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精神世界的輕(2)

◆普通讀者

吳爾夫

在那些設備寒磣、不配稱爲圖書館,而收藏書籍倒也不少,可供平民百姓閱覽求知的地方,很值得把約翰遜博士《格雷傳》裡的一句話特別抄寫出來,引起注意:“能與普通讀者的意見不謀而合,在我是高興的事;因爲,在決定詩歌榮譽的權利時,儘管高雅的敏感和學術的教條也在起着作用,但一般來說應該根據那未受文學偏見污損的普通讀者的常識。”這句話把普通讀者的素質加以闡明,賦予他們的讀書宗旨以一種神聖意味,並且使得這麼一種既要消耗大量時光,又往往看不出實效的活動,由於這位大人物的讚許而得到認可。

約翰遜博士心目中的普通讀者,不同於批評家和學者。

他沒有那麼高的教養,造物主也沒有賞給他那麼大的才能。他讀書,是爲了自己高興,而不是爲了向別人傳授知識,也不是爲了糾正別人的看法。

首先,他受一種本能所指使,要根據自己能撈到手的一星半點書本知識,塑造出某種整體——某位人物肖像,某個時代略圖,某種寫作藝術原理。

他不停地爲自己匆匆搭起某種建築物,它東倒西歪、搖搖欲墜,然而看來又像是真實的事物,能引人喜愛、歡笑、爭論,因此也就能給他帶來片刻的滿足。

他一會兒抓住一首詩,一會兒抓住一本舊書片段,也不管它從哪兒弄來的,也不管它屬於何等品類,只求投合自己的心意,能將自己心造的意象結構圓滿就成,又總是這麼匆匆忙忙,表達又不準確,而且膚膚淺淺——所以,昨晚批評家看來,他的缺陷是太明顯了,無須指出了。

但是,約翰遜博士認爲,在詩歌榮譽的最終分配方面,普通讀者有一定的發言權。那麼,將自己這些想法、意見記錄下來,也還值得一做,因爲它們本身儘管微不足道,卻對於那麼一件大事還能起到一定的影響。

每天進步一點點

一本書的價值,在於能帶給普通讀者多少精神的慰藉和心靈的陶冶,而不是孤芳自賞、高高在上地束之於高閣之上。

“能與普通讀者的意見不謀而合,在我是高興的事”,這是對作者勞動的最高回報,而作爲我們——一羣普通讀者,用心去感受每一本書所蘊藏的,於我們有益的養分,悉心體會作者與我們默契的感受,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永遠只讀好書

叔本華

文學的情形和人生毫無不同,不論任何角落,都可看到無數卑賤的人,像蒼蠅似的充斥各處,爲害社會。在文學中,也有無數的壞書,像蓬勃滋生的野草,傷害五穀,使它們枯死。他們原是爲貪圖金錢,營求官職而寫作,卻使讀者浪費時間、金錢和精神,使人們不能讀好書,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們不但無益,而且爲害甚大。大抵說來,目前十分之九的書籍是專以騙錢爲目的的。爲了這種目的,作者、評論家和出版商,不惜同流合污,朋比爲奸。

許多文人,非常可惡又狡猾,他們不願他人企求高尚的趣味和真正的修養,而集中筆觸很巧妙地引誘人來讀時髦的新書,以期在交際場中有談話的資料。如斯賓德連、布維(Bulwer)及尤金·舒等人都很能投機,而名噪一時。這種爲賺取稿費的作品,無時無地都存在着,並且數量很多。這些書的讀者真是可憐極了,他們以爲讀那些平庸作家的新作品是他們的義務,因此而不讀古今中外的少數傑出作家的名著,僅僅知道他們的名姓而已——尤其那些每日出版的通俗刊物更是狡猾,能使人浪費寶貴的時光,以致無暇讀真正有益於修養的作品。

因此,我們讀書之前應牢記“決不濫讀”的原則,不濫讀是有方法可循的,就是不論何時凡爲大多數讀者所歡迎的書,切勿貿然拿來讀。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發行了數版的書籍都是,不管它屬於政治或宗教性還是小說或詩歌。你要知道,凡爲愚者所寫作的人是常會受大衆歡迎的。不如把寶貴的時間用於專讀偉人的已有定評的名著,只有這些書纔是開卷有益的。

不讀壞書,沒有人會責難你,好書讀得多,也不會引起非議。壞書有如毒藥,足以傷害心神——因爲一般人通常只讀新出版的書,而無暇閱讀前賢的睿智作品,所以連作者也僅停滯在流行思想的小範圍中,我們的時代就這樣在自己所設的泥濘中越陷越深了。

