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章 立新3

遼東南部檳州,鶴野城(今鞍山市附近)。

當地有雙山如鞍,自東漢以降便是冶鐵業興盛之所,而山前盡多沃野良田而一馬平川,素以富饒足食稱世。

因此,自古稱既有鶴野之城,安得遼南之地,即得兵杖之利,又有養兵足口之便;也是北上遼城郡的重要樞紐和據要之所。

沿着遼河支流東線一路北上的徵東大軍,最終還是在這裡的曠野之間,遭遇到了大隊聚集起來負隅頑抗的敵人。

只見的鼓號聲交錯,而廝殺吼叫聲喧天震響,空中的箭雨如飛與地面上層疊錯雜在一起的血色戰線,構成了原野當中最醒目的一道風景。

而在我的咫尺鏡裡,看到的則是在狂濤怒浪的敵勢衝擊下,始終有條不紊的穩步推進的淮軍,那條以鉛灰色爲主要基調的戰列線。在縝密的鼓點與抑揚頓挫的節拍當中,他們冒着迎面交集的箭矢和投擲物,前後交替裝填和排射着滾動前進。

哪怕最前面敵的排隊列裡,時不時有人被打中或又是受傷倒地,但都沒能絲毫影響到整體,其他人依舊是不緊不慢的填補上前,裝彈蹲伏瞄準射擊,手中火器和間次頻率穩妥就像是流水線輸出的產品一般。

又像是滾動的車軸和輪轂一般的,將面前所遇到的一切敵人給摧垮碾碎過去。隨着他們一輪緊接一輪的排擊和集射,迎面呈現出各種衝擊之勢的敵人,整列整片裡倒下的屍體就像是翻倒的骨牌一樣的連綿不絕,噴濺而起的血污和紅霧,甚至在短時之內形成了一條彌散不去的長長帶狀靄氣。

火焰綻放的轟鳴,金屬撕扯割裂肢體的慘號,衝鋒陷陣的怒吼和垂死掙扎的哀嚎,無數戰場中的聲響交集在一起,就像是雨打芭蕉,又像是珠盤濺落一般的,抑揚頓挫奏響了一曲曲參差跌宕的死亡旋律和血雨腥風的奏鳴曲。

隨着接敵的淮軍將士們逐漸進入狀態和上風,他們是配合的如此默契H裝填速度也比想象和預期迅猛快速的多,聽起來竟似沒有縫隙和間歇一般的。

就像是海浪衝潰堤壩或又是洪水肆虐人間;奔騰的彈雨和人浪,急速沖刷着迎擊軍馬的陣地,讓他們的士氣和一隻就像是水流滾捲過沙岸一般的土崩瓦解而去。

隨着怒吼炮車上噴射出來大片密密匝匝的散彈,在殘破不堪的陣列中掀刮過一片片殘肢碎體構成的血雨腥風,像是最暴虐和殘酷的烈風,將最後一點阻隔和妨礙給徹底的撕扯開來。

一旦被他們近身就是連片雪亮的銃刺如潮如浪的戳殺過來,不斷有垂死掙扎或是拼死反抗的人體被戳穿挑飛,甩出大蓬血雨又拋投踩踏在地面上。

就像是給驅趕着無奈哀鳴頹然撞掛上荊棘刺牆的鳥獸一般,被碰撞的頭破血流卻又無處可逃的,幾面合圍壓縮剩餘存身空間的越來越小。

當垂死掙扎的敵羣已經變得越來越單薄之後,甚至還有建制乾脆放棄了容易誤傷的抵近排射,而用連片成排銃刺突擊的戰場語言,來闡述什麼叫做刀刀入肉的道理。

就算是順勢分裂成了許多個戰鬥隊列之後,他們依舊像是已經陷入冷酷而沉靜當中的殺戮機械一般,將視野中所能夠見到成羣成片的敵人,給摧垮和掃蕩、掀翻在地上直到沒有人能夠再站立起來;

最後,當高升的太陽斜過了中天之後,戰場之中就只剩下倒在地上的屍體,以及跪在田壟和泥土裡的俘虜和降兵了。

根據偵查,我們遭遇的乃是附近數家勢力,倉促聯合起來迎戰的雜七雜八上萬人馬。而只有大概數百人逃進了,被團團圍困起來的鶴野城。

“真是一羣戰五渣……”

在後方觀戰了大半天,基本沒有什麼機會親手指揮的我,聽取了敵我傷亡的對比之後,最終吐出這麼一句。

不過,總算是再次聞見了戰場硝煙的味道;之前在夷州打得順風順水贏的有些太快了,所以我基本連上戰場瞅上一眼的機會都沒有,敵人就被擊敗或是跑路了。所以那一陣子,我更多是扮演某種鼓舞士氣和坐鎮安撫地方,類似整體精神支柱和善後帷幄的角色。

當然了感嘆歸感嘆,打的太輕鬆,意猶未盡,敵人能不能再給力一點之類的念頭,也就在頭腦中閃一閃而已;

