了曹丕三百萬石,截留下了七百萬石。曹丕在關中打仗,刨去收買那些叛軍的花銷,最多隻能再打半年,半年沒有進展的話,估計就玄了。更讓曹衝鬱悶的是,老曹壓根兒就沒跟曹丕說這是曹衝支援他的,搞得曹丕現在看到曹衝就不爽,覺得曹衝揹着一個大錢袋,卻生生的看着他餓肚皮。

老曹的心思曹衝不敢猜,他總覺得現在一天到晚笑眯眯的老曹絕不是個善主。

曹彰見曹衝苦笑,他壓低了聲音說道:“倉舒,你別傻乎乎的把自己的腰包都掏空了,我知道你在荊州、益州的新政不錯,可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麼多錢糧拿出來,你自己以後還怎麼過?萬一遇到個天災啊什麼的,豈不是抓瞎了?”

曹衝笑了笑。推開曹彰的手道:“好了,你別想那麼多了。將士們都在等着你,快去,小心點,父親已經說過了,在家爲父子。受事爲君臣,不得兒戲地。田國讓(田豫)久在北邊,熟悉那裡的形勢,你要多向他請教,莫要恃勇冒進。”

“知道知道,你怎麼跟父親一樣,嘮嘮叨叨的。”曹彰嘎嘎的笑了兩聲,拍了拍曹衝的肩膀:“等我的好消息。”

曹衝不想在他臨行之際再說什麼不吉利地話,也笑了笑。拱手作別。曹彰飛身上了馬,帶着大軍遠去。曹衝站在路邊,對着隨後過來的田豫施了一禮。田豫心領神會,也在馬上欠了欠身,緩緩的去了。

“將軍,驍騎將軍有足夠的糧草,又有荀都督爲後援,想來是沒有事的。”龐統輕鬆的笑道:“我們還是儘快趕到許縣去,將軍的任務不比驍騎將軍的輕呢。”

曹衝回過頭看了龐統一眼:“我有士圓這樣地智謀之士。有什麼難地。”

龐統難得地沒有吹牛逼。他搖了搖手道:“將軍莫要如此說。我現在還沒有十成地把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許縣再說。”

張鬆嘎嘎地笑了起來。他這些天心情特別好。曹衝聽他地主意。在應下了去許縣地任務之後。也老實不客氣地向曹操要了些好處。而其中最顯著地就是張鬆得到了許可。看到了郭嘉當年主持諜組地工作時留下地大量文檔。再有郭嘉地兒子郭奕郭伯益在一旁講解。張鬆玩陰謀地水平又上了一個臺階。用他自己地話說。快進入隨心所欲地地步了。最讓張鬆感到意外地是。郭奕居然就是那個在襄陽城讓他頭疼了十幾天地年輕人。兩人一見面。張鬆先是愕然。後是釋然。心裡那塊堵了幾個月地石頭總算落下了。

“倉舒來做什麼?逼天子下旨封王?”荀地臉色很不好。身體瘦削。頭乾枯。一點光澤也沒有。他剛大聲說了兩句就咳嗽起來。只得停住話。捏起拳頭堵在嘴邊。一陣撕心裂肺地咳嗽。咳得荀文倩心疼不已。連忙上前來替他捶背。

“不用你管”荀有些孩子氣地拂開荀文倩地手。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父親。你消消氣。這不是來跟你商量嗎?”荀文倩不忍地又湊了過來。一眼看到荀拳上地幾絲血跡。不由得大驚失色。一把握住荀地手驚叫道:“父親。不是說只是偶感風寒嗎?怎麼都咳血了?”

“死了好。”荀仰起頭,無限悲傷的嘆了口氣:“一死百了,省得看着我大漢的社稷傾覆,自己卻無能爲力。”

“父親”荀文倩又是心疼又是生氣,掏出絲帕擦掉荀嘴角的血跡:“丞相大人讓倉舒來,倉舒能不來嗎?倉舒不來別人來了,這事就好辦了?你一世聰明,怎麼這時候就糊塗了。PaoShu8”

