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權衡

“不過,元直,你要走的這條路可是條險路,歷來摻雜到嫡庶之爭中的人,都是在賭博啊。”賈詡嘆了口氣,有些憐憫的看着周不疑,彷彿在看着一個即將在懸崖邊跨出最危險的一步的孩子。

“爲了大漢的天下,不疑萬死不辭,還請文和先生助我一臂之力。”周不疑忽然翻身拜倒在賈詡面前,聲音低沉卻又堅定無比。

“大漢?”賈詡有些悲哀的低吟道:“大漢還有機會嗎?”

“倉舒公子此次遇險,醒來後雖然腦子受了點傷,對大漢的忠心卻有增無減,天命在此,還請文和先生不要猶豫。”

“天命?”賈詡冷聲問了一句:“天命是在劉還是在曹?你控制得住嗎?”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周不疑伏在地上不起來,語氣卻堅定而執着,沒有一絲猶豫。

賈詡冷眼看着伏在地上的周不疑年輕而又活力的身軀,久久沒有說話,冷靜的眼神就象定住了一樣,一眨也不眨的看着這個堅定得有些固執的年輕人。

“我知道了。”賈詡輕輕的吁了一口氣,“你回去,一切小心從事。”

“諾”周不疑大喜,這才起了身,穿好鞋退出了門,他在門口頓了一下身形,又扭過頭看着一臉平靜的賈詡說道:“公子說,有良心的讀人,就要有大志向。”

賈詡偏了偏頭,卻沒有說話。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周不疑說完,拱了拱手,踩着輕快的腳步下樓去了。賈詡聽着周不疑遠去的腳步聲,良久才露出一絲笑容。

“果然是個大志向。”他輕笑道,又垂下眼簾,默默的坐着,象一尊雕像,一動也不動。

劉協看着面色惶恐的太醫令吉本,皺着他那兩條細細的眉毛,細長白晳的手指不停的變換着手型。他有些不太相信吉本所說的話,孔文舉是什麼人,雖然辦事不行,一張利口卻是讓曹操都要退避三舍的,會被曹衝一個小孩子罵得吐血?

不可能,他在心裡對自己說道,看了吉本半天,禁不住又問了一遍:

“孔文舉被曹衝罵得吐血了?”

“正是。”吉本抹了把汗,心裡直打鼓,陛下不是氣出毛病來了,這句話都問三遍了。

“這倒是稀奇事。”劉協忽然笑了,他揮了揮手,吉本連忙拱着手退下去了。劉協這纔回過頭來對荀彧說道:“荀令君,你看這個曹衝,是不是太年輕氣盛了些?”

“年輕人,總是有些血性的。”荀彧笑了笑。

“你說的也對,不過他說孔文舉的那些話,倒也不全是空話。”劉協放鬆了身體,靜靜的看着眼前那張紙,強漢,強漢,還能強嗎?這個曹衝看起來倒是有些強,至少比那個只知道讀的孔文舉強,可惜他又是個姓曹的。

“陛下所言正是,我大漢正是缺少些忠心而又能任實事的臣子,那些有氣節的讀人……不多了。”荀彧忽然想到了什麼,把話頭又止住了。劉協看了他一眼,知道他顧忌什麼,有氣節的讀人哪兒去了,當然是被他的先皇給禁錮了,殺了。

“這個,你看曹衝……可信嗎?”

“臣……不知。”荀彧搖了搖頭。

“是啊,朕……也不知道。”

“不過,總是可以試一試的。”荀彧沉默了半晌,又說道。

“是啊,總要試一試的。”劉協也沉默了半晌。他心裡想到,最好曹衝跟曹丕爭得不可開交,搞得兄弟相殘,讓老賊氣死纔好。

荀彧坐了一陣出去了,劉協靜靜的坐在殿中,看着已經正午的陽光。陽光是那麼刺眼,那麼讓人難以直視,正如司空大人的目光一樣。

不過司空大人的眼光即將出現一抹烏雲,劉協想着,嘴角露出一絲得意。

“文和,你看呢。”

一直站在劉協身邊的賈詡微微的低着頭:“陛下,聖人見機而作,全憑陛下聖斷。”

劉協無聲的笑了起來,他看着一臉平靜的賈詡,總覺得有點看不透他。當年要不是這位文和先生的一句話,李傕那些傢伙也不會進了長安城,將王司徒的大好計劃搞得一團糟,大漢的江山從此不可收拾,自己帶着一幫重臣象叫花子,吃了千辛萬苦才從長安那個墳堆裡逃出來,可你要說恨他,又恨不起來,要不是他在長安城裡花心思維護自己,也許自己根本就沒有機會從長安逃回來,雖然回來了大漢看起來還是沒有指望。

劉協想了半天,手指用了的捏緊又鬆開,鬆開又捏緊,終於有一次捏緊了,直捏得手掌白,他咬了咬牙:“擬旨……”

