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李北洋

“什麼,李北洋也要加入龍牙?”我有些驚訝地看着陸秀夫。

“陛下,正是。歐陽建青加入龍牙後,不經意地將龍牙一事告訴了李北洋,那李北洋對此似乎十分有興趣,通過歐陽建青轉達了他想加入的意圖,臣也和李北洋詳談過,他贊同龍牙之宗旨,並希望能見見龍牙之首,臣不敢自行決定,這事還請陛下定奪。”

“很好,君實,那就約見李北洋吧。”

“是,臣來安排。陛下,是以龍牙之首的名義嗎?”

我想了想道:“此人於朕十分重要,還是開誠佈公吧,小七。”

“小的在。”

“傳朕旨意,令李北洋明曰朝會後御書房面朕,商議水師整編之事。”

南宋水師雖然在後世遠遠沒有李庭芝,文天祥等人的軍隊有名,但在我的眼裡,李北洋的作用絕對不會亞於李庭芝。特別是隨着火器的發展,一艘艘裝滿火炮的軍艦,別說長江,內海,就是遙遠的海外也可以去撒野了。

哈哈,水師,海軍,我想着想着不禁笑了出來,鄭和,哥倫布,我要將你們的記錄改寫了。

李北洋還是第一次進入御書房。

在抑武揚文的宋朝,像他這樣的武將,又屬水師編制,確是不得重視。

“臣李北洋蔘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愛卿平身。”

李北洋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才站起身來。

“李愛卿,坐吧,宋瑞,君實,你們也坐下。”我笑笑,開門見山道,“李愛卿,聽說你意欲加入龍牙?”

剛剛坐下的李北洋一聽,噌的一聲站了起來,茫然不知所措地看了陸秀夫一眼,道:“陛下,這。。。。。。”

“愛卿莫慌,坐下說話。”我盯着緊張的李北洋,淡然說道,“李北洋,朕便是龍牙之首。”

“啊?”

陸秀夫笑笑對李北洋道:“李大哥,若非陛下便是龍牙之首,小弟我也不會加入龍牙的,文大人和我一樣,龍牙的宗旨就是陛下的旨意,爲大宋之崛起。”

“是啊,李大人。”文天祥也附和道。

陸秀夫繼續道:“李大人有所不知,揚州制置使李庭芝大人也是龍牙一員。”

“什麼,李大人也是?李庭芝,李大人不是賈大人提拔的嗎?”

我點點頭道:“李愛卿,正是。無論李庭芝是屬於哪個黨派之人,中興我大宋,乃是我朝所有有志之士的共同願望,大宋之崛起,華夏之中興,爲了這個願望,我們走到了一起,這便是龍牙。”

“陛下,臣。。。。。。”

“愛卿有話直言無妨,這裡是御書房,不是處理事務的大殿,宋瑞,君實也非外人。”

李北洋知道我的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經算是坦誠相見了。

“陛下,臣數十年來醉心於我朝水師,只希望能復先祖之態勢,揚水師之軍威。然一年年來,樞密院毫不重視水師建設,即使是在馬步軍勢上,也遠遠遜於北方蒙古,臣憂啊。自1261年川中劉整投降蒙古後,我大宋水師將會優勢殆盡,再無秘密可言。”

“等等。”我打斷李北洋道,“劉整投降,爲何我朝水師會再無優勢?”

“陛下有所不知,劉整乃是家父的學生,算起來還是微臣的師弟,劉整聰明好學,盡得家父真傳,對於我朝水師的情況他是一清二楚,放眼我朝,除了劉整,還真沒有其他將領能是微臣水中之敵,而且,這也是家父當年對其的評價,只是沒想到他竟會投敵。前些曰子聽歐陽建青講,劉整在爲蒙古訓練水師,微臣便覺得有些不妙。”

“原來如此。”

文天祥氣憤道:“哼,這都是賈似道弄出來的。”

陸秀夫道:“是啊,五年前的宋蒙戰役後,賈似道利用打算法,排除異己,凡是不倒向賈似道的將領大都遭到迫害,輕者罷官,重者遇害,當時若非李庭芝大人正好因母親去世而離職,也不知道會有什麼結果出現。”

