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彼見

我想了想還是婉言拒絕了,雖然不知道他和本時空的那個人重合多少,至少這會他還只是我行程中偶遇的一個過客而已。現在還不是高調張揚的時候。

不過他實在盛情難卻,又保證絕計就在附近不會耽誤太久,就順手在寺門前買了兩大包茶餅,幾包粗細點心,又從素食鋪子切了一大盤黃米做的粘蒸糕,跟着他們穿過兩條大街,來到了距離辰國寺不遠處的復社。

所謂復興社稷會的所在,其實是一箇舊書鋪子的後院,空氣中充滿了某種油墨和舊紙的味道的頗大院落,門楹上只有一塊寫着墨書“樂道”的木板,不過收拾的恨乾淨,最多就的是各種新舊不一的書籍和文抄。

倚牆的幾間房舍,看起來頗有生活的煙火氣息,一角攀架的瓜蔓和一小畦花圃邊上,

居然還有一部石版底的手動印刷機,藤篩裡撒着不知道是鉛還是錫的金屬活字,已經被磨得很光,我稍微看了眼印盤,居然是按照現代習慣,左起橫版的式樣,不用說,又是哪位穿越者前輩——樑公留下的福利了。

把買來的東西,擺在搬出來的舊案上,燒水沖茶,然後就隨意自取自飲,各自做自己的事情去了,看起來閒淡率性的多,顯然是日常亦是如此。

有的是拿本書做到角落去,自顧去讀的搖頭晃腦;有的則是對牆用水蘸毛筆,開始寫一些不明所以的東西;或是拿起刀剪,自得其樂的修理花圃,或者乾脆打着哈欠走進房裡,不一會兒就鼾聲大作起來。

因此,最後只留下蔡元長陪着我繼續介紹這裡的情形,

“彼輩頗有竹林遺風啊.”

我對蔡元長笑笑道,看起來很有些古代版文學宅,加讀書同好會秘密花園的味道。

按照他的說法,這也是一個興趣頗雜的鬆散團體。

作爲日常的活動內容,據說除了收羅和傳讀各種古今書類之外,時常會拿他們自己寫的一些心得、詩作之類的東西,拿到這裡來供大家品評賞鑑,然後印些小圈子內流行的集抄,作爲紀念什麼的。

這部手工印刷機,便是他們最大件的公產了。

事實上因爲數百年前,活字印刷的提前出現的大量推廣普及,如今世間出版業已經達到一個相當高的水準,其中:既有傳統皇家的內府刻書,也有省臺部院的所謂臺閣刻書。

既有傳統意義上最高學府——國子監刻書,也有各道州府的地方學校刻書。

既有地方官府刻書,也有各路差遣使司的刻書。

既有公使庫的刻書,也有公卿顯貴,豪門大戶,各種名目的家刻和祠堂刻書。

既有普通大族的家塾刻書,也有專業的書院刻書。

既有流於民間雅俗濫觴的大小書坊刻書,也有宗教色彩和勸教濃重的寺院刻書。因此像這種手壓式的簡易印版機制,入手的門檻倒不是太高。

真正稀罕的是那些金屬活字的來源,要知道這些蠅頭陰字的微型鑄刻工藝,可不是隨便什麼五金作坊,都可以做出來的。我不由多他們其中身份的隱藏屬性,多了一些猜測。

依照更進一步的自我介紹,這位蔡元長,乃是人文鼎盛的閩中大族出身,因爲族人在徐州地方任官的緣故,得到一個保舉的名額,到當地碩果僅存的彭城書院來進學,這處復社的場地,便是他託了關係半買半送弄下來的。

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是類似的背景或是經歷,最少也是殷實有閒人家的子弟,所以纔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結交和串聯,依靠日常的志趣和同好相互吸引,結成這個小團體。

然後,在這個亂世大環境裡,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維持着士林文風的一點最後傳統,或者說尊嚴和驕傲,宣揚着自己的理念和主張。

因爲可以說這個復社是沒有任何收益,反而要大家不斷自己掏錢出來補貼進去的,貌似蔡元長是因爲投入的最多,所以被推爲領頭的。

而特地邀請我過來,不過是某種找到可以討論高層次話題的見獵心喜,

只是聽說我的現今的職業,只是個郎中,不由露出某種哭笑不得的表情,很有些不大相信,又不好深究的意思。

“不爲良相,便爲良醫嘛……濟世和治病,有時候是一碼事啊”