有許多書,專門介紹或評論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歡讀這些書,卻不讀那些思想家的原著。這是因爲他們只顧趕時髦,其餘的一概不理會;又因爲“物以類聚”的道理,他們覺得現今庸人的淺薄無聊的話,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所以古代名作難以入目。

我很幸運,在童年時就讀到了施勒格爾的美妙警句,以後也常奉爲圭臬。

“你要常讀古書,讀古人的原著;今人論述他們的話,沒有多大意義。”

平凡的人,好像都是一個模型鑄成的,太類似了!他們在同時期所發生的思想幾乎完全一樣,他們的意見也是那麼庸俗。他們寧願讓大思想家的名著擺在書架上,但那些平庸文人所寫的毫無價值的書,只要是新出版的,便爭先恐後地閱讀。太愚蠢了!

平凡的作者所寫的東西,像蒼蠅似的每天產生出來,一般人只因爲它們是油墨未乾的新書,而愛讀之,真是愚不可及的事情。這些東西在數年之後必遭淘汰,其實,在產生的當天就應當被遺棄纔對,它只可作爲後世的人談笑的資料。

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兩種不同的文藝,似乎各不相悖的並行着。一種是真實的,另一種只不過是貌似的東西。前者成爲不朽的文藝,作者純粹爲文學而寫作。他們的行進是嚴肅而靜默的,然而非常緩慢。在歐洲一世紀中所產生的作品不過半打。另一類作者,文章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但它們卻能狂奔疾馳,受旁觀者的歡呼鼓譟,每年送出無數的作品到市場上,但在數年之後,不免令人產生疑問:它們在哪裡呢?它們以前那喧囂的聲譽在哪裡呢?因此,我們可稱後者爲流動性的文藝,前者爲持久性的文藝。

每天進步一點點

書之優劣,猶如人之善惡。一本好書可以拯救一個迷失的靈魂,使之獲得無限的光明,而一本壞書就很可能使一個靈魂陷入黑暗的泥沼,喪失做人的尊嚴。

肚子餓了,我們可以選擇任何可以果腹的東西來充飢,甚或吃了餿飯大不了壞了腸胃。但精神的飢餓切不可“飢不擇食”,如果沒有好書,寧可不讀,也決不能讓自己陷於不可救贖的深淵。

◆戶外讀書雜感

蘭姆

我敢在某個大教堂的林蔭道上,一個人讀《老實人》,被人當場抓住我也不怕。可是,有一回,我正自心曠神怡地躺在櫻草地上讀書,一位熟識的小姐走過來(那兒本是她芳蹤常往之地),一瞧,我讀的卻是《帕美拉》。——我記得,這是最出其不意的一次荒唐遭遇了。要說呢,一個男子被人發現讀這麼一本書,也並沒有什麼叫人不好意思的地方;然而,當她坐下來,似乎下決心要跟我並肩共讀時,我卻巴不得能夠換上一本別的什麼書纔好。我們一塊兒客客氣氣讀了一兩頁,她覺得這位作家不怎麼對她的口味,站起身來走開了。愛刨根問底的朋友,請你去猜一猜:在這種微妙的處境中,臉上出現紅暈的究竟是那位仙女,還是這位牧童呢?——反正兩人當中有一個人臉紅,而從我這裡你休想打聽到這個秘密。我不能算是一個戶外讀書的熱心支持者,因爲我在戶外精神無法集中。我認識一位唯一神教派的牧師——他常在上午十點到十一點之間,在斯諾山上(那時候還沒有斯金納大街)一邊走路,一邊攻讀拉德納的一卷大著。我對他那種遠避塵俗、孑然獨行的風度常常讚歎,但我不得不承認,這種超然物外、凝神貫注的脾氣與我無緣。因爲,只要在無意之中瞥一眼從身旁走過的一個腳伕身上的繩結或者什麼人的一隻麪包籃子,我就會把好不容易記住的神學知識忘到九霄雲外,就連五大論點也都不知去向了。

還要說一說那些站在街頭看書的人,我一想起他們就油然而生同情之心。這些窮哥兒們無錢買書,也無錢租書,只得到書攤上偷一點兒知識——書攤老闆眼神冷冰冰的,不住拿嫉恨的眼光瞪着他們,看他們到底什麼時候才肯把書放下。這些人戰戰兢兢,看一頁算一頁,時刻都在擔心老闆發出禁令,然而他們還是不肯放棄他們那求知的,而要“在擔驚受怕之中尋找一點樂趣”。馬丁·伯就曾經採取這種辦法,天天去書攤一點一點地看,看完了兩大本《克拉麗薩》(這是他小時候的事)。突然,書攤老闆走過來,打斷了他這番值得讚美的雄心壯志,問到底打算不打算買這部書。馬丁後來承認,在他一生中,讀任何書也沒有享受到像他在書攤上惶惶不安看書時所得到的樂趣的一半。當代一位古怪的女詩人,根據這個題材寫了兩段詩,非常感人而又質樸。詩曰:

我看見一個男孩站在書攤旁,

眼含渴望,打開一本書在看,

他讀着、讀着,像要把書一口吞下,

這情景卻被書攤的老闆瞧見——

他立刻向那男孩喝道:

“先生,你從來沒買過一本書,

那麼這本書你也不要想看!”

