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撥亂12

洛渡東郊,伊水北支之畔,

一場順水而下成敗各半的偷營纔剛剛結束,然後另一場戰端卻又緊接而至了。

隱約起伏的營壘已經被籠罩在喊殺聲中,卻是籍着北軍偷營失敗之勢,風捲旗所部的淮東兵在淅淅瀝瀝的毛毛雨中,乘機發起了尾銜的突襲。

“衆兒郎聽下,隨我殺賊。。”

細細的雨幕中,西軍出身的興定中郎將韋嗣源嘶聲叫喊着

“雨水一下,他們的火器就不甚管用了。。”

韋嗣源的祖上,乃是西京名門之一的韋氏;而當年的崔韋裴盧,自大唐開國以來就同時並稱爲,西京長安最頂級的門第,而這幾個大姓也是大名鼎鼎的宰相世系,兼帶后妃之族的雙料顯貴。

而在開元年間,更是出了父子兄弟一門三相的傳奇典故,父親韋見素本身是開元朝的宰相,也是陪伴玄宗西幸又還都的孤佐老臣;而長子韋鄂則追隨了肅宗,而成爲西北朝廷的宰執之一。

而次子韋韜就更了不得了,他先是在西幸軍中被指爲樑公的副手,自此伴隨樑公波瀾壯闊的一生,完成了大多數南征北戰的經歷。

待到外放領軍而獨當一面之時,已經是關內節度使,偌大龍武系公認的二號人物,然後再入朝爲樞密副使,外出爲,。。

最終在女中堯舜的沈太后當道,而樑公被迫妥協出走外域養老之後,韋韜以樞密使身兼中書左僕射的身份,繼續代管和協理國內龍武系的各派勢力,由此達到了人生和權勢的最頂端。

自此一口氣侍奉了五朝天子,又親手整合龍武系聯盟的力量,將已經退居幕後京畿梁氏重新推舉上了那個,代天子牧民而號令萬邦的位置;

是以,最後以九十六歲高嶺壽終與養宅,追贈爲太尉,上柱國,襄平郡王。可謂是繼郭子儀之後大唐君臣相得,善始善終的又一個典範。

受讓與韋韜的餘澤,他所傳下的這隻韋氏甚至壓倒了韋氏本家,而成爲把持大唐近半軍力的龍武系集團,輪流執掌權柄的超級世族之一。

哪怕在京畿梁氏把持朝政的中興時代,韋氏也始終是這個巨大中樞政治集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韋嗣源就是出自這位襄平郡王的一脈,只是經年日子子孫衆多,而分出親疏遠近的主庶旁支區別來,而不得不別走他鄉另謀前程;

而在乙未之亂中,作爲龍武系的另一個重要政治象徵,韋氏一族也不可避免的早了斬草除根式的株連和清算。

只有韋嗣源這一支的祖上,因爲實在關係太遠,而分流在朔方之地謀求前程,得以僥倖苟存下來。

作爲襄平郡王之後遠房旁支的死剩種,他的曾曾祖韋伯以伴駕小校的身份,得到了承光帝的親睞,而特命之接續先祖韋韜薊公的門第,才爲他這一支家系,奠定了沿襲至今的家門淵源和富貴綿延。

所謂的嗣源之名,就代表了他這一代,要重現家門榮光的寄望和追求。只要能效法數年前的故事,打退了這些南蠻子,他們這些來自外周救難護國的有功之臣就可以封侯追爵,門蔭數代了。

然後,就像是印證了他所說的一般。那些擎舉着大小赤炎紫電的風雷旗,頭戴着羽毛裝飾的緣邊盔,身披青灰色戰袍沉默而肅然涌動起伏在陣列線上的身影,從頭到尾都沒有擊發過幾次火銃。

他們就沿着凹凸不平滿地泥濘,層疊交錯小跑衝刺着,似乎一心要就這麼一鼓作氣衝到面前來。

於是,韋嗣源左右被鼓動起來的軍士們,也紛紛取出包藏好的弓弩,開始成派的列隊對空張弓,按照口令的批次而攢射起來。

只是他們纔剛剛放開弓弦,就見對面涌動的陣列突然就在二十步之內停了下來,層次分明的舉銃排成了上下數列。

“小心。。”

“快快避讓。。”