我輕描淡寫的解釋道。

我前身在洛都京學的經歷,讓我和他其實並不缺少話題和典故,還能扯上一些歷史典故和真真假假的野史段子什麼的,於是重新聚了幾個人過來,就這感興趣的話題攀談起來。

我也多少了解一些當地士人文林的情況,因爲徐州當地作爲水路交匯的要衝樞紐,卻好幾十年沒有戰火直接燒到州城下的相對安穩,因此很是吸引了附近的兩淮、兩浙、閩中諸道的求學之士,也算是這大亂之世中,難得安寧一隅的人文薈萃之地。

雖然因爲戰火打亂了傳統科舉和官學的上升之途,但無論是求仕於地方守臣,或是將來繼承家業什麼的,都需要相應的文化知識和眼界閱歷。於是也維持了少許遊學、進修的市場和空間。

就好比外藩諸侯,雖然大都對來自洛都的號令,陽奉陰違或是自行其是,但是也不妨礙他們名下的軍將官屬,將自己的子弟送到洛都的兩學三附去修行學業一樣。

不過既然承蒙招待,

我也給他們出了幾個主意,讓他們可以利用現有的東西和本身專長,稍稍弄點創收門路什麼的,雖然不多,但是勝在穩定和細水長流。

這些人並不是讀書讀傻掉的窮清高,特別再這個時聞餓殍和兵火的亂世,很容易就討教起了細節上的可行性和人事安排。

比如辦一個抄局,從小處開始依託辰國寺,印些勸人爲善的白話佛經和本生故事,印一些寺院的導覽圖和名勝點的冊子什麼,搭售在寺們邊上的香火鋪子裡,絕對不少人來買的,

再不行,還可以編印一些千字文、三字經之類的蒙讀手冊,紙張工料都是現成的,所費不過是時間和人工而已,與人方便也於自己有利。

又比如收羅舊書,重新裱訂後,開辦對外的租書業務等等,城中偌大的坊間,總是不缺少各種各樣文化和精神上的需求……而說到各種學生時代創業和打零工的想念和電子,他們是絕技沒有現代人那麼豐富多彩的。

連抄局的名字我都想好,

“就叫東林抄局好了……”

“甚好……”

蔡元長眯起眼睛道。

“取之南山東籬,悠遊林泉之古意……“

“需要楹聯麼……”

我想了想有乘熱打鐵道。

“夏兄有什麼佳對麼……”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此對一出,頓是一片叫好聲,其中書法最好的王甫,馬上龍飛鳳舞的臨寫了下來。

我送給他們的其實是,明代東林書院創始人,顧憲成所撰的對子,算是一點點小小的惡意趣味,既然有復社,這麼能沒有東林黨呢。

我實在很期待未來諸如新東林黨的領袖,文人最後的良心蔡元長什麼的,如果他真是歷史上那個人的話,總會有出頭之日的。

雖然科舉制度已經崩壞的七七八八,但是在藩鎮割據的地方上,還是保留一些學館和考拔制度,以便提供協助治理地方的官吏之屬,畢竟地方政權的運作,可是沒法全靠任人唯親的裙帶關係。

正在說話間,再次聽到說話的聲音漸進而來,幾名有些興高采烈的士子走進院子來。

“伯紀……”

蔡元長對着領頭的高個子招呼道,對方點了點頭。

“這位乃是我的同鄉,李伯紀,邵武人士……”

赫然也是見過的,辰國寺中那些高調演說的,原來也是他們一羣的。

“這位夏生,雖然只是初識,但卻很有些讓人耳目一新的見地……”

蔡元長又對那些人介紹道

“正想引薦給你們呢……當是好生結交親近一番呢”

“夏生有禮了……”

李伯紀說話自有一種爽直利落的味道

然後自我介紹,他們是屬於名爲講談社的另一個小團體。

在公衆場合演說的本非本朝傳統,而是在乾元年以後才興起的,這也算是兩學遺風之一,樑公創立諸學而流傳下來的善政之一。

不過相對於閒淡到有些宅的蔡元長這班人,講談社的人,就多了一點些鋒芒畢露的激進味道,

因此,可以輕易讓人感受到,這些純粹是遊學士子和本地富家子弟構成的,小小的文學圈子裡,也有兩個山頭派系之爭。

不過可以理解,誰都是那個中二的年紀過來,也曾經熱血和憤青過。就算是大學時代,也有所謂文、理之爭的說法。

“講談社和復社的同年快去助力……”