那孩子慢慢騰騰地走開,

發出長嘆:

他真後悔不如壓根兒不會念書,

那麼,那個老混蛋的書也就跟自己毫不相干。

窮人家有許許多多的辛酸——對這些,有錢人根本不必操心。我很快又看見另外一個男孩,他臉色憔悴,似乎一整天飲食未進。他站在一個酒館門前,望着食櫥裡的肉塊出神。這孩子,我想,日子真不好過,飢腸轆轆,渴望飽餐,卻身無分文;無怪他恨不得不懂什麼叫做吃飯,那樣他就無須對着美味的大菜望洋興嘆。

每天進步一點點

當一個人渴求知識的時候,對書的渴望就像一個飢餓的人對美味的嚮往。

我們的需要食物的供給,我們的精神也需要書籍的慰藉。

有古詩云:“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一本好書,便可送走一個蒼白的早晨或風雪黃昏。因而許多人一讀起書來便悠然自得不知今夕是何年,也難怪古人有“書味在胸中,甘於飲陳酒”的感慨了。

◆重讀之書

葉靈風

小泉八雲曾勸不要買那隻讀一遍不能使人重讀的書。這是一句意味很深長的讀書箴言,也是買書箴言。

中國古語所謂書籍“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在機械生產的今日,一個人即使財力和精力能勝任,恐怕也不能讀盡所有的書,買盡所有的書。因此,我們在不十分閒暇的人生忙迫之中,能忙裡偷閒,將自己所喜愛的,讀過的書取出重讀一遍,實是人生中一件愉快的事。

讀書本是精神上的探險,儘管有他人的介紹與推薦,對於一本書的真實印象如何,總還要待自己讀完之後纔可決定。有些爲一般人所指責的書,自己因了個人的特性或一時的環境關係,竟有特殊的愛好。這正與名勝的景色一樣,臥遊固是樂事,然而親臨其地觀賞,究竟與在遊覽指南之類所得者不同。將讀過的書重讀一遍,正如與舊地重臨一樣,同是那景色同是自己,卻因了心情和環境的不同,會有一種稔熟而又新鮮的感覺。這在人生中,正如與一位多年不見的舊友相逢,你知道他的過去,但是同時又在揣測他目前的遭遇如何。

有人說,與其讀一百部好書,不如將五十部重讀一遍,因爲仔細地將已經獲得的重新加以咀嚼,有時比生吞活剝更有好處。但可惜的是,人生太短,好書太多,我們終於在顧此失彼之中生活,正如可愛的季辛所慨嘆:“唉,那些不能有機會再讀一遍的書喲。”

季辛所惋惜的,不僅是可以重讀的書,還是那少數的可以百讀不厭的書,因爲他接着又說:“溫雅的安靜的書,高貴的啓迪的書;那些值得埋頭細嚼,不僅一次而可以重讀多次的書。可是我也許永無機會再將它們握在手裡一次了;流光如駛,而時日又是這樣的短少。也許有一天,當我躺在牀上靜待我的最後,這些被遺忘的書中的一部會走入我彷徨的思索之中,而我便像記起一位曾經於我有所助益的朋友一樣的記起它們——偶然邂逅的友人。這最後的訣別之中將含着怎樣的惋惜?”