一個小太監輕手輕手的端着筆墨坐下,劉協口授聖旨,小太監寫完了聖旨,細心的吹乾的墨,交給劉協,劉協拿在手中,覺得這輕飄飄的一道聖旨,就象有千斤重一般,讓他有些承受不住,他仰着頭閉起了眼睛,暗自祈禱:“父皇,你在天之靈可要保護孩子,這道聖旨一出去,我們手中的東西可就又少了一樣。”

小太監低着頭站在劉協的旁邊,他覺得有些奇怪,這道旨意陛下應該已經拖了幾個月了,光祿勳郗大人隔個幾天就要催一次,今天陛下怎麼放開了,不過看他這個樣子,好象也還在猶豫。

“傳旨讓尚工令安排琢印。”劉協將聖旨攤在桌上,親手仔細的蓋上了他的玉璽,又仔細的看了看,這才交給小太監。

“諾。”

“去,加緊時間,一定要讓曹衝風風光光的進鄴城。”劉協揮了揮手。左偉又應了一聲,捧着聖旨匆匆的出去了。劉協看着左偉平穩的身影消失在宮門口,聽得外面一陣馬嘶人喊,直到什麼也聽不到了,這纔回過頭來對賈詡說道:“文和,今天陪朕下盤棋,好久沒有與你手談了。”

“臣遵旨。”賈詡很恭敬的施了一禮,在天子對面的席上側身坐下。

劉協手裡拈着一顆白玉棋子,沉思半晌,輕輕的把棋子點在了棋盤中央。賈詡一愣,卻沒有說話,手裡拈着黑子緊緊的貼在了白子一旁。

建安十三年三月,天子下旨,罷三公,置丞相、御史大夫。

第15節 邛杖第24節 斷糧第40節 脫圍第33節 賀齊第37節 奇功第8節 魯肅第34節 地勢第28節 盡心第34節 低頭第5節 試探第3節 傷寒第11節 運籌第1節 增援第10節 謠言第25節 封禪第19節 何平第39節 巡陣第35節 內憂第20節 族誅第17節 殺人第7節 許儀第7節 南巡第5節 天意第2節 交易第28節 張既第10節 謠言第6節 封侯第29節 南海第6節 謝奇第36節 堵截第36節 合圍第30節 大喬第28節 攻戰第8節 技改第2節 捷報第7節 出山第6節 漢羌第21節 歸來第33節 王異第26節 牛酒第19節 說客第19節 去卑第36節 堵截第3節 援兵第28節 見駕第22節 失算第34節 戰書第36節 且蘭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37節 城牆第40節 成敗第29節 棋子第36節 徐庶第17節 恩威第28節 中計第5節 支持第16節 荀彧第19節 雷銅第16節 初戰第23節 西城第40節 封賞第20節 荀悅第2節 軍議第30節 單挑第31節 奸細第7節 畫眉第30節 逼降第23節 奇兵第40節 脫圍第11節 糧食第1節 羞辱第32節 張飛第15節 襲肅第36節 合圍第37節 告密第16節 劫營第25節 勸降第20節 蒯越第34節 信心第27節 談藝第39節 父子第24節 金城第26節 脫兔第37節 閻行第6節 謝奇第19節 劉磐第10節 謠言第33節 脫鉤第19節 何平第22節 失算第17節 鄧展第14節 換血第14節 換血第35節 程普第14節 交鋒第18節 折將第19節 訣別第13節 敗仗第9節 洛陽
第15節 邛杖第24節 斷糧第40節 脫圍第33節 賀齊第37節 奇功第8節 魯肅第34節 地勢第28節 盡心第34節 低頭第5節 試探第3節 傷寒第11節 運籌第1節 增援第10節 謠言第25節 封禪第19節 何平第39節 巡陣第35節 內憂第20節 族誅第17節 殺人第7節 許儀第7節 南巡第5節 天意第2節 交易第28節 張既第10節 謠言第6節 封侯第29節 南海第6節 謝奇第36節 堵截第36節 合圍第30節 大喬第28節 攻戰第8節 技改第2節 捷報第7節 出山第6節 漢羌第21節 歸來第33節 王異第26節 牛酒第19節 說客第19節 去卑第36節 堵截第3節 援兵第28節 見駕第22節 失算第34節 戰書第36節 且蘭第9章 天下一 第二十七節 天命第37節 城牆第40節 成敗第29節 棋子第36節 徐庶第17節 恩威第28節 中計第5節 支持第16節 荀彧第19節 雷銅第16節 初戰第23節 西城第40節 封賞第20節 荀悅第2節 軍議第30節 單挑第31節 奸細第7節 畫眉第30節 逼降第23節 奇兵第40節 脫圍第11節 糧食第1節 羞辱第32節 張飛第15節 襲肅第36節 合圍第37節 告密第16節 劫營第25節 勸降第20節 蒯越第34節 信心第27節 談藝第39節 父子第24節 金城第26節 脫兔第37節 閻行第6節 謝奇第19節 劉磐第10節 謠言第33節 脫鉤第19節 何平第22節 失算第17節 鄧展第14節 換血第14節 換血第35節 程普第14節 交鋒第18節 折將第19節 訣別第13節 敗仗第9節 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