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變法(二)

三天三夜的時間,經過諸多的思考、辯駁、分析、推演,軍戶制度終於定稿了。此時的軍戶制度,不再是放在紙張上,而是切實可行的制度。在見識到了在座大宋精英智慧的同時,趙樸也見識到了他們的懶惰。

人是有惰性的,在大宋這個花花世界,惰性更是厲害。

這些士大夫,這些大宋精英們,早已經是腦袋發繡了,懶得思考民生問題,軍事問題,於是他們是廢五渣。可是在逼迫之下,在趙樸精神折磨之下,這些精英們終於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華。

趙樸也不由得感嘆:人怕逼,馬怕騎,不逼不騎,就難以爆發出威力來。

全是一羣驢,不用鞭子抽打,就不前進。

醉臥美人膝,醒掌殺人權。真小人不可以一日無錢,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在後*宮,是后妃們繞着皇帝轉;在朝堂,是大臣們繞着皇帝轉。在這個時代,他就是太陽,小了說是後*宮女人們繞着他轉,說大了就是滿朝文武繞着他轉。

只要他這個太陽,有黑子,這些行星就發抖;

只要是他個太陽,有日耀,這些行星就恐懼。

權利,果然是迷人的海LY,吸食的時間長了,就有些難以自拔,想要戒掉是不可能了。可能會因之顛覆,不過那也是以後的事情了,至少現在很舒服。

…………

三天三夜,軍戶制終於最終定稿了。

這些大宋精英們,有些筋疲力盡的感覺,這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

在大宋,變法的事情,在仁宗皇帝之後,就經常玩。在仁宗時代,有范仲淹變法;在神宗時代,有王安石變法;在哲宗時代,有章惇變法;在徽宗時代,有蔡京變法。變法與反對變法,似乎是朝堂的主旋律。

而變法的內容,有的側重於吏治,有的側重於理財,有的側重於爭權。

但不論是那種變法,都是經過多方討論,朝堂上爭執不斷,御史言官之間,對罵不斷,不爭吵上幾個月,對罵上幾個月,根本定不了稿,根本不會實行。

而這位聖上,簡簡單單三天就定稿了。

用聖上的話說:半年後,可能是三個月後,金軍就要南下了,那時又要大戰,又要拼殺,那裡有時間磨蹭,速戰速決爲妙。於是,吃喝睡皆是在行宮裡,不搞定不下班,不搞定不回家,行政效率大爲提高。

三天的時間,終於搞定了,一切結束了。

…………

三天的時間,讓汪伯彥有些憔悴。

“在大宋,變法從來沒有成功過,但是我們必須變法,因爲金軍兵臨城下了!“

“變法派,多數是奸黨,今天奸黨就在這裡成立了!”

“范仲淹變法以吏治爲主,王安石變法以理財爲主,而我變法以強軍爲主。各位卿家要仔細思考這一切,仔細的查找漏洞,仔細的彌補不足,不要着急,千秋之功,或是萬世罪惡,盡在諸公手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變法本身就是冒險,就有太多不確定因素。新法必然有弊端,弊端還不少,這需要各位仔細查找,提出反對意見。但是不要爲反對而反對,最好找出問題的同時,也找出解決之法!”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各位切莫紙上談兵!”

“變法,本質就是簡法,將法令條款變得簡單,因爲簡單了,中間環節較少了,漏洞減少了,坑民害民行爲也減少了。”

…………

回想着,這一切,汪伯彥也在揣測着當今皇帝的性格秉性。

徽宗皇帝喜歡奢華,生活極爲奢靡,先是花石綱,又是修建兌嶽;而當今聖上,生活極爲簡樸,甚至是簡陋,衣着簡單,食物也就那幾樣。

徽宗皇帝爲人風流,花邊新聞不斷,更是與李師師糾纏不清,弄得天下皆知;而陛下爲人死板,對於美色沒有太多的需求,這些日子也僅僅是王舞月一人相伴而已。

徽宗皇帝不喜歡政務,總是將政務,交給手下大臣,結果是形成權臣,引來蔡京專權;而當今陛下也不喜歡政務,也是將政務交給大臣,但是在一些大事上卻是從來不糊塗。

宋朝,那些變法的皇帝,往往是志大才疏,想着要變法,多數聽從大臣,將權力下放給范仲淹、王安石、蔡京等人,自身卻是很少關心變法的具體事務。而當今聖上,卻是親自實行,對於變法的各個細節,可行性,具體的操作,都是詳細瞭解。

以往變法時,權力多是集中於某個臣子,以臣子爲先導,實行變法;而今,卻是聖上爲先導,各個臣子爲輔助,實行變法。

以往變法,往往是容不得一絲的反對,只要是反對就打擊,典型的黨同伐異;可是當今聖上卻是鼓勵提出反對意見,並不斷修改新法。

而聖上更是說,變法最忌諱矇蔽,下官矇蔽上級,犯了錯誤不要緊,只要改過自新就行;可是變法時,卻是欺瞞上級,矇蔽上聽,卻是罪加一等。

以往,在談及變法時,神宗皇帝總是想要變法,超越漢武帝,唐太宗;可是此次變法,聖上說,變法只是爲了活着,只是爲了穩住戰線,抵抗住金軍進攻的鋒芒。

“當今官家,簡樸不好奢華,爲人質樸不善權謀,不精通政治,爲政有些幼稚,然而善於虛心納諫,性格堅毅,爲人果決,洞察人心!不善於權謀,不善於帝王權術,然而靠着王道,霸道以壓制羣臣…………”