在這歲暮寒天,正是我們思念舊友,也正是我們重新翻開一冊已經讀過一次,甚或多次的好書最適宜的時候。

每天進步一點點

書,是人類的精神伴侶,它就像我們最忠實的朋友,默默地陪伴着我們的一生。如果一個人是有教養的,他一定是愛讀書的人,因爲不讀書的人絕對沒有真正的教養。

如果我們是棵小樹,有書的土壤,我們才能長得挺拔;如果我們是條小溪,有書的泉流,我們才能永不幹涸。書是我們獲得美好精神生活的階梯,應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37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1)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23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2)第24章 智力並非唯一第9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2)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30章 精神世界的輕(1)第34章 做自己的帝王(1)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18章 沉默的力量(2)第26章 勞動、創造和執著(2)第29章 聽智者傾談(2)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第31章 精神世界的輕(2)第17章 沉默的力量(1)第37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1)第12章 勇者無畏(2)第28章 聽智者傾談(1)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1章 第一輯 愛的陽光:引言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16章 堅忍的執著(2)第23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2)第30章 精神世界的輕(1)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27章 第四輯自由世界的徜徉:引言第18章 沉默的力量(2)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42章 在欣賞中生活(2)第15章 堅忍的執著(1)第43章 微笑是最美的花(1)第19章 第三輯 成功的條件:引言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41章 在欣賞中生活(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15章 堅忍的執著(1)第40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2)第6章 天地間最美麗的愛(1)第25章 勞動、創造和執著(1)第27章 第四輯自由世界的徜徉:引言第36章 第五輯 優雅的人生生:引言第21章 抱負的內涵(2)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21章 抱負的內涵(2)第32章 心靈的盛宴(1)第6章 天地間最美麗的愛(1)第35章 做自己的帝王(2)第29章 聽智者傾談(2)第23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2)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第36章 第五輯 優雅的人生生:引言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17章 沉默的力量(1)第29章 聽智者傾談(2)第14章 直面挑戰(2)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19章 第三輯 成功的條件:引言第17章 沉默的力量(1)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37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1)第6章 天地間最美麗的愛(1)第33章 心靈的盛宴(2)第34章 做自己的帝王(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41章 在欣賞中生活(1)第42章 在欣賞中生活(2)第32章 心靈的盛宴(1)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36章 第五輯 優雅的人生生:引言第31章 精神世界的輕(2)第16章 堅忍的執著(2)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12章 勇者無畏(2)第5章 在關愛中成長(2)第30章 精神世界的輕(1)第42章 在欣賞中生活(2)第1章 第一輯 愛的陽光:引言第15章 堅忍的執著(1)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41章 在欣賞中生活(1)第19章 第三輯 成功的條件:引言第28章 聽智者傾談(1)第25章 勞動、創造和執著(1)第16章 堅忍的執著(2)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
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37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1)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23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2)第24章 智力並非唯一第9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2)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30章 精神世界的輕(1)第34章 做自己的帝王(1)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18章 沉默的力量(2)第26章 勞動、創造和執著(2)第29章 聽智者傾談(2)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第31章 精神世界的輕(2)第17章 沉默的力量(1)第37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1)第12章 勇者無畏(2)第28章 聽智者傾談(1)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1章 第一輯 愛的陽光:引言第13章 直面挑戰(1)第16章 堅忍的執著(2)第23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2)第30章 精神世界的輕(1)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27章 第四輯自由世界的徜徉:引言第18章 沉默的力量(2)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42章 在欣賞中生活(2)第15章 堅忍的執著(1)第43章 微笑是最美的花(1)第19章 第三輯 成功的條件:引言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41章 在欣賞中生活(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38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2)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15章 堅忍的執著(1)第40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2)第6章 天地間最美麗的愛(1)第25章 勞動、創造和執著(1)第27章 第四輯自由世界的徜徉:引言第36章 第五輯 優雅的人生生:引言第21章 抱負的內涵(2)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21章 抱負的內涵(2)第32章 心靈的盛宴(1)第6章 天地間最美麗的愛(1)第35章 做自己的帝王(2)第29章 聽智者傾談(2)第23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2)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第36章 第五輯 優雅的人生生:引言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17章 沉默的力量(1)第29章 聽智者傾談(2)第14章 直面挑戰(2)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19章 第三輯 成功的條件:引言第17章 沉默的力量(1)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37章 自尊、自信和誠實(1)第6章 天地間最美麗的愛(1)第33章 心靈的盛宴(2)第34章 做自己的帝王(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41章 在欣賞中生活(1)第42章 在欣賞中生活(2)第32章 心靈的盛宴(1)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第10章 第二輯 勇爲天下先:引言第36章 第五輯 優雅的人生生:引言第31章 精神世界的輕(2)第16章 堅忍的執著(2)第3章 燭照黑暗的光芒(2)第12章 勇者無畏(2)第5章 在關愛中成長(2)第30章 精神世界的輕(1)第42章 在欣賞中生活(2)第1章 第一輯 愛的陽光:引言第15章 堅忍的執著(1)第4章 在關愛中成長(1)第8章 融化障礙的靈丹(1)第39章 永遠守住真實的自己(1)第41章 在欣賞中生活(1)第19章 第三輯 成功的條件:引言第28章 聽智者傾談(1)第25章 勞動、創造和執著(1)第16章 堅忍的執著(2)第22章 認真從事的啓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