然後又進來一人喊道

“又和趙元鎮、李泰定、胡邦衡他們戰起來了……”

呼啦啦的院子中就如颳風似的跑出去一羣人,連我和抱頭蹲也被裹挾了過去。

然後在辰國寺的某個後門,已經聚攏了一堆戴頭巾的腦袋,遠遠就能聽到,大聲爭論的聲音,因爲這種場景讓我有些眼熟,又有些親切的味道。

隨着復社衆人的加入,聲調和氣氛也變得有些激烈起來,我邊的蔡元長,也告了個罪擠進去調和。

我聽了一會,覺得沒什麼意思,也站起來招呼一聲準備離去。

“兄臺有何見地……”

一個聲音叫住我

“我沒有見地……”

我搖了搖頭,

“我又不明白你們再說什麼……”

“那兄臺可以多留一會,聽我闡明瞭主張,再做評定啊”

我嘆了口氣,這種動不動以爲多喊點口號,就能影響別人改變世界的文青中二什麼的,最討厭也最麻煩了。特別在他們自以爲得理的情形下。

“有必要麼……”

“自然是有必要……”

對方有些意味深長的說。

“若你還有向道上進之心的話……”

這都什麼和什麼啊。我皺了皺眉,他們是不是誤會什麼東西了。

這時蔡元長也擠了出來,臉色有些不好看

“夏兄對他們怎麼看……”

居然找我問意見。這不是送臉上門麼。

“都是些嘴炮而已……”

相比李伯紀他們說的時弊,這裡辯駁的都是些引經據典、春秋大義什麼的東西,讓深受現代教育薰陶的我,不免有些雞聽鴨講的悻然感。

“真要他們去身體實踐做點什麼,估計會有不少眼高手低的戰五渣……”

我想了想繼續吐糟道

“因此,所謂的憂國憂民,不過是他們吃飽了沒事幹,顯示自己高人一等的炫耀手段而已……”

混多了論壇,我至少知道了什麼叫乾貨和行動力,就算是草榴自拍暴露狂之類的,也要在照片附上寫着自己論壇ID的紙張,纔算得上良心誠意之輩。

嗯好象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溜過去了。

“不知這位兄臺口中的戰五渣和嘴炮,是什麼來由……”

幾個聽我點評戰五渣的陌生士子,正站在我背後。

“好吧,你們中有些人不是戰五渣……”

我攤攤手道,看着他們不知裡就的表情,抱頭蹲已經捂嘴笑的,眉眼彎成月牙兒。

“我從頭到尾只看到一羣說空話的人而已……””不要說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大了方面去,就說說眼前能夠做到的東西……“

“他們在自家足飽的情形下,拿出過一粒米,幫助那些貧寒疾苦的鄉人麼……”

“還是身體力行的操練武藝,然後保護左近不受亂兵流匪至侵害麼……”

“什麼都沒有做到,整天就會坐在這裡誇誇其談的,空對空指手畫腳,就能獲的濟世憂民的成就感……”

“日復一日的鼓吹來博取名聲,作爲自己的進身之階……”

“再沒有比這個更便宜的終南捷徑了吧”

“那你覺得彼輩,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對方的城府或者說涵養不錯,繼續問道。

“真要實際乾點什麼的話……”

“有很多種方式啊,開館授塾去教書育人,數載數十載後桃李滿天下,也是先賢的教化宣德之功”

“或者短期內,免費教那些貧寒奮進之輩識字,給他們一個改善命運的機會。”

“或曰辦書坊,印文抄,也能上聞達公卿權貴,下廣告黎庶小民,推行和宣揚自己的主張和見第……”

“只會嘴上誇誇其談,而缺少實踐行動力的傢伙,說到底也不過是個只會忽悠的嘴炮……”

“拿到戰陣上,就是五個呼吸也沒法活下的渣渣……”

“所以,戰五渣你好,戰五渣再見……”

