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拖哇走了,沒有帶走一片雲彩。
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穩定局面後,張漢卿便在複雜的東北局勢中佔得一線先機。因爲不但日本人打這個主意,美國也在動這個腦筋。不同的是,日本想獨佔,而美國要共佔。
歷史上美國代表也贊同共管中東路,其理由是:“中國管理能力不充足;而中東路爲世界交通孔道,不能聽憑中國處置。且自共管以來,協約國對於該路,投資已多。”
----其實該路完全爲中俄兩國合辦的事業,跟剛踏上中俄領土的所謂干涉軍有蛋的相干!反正是弱國無外交,進入民國後依然如此,洋人們自說自話也無可奈何。之後,在中國政|府的照會下,日、美等有關係各國都照會民國政|府,仍提出華府會議議決的兩條,說願意和中國“共同”處置,這就輕鬆地與中國“共管”了。
而俄國又聲言並無將中東鐵路交還中國的意思,在後來蘇俄紅軍勝利擊潰了領土上的所有反對勢力的軍隊後,至蘇聯的成立,這以後,蘇聯力量越來越強大,原本對華的種種繡球已無意義,對中東路之要求反趨強烈,度過難關後的蘇聯重又繼續控制中東路。
正史上也是原先的少帥突發奇想,在東北易幟後不久即與蘇軍起衝突,結果慘敗而歸,史稱“中東路事件”。這個事件造成的後果,是原先的少帥交惡了唯一可能給日本施壓的蘇聯,造成九一八時國際上寡助的局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一直到正史上的日寇投降後、新中國成立,中東路及其附屬資源才交到中國政|府手裡。
這時中國力量還很弱,弱得雖然張漢卿知道將來的發展,卻無能左右俄國後來的局勢。但是有一點可以做的,便是充分利用蘇俄困難的階段,實現中國利益的最大化。這個機會稍縱即失,既然知道各國的態度及可能的走勢,穿越以來最大的優勢便在此。
其間還有一段插曲:東三省取消舊俄使領待遇後,俄國舊黨怕其道勝銀行也被接收,就懸掛法國國旗以爲抵制----然而中國和道勝銀行的合同,規定該行股票只能爲華俄兩國人所有。既然對方違規,也就怨不得張漢卿出奇牌了。他以道勝銀行違反合同爲由,宣佈廢除其所持有的中東路權益,並聲稱將用這筆收益扶助在華的白俄民衆,“以解其貧困之苦”。
根基被吃幹抹淨不說,連道勝銀行原先借給自己的累計七百萬盧布的貸款,張漢卿也不用還了----蘇維埃上臺,沙俄舊盧布被取締,現在連一分都不值,張漢卿可不會傻得要去用新幣或者他國貨幣來還債。
別的國家不敢惹,法國還不敢嗎?這個一戰後筋疲力盡的歐洲強國,舔自己的傷口還來不及,怎麼會爲了遙遠不可及遠非其勢力的中東路作此吃力不討好之事?俄國人以爲以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以來的心性,對歐美列強懼之尚不及,怎會貿然惹事上身?
只可惜他們碰到的是少帥,這位洞悉歷史演變的傳奇人物。張漢卿談笑之間便強行通過了《管理東省鐵路續訂合同》,表示:“中國政|府暫代俄政|府,執行保護、管理、及衽各條約合同一切職權,以中國正式承認俄國政|府,並彼此商定該路辦法後爲止”。據此道勝銀行在中東路里的所有權益被事實上取締,其在哈的資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張漢卿不廢吹灰之力便完全接收了中東路。
但是眼看着中國東北政|府已經在事實上控制了舊俄在北滿的全部利益,由於俄國的國情和在世界上的關係的變化,爲防止其在遠東地區遭到腹背受敵局面,對華緩和已經在所難免。
事實上,俄國勞工政|府曾在正史上的1919年7月25日和1920年夏兩次表示要歸還中國被佔領土,“蘇維埃政|府把沙皇政|府從中國人民那裡掠奪的或與日本人、協約國共同掠奪的一切交還給中國人民以後,立即建議中國政|府就廢除1896年條約、1901年北京協議及1907年至1916年與日本簽訂的一切協定進行談判。”(原文爲:放棄舊俄政|府,在中國以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和一切特權。並放棄庚子賠款,將中東路無條件歸還中國)
當時此項消息傳到上海時,一般人民頗表示歡迎,各界聯合會徑行通電承認。但當時的政|府卻唯恐中國率先承認蘇聯會遭到持敵對態度的歐美日列強的側目,竟電令各省查禁。蘇俄因國內經濟形勢的惡化,極欲與中國通商。但無能的軍閥政|府遲遲未能開始交涉,使中國錯失一個借蘇俄之力發展經濟的良機。要知道雖然蘇俄工業水平遠落後於歐美,但是比中國遠遠不在一個檔次上。除去蘇聯的全部帝國主義國家都是抱着在中國掠奪的目的而和中國“經商”,也只是對初級原材料的索取,根本不會有任何提升中國工業能力的想法。
現在形勢急轉直下,究竟是提出強烈的反對(由於國內外嚴重的形勢,蘇俄目前能做的,也僅是外交詞令上的修飾)還是順坡下驢?蘇俄政|府明智地選擇了後者。俄國曆來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傳統,這個機會,只等將來了。不過將來有沒有機會翻本,看機緣了。
張漢卿可不會給任何人機會,他和孫烈臣經過短暫溝通,便決定了以武裝的事實,向世人宣告主權。黑龍江保安司令部的三個旅分頭並進,先行控制了東面的牡丹江、綏芬河,第一師也向中俄邊境的佳木斯行進。目的是造成既成事實,並阻止干涉軍可能的登陸中國。
當然,非常之時出動國之利器,爲免給人以口實,張漢卿用的名義是護路。他成立了“中東路護路軍司令部”,人馬還是黑龍江保安司令部的那套人馬,一套班子、兩個牌子,沒有多出一個冗員。
對於中國之收復中東路,諸個國家都有意見。
因爲蘇俄對德罷兵講和,於是德、奧勢力瀰漫全俄,反對蘇俄的捷克軍被制,陷入危機。爲了將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扼殺在搖籃裡,英、美、法、日、意各國有共同出兵西伯利亞、援助捷克軍之議。當各國共同出兵西伯利亞時,曾藉口軍事運輸上的關係,要各國各派代表一人在海參崴組織委員會,以共同管理西伯利亞和中東鐵路。美國代表、委員會之技術部長斯蒂芬以中國管理能力不充足,而中東路爲世界交通孔道,不能聽憑中國處置爲由,要求共管中東路。
形勢急轉直下,由中國單獨應對日本,變成面臨數國共同壓力,張漢卿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