漸漸的,汪伯彥心中有了聖上的大致性格。

當今聖上,不懂政治,不然也不會在一些事情上,那樣直白,那樣直接,一點餘地也不留;然而他懂人心,懂百姓需要什麼,大臣需要什麼,還懂人心的險惡,總是用名利誘惑着,又鎮之以威,一手軟,一手硬,那管千般陰謀,萬般算計,都是一一破之。

對於這樣的君王,一切陰謀詭計,一切算計鬥士多餘的,一切矇蔽手段都是無用的。只有交心,只有讓陛下感到盡忠盡心,即便是犯了錯誤,也有挽回的餘地;可若是讓陛下感到不信任,感到矇蔽,那政治生涯也結束了。

君爲臣之綱!

身爲臣子,不能奢求君王太多,只能是不斷適應君王,上有所求,下有所好,迎合聖上的性格,滿足聖上的要求,這才能讓君王滿意,才能升官。只是一些臣子能力不達,未符合君王要求;還有些臣子,喜歡矇蔽君王,獲取好處。

恍然間,一個計劃在汪伯彥心中升起……

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51章 出任監軍第26章 入城之戰第22章 援軍來了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354章 鑄犁爲劍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444章 岳飛北伐戰略第311章 功勞薄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191章 苛刻的和約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34章 金軍退去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177章 初戰第354章 鑄犁爲劍第389章 富平之戰(一)第155章 哭靈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177章 初戰第342章 打人真爽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207章 宰相何處尋?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373章 殿試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64章 忻口伏擊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321章 深入改革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250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上)第56章 分兵而行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12章 丫頭們,跑路吧!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93章 洪水之後,必然有瘟疫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完本感言第30章 血色的夜第186章 襄陽城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197章 受挫第308章 遷都杭州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75章 引薦秦檜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64章 忻口伏擊第5章 戰局分析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220章 泉州的信第334章 銀行開業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159章 軍宣司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72章 完顏婁室第43章 姚平仲襲營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16章 組建新軍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09章 宰執天下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96章 連破三道營寨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64章 忻口伏擊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31章 滅狼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217章 變法(三)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
第471章 何爲永恆?第51章 出任監軍第26章 入城之戰第22章 援軍來了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354章 鑄犁爲劍第298章 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第444章 岳飛北伐戰略第311章 功勞薄第88章 婁室的反思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191章 苛刻的和約第281章 疏散大臣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34章 金軍退去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413章 送二帝回宋第40章 抗金派內部的分裂第464章 定都何方?第290章 趙樸的焦慮症第177章 初戰第354章 鑄犁爲劍第389章 富平之戰(一)第155章 哭靈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12章 趙鼎請罪第452章 兵臨幽雲!第257章 數據分析,嚇倒金軍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177章 初戰第342章 打人真爽第201章 邊疆風雲第207章 宰相何處尋?第164章 馬前勸諫第373章 殿試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64章 忻口伏擊第101章 義軍聯盟大會第362章 火槍,青銅炮,地雷第228章 幕後黑手第321章 深入改革第465章 瘟疫爆發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250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上)第56章 分兵而行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12章 丫頭們,跑路吧!第400章 你可知罪第293章 洪水之後,必然有瘟疫第343章 民意,國利第260章 蘇武牧羊!!第425章 時機未到的刺殺完本感言第30章 血色的夜第186章 襄陽城第418章 詔獄開始了!第265章 背叛,城破第197章 受挫第308章 遷都杭州第270章 火燒汴梁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275章 引薦秦檜第307章 遼東掃蕩第19章 殿上口舌之戰第64章 忻口伏擊第5章 戰局分析第113章 璇兒的幸福第132章 普及軍事常識第220章 泉州的信第334章 銀行開業第431章 誰當皇帝?第154章 金軍由盛轉衰的開始第159章 軍宣司第269章 火攻VS巷戰第428章 道君皇帝,夢想成真;一入門空門,皇位兩斷!第198章 揚州大捷第72章 完顏婁室第43章 姚平仲襲營第470章 化解民族仇恨第221章 放回兩位宋皇第146章 打球中暑而病死第16章 組建新軍第388章 西北戰局第309章 宰執天下第268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196章 連破三道營寨第93章 泉州的佳人第64章 忻口伏擊第99章 靖康恥後,路在何方?第241章 懦夫的武器——神臂弩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64章 奇襲洛陽第202章 揚州下雪第235章 一箭射出,命歸九霄第31章 滅狼第123章 抗金方略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217章 變法(三)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