我丟下一句轉身就走,我今天似乎是受到前身的經歷和記憶影響,遭遇和扯蛋的東西已經夠多了,再糾纏下去就要露怯了,所以乾脆一口氣沒腦黑到底,然後撇清關係做路人好了,嗯對了,我兩貌似本來就是路人啊。

第963章 沉驚13第738章 抉擇8第382章 波黠第79章 風聞而動第484章 漸變14第1011章 頹然第513章 根本8第5章 生與死(中)第389章 迴轉4第996章 跌宕6第679章 出援29第658章 出援8第392章 在河北2第165章 街戰第1270章 又決10第820章 啓新10第321章 兩河風起三第706章 啓東(6)第1069章 零落19第1058章 零落8第660章 出援10第831章 雲起第787章 萌動17第877章 撥亂17第668章 出援18第1267章 又決7第715章 大羅(5)第1001章 夷變第1118章 歸遠18第510章 根本2第840章 雲起10第776章 萌動6第158章 中軍、收穫?第867章 撥亂7第1172章 滄瀾16第1290章 無題第942章 破釜2第945章 破釜5第199章 投獻?第684章 落盡4第1200章 徐州起4第329章 猛進第576章 決意6第534章 經略8第163章 有變第1008章 夷變8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1151章 滄瀾第1187章 江寧變第197章 船談、交心第41章 出奔第359章 戰雲2第751章 徒變第603章 悵懷3第1194章 江寧變8第1171章 會江寧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99章 投獻?第1108章 歸遠8第616章 悵懷16第1041章 殤國第138章 騷然第484章 漸變14第617章 悵懷17第959章 沉驚9第438章 天傾4第264章 定裝 突至第299章 戰淮北十三第531章 經略5第292章 戰淮北五第1095章 立新25第1076章 立新6第124章 夜遁逃第704章 啓東4第424章 戰局7第428章 戰局11第406章 應援第706章 啓東(6)第801章 淪沒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787章 萌動17第465章 歸亡13第6章 義軍第70章 閒停第1072章 立新2第3章 在人間(下)第1148章 潮新18第642章 後手2第458章 歸亡6第1281章 旋滅第1087章 立新17第177章 再編第880章 撥亂20第912章 臨峙12第578章 決意8第396章 在河北7第47章 一路向南第1201章 徐州起5第958章 沉驚8
第963章 沉驚13第738章 抉擇8第382章 波黠第79章 風聞而動第484章 漸變14第1011章 頹然第513章 根本8第5章 生與死(中)第389章 迴轉4第996章 跌宕6第679章 出援29第658章 出援8第392章 在河北2第165章 街戰第1270章 又決10第820章 啓新10第321章 兩河風起三第706章 啓東(6)第1069章 零落19第1058章 零落8第660章 出援10第831章 雲起第787章 萌動17第877章 撥亂17第668章 出援18第1267章 又決7第715章 大羅(5)第1001章 夷變第1118章 歸遠18第510章 根本2第840章 雲起10第776章 萌動6第158章 中軍、收穫?第867章 撥亂7第1172章 滄瀾16第1290章 無題第942章 破釜2第945章 破釜5第199章 投獻?第684章 落盡4第1200章 徐州起4第329章 猛進第576章 決意6第534章 經略8第163章 有變第1008章 夷變8二十一章 片刻的日常第1151章 滄瀾第1187章 江寧變第197章 船談、交心第41章 出奔第359章 戰雲2第751章 徒變第603章 悵懷3第1194章 江寧變8第1171章 會江寧第160章 掩射、進擊第199章 投獻?第1108章 歸遠8第616章 悵懷16第1041章 殤國第138章 騷然第484章 漸變14第617章 悵懷17第959章 沉驚9第438章 天傾4第264章 定裝 突至第299章 戰淮北十三第531章 經略5第292章 戰淮北五第1095章 立新25第1076章 立新6第124章 夜遁逃第704章 啓東4第424章 戰局7第428章 戰局11第406章 應援第706章 啓東(6)第801章 淪沒第246章 營地,裝備第233章 聽審前後第787章 萌動17第465章 歸亡13第6章 義軍第70章 閒停第1072章 立新2第3章 在人間(下)第1148章 潮新18第642章 後手2第458章 歸亡6第1281章 旋滅第1087章 立新17第177章 再編第880章 撥亂20第912章 臨峙12第578章 決意8第396章 在河北7第47章 一路向南第1201章 徐州起5第958章 沉驚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