身爲統籌全局的上位者,我早已經過了那種覺得敵人不夠給力而要瞎折騰的中二年紀;相反巴不得敵人越是簡單或是戰五渣,這樣才能以更少的代價和犧牲,獲取到我想要的勝果;或者說能夠保存更多的有生力量,而用在其他更有用的地方。

要是能夠在這安東之地,遇到讓我軍遇到陷入苦戰或是僵持的,所謂棋逢對手的敵人和勢力;那纔是對我這麼多年軍隊建設和工業基礎積累,最大的的嘲諷和笑話呢。

等打下鶴野城之後,附近的土地將被馬上分配和安置下去,大概等我們開拔之後就可以開始準備春耕的事宜了。

所謂的自古耕戰立國,既要能有戰無不勝的軍隊,亦要有經略治理的種田手段,才能夠將所獲得土地人口等戰利品,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轉化成爲,提升軍隊戰鬥力的補充和後勤支持的資源。

這就完全可以體現出傳統封建社會農業國家,與初步接觸工業化而出現原始國家資本傾向的近代政權,之間的巨大區別與鴻溝了……

而在更北端的腹地遼東城內,已經是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氣氛,不斷的有大隊小股的人馬,頻繁的出入和往來在其間。

在淮軍的土崩瓦解一般的額突然攻勢治下,原本聲勢浩大的諸侯自治會盟活動,也像是被戳破的水泡一般的,迅速呈現出某種土崩瓦解偃旗息鼓之勢;

那些已經抵達遼城的各方勢力,就像是上了沉船的老鼠一般的,爭相跳幫四散而去不復回頭;而那些尚沒有來的地方勢力,也迅速斷絕了音訊和往?,各般不聞不問的兀自整軍聚兵,就好像是從來就沒有接受過邀請一般的。

作爲現任遼東守捉使兼城內總兵官的駱秉聲,則陷入了某種恍惚和混亂,以及深深的絕望當中。

因爲,來勢洶洶的對方不但重建了安東守捉軍,又打出來各路羅氏藩兵的旗號;還已用數千顆堆積成京觀的人頭來公然宣稱,絕不輕易饒恕任何背叛羅氏宗家,或是在羅氏危難之時乘機自立的勢力和個人;

因此,也在實質上完全斷絕了他們首鼠兩端,以騎牆之勢作價待沽的機會和可能性了。

故而,他作爲遼東城中爲數不多既是知兵善戰,又在當初曾經見識並協同過淮軍作戰的極少數個人,他可謂是對這個局勢和將來悲觀至極,卻又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坐困愁城了。

要說他原本是上代老藩主親衛出身,有着相當穩定而令人羨慕的前程;後來被繼任先藩主羅湛基所提拔爲軍前大將,而參與了對羅氏宿敵薛藩的遼西攻略;又在羅湛基不幸亡故的半路政變當中,直接投靠了養子出身的代藩主羅允孝,成爲羅允孝討伐在後方本家,發起叛亂的家老羅湛榮的先鋒統軍;

然後又在被派往新城奪取兵權之後,被家中另一位潛隱在當地的實權大老羅湛容暴起發難,監禁起來之後勸誘爲手下,然後就此坐視了代藩主羅允孝,在送祭前藩主靈柩時被羅湛容一黨突襲殺死的山陵之變。

然而那羅湛容得勢之後,卻沒有能夠挽回後來的風雲突變;失去藩主而羣龍無首的遼東城,卻被外來助戰的遠宗——那位淮軍總帥所搶先據有;而令明明已經佔據了大勢和的羅湛容,付出慘重的代價而好無寸進;最後還是不得不輸款城下,付出了一筆極大的代價,纔將對方給禮送出境的。

然後,被逐漸交出權柄而靠邊站的他,卻又再次鬼迷心竅的接過了來自博羅會的善意和援力,最終成爲了架空和推翻僭稱藩主羅湛容的重要成員;又經過一連串隨波逐流的變化之後,最後將世代統治了安東數百年的諸侯之首羅氏一族,從實質意義上上徹底推翻和消滅掉了。

但是,原本就是崩解離析的偌大羅藩領有,卻並沒有因此得以統一起來,或是有所恢復平靜和秩序;而且是更加助長和刺激了那些分家,世臣和代官們,爭相自立和相互攻戰的分離趨勢;然後是接踵而至的額天災人禍和流離失所。

而作爲政變者們所得到的,也不過是比羅湛容在任時更加縮水的權勢和勢力範圍;甚至可以說,除了維持在遼東郡和北方新城郡大部的統治權之外,他們已經無法在對任何人和地方發號施令了。

因此,現在淮鎮打着弔民伐罪,爲先兩代藩主復仇和光復羅氏基業的由頭,再次殺回來了之後,他的第一反應居然是早就該如此的如釋重負。

可以說,他是一步接一步的走錯,才變成現今這個局面,已經完全沒有其他的退路和可能性了;

