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肘腋10

遼城之外,接近太子河的無名矮丘背後,

一處用插滿乾草篷布遮擋下的地窩子裡,些許嫋嫋的炊煙,側挖的地溝裡吹拂消散出去。

刺馬隊探哨什的什長呂方,也正蹲伏在丘上上的一棵枝葉繁茂的矮樹上,用六倍數的長單筒咫尺鏡,仔細端詳着遠處河邊渡口內的情形。

呂方乃軍隊中是爲數不多,淮東本地出身的沂州人。算是當地某個呂姓小豪強的旁系子弟,以很有幾分勇力而著稱。

只是,在勉強賴以棲身的鄔堡,被流竄過來的大隊饑民打破之後,他的個人勇力也就變得毫無用處了,最後只能讓自己僥倖逃的一命;也由此變成流離失所與道途,奄奄待斃的人羣之一了。

因此,被外來的御營左軍強制收攏之後,他就成了那種表現和轉變上,最是積極少數典範之一;故而從最初的檢疫營、勞役營,編管地、徐州屯戶,鄉巡護隊、縣守備團等,一路完整的經歷輾轉過來;

才因爲淮東軍的第二次增擴而進入軍中;因此從軍起步的較晚,至今才做到了一個什長而已。

他這一蹲伏就是兩三個時辰,直到他身體痠麻而聞見邊上的地窩子裡,傳來某種熱食的香味,這才交代了一聲走了下來,將哨位讓給另一名什副兼小旗。

裡面卻是一名頭戴鉢卷的倭人輔卒,正在做戰地速食的醬湯泡飯;

用事先油炒過的辛辣豆豉和鹽菜,加上一塊大醬幹煮成一鍋口味濃重的湯水。然後澆攪在火烤過的風乾雜糧飯糰上,就是熱乎乎的一頓速成飽食。

而士官們的標準,則是在湯料裡多開一個雜碎罐頭或是加一根切片風乾血腸而已。

如今的淮東軍中充斥着,這類倭人當任的隨軍雜役;雖然他們普遍身材矮瘦,而不適合正面作戰的需要;但是卻以需求很少,吃苦耐勞,而敢於冒險和好驅使的性子,得以普遍雜佐勞役於軍中。

給他們的待遇和標準只有二線防戍營的一半,還不到守備團的標準,日常只要吃點大家剩下的殘羹剩飯就很是心滿意足了。

比如這個這個從倭人營調過來的銀次,雖然說話還很有些口吃,但是卻是又一手烹飪的本事,不管什麼雜七雜八的玩意到他手中,都能炮製出像樣的吃食來。

而且他格外喜歡帶有甜味的玩意,一有閒暇,無論是從田裡殘存的玉米和高粱的秸稈,還是地下挖出來的帶土蘆根,他都能有滋有味的吧唧在嘴裡。

他平日裡沒事唸叨最多的,就是自己在淮東攢夠了錢之後,回到家鄉去把一個叫神樂的女子給接過來安家云云。

三兩口颳着鍋底,用完了自己的分量之後,銀次又手腳不停去檢查坡後拴着的騾馬,仔細的清理鞍具,梳理馬身上的鬃毛,看起來就是一副勤快的閒不住的模樣。

而呂方,則是一邊喂喂打着嗝踱着步慢慢消食,一邊打量着後方的狂野,遼城的輪廓就在隱約的地平線中。

只可惜,城郊的坊區早已經被一次次的動亂所燒燬,又拆除殆盡變成破破爛爛的城郊營地的一部分。

曠野之中除了灼熱陽光下斷斷續續,有氣無力的蟲鳴聲聲之外,就是一片死寂。

真是浪費了這般的田土啊,他在心中感嘆着看這地穴挖出來又堆填在兩邊,看起來層次分明的深淺土色。

作爲這東北之地最早的人類居邑和農耕區,遼東的太子河流域,經過無數代人的澆沃和開墾,早以及變得富腴而多產。

只可惜,現在都被荒廢棄置,而呈現出板結和乾裂的跡象了;

如果是淮東,這個時節的田地裡,應該都是鬱鬱蔥蔥的稼禾,還有戴着草帽或是竹笠子,彎腰勞作的人羣了;

