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淪沒

遼河平原,沿海衝擊而成的河洲上。

稀草野花搖曳之間,地面淺層的潮溼和露水,早已經被高升漸久的驕陽,給蒸成了薰熱的地氣。

而一隻頂着烈日炎炎的炙烤,緊趕慢趕的軍隊,仍舊在在塵煙裹卷當中蜿蜒行進着。

時不時有廢棄的車輛,或是受傷的牲畜,被從腳步不停的隊伍裡分離出來,又毫不兼可惜的迅速丟棄在身後。

因此在他們過來的路線上,留下來一條各種殘骸構成的,斷斷續續的尾跡。

這是顯然一支高度騾馬化的隊伍,除了頂盔貫甲持旗跨銃的森然軍列之外;還有成羣的牲畜和大量的板車、大車、長廂車,充斥其間。

從裝滿了糧草輜重軍械彈藥的輸送車輛,乃至休息的兵員和移動的伙房、醫帳、宿舍,甚至是簡易的指揮所和望臺,幾乎是應有盡有的。

只是其中相當部分顯然帶着倉促改造和加裝過後的痕跡,而顯得有些不夠美觀和對稱。

而在這隻漫漫車隊長龍的先頭馬隊當中,

人稱淮東第六將的第六兵馬使沈霍伊,抹着頭盔裡流淌出來的汗水,渾然不覺臉面積附的塵垢,已經被沖刷出條條黏糊的溝痕;

他絲毫不顧頭頂上被曬的發燙難耐,焦灼而緊促的看着行進的隊伍,只覺得走的還不夠快,完成的行程還不夠多。

直到胯下的坐騎實在不支而腿軟跪下,才又換上另一匹;而如此輪換數次之後,他只覺得腰胯以下的部位都似乎失去了基本的知覺了。

然後,好容易到了停下來休整和歇息的片刻,他卻依舊沒有迫不及待的坐下休息,而是親自帶着衛士,一遍遍的巡曳和查看着臨時營地;

一邊啃着生硬而重鹹甜的壓縮乾糧,和着酒水囫圇吞,一邊親眼看着那些車帳輜重構成的臨時陰涼處,那些老兵和士官們,督促着各自麾下的士卒,安排好行裝和車馬,相互拍打按摩肢體,飲水進食的過程。

然後還沒有座下半刻沙漏,啓行的軍號聲有再次吹響了。然後他又在部下的攙扶下,重新跨上馬背,

這可真是考驗和發掘,他們日常操訓與紀律素養、組織效能,最終極限的一番艱難磨練啊。

“正將。。”

一名親兵小心的詢問道

“可否到箱車裡休息片刻”

雖然馬拉的長廂大車裡,同樣顛簸震動的不是那麼令人舒服,但至少好歹有遮陽的陰蔽和行進中的些許涼風。

“無妨的。。”

沈霍伊卻是擺擺手道。

“交代他們,繼續保持隊形和速度。。”

領教和經歷過天南和安遠之地的潮溼悶熱之後,北地夏日的這點暑熱,對他來說真不算什麼了。

他的家族乃是出自吳興沈氏的別支,祖上最有名的人物,無疑就是數百年前號稱隋末最後的忠臣,隨扈出奔江都的隋煬帝御駕到了南方,又在宇文成都之亂中殉難的,人稱“肉飛仙”的大將沈光,。

而到了大唐之世,偏安湖州的沈氏一門,就只能算是尋常的地方書香門第,小宦之家。

шшш ⊕тTk án ⊕℃ O

但是在開元年間吳興沈氏的族中,卻又再度出了一位史稱“女中堯舜”的沈太后,這位閨名貞一,小名珍珠的太后,前半身可謂是跌宕起伏充滿了坎坷。

以小門寒戶入選廣平王府的選侍身份,爲尚且是皇太孫泰興帝看中,生下了長子兼後來的光宗天子,然後在安史之亂中隨長安陷沒而流落民間,直到多年後才經由樑公重新找回,相認於宮中。

而後半生則是充滿某種傳奇和爭議的實際,在泰興帝中興時代積勞成疾身故後,她以太后身份輔佐三代朝政,而對內在龍武系繼續做大的格局下保扶皇權不墜,對外將那些各方臣下的野心與覬覦壓得死死的。

又將正宮獨孤皇后的孃家,最古老的代北勳貴兼后妃世系獨孤氏一脈,給剪除殆盡。以惠妃之職而行攝皇后之事。

然後又在有生之年,用陽謀手段迫使樑公不得不有所妥協,卸下家主和派閥首腦之任,轉交給自己的長子蓬萊公,自此遠走他鄉養老域外,而就此留下了南海與西國在法統上的隔閡和分裂。

因此,關於這位沈太后也有一些相當乖離的非常之論,比如,泰興帝壯年之期的因病早亡,就與她脫不得干係的;