“我是糊塗了,我老糊塗了,本以爲把你嫁給倉舒,能以你的聰明引導倉舒,做我大漢的社稷之臣,再現我大漢地盛世,沒想到卻助紂爲虐,白白地幫了這個負心賊子。”荀越說越生氣:“天子那麼器重他,尚未弱冠就力排衆議封他爲鎮南將軍,他要實行新政,哪怕有違我大漢的法令,也一律照準,就是希望能將他培養出來,有了實力纔可以壓制丞相大人地野心,沒想到卻替丞相培養出一個馬前卒,現在居然到許縣來爲丞相請封王爵了,你知道天子有多傷心,有多失望?文倩,我看錯了你們啊,你從伯也被你們迷惑住了,居然這麼久也沒看出倉舒的野心,居然還寫奏章來替倉舒解釋,說什麼大漢火德不衰,有將星相助,我看他跟我一樣,也老糊塗了……”

荀痛心疾,雙目垂淚,兩隻瘦骨嶙峋的手氣得直哆嗦,說一陣咳一陣。荀文倩真是急壞了,她不停的撫着荀的背,手中的絲帕染得通紅。觸目驚

“父親,你能不能聽我說兩句?”荀文倩急得大叫了一聲。

“你說。”荀喘着氣,背靠着案,仰着面看着屋頂。

“丞相大人手掌軍政大權,倉舒雖然坐鎮江南,可是益州新得。劉備尚在交州,孫權還佔着揚州,倉舒手中兵力不過三萬餘,其中張平狄五千人,滿奮威四千人,樂折衝四千人,這三人加起來接近總兵力的一半,又都是丞相大人的親信,倉舒就算有心與丞相大人相違。又有什麼實力?只怕丞相不需用一兵一卒,只要一道命令,就能讓倉舒手下亂成一團。倉舒爲了消除丞相大人的疑心。不惜掏空了益州、荊州的錢糧儲備,爲什麼?不就是怕丞相生疑嗎?爲什麼要怕丞相生疑,不就是因爲倉舒一直在表態擁漢嗎?你以爲他就是想利用一下天子的威信?不錯,天子親口封了倉舒爲鎮南將軍,使持節,又準了倉舒地新政,可是相比較而言,丞相大人的威信比天子的威信實在得多,即使天子不同意。丞相要封,他還能反對嗎?”

荀被荀文倩一席話說得有些無言以對,他也覺得現在就要求曹衝反抗曹操有些操之過急了。

荀文倩看了一眼冷靜下來的荀,嘆了口氣,緩了緩口氣說道:“父親,新政雖然實施了兩年了,可是這兩年一直在打仗,積餘並不多,倉舒手中的實力也有限得很。再說了。說到底他們還是父子,怎麼可能說翻臉就翻臉?天子剛剛鬆了口氣,就從襄陽一下子要走五億錢的財物,還說要修許縣,這許縣有什麼好修地?天下還沒有安定,他就想着享受,這讓倉舒會怎麼想?丞相大人真要把權交出來,天子會放過他嗎,會因爲倉舒的忠心放過他、放過曹家嗎?就算他能放過倉舒。難道讓倉舒父子相殘?你也要替倉舒想一想。他是大漢的臣子,可也是丞相大人的兒子。大漢以孝治天下,你讓他做個逆子嗎?”

“不做逆子,難道要做個亂臣?”荀哼了一聲,不屑的說道。

“這不是來跟你商量嗎?”荀文倩見荀氣平了些,也微微的笑了一聲說道。

“你是意思是倉舒也是被逼的?”荀想了想,慢慢的說道。

“丞相大人派子桓去關中,又讓倉舒停下江南的戰事,支持子文去代郡,你還看不出他地用意嗎?”荀文倩心疼的扶起荀,換了塊乾淨的絲帕,擦了擦他地嘴角:“倉舒要是聽他的話,那子文以後就是他的助力,幫他對付子桓,如果倉舒不聽他的話,他就會讓子文就會幫助子桓對付倉舒,這是丞相大人安排的後招,要不然他會這個時候提出來要封

荀嘆了口氣,半晌無語。

“倉舒自己什麼意思?”荀低着頭想了一會,擡起眼睛看着荀文倩說道。

“父親何不問他,他陪着嫂嫂說話也有半天了,你難道不見他一見?”

荀沉默了一會,揮揮手對門口的荀小青說道:“去,請姑爺來。”

正在陪姊姊曹秋聊大天說笑話的曹衝很快就趕來了,他一見荀的臉色,大吃一驚,顧不得行禮,連忙趕過來關切的問道:“岳父大人,你地臉色怎麼這麼差?”

