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六勝六敗論

“四勝,金國崛起於遼東,根基在幽雲十六州,而這兩地都是臨海。在未來十幾年時間,我朝必要建立一隻強大的海軍,登陸這兩大區域,對近百里的海域發起攻擊。若是時機不到,可以對這兩大區域實行掃蕩,燒燬房屋,破壞田地,損害金軍的戰爭潛力,一步步疲弱金國;若是時機得當,將會發起毀滅性打擊,直接與北伐大軍合力,攻陷薊州等地。金軍以騎兵取勝,我軍就以海軍取勝,與敵人不平衡中戰鬥,取得相對的優勢。”

“五勝,遼國雖然滅了,可是遼國的殘部卻逃離而去,向西域逃竄而去。若時機得當,可以聯合這些遼國殘部,合力圍攻金國!而西夏也是聯合對象,攻擊金國。我大宋,遼國殘部,西夏三股合力,足以讓金國喝上一壺!”

“六勝,在金國自身。金國之所以強大,在於野蠻,一旦喪失了野蠻,女真人也會如契丹人、西夏人那樣快速的衰落。女真人以鐵騎橫行於天下,破滅遼軍,更是威逼我宋朝,不愧是英雄。可是隨着入主中原,他們會快速的腐化,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腐蝕,被那些銅臭味腐蝕掉堅強的意志,整天躺在女人身上,喝着美酒,他們又有多少戰鬥力!”

說道這裡,趙樸眼睛中露出赤裸裸的不屑,“可能十年,可能是二十年,那時的金軍會快速的腐化。那時看似強大的金軍,就會成爲紙老虎,吹上一口氣就徹底倒下!”

金錢不是萬能的,卻可以搞定絕大多數問題,更是將一個個強大的帝國腐蝕,最後摧毀。

當年宋朝建立,收復幷州,抗擊遼軍,以步兵對抗騎兵而不輸,可是在金錢的腐蝕下,現在早就成了軟腳蟹;現在的金軍滅遼亡宋,是何等強大,可是在百年後,被蒙古人打得流出尿來;蒙古人橫行歐亞大陸,無敵於天下,可是卻被小小的朱重八幹到了;後來女真人再度崛起,建立滿族,滅了強大的明朝,可是三百年後八旗子弟再度變成了廢物。

再強大的軍隊,也經受不住金錢的腐蝕。

這纔是真正的勝利機會,只要敵人不犯錯,他根本沒有勝利的機會。雖然他有着六勝之論,可是真正重要的只要第一條和最後一條。

“這是我朝勝利的六點,只要不斷的將這六點擴大化,勝利必將屬於我大宋。今天金軍可以兵臨汴梁城,威逼我軍,來日我軍依舊可以犁庭掃穴,強大的東北之虎必然會臣服!”

聽着這些,趙徽宗也是熱血沸騰,似乎看到了未來的某一天宋軍圍困住金國皇室,讓那些公主太后給他暖牀,那些皇子皇孫給他提便壺的情形,心中不由的舒爽至極,輕笑了起來。

“那六敗是什麼?”宋徽宗語氣輕快道。

趙樸道:“一敗,在於士氣,上到皇室,下到百姓,先是有着恐遼症,後來又有着恐夏症,現在又有着恐金症。可以說未打仗,心中就生出畏懼。不治好這種症狀,我們漢人除了當亡國奴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二敗,在於文官貪財,武官怕死,軍隊腐敗,文化腐敗,官場腐敗。我朝太祖曾說過,與士人共同治理天下。可是一些士人卻是利用着太祖的仁慈之心,貪污腐敗沒有底線。他們總是蠢得好似豬一般,他們難道不知道嗎?我宋朝若是亡了,皇上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也會消失!”