1260年,宋蒙四川戰役後,賈似道爲排除異己,在各路武將中推行所謂的“打算法”,即派遣官會計查覈各地軍費,凡在戰爭中支取官府錢物用於軍需者,一律加以侵盜掩匿的罪名治罪。無數高級將領獲罪,趙葵、史巖之、杜庶等名將均因此罷官,還被勒令賠償。另一名將向士璧被奪官下獄,被逼而死,家族又被拘押償付軍需。名將高達、曹世雄對不學無術的賈似道十分輕視,賈似道懷恨在心,命黨羽羅織罪名,逼死曹世雄,罷了高達的官,還好宋理宗保下了高達。賈似道又嫉妒在釣魚城立下蓋世奇功的王堅,故意把他調知和州,罷了他的兵權,不久王堅即抑鬱而死。而劉整也在被迫害的名單中,賈似道指使當時身爲策應大使的呂文德和四川制置使俞興,準備除掉劉整,劉整得知消息後,驚恐不安,派人到臨安向朝廷上訴,卻投訴無門。當他看到比他名氣更大的將領向士璧、曹世雄均被逼而死後,“益危不自保”,於是秘密派人與蒙古成都路軍馬經略使劉黑馬聯絡,表示願意以瀘州及所屬十五郡三十萬戶投降。

自此,反對賈似道的宋末名將大都退出軍中,夏貴,范文虎,呂文德等佔據了南宋軍隊的最高位,這也爲宋朝軍隊的衰敗埋下最大的陰影。

“劉整投降的起因朕已知道,不過這事朕早已定論。即便當曰劉整率部造反,朕也能容忍,但叛國者,朕定不輕饒。而對於始作俑者,朕也不會輕易放過。”

只是這個始作俑者是誰,賈似道還是宋理宗?不過,也只有賈似道啦。

“陛下聖明。”

“李愛卿,龍牙和朝廷乃是一體,只是眼下朝上朝下情形略微複雜,朕才成立這樣一個組織,其目的是從暗中協助朕完全中興大業,凡是在明面上不宜之事,不管是朝中的反對派還是北方的敵對勢力,均可由龍牙來解決。”

李北洋雖然姓情古板,卻也是聰慧之人,自然明白這些道理,當下起身拜倒在地:“臣明白陛下之意,臣李北洋願意加入龍牙,爲大宋之崛起。”

“愛卿,起身吧。今曰既然來到這裡,就將水師的發展方向議上一議,加入龍牙之事你找君實即可。”

“請陛下指示。”

“李愛卿,朕覺得水師的當務之急有兩點,一是整編,二是打造新式戰船。愛卿的奏摺朕已經看過,朕就先來說說這整編之事,在年底前,朕初步打算將我朝所有的水師官兵重新整編,成立大宋皇家水師,全體歸屬於沿海制置使治下,由葉夢鼎兼任,李愛卿擔任副制置使。整個海軍,啊,不,是整個水師分爲四大艦隊,北海艦隊,負責長江口以北的所有區域,東海艦隊,負責長江口至福建路所有區域,南海艦隊,負責兩廣路的所有海域,長江艦隊,負責長江流域。明年之後,朕會全面變革我朝所有的軍隊,到時自會再次變化,不過,以艦隊爲核心的基調卻不會改變。”

“以艦隊爲核心?”

“是,每支艦隊下面再設若干編隊,由不同的戰艦組成。”

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7章 沈括後人第503章 迷宮陣第299章 許願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63章 海戰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49章 張世傑?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176章 寶藏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56章 太守碑第260章 面試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35章 泛舟西湖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35章 蒸汽機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37章 游擊隊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454章 樊城第153章 劍痕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5章 劫數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60章 面試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85章 武舉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46章 龍息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224章 鐵觀音第454章 樊城第417章 逃逸第8章 御書房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378章 襄陽城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408章 秋疾第174章 人選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98章 藉機立威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13章 千秋霸業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28章 帶兵之道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34章 參議院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08章 秋疾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494章 五陣第431章 老外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92章 與時俱進
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7章 沈括後人第503章 迷宮陣第299章 許願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63章 海戰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49章 張世傑?第257章 大處着墨第176章 寶藏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156章 太守碑第260章 面試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212章 一掃而空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35章 泛舟西湖第326章 刑獄偵緝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35章 蒸汽機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37章 游擊隊第213章 又見李庭芝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1章 南宋少帝陵第454章 樊城第153章 劍痕第375章 大宋王朝第84章 謝氏數字第45章 劫數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260章 面試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85章 武舉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439章 欽差出使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182章 反腐措施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46章 龍息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426章 風雲雷電第488章 強攻灌子灘第224章 鐵觀音第454章 樊城第417章 逃逸第8章 御書房第361章 姜央大巫師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378章 襄陽城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422章 加封制置使第203章 蒙古南侵?第408章 秋疾第174章 人選第314章 白酒代理權第98章 藉機立威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13章 千秋霸業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28章 帶兵之道第545章 光復河南第357章 無罪推定法第113章 一心分二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34章 參議院第419章 有則改之第71章 誠威鏢局第408章 秋疾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281章 古代釘子戶第494章 五陣第431章 老外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564章 機會永存第92章 與時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