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西外,上陽宮的臨時駐地,已經變成了一個陣地環繞,溝壑層疊的大軍營。
臨危被賦予外郭禦敵全權的張叔夜,也剛剛平定了一場,自下而上的內部反亂。
卻是隸屬於駐守上陽宮的監門軍少數上層軍將,以親兵隊爲爪牙耳目,居然想乘覲見之機,拿了前來巡營的張叔夜,向城中之敵進行投效。
他們小看了張叔夜的威望和影響力,不防手下有人籍着衝撞爲由報信示警,結果反被張叔夜驚覺起來而先下手爲強,將計就計的用分別召見的方式,將這些潛在的不安定分子一一拿下,而鐵腕鎮壓了這場未遂的變亂。
然後重新編排防要和指揮,就地清點手中可用到的兵力,
“迄今爲止。。”
雪花飄搖的宮廊下,一名被任命臨時點卯官的中郎將開聲。
“南面的長夏、定鼎、厚載,只有駐守長廈門的清源軍並漕軍一部,得以脫出歸建”
“東面的上東。建春,永通諸門。。有鄭軍,汝州團結,靖邊義從、三山義勇等數部前來匯合”
“北面的安喜、徽安諸門,由於正當其衝,尚未有成建制的兵馬,出奔過來的消息”
“目前尚可一用的,只有守禦西城四門的六個軍號,又兩部人馬。。”
“不過,其中大都被帥府的均令,招還去守衛大內之要了。。”
“目前僅有一個建制不全的威寧軍,又城戍軍一部,尚在上陽宮附近聽效。。”
得益那場大火的阻擋,張叔夜得以盡人事式的向各門守軍,都派出了招集撤退的信使,不過得到響應和回覆的屈指可數,而最終帶隊來與他匯合的軍將,更是寥寥無幾
畢竟,想要在敵軍的攻打和城中的兵荒馬亂中,比較完好的撤出部隊來,又談何容易。一些部隊好容易撤了下來,卻在半路的混亂與阻塞中,跑散了建制或是走錯了方向,而失去最後的匯合機會。
因此,當楊可世帶着一旅殘部,最終在疲憊和睏倦中抵達上陽宮的時候,受到了張叔夜簡短而熱切的歡迎,並從尚無歸屬的散員裡,爲楊可世補充了新的部下員額,
他實在是需要這種,有着與南軍豐富交戰經驗而百折不撓的宿將,
點卯官的聲音還在繼續。
“上述計得三萬六千五百又七名員額。。”
“檢點個中兵甲齊全而身體完好者,得兩萬一千四百五十騎員。。且編戰兵三十一營”
“其中編有馬隊三營,射生五營,並城頭器械及操手兩營”
“餘下編爲西苑並上陽宮的駐隊,共得十九營兵。。”
“又括得城中青壯、匠人,得民夫、輜工隊十五營。。”
“是以,如今軍中所食甚多而儲積有限,須得像大內請糧纔是。。”
點卯官總結道,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張叔夜。
“還不夠”
張叔夜卻只是搖了搖頭。
“我需要更多的人力和兵員,方可在這西苑與皇城大內,互成抵角勢。。”
“而不是被人集中一端,分別擊破。。”
“我需要有人冒險重返南北兩郭城。。”
“收攏殘兵散卒,就地徵募丁壯義勇。。”
說到這裡,他不由將目光投向了,新歸附未久的楊可世。
武牢關內,雪中操習的聲音此起彼伏。
隨着急速下降的寒潮和霜凍,還是對於主戰七營所裝備的零式燧發槍的擊發率,造成了相當明顯的影響,更別說那些還在使用的火繩槍和火門擊發的三眼銃。
倒是少量使用火帽的一式試做銃,倒是沒有受什麼影響,因此,以材官孔吉吉爲首的軍匠們,不得不再度忙碌起來,爲了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而上下奔忙着。
比如,如何在持續的落雪天氣下,如何保持對陣中的火銃,及其擊發裝置的整潔乾燥。選用何種的潤滑成分,才能保證輪簧不至於被低溫凍結滯澀,而有足夠的力度打出火花來,諸如此類的極限考驗。