宋朝對士大夫最好,養士百年,可是士人除了泡妞、作詩、貪污之外,什麼也沒有作。北宋、南宋滅亡時,文人更多的是背叛,而不是殉國,文天祥這樣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崖山浮屍十萬,更多的是軍民,而不是文人。宋朝可以說是給了文人最大寬容的朝代,但也是文人最沒節操的時代。

於是,在明朝建立時,朱元璋應用了大量的士人,可是骨子裡卻是對着文人極端的不信任。貪污銀兩五十兩以上,剝皮充草;更是發動一次次大案,大量屠殺文人,更是建立了錦衣衛,監視文人……

明成祖朱棣更是誅連十族,其中最後一族就是座師。

於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徹底消失了,只是留着君王冰冷的面孔。

文人只是無盡失落,還有緬懷宋朝那個美好的時代,卻忘了文人給宋朝帶來多大的創傷,其危害遠超於外戚、宦官、藩鎮割據,只有魏晉時代的士族門閥可以媲美。

停頓了片刻後,趙樸道:“三敗在於,我朝危機四伏,金軍兵臨城下,這只是一災;二災在於各地起義農民不斷,前面有四川的王小波起義,後來又有方臘的摩尼教起義,山東的宋江起義,雖然這些起義平定了。可是那裡依舊民不聊生,依舊是火藥桶,可能某一個偶然事件,變亂就再起。可能不經意間一個張小波、李小波、宋小波就會出現,這纔是心腹之患。金國後方不穩,其實我們的後方也是極度不穩。攘外必先安內,內部不穩,如何北伐,如何平定金國。”

明朝就是亡在內部農民起義不斷,外部清軍襲擊不斷,與宋朝極爲相似。所幸的是,宋朝有着岳飛這樣的牛人,可惜明朝卻沒有岳飛在世,安得猛士守四方?

“四敗,在於遷都無路。唐朝時,安史之亂,唐明皇可以逃亡蜀中避難,可是我朝不行。當年我朝對蜀中政策太過嚴厲,那裡叛亂不斷,爲了平叛流寇更是大屠殺。再加上太宗皇帝對蜀國國主趙昶不好,不可能遷都蜀中;而關中倒是四塞之地,可惜距離西夏太近,一旦金軍從潼關襲擊而來,而西夏軍西面襲擊,兩路夾擊,絕對守不住,局勢會更加惡化,也不是最佳去處;而南去,遷都江南,也不是最佳去處,那裡經歷了方臘之亂,西軍的軍紀太差,殺良冒功大有人在,劫掠也不再少數,再加上花石……幾乎被打殘。那裡有着摩尼教殘部,在江南定都較難。一旦定都在那裡,成功北伐的機會很渺茫。”

不得不說,宋朝是一個悲催的時代。想要遷都,不論是成都、長安、南京都不是最好的去處,都意味着風險不小,不是得罪了那裡的百姓,就是搞過大屠殺,或者是容易被攻擊。

一旦遷都,至少要花去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去鞏固後方,免得出現叛軍推翻朝廷,或是藩鎮威逼中央。可是不遷都,意味着死路一條。

當然最可怕的是,一旦提出遷都的意見,百分之百的淪爲漢奸,或是賣國賊,被讀書人的唾沫噴死。

“五敗,在於我朝不抑商。不抑商,商業發達,帶來了充足的賦稅,可是也讓拜金主義盛行,金錢至上。這些大商人輔植讀書人滲透到朝廷上上下下,無恥到了極點,尤其是懷州商人爲了一點蠅頭小利,將一些經過稀缺之物走私到金國。若不是這些人通敵叛國,金人何以這樣猖狂!”趙樸憤恨道。

無士不安,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

商業發達,必然帶來大量的社會財富,促進社會快速發展,若是運氣好甚至可以誕生資本主義萌芽。只不過商業的反噬性也極爲恐怖,他們好似蛀蟲一般,吸食着整個國家的血夜,然後養肥自己,斷送了一個國家的*。

在西方,羅馬與迦太基爭霸地中海霸權,迦太基的整體實力都遠遠超過了羅馬,可是最後卻是連戰連敗,即便是有着絕世軍事天才漢尼拔,也無法挽回滅國的厄運。就是因爲商人勢力太龐大了,腐蝕了整個國家,讓強大的迦太基倒下。