又比如:她可以在泰興帝身故後,迅速把持宮闈的過程中,果斷將控制下的獨孤太后,暗中送給樑公受用;甚至是自己也一度親自上陣,而在內宮一同共效于飛,以確保樑公在帝統繼立中的態度和立場。

爲各種野史和軼聞,提供了無數的素材和想象力的來源。

但正所謂福兮禍兮。正是因爲這位“女中堯舜”在世時的手腕得力,將臣下壓抑的太狠,所以到了她身故之後,各方的反彈也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新一輪的皇權退縮。

乃至,已經淡出龍武系首領位置,京畿梁氏的當代家主,被作爲各方的利益代表而共推出來,取代了一貫傾向皇族的韋氏一族,開始逐步走上架空皇權的數代權臣之路。

也開創了梁氏被稱爲“無地藩主”“天下代攝”,以一宗兩脈長期垂拱天下的輝煌與再興時代,

乙未之亂中,吳興沈氏也不可避免的遭到池魚之災,沈霍伊的祖上這一隻被迫出奔南下,而在嶺內重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下去。

故而,他算是南朝立國前最早一批北人黨的後裔,但是因爲家中沒有什麼仕途顯赫的人物,只能靠祖上的些許餘澤和淵源,以行商與兩浙而保持一個小富之家。

到了他這一隻就剩下殷實人家的水準,雖然父母早亡而姐姐出嫁在外;但是因爲他修學用功而博聞強見,而在幾房親族的資助下,得以考拔進了京大的文學院;

又認識了一些頗有出身來歷的同年,以入幕爲條件獲得某種將來的許諾,眼看就要博得一個仕途的進身之階;自此改原名沈飛而叫霍伊,取義成就霍去病一般的功業,或是成爲伊尹那般的絕代名臣。

然後,畿內就爆發了影響深遠的清遠之變,不但沈氏一族經營的店鋪和茶山被毀於一旦,就連姐姐也成了寡婦;後來他家名下僅有的一點田土和房宅,也因爲資不抵債而被人充公,再另行發賣。

щщщ ●тTk Λn ●¢O

爲了光大和振興門楣,正在修學當中的他,毅然中途輟學改而去投軍;結果那些正版資序的拱衛軍和五城防軍都沒有他的門路;最後就陰差陽錯的受人指點或是誤導,投在了新編練的龍州團左旗下。

僅僅是因爲按照對方的條件,他曾經在京大的出身來歷,可以獲得更多的安家費,而他那個帶着外甥女寡居在家的姐姐,也正是需要這麼一筆救急。

隨後,才明白了自己居然投在了一隻海外藩自募的團練旗下,可惜後悔來不及了,形同賣斷若干年服役期限的文書已經簽下不可悔改了。

只能硬着頭皮隨波逐流,作爲一個全新建軍理念的新部隊,但凡是想他這樣有點文理和見識基礎的人,只要不是運氣不好在戰場掛掉的話,很容易就得到脫穎而出的機會,而一路節節提拔起來。

又經過天南和安遠之徵的諸多戰事之後,才得以定下心來,老老實實在這裡,謀求更多的發展和前程,起碼多攢下一些薪餉和變現的斬獲,也能讓後方姐姐的日子過的好一些。

因爲姐姐在夫家飽受白眼和騷擾,而拒絕了進一步親上加親的要求,而被侵吞了亡夫的遺產趕回孃家來居住,卻發現已經沒有多少安身之地了。

這個結果讓他及時憤怒又是悲涼,更是由此下定決心,將姐姐的下半輩子揹負起來。

然後,終於遇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北伐和建功立業的機會,以第四營下副將的身份,輾轉數千裡經過了許多事情和波折,最後才下定決心將姐姐接到淮東來安置,而就此死心塌地的在這裡謀取自己的人生價值。

他現在是淮鎮的第六兵馬使;屬於僅次於那位鎮帥和四大統制官之下,六路直屬兵馬使和四州州兵馬使,兩州團練使,所構成的前沿序列和主戰部隊高層之一。

因此,通常又被人尊稱爲淮東十二將,不過其中只有五位直屬兵馬使和兩位州兵馬使,一位團練使在任,其餘的位置都暫時還暫空着。

其中四位直屬兵馬使和一位州兵馬使,都是出自新軍右廂的老部隊裡,排名最靠前的幾個營主官,他亦是其中之一的典範和代表。

而在剩下三位之中,濱州團練使羅克敵乃是收編自梁山衆的大頭領,更多是象徵性的意義;而密州兵馬使傅選,則是出自王貴的前軍序列,以勇武先登著稱;

第五兵馬使趙秉淵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卻是在徐州被帥司拋棄的的上萬殘餘守軍中,僅次於行營右護軍統領崔邦弼的二號人物。曾任過行帳副都管之職,也就是帥司親衛隊的角色。

相比之下排位六兵馬使之末,沈霍伊的資歷就淺薄的多了,他剩下的唯有就是忠誠且勤奮可以奉獻了。

因此,他比大多數人更加的格外珍惜任何機會,總是身先士卒的奔走在隊伍的最前頭。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直到原野之中,再次出現了那條波光粼粼的大河,以及對岸舟船雲集的渡口。