而在我的私帳裡,
昔日的小跟班阿骨打,已經換了一身綴滿泡釘的灰綠棉袍,外罩銀色鎖子甲,頭戴環邊盔,除了沒有標識身份和歸屬的羽毛、纓子,也沒有代表軍階的數圈各色綬帶纏繞外,就是一副標準親兵的打扮,襯托出正在快速發育中的少年人,某種硬朗挺拔的味道來。
我正聽他詳談梁山上的種種後續,從另一個角度來描述,羅氏兄弟主導下的後梁山時代,各種人和事的變遷。
比如他和我那隻排骨侍女三枚,是如何躲在雜庫半成品的夾層裡,而躲過了肆虐後山的殘兵敗將。
後來的羅克敵,又是如何提攜他做了新管庫,讓人傳授他格擊擊藝,並因此在日常訓練中,表現出某種堅忍勇毅的資質,後來在一次衝突中,接連擊倒了好幾個壯年士卒,而在對方惱羞成怒準備操傢伙上時,被路過的大首領羅膘騎喝止,兵青眼相看的做了梁山數只少年隊的領頭人之一。
然後是艱辛而忙碌的生活日常,爲了生計他們這些少年隊的成員,不得不到跟着老人們更遠的地方去剽抄,只是所獲卻甚爲有限,因爲官軍的收刮和聚斂,地方上值得抄掠的大戶和豪強,越來越少也越走越遠,
多數時候也只夠奔走一趟的馬料人嚼之外就剩餘不多,甚至有所虧空。他們爲此一度不得不冒險,到駐軍的城邑附近去,打劫當地的大戶之家,結果目標比想象的背景身後多了,一時間攻打不下,卻被聞訊而來的官軍給圍堵個正着,差點都沒有逃回來。
而在青黃不接的幾個特定時節,他們這些少年隊也要下河塘去摸魚掏螺螄挖菱角和藕根,在山邊地角種些山芋來且做充飢之物,半飢不飽的記憶,佔據了相當程度的篇幅。
因此,他們這些少年人每年最受期待的特定時日,就是海路大開的日子,出來短暫的額還是離各種新奇稀罕的物件外,梁山都會拿出不多的儲積來,再加上海路輸入補充的生活日用物資,讓山上山下酒肉有餘的好好大宴一番,
這一番番經歷和生活片段,倒也讓我聽得津津有味,笑而不語的還偶然微微點頭而已。
然後他又說起一些頗爲相得的小夥伴和熟人,比如一個叫陳淵的洛都人,他接替了我在梁山曾經當人過的那個之物,因此與阿骨打倒是有不少日常接觸的機會,
他有個“地攤王孫”的綽號,因此人稱陳王孫,爲人熱心頗爲精打細算,卻是個十足的吃貨,因爲嘴饞私下裡偷偷吃了許多,不知來歷的可疑之物,一次差點上吐下瀉的痛死過去。
還是阿骨打記得我教給他的黃白催吐之法,才撿了命回來。爲了表示感謝,陳淵那位擔任右軍正將的義兄,還送了一把短匕給阿骨打。
阿骨打像是獻寶一般,雙手遞過一柄尺長的黑鞘短刀,輕輕抽出,頗爲鋒利爾。
“這便是那位鵬舉哥哥,送我的。。”
“等等。。”
我好像聽見了什麼奇怪的字眼。
“你說是什麼。。鵬舉哥哥。。”
“正是,陳王孫的義兄。。”
阿骨打有些不明所以的道
“因爲之前的緣故,我也有幸跟着叫聲,鵬舉哥哥而已。。”
“鵬舉?,他該不會是姓岳,祖籍相州把。。”
“恩主你是怎得知道的。。”
阿骨打卻是很有些驚喜的表情。
我心中只剩下無數勒個艹,以及一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的匪夷所思了。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我所熟知的那個人物,他究竟是什麼時候成了這個時空的反賊,又被逼上梁山的啊。
黃河岸邊的懷州,都亟道中僅存的最後一處,沒有被戰火波及的淨土,
既因爲它雖然屬於都亟道的版圖,卻位於黃河北岸的特殊地理位置,也因爲河陽橋三關的存在,那些南蠻子費了老大氣力拿下南關城後,就心滿意足的就地駐防,再沒有多餘的動靜。
連帶原本向對岸輸送的繁重勞役,也暫時消失了,甚至還因爲滯留積餘的物資,而稍稍緩解了地方上被過度斑駁和壓榨勞役之後的困頓。