在北宋,在宋人浴血抗爭,抵抗金軍,可是同時期的幷州商人卻是大肆的出口戰略物資,爲了那百分之二百的利潤,無恥的當了賣國賊。

在南宋,泉州商人更是無恥的出賣了宋朝皇帝。

在明朝,山西商人,所謂的八大皇商更是向清軍大肆走私,斷送了明朝國運。

“六敗在於時間短。我朝只有二十年的時間可以利用,十年的時間層層抵抗金軍入侵,不斷鍛造精銳之師,不斷的休養生息;十年的時間北伐,將金人滅族或是臣服,擊敗西夏,將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收復,將幽雲十六州收復。二十年內必然要達到這個目標,不然就等着化江而治,再現南北朝的局面。二十年內,是北伐滅金平西夏的最佳時期,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期,再也不必談論北伐。那時金國後方安定,我朝又安逸良久,那時北伐除了勞財傷民之外,什麼也得不到。後人就等着成爲陳朝,高唱着玉樹*,當亡國奴吧!”

趙樸說道這裡心情極爲失落。二十年的時間,是人生的四分之一,時間很長。可是對於復國大業而言,可能一眨眼就渡過了。宋朝百年都沒有滅了遼國和西夏,想要在短短的二十年內達到,幾乎不可能!

二十年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很難幾乎是幻想,甚至是空想。

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299章 水師大戰第385章 等援兵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30章 血色的夜第469章 滅國次之,誅心爲上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209章 王師來了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214章 拉下水第369章 洛水大捷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417章 輿論戰第421章 賢妃第135章 李綱的執拗第65章 大戰來臨第297章 金軍要議和!!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72章 完顏婁室第381章 貓追老鼠第26章 入城之戰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186章 襄陽城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358章 閱兵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44章 昔之秦銳士,今之西軍第445章 九死一生的奇襲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2章 援軍來了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219章 海軍初成第58章 人在金營,心在宋第53章 河東之地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340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365章 死地第49章 援救太原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214章 拉下水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368章 屠夫怕神靈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296章 奇襲水師第141章 魔怔了!!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60章 昂貴的火器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31章 滅狼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385章 等援兵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429章 逮捕行動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174章 算計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303章 雞肋第16章 組建新軍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319章 酒樓論道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373章 殿試第304章 金兀朮跑了!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
第66章 鴛鴦陣初戰第156章 三伐宋朝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33章 舌戰羣臣第299章 水師大戰第385章 等援兵第127章 金軍的臭棋第240章 文武之爭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30章 血色的夜第469章 滅國次之,誅心爲上第447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34章 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第209章 王師來了第432章 中毒緣由第259章 秦檜的不甘!第214章 拉下水第369章 洛水大捷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137章 塵埃落定第417章 輿論戰第421章 賢妃第135章 李綱的執拗第65章 大戰來臨第297章 金軍要議和!!第401章 走那一條路第72章 完顏婁室第381章 貓追老鼠第26章 入城之戰第282章 宋皇又要跑路?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435章 金軍南下,流民作亂第186章 襄陽城第377章 皇位之爭?第264章 禍起蕭牆第358章 閱兵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439章 大殖民開始第112章 身在風月,心憂天下第44章 昔之秦銳士,今之西軍第445章 九死一生的奇襲第117章 路在何方?第22章 援軍來了第446章 金軍對策第219章 海軍初成第58章 人在金營,心在宋第53章 河東之地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340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301章 金軍水師全軍覆沒第256章 傲物則骨肉爲陌路!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162章 不做唐明皇第254章 武備學堂大捷第456章 埋下了棺材第415章 迎回二帝,孝道!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70章 歷史拐點的一處蝴蝶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365章 死地第49章 援救太原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214章 拉下水第187章 路遇高僧第368章 屠夫怕神靈第405章 皇上VS公主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296章 奇襲水師第141章 魔怔了!!第440章 李綱之死第160章 昂貴的火器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31章 滅狼第129章 國亂思良相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385章 等援兵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429章 逮捕行動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338章 初見成效第174章 算計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303章 雞肋第16章 組建新軍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95章 不求百戰百勝,但求活到最後第319章 酒樓論道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373章 殿試第304章 金兀朮跑了!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