荀淡淡的笑了笑,推開曹衝的手:“不妨事,倉舒,你坐。兩年不見,象個大丈夫了。”

曹衝嘿嘿一笑,規規矩矩的坐在荀對面,兩人靜靜坐着,互相打量着對方。荀臉色憂鬱,曹衝卻是面帶微笑,渾若無事。荀文倩見兩人都不說話,不由得嗔道:“不讓你見父親,你天天唸叨,見了父親,你又傻乎乎的只知道笑,有什麼想法,還不跟父親說說。”

曹衝瞟了一眼荀文倩,咧嘴一笑:“我的想法,你不是都知道嗎,還有什麼好說的。”

荀擡起手搖了搖,不讓荀文倩插嘴,他眼睛盯着曹衝的眼睛說道:“丞相大人是不是擔心功高震主?”

“是。”曹衝很直爽的點點頭:“父親地功勞天下人有目共睹,現在劉備奄奄一息,孫權膽戰心驚,關中的馬、韓遂已經是喪家之犬,天下已經粗定。父親之功,無吝於光武中興,這個時候如果說不擔心陛下玩卸磨殺驢那一套,那純粹是自欺欺人。”

“擔心也不一定要封王。這個是昏招,徹頭徹尾的昏招。封王反倒讓人覺得他有不臣之心,高祖朝的韓信就是例子。”荀緩緩的說道:“大漢火德未滅,這個時候要封王,跟王莽走的路子有什麼區別?”

“不封王,那又如何能安父親之心?”曹衝有些遲疑地說道。

“爲什麼不做個外戚。我朝外戚獨掌軍政也不是沒有先例的。”荀瞟了一眼曹衝說道。

曹衝想了想,又搖了搖頭:“做外戚倒不妨是個救急的例子,至少可以把危機可以緩上十年二十年,可是伏皇后還很年輕,我曹家地女兒就是進了宮,也做不了皇后,又如何能名正順地獨掌大權,又不讓天子疑心?

“這個你不要急,你先告訴我。丞相大人會不會接受這個辦法,而放棄要求封王?”荀不緊不慢的說道,看起來胸有成竹。

曹衝搖了搖頭:“只是做外戚。恐怕還是不夠。父親雖然疑慮封王會受到反對,但從現在地情況來看,阻力顯然不夠,不足以讓父親收回成命。”

荀緊盯着曹衝:“你不要問別的,先說你自己是怎麼想的。”

“我能怎麼想?”曹衝有些尷尬的笑了一聲,擡起手捏了捏自己的鼻子:“我這個鎮南將軍又要聽天子的,又要聽父親的,我能做得了什麼主?岳父想必也知道我的手下有一小半人是父親的舊屬,江南還沒有平定。這個時候我不聽父親地,就是死路一條,就是有什麼想法,也無濟於是。”

荀沉默了,他低下頭想了想:“倉舒,封王的反應太大,很容易引起別人誤會,這件事還是拖一拖的好。你在許縣呆一段時間,到時候再見見天子。我們再想想辦法,你看如何?”

曹衝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鎮南將軍真是這麼想地,他也不贊成封王?”天子回過頭,有些不確信的看着面色蒼白的荀。荀點了點頭:“不僅是鎮南將軍不贊成,就是曹彰、曹植也不贊成,丞相大人也擔心人心思漢,未必堅決,只是曹家生怕功高震主。要向陛下請個承諾。也是可以理解的。”

“承諾?”天子自言自語的說道,眼中閃過一道凌厲的眼神。承諾個鬼。我恨不得現在就殺他曹家滿門,做一個真正君臨天下的天子,可是可能嗎?時機還未成熟啊。

“他要什麼承諾?就是封王?”天子轉回襄陽貢來的席上坐好,剛纔脹紅的臉慢慢地平靜了下來:“封了王,他就放心了?”

