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

行勝於言。

若按照正常的程序,趙樸提出御駕親征的意見,必然遭到一大批大臣反對,許多諍臣死諫,以死爲要挾,死纏爛打,最後御駕親征變黃了。

可是,趙樸卻不按常理出牌,只是在朝堂上簡單的提了一下,不管大臣們同意不同意,穿上戰甲就走,速度極快。讀書人們想要以死勸諫,也來不及了,只能望着十幾裡外的灰塵,無奈嘆息。

若說,武人干政,是亂國開始;

那文人干政,則是滅國開始。

有許多文臣,根本不懂得戰爭,根本不懂得如何用兵,對國家大勢文盲一個,除了誇誇其談之外,什麼也不會。可是偏偏要做出我是諸葛亮,我是樂毅,似乎皇上不聽我的意見,就是暴君,就是昏君。可是到了戰場上,往往是一潰千里。

總之,趙樸獨斷專行的走了,帶着嫡系的三萬八字軍前去犒賞三軍,一切麻煩,都丟給了汪伯彥、趙鼎等人。

接着,應天府衆臣開始收拾東西,遷都東南,地點在揚州。

遷都是一件麻煩事情,各個部門協調,府庫銀兩,各個朝廷大員的遷移,運輸家眷的馬車,護衛的軍隊,還有一路上的糧食消耗,到了揚州之後如何定局等等,再加上許多雞毛蒜皮的小事,麻煩不已。

一個小家小戶,要搬家還需要忙活許久;而遷都,更是遷都成千上萬人的利益,麻煩必然不少。

若是在太平年月遷都,絕對是一大羣人阻攔,比如太祖趙匡胤想要遷都洛陽,結果朝廷大臣都反對,反對的理由很多,可實際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損害他們自身利益。在舊都時,都有房產、店鋪、田地等,依靠着是京城的有利地勢,可以大獲其益。如今一遷都,到了新的都城,房子要重新買,地也要重新買,一切都要重新開始。遷都後,他們各方面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失。

總之各方面的利益糾纏,註定了遷都很難,從商量到決定,再到完全搬遷過來,至少要三四年時間。

如今,隨着金軍進攻,一切都省略了。

也不得不省略,金軍不會留給他們太多的時間,此時說是遷都,不如說是跑路。一切貴重的,一切不必要的,一切零碎的,都是統統丟棄,只帶上朝廷的官員,還有一些重要物品,就匆匆上路了。

而在揚州,作爲陪都之一,經過了簡單的一些營建,和前期的準備工作。只是時間太倉促了,一切都是麻煩不斷。

這些都需要他們三人總理一切。

此時宋朝的朝堂出現了一個怪現象,一方面皇帝陛下親自前往黃河邊,慰勞三軍;一方面是朝廷的大員們,向着揚州遷移。

大宋的漕運比較發達,可以接着運河,坐上船順勢到達揚州,免去了鞍馬勞頓之苦。

不過,衆臣都對前景悲觀無比,金軍南下黃河防線守得住嗎?

汴梁守得住嗎?

應天府守得住嗎?

莫名的恐慌在朝堂上瀰漫,人心漸漸不穩,一些大臣的心思開始想偏:大宋的這首破船,即將要沉沒,還有必要繼續堅守下去嗎?

識時務者爲俊傑!

一些文臣開始寫信,然後命奴僕北上,向金軍獻上忠心;而一些金軍密探也快速的活動着,到處遊走勸說,拉攏着意志不堅定的臣子。

剛剛搭建的小朝廷,就有種搖搖欲墜的感覺,似乎頃刻之間就要瓦解。

………

隨着趙樸的上臺,很多人從中得益,也有很多人吃虧。

而黃潛善就是其中之一。

由於受到侄兒的牽連,黃潛善被一樓到底,徹底的邊緣化。前後的差別,讓黃潛善心中滿是怨恨,趙樸率軍出征不到半個時辰,一個飛鴿就從他的府邸飛起,向着北方飛去。

“無恥小兒,以爲你當了皇帝,就可以貶責老夫,老夫豈能任你爲所欲爲!”黃潛善憤恨道,“小兒,想要逞英雄,那就去死吧!我已將見你行軍的路線告訴宗翰元帥,你就等着被元帥俘虜吧!”

“大宋已經難以挽救,金國必然君臨天下。小兒螳臂當車,妄圖以一己之力撼動金國強軍,必死無疑。你找死,老夫纔不願意跟隨!”

“先帝呀,不要怪老臣無情,是小兒無義在先!”

黃潛善不斷說着,背叛的陰影漸漸散去,心平氣和起來,再也無一絲愧疚之感。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況且是君臣情誼?