少數人急促發出的叫喊卻已經晚了。

隨着敵列中迸射開來的連片煙氣,迎面的彈幕像是暴風驟雨一般的席捲了北軍的防線,無數人體發出慘烈的叫聲和痛嚎,迎面撲倒或是仰面栽翻下去。

尤其是那些正在或者準備搭設的弓箭手,幾乎是遭到了最慘烈的打擊,而當場覆亡了大半;剩下的那些卻是當場嚇傻或是寒了膽,短時之內任憑驅使打罵也不肯再站起來搭弓挽射了。

韋嗣源的眼角霎那間也被血給糊住了,那是一名擋在他身前而被打得腦漿迸裂的將校,所噴濺在他面上的。

他聲嘶力竭的叫喊和鼓動着剩下的兵卒,壓低着身體衝到已是屍橫累累的工事之前,刀槍擎舉着準備投入近身的肉搏。

然而等待他們的並不是露頭的淮東兵,是一連數片從城壕背後飛出呼呼劃過天空,如雨點一般投擲而出的火彈,將當面殘存的北兵,連同趕過來的援兵一起,頓然在蒸騰的烈焰與爆炸聲中,迅速土崩瓦解了起來。

而在後陣當中,別號“石敢當”的石勇,也在某種慶幸的心情中嚴陣以待着,即將而至的戰鬥。

這些一貫眼高於頂各般牛皮哄哄的西軍勞子,這下終於見識到厲害了吧。

作爲張德坤麾下常年與淮東軍交鋒過,又得以倖存下來的老手;他深深知道這些老對頭的厲害和注意事項

其中包括了,千萬不能和這些可怕的銃軍,在平坦開闊的地方排兵佈陣,或是堂堂正正的展開陣勢進行野戰和浪戰,那簡直是授敵於短而形同變相的自殺。

就算是野外的遭遇戰也不行,在同等的條件之下,或是在敵我優劣明顯的情況下,面對突然遭遇卻訓練有素能夠迅速結陣的淮東軍,大多數時候也很難取得上風和優勢。

反倒是,一旦被對方且戰且退拉開距離完成列陣後,就是是被壓倒性的火力投射大肆殺傷的結果;就算一時能夠佔據了局部的大優勢,往往也很難打的動像刺蝟一樣結陣抱團,遠近皆可殺傷的銃兵戰團。

唯有騎兵的配合之下,或許還有所機會造成削弱和殺傷之;但是一旦在近戰中被他們纏絆住不得脫身,待到更多的銃隊聞訊趕來,那真是萬事休矣了。

唯有藉助複雜的地形或是相對狹促的空間,乃至高大堅實的城牆和營壘作爲遮護,纔有可能與之周旋一二,乃至取得局部的優勢和勝算,將其擊退或是令其無功而返。

比如相對堅固的掩體和複雜橫錯的壕溝,就是某種很好的削弱手段和地勢;一旦待得這些依靠集羣戰陣,才能發揮最大威力和殺傷功效的銃軍衝殺而入,就自然被預設的地利給打亂分散開來,而變成小集羣爲主的近戰撕鬥和肉搏,

這樣,北國將士身高力壯而悍勇無畏,擅於戰陣拼鬥的優勢,就得以有機會充分發揮出來了。而對方卻無法拉開距離和彙集足夠的人數,

他突然聽到炮聲,反而在心中放下一塊石頭來,這也意味着那些淮東軍終於投入了全力,而在強行破除和打開那些營壘和障礙。

與淮東軍交手的又一個教訓就是,不要輕易暴露自己的遠程投射部隊,不然那些打起來就沒完沒了,好像永遠不知道停歇的火銃列隊,會告訴你什麼叫做對射中的噩夢。

也只有當他們聚集在營壘前或是被擠壓在營壘之間,沒有足夠疏散餘地和緩衝空間之時,急促發動的數輪曲線攢射,才能達到最大的突然性和殺傷效果。

而對方手中只能直線平射的火銃,卻因爲諸多障礙物和視野的阻礙,不能發揮出應有的殺傷來,就算是投彈的話也會因爲地方狹促,容易波及友軍而被限制使用。

這時候再投入敢死之士,打亂和挫敗對方的銳氣,乃至最終扭轉敵我的勝勢。

然後接二連三的炮響,讓他忽然覺得方位有些不對,並不在他久候迎敵的方向,卻是來自右翼的營側,不由心中一驚驟然大喊起來。

“收縮行伍,就地備戰”

然後就像是某種無形的堤壩,驟然決了口一般的,右翼的營盤已經在滾滾蒸騰而起的煙火和喧鬧聲中,涌來第一批奪路狂奔的潰亡人潮。

“苦也。。”