而且如果他在表面上呈現出某種軟弱和動搖的話,說不定那些本就是有些驚異猶疑不定的部下,就會把他綁起來或是砍了腦袋,送出去作爲乞活饒命的投名狀之類。

而在背後支持他們的博羅會這些勢力,搞起暗殺和算計的權謀控制手段來,固然是無孔不入的讓人畏懼,但是戰場應敵的軍略和指揮手段上,就根本是外行得一塌糊塗的上不得檯面了。

所以最後這些對陣和拒敵的策略,還得從那位博羅會放在臺面上的牽線傀儡,重新落到自己的身上。這算不算是某種命運的輪迴和捉弄呢。

第604章 期新9第823章 啓新13第26章 忽來第112章 驚夢2第11章 在山上第161章 初入本惡第345章 牽動第821章 啓新11第755章 徒變5第1081章 立新11第529章 經略3第496章 聞驚6第396章 在河北6第632章 悵懷32第629章 悵懷24第709章 啓東(9)第1045章 殤國5第955章 沉驚5第1126章 浪奔6第588章 變數8第824章 啓新14第836章 雲起6第705章 啓東5第785章 萌動15第56章 世艱第1228章 平盧18第531章 經略5第929章 驚破9第742章 思變2第333章 再進第664章 出援14第926章 驚破6第684章 落盡4第901章 臨峙第518章 兵戎2第814章 啓新4第217章 反差第1018章 頹然8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第524章 我保證不打死你第93章 厚積2第184章 宴慶、歸心第710章 啓東(10)第184章 宴慶、歸心第141章 交涉第376章 再戰5第1272章 卷蕩2第939章 驚破19第663章 出援13第912章 臨峙12第208章 波羅廟與節操第350章 援濟3第180章 途變第824章 啓新14第971章 浮夢第754章 徒變4第490章 漸變20第597章 期新7第51章 在揚州(下)第165章 街戰第1007章 夷變7第1143章 潮新13第371章 漸變第1148章 潮新18第231章 了卻第471章 歸亡20第637章 悵懷37第98章 薄發1第689章 新氣5第510章 根本2第143章 觀閱第142章 變聞第3章 在人間(下)第1230章 平盧14第1280章 卷蕩10第220章 家中、設備第805章 淪沒5第540章 風雨4第1290章 旋滅10第390章 迴轉5第1038章 瀾動18第747章 思變7第654章 出援4第1100章 立新30第1273章 卷蕩3第1213章 平盧3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017章 頹然7第695章 暮氣5第1018章 頹然8第944章 破釜4第554章 歸還4第260章 交囑 幸運第491章 聞驚第159章 裝備?兵員第921章 驚破第7章 一場富貴?(上)第350章 援濟3第743章 思變3第1257章 再決7
第604章 期新9第823章 啓新13第26章 忽來第112章 驚夢2第11章 在山上第161章 初入本惡第345章 牽動第821章 啓新11第755章 徒變5第1081章 立新11第529章 經略3第496章 聞驚6第396章 在河北6第632章 悵懷32第629章 悵懷24第709章 啓東(9)第1045章 殤國5第955章 沉驚5第1126章 浪奔6第588章 變數8第824章 啓新14第836章 雲起6第705章 啓東5第785章 萌動15第56章 世艱第1228章 平盧18第531章 經略5第929章 驚破9第742章 思變2第333章 再進第664章 出援14第926章 驚破6第684章 落盡4第901章 臨峙第518章 兵戎2第814章 啓新4第217章 反差第1018章 頹然8第一把四十九章 除受第524章 我保證不打死你第93章 厚積2第184章 宴慶、歸心第710章 啓東(10)第184章 宴慶、歸心第141章 交涉第376章 再戰5第1272章 卷蕩2第939章 驚破19第663章 出援13第912章 臨峙12第208章 波羅廟與節操第350章 援濟3第180章 途變第824章 啓新14第971章 浮夢第754章 徒變4第490章 漸變20第597章 期新7第51章 在揚州(下)第165章 街戰第1007章 夷變7第1143章 潮新13第371章 漸變第1148章 潮新18第231章 了卻第471章 歸亡20第637章 悵懷37第98章 薄發1第689章 新氣5第510章 根本2第143章 觀閱第142章 變聞第3章 在人間(下)第1230章 平盧14第1280章 卷蕩10第220章 家中、設備第805章 淪沒5第540章 風雨4第1290章 旋滅10第390章 迴轉5第1038章 瀾動18第747章 思變7第654章 出援4第1100章 立新30第1273章 卷蕩3第1213章 平盧3第72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1017章 頹然7第695章 暮氣5第1018章 頹然8第944章 破釜4第554章 歸還4第260章 交囑 幸運第491章 聞驚第159章 裝備?兵員第921章 驚破第7章 一場富貴?(上)第350章 援濟3第743章 思變3第1257章 再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