因此,位於懷州境內殘餘的北朝軍民,在入冬以來,難得享受了一段時間的安寧與靜謐。然後,多數人在某種坎坷不安的心情中,等待着來自對岸戰火中最終決定的家國命運。
作爲他們的最高領導者,正處在某種飄搖不定的焦慮與反覆煎熬中的權河北轉運使,少府卿張繼,亦不能例外。
爲此,他已經打着備敵的旗號,收編和整頓了三隻來自河東的小部隊,又將滯留境內的上萬民夫,稍加訓練和武裝起來,以備將來萬一。
懷州位於黃河北岸,河東道與河北道交界處的特殊地理位置,因此也是最接近戰場,最快的到消息的地方,但現在與南朝的兵馬,隔着河陽橋三關對峙,這邊既無力打過去,那邊也沒法打過來的局面,顯然是再好不過了。
畢竟,國朝的天傾之勢,已然呈現各種令人不安和無力迴天的徵兆了。
一亦都亟道里曠日持久的戰火,最終塵埃落定,他就必須爲自己的將來打算了,雖然他算是權臣張氏一族的遠親,頗有才名也沒少受其恩澤,但並不妨礙他在考慮到,某個最壞的可能性與結果。
這樣下來,他日後視情況而決定行事的方針和歸屬,都有足夠的底氣和餘地。他雖然是文班出身,但在這紛亂世道中,誰沒有那麼一點小小的野望和心志呢。
無論是就地割據一隅,而靜觀長期對抗下的局勢變化;或是順勢北上與河北行臺的同宗張邦昌,爭奪河北諸道的遺產歸屬和主導權;還是順水推舟與最終得勢的南朝,在未來天下一統的名利場中,換一個優厚的尊養位置。
就算最後是洛都朝廷能夠絕地逢生,挫敗了南軍的攻勢,作爲一方鎮守,他也有守成和保全的功勞,而進一步獲得給與朝廷雪中送炭之實。
因此,他唯一所慮的,就剩下逐漸凍結起來的黃河冰面,他已經派了大量人手沿河巡視,遍設烽燧望哨,並且一天至少要詢問三次,才能安寢下來。
哪怕那些南佬緣着凍硬結實的冰面,攻打過來的可能性委實很小,但是他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每日依舊堅持讓人在冰面上逐段鑿孔,以測試河面的冰層,日益增厚的程度。
然後再某種感嘆中,有度過相對平靜的額一天,但是這平靜終究是會被人打破的。
連夜被人從溫暖的被褥與美妾懷裡,緊急喚起來的張繼,第一句話就是。
“是南逆開始渡河了麼。。”
隨後他就知道了答案。
“什麼。。你們遭到了胡馬兒的襲擊?”
他有些麪皮抽搐的看着渾身帶傷,狼狽逃還的數名部下道。
“千真萬確看真切了。。”
“千真萬確啊,連身上的腥羶味,都聞到了。。”
“從西面過來的啊。。”
“這可是都畿道啊。。不是胡天羶地的延邊塞外”
張繼幾乎是吼出聲來。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黃河對岸,
綿連起伏的羣山之間,無數甲光和服色盤繞其中,在一座座城邑下,匯成咆哮的巨流。
這些如同濁流一般奔走而過的軍序,甲服袍色皆不相同。
頭戴范陽帽和菏邊盔,身穿簡裝山紋甲或是鱗鎧,聳立如林,鳥雀無聲。
少數騎兵頭戴鐵面,坐騎前胸覆鱗甲,森然如鐵人。
皮條綴舊的圈甲背心,以及升級版的鑲鐵圈甲,鐵條扎片甲,各種各樣的形制式樣。
很多人甲片上的額漆色,大多磨損脫落,露出底下的底色來。
還有不少編髮禿頂,穿着髒兮兮的皮袍,矮壯粗野結實。渾身滿是腥羶和泥土味。
而在他們被飢餓折磨的已經凹陷下去的臉頰和眉眼、口鼻上,是長期野外露宿和行進,造成的各種不同程度的凍傷。
ps:賊道三癡的病情,也是大多數寫手的切身之痛啊,希望好人有福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