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在他的總理府一見到肖衛國便熱情地迎了上來,一雙手用力地握着肖衛國的大手不放,眼裡盡是歡喜之意。他大聲地道:“菲利普先生,歡迎你到我的總理府來作客呀沒有想到當初菲利普先生的預言很快就變成了現實,到現在我都覺得好像在做夢一樣但是總理府的一草一木現在都是屬於我的,我才確信這次我是真的成功了我要特別感謝菲利普先生呀,如果不是你的預言,也許我已經放棄了。”
肖衛國連忙道:“總理閣下言重了您能夠住進這座總理府,完全是您獲得了德國人民的支持,是您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德國人,這跟我的預言沒有任何關係呀其實當時我也是看到德國人民都在談論您的獨特人格魅力和領導才能,纔會預言您能夠成爲德國總理。我相信任何人只要細心,都能看得到這個結果。”
希特勒神秘一笑道:“菲利普先生,我相信您的眼光”說完,希特勒才走到梅塞施密特博士面前,跟他禮節性地握了一下手,這樣已經讓梅塞施密特感到壓力山大了,畢竟他聽說希特勒是一個喜怒無常的人。
希特勒仍然是面帶微笑,對梅塞施密特道:“威利博士,早就久聞大名了,只可惜無緣一見。今天我請你來,也是想認識一下我們德國實力最強的航空企業領袖以及最傑出的飛機設計師。你們的風雷系列發動機很不錯啊,一定要加大研發力度,爭取早日讓它成爲我們德國航空工業的驕傲”
梅塞施密特點點頭道:“總理閣下請放心,我們正在努力。雖然在研製過程中遇到了一些技術問題,還好有菲利普在,無論多大的問題他都能解決。我想風雷系列發動機有望在半年內完成定型試驗。並投入批量生產。”
希特勒聞言大喜道:“好好好這真是一個好消息呀你們都坐吧,咱們就跟朋友聚會一樣隨便聊聊,不要拘束”
等到肖衛國和梅塞施密特坐下,希特勒也坐到了他的沙發當中。
其實希特勒雖然已經當上了總理,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立足未穩,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對於他非常看重的菲利普,以及菲利普的龍魂兵工聯合體,他更是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希特勒想要振興德國經濟,要讓工業區的工廠恢復正常運轉,要使德國擺脫了戰敗國的地位,還要收回大量主權。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支持。
要知道希特勒上臺之後,就面臨着一個爛攤子德國政府的赤字仍然高得嚇人,失業人數超過600萬,萊茵河西岸地區雖然已被盟軍在1930年6月歸還。但卻百廢待興;而且法國還佔領着薩爾州,並企圖用培植當地分裂勢力和親法分子的做法,通過全民公決,把這個州正式吞併掉。只要德國的經濟形勢不好轉,法國人的這個陰謀就隨時可能得逞。而且,那粹黨的執政還有些先天不足,因爲它並不擁有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席位,這些都困擾着魏瑪共和國的新任總理希特勒。
大部分德國人還是對希特勒抱有很大的期望。畢竟魏瑪共和國的14年統治對於他們來說完全是一場喪權辱國的災難,人民生活水準比一戰前的帝國時期大大下降。所以他們對這個民主政體及其政黨並無好感;舊工會連起碼的就業率和工人最低生活保障都爭取不到,更遑論其它。
此時希特勒還是無法坐享獨裁之權力,他在內閣中要受到總統權力的限制和內閣聯合夥伴的制約。在該內閣中,總統決定內閣多數人選,直接掌握國防和外交大權。希特勒出任總理,只能決定除自己之外的兩名民社黨人入選。帕彭纔是內閣中握有實權的人物。在由11人組成的內閣中,民社黨只佔3人,以帕彭爲首的保守派8人。總而言之,希特勒的內閣依然在憲法約束範圍內,儘管國會的權力受到了嚴重削弱。但是各黨派仍有可能利用憲法中規定的權利,反對希特勒政府,也有可能在民社黨違憲時,通過憲法程序表示反對。
此外,興登堡總統對希特勒依然不完全信任,傾向於保守派。根據雙方規定,總統不單獨接見希特勒,只有在副總理帕彭陪同和在場的情況下,方可聽取希特勒關於工作的請示和彙報。而且,總統並未授予該內閣依據緊急法令執政的權力,興登堡隨時可頒佈緊急法令解散內閣,把希特勒和民社黨趕下臺。副總理帕彭認爲,自己在內閣的優勢加上與總統的交情,預期可以圍堵希特勒。他揚言:“我們聘用了希特勒爲我們服務”“在兩個月之內,我們就會把他逼到角落裡哇哇亂叫”當時在希特勒上臺之初,當時德國輿論界亦普遍認爲:民社黨“執政的時間不會長久”,“也許很快就會下臺”,社會民主黨右翼領導人也在黨員中散佈:“希特勒政府將在很短的時間內自行消亡。
總理職位滿足不了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一心追求的目標是徹底廢除議會民主制,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遠在1932年1月,他就明確表示:“那粹黨要求全部權力,絕不同其他勢力、保守派政黨和派別長久地分享權力”
現在希特勒已手握行政大權,要獨裁還須獲得立法權。但是要攫取全部權力並非易如反掌之舉。希特勒首先要獲得國會對他出任總理的認可,然後打破魏瑪憲法的約束,通過一項徹底改變國家體制、使自己不受限制地行使權力的法律,以“合法”程序建立法西斯獨裁統治這就是“授權法”。魏瑪憲法第76條規定,通過任何一項改變憲法的法令,須經國會23多數通過。當時執政的民社黨和德意志民族人民黨在國會中只佔419,於是希特勒上臺後不到兩天就決定解散國會,重新選舉,改變國會中政治勢力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