在兵部……

在樞密院……

在中書…………

到了這一刻,有太多的人,選擇了另謀出路。

他們在行動着,而軍情司也在行動着。

在明朝,出於對讀書人的不信任,於是誕生了東廠與錦衣衛,爲的就是監控讀書人。而趙樸出於情報的探查,成立了軍情司,軍情司分爲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對金國的滲透,探查情報,一部分則是對朝中重臣的監察。

趙樸離去了,卻留下軍情司的探子,密切關注者朝中大臣,那些投敵大臣的信件更是一一被繳獲,這些都是投敵的證據。正所謂抓賊抓贓,抓姦抓雙,這些都是證據,都是日後清算的證據,背叛者總是需要付出代價。

軍情司成立的時間很短,許多情報人員經驗欠缺,一些必要的訓練也是不合格,可依舊收穫不少。

朝中文臣對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精通至極,可是運送情報,向敵人投誠上,卻完全是外行,比起後世的克洛勃、軍統之流,差了很多檔次。很容易被軍情司抓住,最後一一被軍情司副司長趙大收集起來。

翻看着信件上,那些無恥的諂媚語言,不知廉恥的話語,趙大氣得有些哆嗦。

“時窮節乃見!”趙大恨恨道,“等着皇上閒暇時,必要了爾等的狗命!”

…………

很多的文臣,信件被軍情司繳獲。

可是,依舊有一些信件,成了漏網之魚,快速的落在了金人手中,爲金軍出兵獲得了大量可靠情報。

而此時,婁室正在翻看着信件,口中道:“官渡之戰時,初戰時,曹操局勢不利。大量文臣投降袁紹,向袁紹獻出忠心。到後來,曹操獲勝,繳獲了大量信件,最後曹操既往不咎,一把火燒了!不知那個人知道這一切,會如何反應?”

PS:今天就一更了,明天補

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10章 誰搶我衣服,我斷誰手足第22章 援軍來了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6章 金軍退去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422章 殺一批,流放一批,放一批,敲打一批!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365章 死地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64章 忻口伏擊第393章 富平之戰(五)第243章 擊退金軍第116章 八恥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275章 引薦秦檜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398章 富平之戰(九)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450章 興武九年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349章 艱難的第三問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6章 金軍退去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321章 深入改革第469章 滅國次之,誅心爲上第165章 陳東執着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64章 忻口伏擊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463章 彈劾王彥第185章 前線戰局第297章 金軍要議和!!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280章 分兵第339章 移民東北第197章 受挫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149章 變法前的試探第13章 千里眼第345章 西遼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97章 金軍要議和!!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226章 破虜報,武備學堂第217章 變法(三)第2章 坑人的年代第429章 逮捕行動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45章 西遼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340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5章 戰局分析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31章 滅狼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341章 花魁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14章 太學生請願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412章 殺星,火拼!第45章 崖山之後有中國第308章 遷都杭州第341章 花魁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149章 變法前的試探
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10章 誰搶我衣服,我斷誰手足第22章 援軍來了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48章 “護送”金軍出境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6章 金軍退去第237章 變故再生第422章 殺一批,流放一批,放一批,敲打一批!第170章 再見張所第279章 血戰南陽第365章 死地第136章 懲治張邦昌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24章 登基九五第64章 忻口伏擊第393章 富平之戰(五)第243章 擊退金軍第116章 八恥第151章 彼竭我盈,故克之第275章 引薦秦檜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398章 富平之戰(九)第289章 金軍退去第105章 二圍汴梁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450章 興武九年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331章 論王安石第349章 艱難的第三問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6章 金軍退去第396章 富平之戰(七)第321章 深入改革第469章 滅國次之,誅心爲上第165章 陳東執着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64章 忻口伏擊第353章 王霸之氣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463章 彈劾王彥第185章 前線戰局第297章 金軍要議和!!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430章 皇上中毒了第280章 分兵第339章 移民東北第197章 受挫第252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下)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218章 泉州,海軍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149章 變法前的試探第13章 千里眼第345章 西遼第315章 我需要一塊磚第297章 金軍要議和!!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第226章 破虜報,武備學堂第217章 變法(三)第2章 坑人的年代第429章 逮捕行動第126章 再見張邦昌第345章 西遼第337章 審美疲勞第180章 沒良心炮第313章 物價飛漲的揚州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340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5章 戰局分析第29章 “救星”种師道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31章 滅狼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277章 陛下,可記得東晉之亡?第341章 花魁第244章 圍點打援第14章 太學生請願第38章 种師道論戰(二)第267章 夜戰八方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412章 殺星,火拼!第45章 崖山之後有中國第308章 遷都杭州第341章 花魁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231章 孔子從軍記第149章 變法前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