“封王之事,暫不可行。”荀搖了搖頭道,“高祖皇帝的白馬誓說得很明白,非劉氏不得封王。但現在一口回絕了丞相,恐怕也不妥當,於今之計,不妨使個拖字訣,暫且先放一放。”

“拖字訣?”天子沒聽明白荀的意思,皺着細長的眉毛探詢的看着荀。

“陛下,丞相自建安圓年封武平侯以來,爵位一直未增,且我朝非劉氏者,縣侯已經是最高爵位,不能再升。但丞相大功,又不得不加以封賞,否則難以服衆,也讓人有丞相已經功高難賞,不得已纔要求封王。陛下何不借此機會增其戶邑,以酬其功,這樣丞相雖然得不到王爵,卻也能有所得,必然也不會堅持要封王。陛下還可以同時封賞曹丕、曹衝,這樣也可以給丞相一個臺階下,免得丞相面上無光。”

天子偏着頭想了想,覺得這倒也是個辦法,這樣曹操得了實利,但又沒有破壞規矩,雙方都有面子,應該還是可以妥協的。問題是曹操會答應嗎?天子對這個方案還是有點疑惑。

“丞相所懼者,無非是功高震主,生怕交出大權之後性命不保,可是不交權則又於理不合,進則爲逆臣,退則爲冤魂,此在丞相也是兩難之事。何況天下雖然粗定,但離四海晏平,重現我大漢盛世還爲時尚早,當初許子將評之爲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陛下何不讓他安心做個治世之能臣呢?”荀擡起頭,看了一眼沉思的天子,住口不言。

“治世之能臣?”天子喃喃自語,無奈的嘆了口氣。要說許子將這個評語倒是貼切,就象當初許子將給自己的評語一樣。這曹操確實是個能臣,如果真能忠心耿耿,倒真是個堪比霍光地忠臣,可是他能忠心耿耿嗎?當初因爲做司空不方便獨攬大權,逼着朕恢復了丞相古制,卻又拿着軍權不怕,遲遲不立太尉,現在又覺得小命不保,要封王以安心了。封王就能安心?恐怕他還是試探朕的心思。爲下一步做準備。

“愛卿以爲,如何能才讓他安心的做個能臣?”天子思前想後,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只得再向荀請教。

荀沒有立刻回答他,而是考慮了好久,才一字一句的說道:“陛下何不給丞相一個名正言順、有先例可循的獨掌大權的職位,讓丞相安心地爲陛下效犬馬之勞。”

“什麼樣的職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天子禁不住好奇地問道。

“我朝歷來以外戚大將軍掌權……”荀話說了一半,不再往下說了。天子一下子明白了,他恍然大悟,點了點頭。對,本朝外戚大將軍不是一個兩個。他們以外戚之尊獨掌朝綱,雖然也讓皇帝做得不舒服,可比起讓人篡了位來,還是要容易接受一點。更何況這些大將軍都沒有一個善終地,只要他們一鬆懈,就可以將他們連根拔起,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似乎也只有這條路可以解決朕和丞相之間地衝突。

可是,皇后怎麼辦?曹家的女兒會安心做個妃子或者貴人嗎?

天子臉色變幻。有些猶豫不決。皇后伏壽自從進宮之後,一直和他相依爲伴,相互扶持,現在又要爲保住皇位,討好曹家,要讓她退位,實在有些不忍。可是不忍又能如何,難道就這麼眼睜睜的看着江山一步步的被人壓了去?唉,也只有犧牲她了。想必她也能體諒朕的苦心。曹賊已經是風燭殘年,最多十年八載的。朕就可以重掌大權了。等到朕奪回了大權,再追封她也不遲。

“愛卿以爲,丞相能接受這個辦法嗎?”天子許久才說道,聲音裡充滿了悲哀。

“不能。”荀堅定的搖了搖頭。

天子一下子惱了,不能?不能你說了幹嘛。他一下了擰起了眉頭,坐直了身子,有些惱怒的瞪着荀。荀微微一笑,向前進了一步,輕聲說道:“陛下,丞相讓曹衝來請封,如果陛下就這麼退讓了,他又如何知道陛下的苦心?這只是最後地折衷辦法,能否可行,還要先讓丞相知道封王的難處才行。”

“如何讓他知道封王的難處?”天子恨聲道。

“陛下,臣有一計在此。”荀壓低了聲音,輕輕說道:“保證能讓丞相知難而退,屆時陛下再增其邑,封其子,皆大歡喜。”

正文完了,說兩句閒話。

起點搞了個“讀者打賞”地活動,不少友看在老莊還算勤奮的份上,以一種鼓勵的心態打賞了老莊不少起點幣,其中一位友“八萬里路”更是高達588個起點幣,對這些友,老莊先表示由衷的感謝。