“正將,太子河已經到了”

。。。。。。。。。

шшш ¸ttκΛ n ¸¢O

而在遼城郊野之中,重新樹立起的營地當中。

“貴人,其實不用太過擔心城中的那些淮軍。。”

再次出現在羅湛容身邊的博羅會使者,也在對着他信誓旦旦的道。

“我們的強力盟友已經在南方運作了,”

“只消或長或短的假以時日,就可以有所轉機和變化了。

羅湛容只是笑而不語,心中卻有淡淡的警惕。

對方這一次前來,卻是帶了好幾家羅藩外圍和鄰近的附庸諸侯,前來會合的。

要知道,之前不管羅氏內部如何變故和紛亂,這些外圍勢力都是打着中立的旗號,兩不相幫的置身事外呢。

第530章 根本4第780章 萌動10第845章 風動5第442章 天傾9第566章 營生6第652章 出援2第1199章 徐州起9第385章 戰雲5第640章 悵懷40第808章 淪沒8第157章 不該來的第610章 悵懷10第705章 啓東5第257章 應邀 閨房第955章 沉驚5第813章 啓新3第332章 燕歸來第526章 經略6第614章 悵懷14第1203章 淮動3第1267章 又決7第603章 悵懷3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1085章 立新15第718章 大羅(8)第992章 跌宕2第373章 再戰2第88章 在家第259章 遴選 到任第480章 漸變10第342章 投獻第83章 轉變第1253章 再決3第966章 沉驚16第761章 憂亂第872章 撥亂12第219章 私販們第426章 戰局6第1131章 潮新第762章 憂亂2第591章 期新第1194章 江寧變8第474章 漸變4第187章 時逝第646章 後手6第897章 反動17第1096章 立新26第751章 徒變第385章 戰雲5第513章 根本8第683章 落盡3第610章 悵懷10第270章 京口的文抄公第572章 決意2第851章 風動11第43章 急治第27章 聞變第900章 反動20第296章 北幕第702章 啓東2第874章 撥亂14第347章 應調第1077章 立新7第886章 反動6第398章 在河北9第828章 啓新18第56章 世艱第362章 吞併第944章 破釜4第739章 抉擇4第714章 大羅(4)第942章 破釜2第1091章 立新21第628章 悵懷28第143章 觀閱第1250章 新章10第198章 航歸上第95章 偶遇第858章 風動18第1028章 瀾動8第534章 經略8第806章 淪沒6第332章 燕歸來第518章 兵戎2第1138章 潮新8第1092章 立新22第364章 餘瀾第1085章 立新15第264章 定裝 突至第601章 悵懷第1048章 殤國8第37章 襲奪第452章 天傾20第590章 變數10第40章 彼見第532章 風雨2第1238章 底定8第1263章 又決3第555章 序間9第586章 變數6
第530章 根本4第780章 萌動10第845章 風動5第442章 天傾9第566章 營生6第652章 出援2第1199章 徐州起9第385章 戰雲5第640章 悵懷40第808章 淪沒8第157章 不該來的第610章 悵懷10第705章 啓東5第257章 應邀 閨房第955章 沉驚5第813章 啓新3第332章 燕歸來第526章 經略6第614章 悵懷14第1203章 淮動3第1267章 又決7第603章 悵懷3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1085章 立新15第718章 大羅(8)第992章 跌宕2第373章 再戰2第88章 在家第259章 遴選 到任第480章 漸變10第342章 投獻第83章 轉變第1253章 再決3第966章 沉驚16第761章 憂亂第872章 撥亂12第219章 私販們第426章 戰局6第1131章 潮新第762章 憂亂2第591章 期新第1194章 江寧變8第474章 漸變4第187章 時逝第646章 後手6第897章 反動17第1096章 立新26第751章 徒變第385章 戰雲5第513章 根本8第683章 落盡3第610章 悵懷10第270章 京口的文抄公第572章 決意2第851章 風動11第43章 急治第27章 聞變第900章 反動20第296章 北幕第702章 啓東2第874章 撥亂14第347章 應調第1077章 立新7第886章 反動6第398章 在河北9第828章 啓新18第56章 世艱第362章 吞併第944章 破釜4第739章 抉擇4第714章 大羅(4)第942章 破釜2第1091章 立新21第628章 悵懷28第143章 觀閱第1250章 新章10第198章 航歸上第95章 偶遇第858章 風動18第1028章 瀾動8第534章 經略8第806章 淪沒6第332章 燕歸來第518章 兵戎2第1138章 潮新8第1092章 立新22第364章 餘瀾第1085章 立新15第264章 定裝 突至第601章 悵懷第1048章 殤國8第37章 襲奪第452章 天傾20第590章 變數10第40章 彼見第532章 風雨2第1238章 底定8第1263章 又決3第555章 序間9第586章 變數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