也許在田間地頭還會時不時的看見,幾架自轉水車和踏腳翻車,在不停地從觸底的泥漿裡翻灌出更多的水源來。

而近年似乎有多了一個新事物,那是一個咆哮聲震得十里八鄉都能聽見的大傢伙‘吞進去的是幾乎不值什麼錢的煤和水,卻能從高低落差很大的河道中,汲出噴瀑一般的涌泉來。

光是這一架大傢伙,就足足頂得上數百上千人的輪流接力,或是一大羣牲口往復來回的提水澆灌,上一整天的田畝功效呢。

而被修的到處都是河渠溝壑,四通八達的河道圍堤,則讓老天爺就算是一是心情不好,多降下來些雨水,也有了足夠的地方宣泄和積灌成池。

因此,前些年就算是不是那麼風調雨順,在軍民百姓合力的搶種搶收之下,居然也沒有減產多少,而依舊在各處屯莊裡足飽有餘。

而各處農官推廣的,用稻草泥壘炭爐加熱的土法溫室,也讓各處各種屯莊多了處處茅草大棚的同時,也在大冬天第一次吃上新鮮的菌菜。

包括他,也親手參與過乾草大棚的搭建,收集過牛羊豬狗的糞肥,而製作成一段段種菌、髮菜的坯料。。

突然,樹上一聲尖銳的哨聲,將他驚醒了過來,待到他爬上樹接過咫尺鏡,才發現遠端太子河的渡口上,已經是舟船雲集而甲光粼粼了。

“什副帶兩人飛騎回去報信告警。。”

“剩下的人與我,繼續留哨待機行事。。”

。。。。。。。。。。

河北道,驕陽如火,

“只要,只要在堅持一下。。”

汗流浹背的張德坤,卻是咬着牙齒,看着已經在視野之中的冀州城,內心掙扎了半天之後還是喊出了那兩個字來。

“收兵。。”

這一整個春天下來,他利用河北道東部持續不斷的饑荒,既剿且撫,既拉又打;又以搜刮積攢起來的資源和朝廷授予的名器,威逼利誘和分化瓦解兼用;纔將聚附在老對手張邦昌身邊的外圍和黨羽,給一一排除掉。

最終將那所謂“河北行臺大都督”的影響力和控制區,也擠壓到了這個冀州境內。眼看就是他拉出的數萬大軍,兵臨冀州城下做那滅此朝食之事。

城中都已經有人忙不迭的送出悔過書,和願意輸誠報效的密信來,這時候來自洛都方面十萬火急的使節,卻在夏日炎炎給他當頭潑了一捧冷水。

因爲,南朝大梁從荊湖路的襄樊一線,所發起的二路北伐,居然已經再次席捲了山西、山東道,打破了殘破未修的武關險要,進而兵臨河南從兩西南面威逼直指都亟道了。

在這種情況下,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資源,都成了洛都方面不惜代價和手段,所必須羅括的對象了。

於是轄區僅與都亟道,隔着河陽三橋的張德坤,就成了首當其衝被召回的人馬。他幾乎是在再次接到急詔的第一時間,就發現自己已經失去了對後方地盤的掌控。

如果在堅持不肯回師的話,失去了後方的保障和後續軍需的輸送,在一片饑荒凋敝的河北中部,他根本沒有多少自持下去的本錢和屏障了。

要麼隨着這動搖的數萬人馬,變成冀州城裡張邦昌一黨絕地反攻的那盤菜,要麼即使在缺衣少食的堅持當中,部衆自己逃散一空。

當然他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抓住眼前的這個機會,一鼓作氣在內部的輸誠和呼應下,打破冀州城而獲得對方囤積的糧草和物資。

但是由於和鬥爭了許久之後,他還是沒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下那個拿所有一切破釜沉舟,拼死一搏的決定。

行進在有些士氣消沉的大軍之中,他忽然有所意識到,某些東西不能夠有所改變的話,他就算在私底下做再多的手腳,再怎麼卑恭虛膝來自保,也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甚至,還比不上一個割據自立,看起來朝夕可滅的張邦昌呢。

。。。。。。。。

隔了一天半天之後,終於得到城下退兵的確切消息;如同頭插進沙堆裡的鴕鳥一般,在悲觀絕望的情緒中,把自己鎖在內室裡,而不見任何人的行臺大都督張邦昌,就算是喜從天降一般的泛活了過來。

只覺得飢腸轆轆而胃口大開的他,大聲的叫人呈上飯食來,就在一種召集而來的手下面前,一邊的大快朵頤,一邊的發號施令。

“快快。。”

“點齊人馬。。”

“把那些裡通外敵之輩,都給抄拿了。。”

“只要有所嫌疑的,不論出身地位,文武貴庶,一個都不要放過。。”

“全部家資和眷屬,之需上繳三成,其餘皆用以犒賞將士。。”

“秦明。。”

“在。。”

“你的霹靂營負責東郭。。”