要說老莊不愛錢,別說你們不信,就是老莊我也不信,誰不知道錢好,說錢不好的,就不來寫,不進VP,直接公衆版了。所以老莊很誠實的說,我是希望錢越多越好的。

但這不代表我希望各位都來打賞,我知道不少友還是學生,沒有自食其力,對於這樣的友,我還是覺得不要打賞了,你們訂閱我這篇文,我已經很感激了。至於有收入的友,也要量力而行,當然了,你要是百萬富翁,我倒是希望你天天能打賞我百兒八十地,說不定我會堅定的做個專業寫手,每天也更個一萬兩萬的。

打賞,量力而行,意思到了就好。我倒是要伸手的,這兩天的點推比有點慘,諸位是不是打賞一點?還有月票,老莊還沒進過前一百名呢。諸位是不是意思一下?

這也算是老莊我第一次伸手要票,諸位千萬給個面子。哈哈哈……

第18節 密詔第16節 交易第5節 試探第27節 斬將第12節 親敵第11節 算計第40節 脫圍第9節 虎女第27節 來降第11節 鳳雛第26節 鍾繇第11節 鳳雛第11節 父子第14節 議事第3節 外戚第4節 馬鐙第22節 失算第24節 金城第21節 歸來第20節 族誅第35節 內憂第20節 甘寧第6節 封侯第12節 盜版第1節 日食第18節 郝昭第4節 故縱第25節 佈局第24節 魏延第31節 僵局第12節 耿紀第30節 攪局第33節 宏願第4節 攻城第22節 及時第1節 除夕第20節 分化第8節 未來第10節 鄧艾第3節 密謀第11節 父子第38節 黃雀第3節 比武第17節 太子第1節 民重第20節 分化第1節 羞辱第17節 亂陣第16節 陳到第3節 擂臺第19節 雷銅第8節 君父第40節 封賞第12節 耿紀第26節 賦詩第11節 命相第17章 天子第21節 取捨第37節 白帝第21節 取捨第25節 鄧芝第1節 隆中第25節 孫賁第12節 新茶第33節 賀齊第26節 鍾繇第19節 雷銅第14節 白骨第1節 增援第24節 觀望第27節 來降第28節 中計第17節 孟達第12節 激動第14節 白骨第26節 鍾繇第32節 西行第4節 九品第29節 南海第40節 長鎩第10節 開戰第35節 程普第30節 大喬第20節 轉移第1節 民重第10節 開戰第38節 誘餌第24節 持節第1節 除夕第4節 九品第33節 突變第2節 楊沛第1節 日食第37節 城牆第13節 敗仗第35節 風起第16節 談判第30節 大喬第13節 黃忠第11節 算計
第18節 密詔第16節 交易第5節 試探第27節 斬將第12節 親敵第11節 算計第40節 脫圍第9節 虎女第27節 來降第11節 鳳雛第26節 鍾繇第11節 鳳雛第11節 父子第14節 議事第3節 外戚第4節 馬鐙第22節 失算第24節 金城第21節 歸來第20節 族誅第35節 內憂第20節 甘寧第6節 封侯第12節 盜版第1節 日食第18節 郝昭第4節 故縱第25節 佈局第24節 魏延第31節 僵局第12節 耿紀第30節 攪局第33節 宏願第4節 攻城第22節 及時第1節 除夕第20節 分化第8節 未來第10節 鄧艾第3節 密謀第11節 父子第38節 黃雀第3節 比武第17節 太子第1節 民重第20節 分化第1節 羞辱第17節 亂陣第16節 陳到第3節 擂臺第19節 雷銅第8節 君父第40節 封賞第12節 耿紀第26節 賦詩第11節 命相第17章 天子第21節 取捨第37節 白帝第21節 取捨第25節 鄧芝第1節 隆中第25節 孫賁第12節 新茶第33節 賀齊第26節 鍾繇第19節 雷銅第14節 白骨第1節 增援第24節 觀望第27節 來降第28節 中計第17節 孟達第12節 激動第14節 白骨第26節 鍾繇第32節 西行第4節 九品第29節 南海第40節 長鎩第10節 開戰第35節 程普第30節 大喬第20節 轉移第1節 民重第10節 開戰第38節 誘餌第24節 持節第1節 除夕第4節 九品第33節 突變第2節 楊沛第1節 日食第37節 城牆第13節 敗仗第35節 風起第16節 談判第30節 大喬第13節 黃忠第11節 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