他在心中大聲叫喊着,那也意味着另一路南軍也緊接而至發動了攻勢,並且突破了外圍和營防了,

雖然他嘶聲力竭的叫喊着,努力收束部屬部分轉向對敵,然而卻已經遲了一步,剛剛進行變陣的左隊才踏出數步,轉眼就被迎面撞過來的敗兵,給衝散了一角,

然後,事情就在越來越多敗兵當中變得再也不可收拾,就連他本人和軍旗也被無奈的掀倒、撞翻,就此裹挾人潮裡,轉眼不見了蹤跡。

第1045章 殤國5第129章 宴終與插曲第596章 期新6第143章 觀閱第383章 戰雲4第856章 風動16第328章 兩端第744章 思變4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368章 折轉第一百七十三章第355章 平海第457章 歸亡5第986章 浮夢16第312章 淮北紛紛五第1117章 歸遠17第945章 破釜5第1142章 潮新12第898章 反動18第1158章 滄瀾2第1280章 卷蕩10第1106章 歸遠6第485章 漸變15第57章 偶然第273章 斬獲、梳理第789章 萌動19第379章 戰雲第618章 悵懷18第215章 交代第385章 戰雲5第1034章 瀾動14第1183章 會江寧7第1267章 又決7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128章 夜宴與偶聞第605章 悵懷5第447章 天傾15第453章 歸亡第1025章 瀾動5第1070章 零落20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156章 該來的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231章 了卻第567章 ,營生7第805章 淪沒5第1137章 潮新7第719章 大羅(9)第441章 天傾7第833章 雲起3第712章 大羅(2)第169章 微瀾3第1232章 底定2第1091章 立新21第67章 協談第1240章 底定10第158章 中軍、收穫?第338章 貯備第1202章 淮動2第105章 薄發5第305章 戰淮北二十第453章 歸亡第1271章 卷蕩第373章 再戰2第84章 進入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682章 落盡2第350章 援濟3第1191章 江寧變5第1039章 瀾動19第1235章 底定5第1016章 頹然6第528章 經略2第198章 航歸下第103章 蓄勢第1041章 殤國第175章 善留第40章 彼見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894章 反動14第1201章 徐州起5第627章 悵懷27第91章 營訓第980章 浮夢10第81章 局外第344章 變亂第413章 兩重第950章 破釜10第962章 沉驚12第1120章 歸遠20第385章 戰雲5第1238章 底定8第1039章 瀾動19第618章 悵懷18第633章 悵懷33第652章 出援2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658章 出援8第508章 根本3第811章 啓新
第1045章 殤國5第129章 宴終與插曲第596章 期新6第143章 觀閱第383章 戰雲4第856章 風動16第328章 兩端第744章 思變4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368章 折轉第一百七十三章第355章 平海第457章 歸亡5第986章 浮夢16第312章 淮北紛紛五第1117章 歸遠17第945章 破釜5第1142章 潮新12第898章 反動18第1158章 滄瀾2第1280章 卷蕩10第1106章 歸遠6第485章 漸變15第57章 偶然第273章 斬獲、梳理第789章 萌動19第379章 戰雲第618章 悵懷18第215章 交代第385章 戰雲5第1034章 瀾動14第1183章 會江寧7第1267章 又決7第126章 宴樂與分贓第128章 夜宴與偶聞第605章 悵懷5第447章 天傾15第453章 歸亡第1025章 瀾動5第1070章 零落20第321章 相見時難第156章 該來的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231章 了卻第567章 ,營生7第805章 淪沒5第1137章 潮新7第719章 大羅(9)第441章 天傾7第833章 雲起3第712章 大羅(2)第169章 微瀾3第1232章 底定2第1091章 立新21第67章 協談第1240章 底定10第158章 中軍、收穫?第338章 貯備第1202章 淮動2第105章 薄發5第305章 戰淮北二十第453章 歸亡第1271章 卷蕩第373章 再戰2第84章 進入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682章 落盡2第350章 援濟3第1191章 江寧變5第1039章 瀾動19第1235章 底定5第1016章 頹然6第528章 經略2第198章 航歸下第103章 蓄勢第1041章 殤國第175章 善留第40章 彼見第228章 決定、靜觀第894章 反動14第1201章 徐州起5第627章 悵懷27第91章 營訓第980章 浮夢10第81章 局外第344章 變亂第413章 兩重第950章 破釜10第962章 沉驚12第1120章 歸遠20第385章 戰雲5第1238章 底定8第1039章 瀾動19第618章 悵懷18第633章 悵懷33第652章 出援2第140章 多卯蒸鋼?第658章 出援8第508章 根本3第811章 啓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