“關勝。。”

“諾,”

“你的大刀營主持西郭。。”

“杜遷。。”

“諾,”

“你的門槍隊主持北郭。。”

“宋萬。。”

“諾,”

“你的金剛營主持南郭。。”

“內城自有我親自處分。。”

張邦昌最後總結道。

然後他又額外叫過衙前將張青,囑咐了幾句,讓他專門到內城那幾個,家有美豔妻女的那幾大戶去走一趟。

第651章 出援第403章 憂喜3第951章 沉驚第1170章 滄瀾20第436章 天傾3第959章 沉驚9第683章 落盡3第1091章 立新21第137章 渾然第508章 根本3第730章 異夢5第1088章 立新18第500章 根本第566章 營生6第1050章 殤國10第1131章 潮新2第127章 夜宴與機緣第792章 肘腋2第104章 薄發4第1290章 無題第5章 生與死(下)第611章 悵懷11第1065章 零落15第857章 風動17第344章 變亂第187章 時逝第1107章 歸遠7第481章 漸變11第820章 啓新10第78章 再聞第333章 再進第787章 萌動17第238章 請求 表示第533章 經略7第1044章 殤國4第116章 碎夢第58章 船聞第187章 時逝第70章 閒停第257章 應邀 閨房第417章 對陣第1279章 卷蕩9第415章 圖窮第1208章 淮動8第11章 在山上第526章 經略6第16章 熙熙攘攘第180章 途變第1255章 再決5第1232章 底定2第318章 插曲第938章 驚破18第1198章 徐州起8第51章 在揚州(下)第803章 淪沒3第801章 淪沒第1232章 底定2第1070章 零落20第516章 兵戎第1195章 江寧變9第929章 驚破9第467章 歸亡16第1144章 潮新14第31章 再逢第30章 浮生、道途第993章 跌宕3第807章 淪沒7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1033章 瀾動13第805章 淪沒5第1261章 又決第902章 臨峙2第619章 悵懷19第396章 在河北6第770章 憂亂10第662章 出援12第176章 間歇第988章 浮夢18第553章 歸還(3)第134章 潛動第358章 戰雲1第348章 援濟第715章 大羅(5)第656章 出援6第1028章 瀾動8第933章 驚破13第1004章 夷變4第554章 歸還4第866章 撥亂6第465章 歸亡13第1196章 徐州起6第675章 出援25第369章 接敵第1144章 潮新14第108章 家世第406章 應援第65章 再行第438章 天傾4第138章 騷然第875章 撥亂15
第651章 出援第403章 憂喜3第951章 沉驚第1170章 滄瀾20第436章 天傾3第959章 沉驚9第683章 落盡3第1091章 立新21第137章 渾然第508章 根本3第730章 異夢5第1088章 立新18第500章 根本第566章 營生6第1050章 殤國10第1131章 潮新2第127章 夜宴與機緣第792章 肘腋2第104章 薄發4第1290章 無題第5章 生與死(下)第611章 悵懷11第1065章 零落15第857章 風動17第344章 變亂第187章 時逝第1107章 歸遠7第481章 漸變11第820章 啓新10第78章 再聞第333章 再進第787章 萌動17第238章 請求 表示第533章 經略7第1044章 殤國4第116章 碎夢第58章 船聞第187章 時逝第70章 閒停第257章 應邀 閨房第417章 對陣第1279章 卷蕩9第415章 圖窮第1208章 淮動8第11章 在山上第526章 經略6第16章 熙熙攘攘第180章 途變第1255章 再決5第1232章 底定2第318章 插曲第938章 驚破18第1198章 徐州起8第51章 在揚州(下)第803章 淪沒3第801章 淪沒第1232章 底定2第1070章 零落20第516章 兵戎第1195章 江寧變9第929章 驚破9第467章 歸亡16第1144章 潮新14第31章 再逢第30章 浮生、道途第993章 跌宕3第807章 淪沒7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1033章 瀾動13第805章 淪沒5第1261章 又決第902章 臨峙2第619章 悵懷19第396章 在河北6第770章 憂亂10第662章 出援12第176章 間歇第988章 浮夢18第553章 歸還(3)第134章 潛動第358章 戰雲1第348章 援濟第715章 大羅(5)第656章 出援6第1028章 瀾動8第933章 驚破13第1004章 夷變4第554章 歸還4第866章 撥亂6第465章 歸亡13第1196章 徐州起6第675章 出援25第369章 接敵第1144章 潮新14第108章 家世第406章 應援第65章 再行第438章 天傾4第138章 騷然第875章 撥亂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