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術武雙修

“不練了,小的現在真的不是官家的對手了。”練武堂內,小七討饒道。

“呵呵,什麼叫現在真的不是?”我笑笑,收回拳勢。

“陛下的進展遠遠超過小七,無論是速度還是力量,技巧都在小七之上,所以自然是穩佔上風。”袁棘滿意道,“陛下忙於國家大事,如若不然,專心練武,或許能夠成爲前無古人的絕世高手。”

“先生,術業有專攻,朕也不一定就完全適合修煉武道。”

“陛下,天下百業,盡在悟心,武學一道也不例外,而陛下之心的確乃神人之心,所以臣纔會有此一說,倒非故意誇大吹捧。”

好話人人愛聽,何況是毫無惡意的呢。

我道:“對了,先生,朕練習太祖長拳第三節已經半年了,力量和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哪,朕什麼時間可以學習第四節呢?”

“陛下,流傳於世的太祖長拳就只有三節,第一節練習招數,第二節着重實戰對練,第三節修煉自身的能力,而第四節卻無常態,僅有數句口訣。”

“沒有常態?”

“正是,這裡還有一個故事。”

小七一聽有故事,興致勃勃道:“先生,快說來聽聽。”

袁棘微微一笑:“臣也是聽師傅所言,臣的師傅乃是帝王谷武堂首席長老。大約三百年前,太祖帝憑藉手中一條盤龍棍打下我朝江山,一統天下後,太祖便不再征戰江場,得閒時思索起自己所創的武功來,長拳簡潔實用,卻過於外露,霸道有餘而王道不足,現今自己貴爲天子,自當有套符合身份的太祖長拳。太祖一身武學得自少林,而少林武學以降魔除妖爲本,以剛猛爲主,曰久便會心生戾氣,越到高明,戾氣越重,所以真正的少林高手大都是佛學大師,以救苦救難的菩薩心腸化解戾氣,如此才能陰陽相濟,而太祖帝常年征戰,在戰場上殺生無數,更加增添了這種戾氣,幸得太祖帝心緣善正,以無上慈悲之心強行壓制體內戾氣,但是卻始終無法消除,爲破解此難,太祖帝秘密進入帝王谷,同當時的武堂長老,術堂長老一起論道三天三夜,雖然並沒有找出破解之道,卻悟出太祖長拳第四節,太祖帝自命名爲長拳意會訣,意思就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個人根據自身的理解,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原來如此,簡單而言就是隻有口訣並無招式,典型的無招勝有招啊。”

袁棘讚道:“陛下的領悟力果真超出常人,正是武林高手所言的無招勝有招,其實,陛下修煉的龍虎山無影訣也有類似之處。”

“這怎麼可能,不用招式怎麼能夠去破解對方的招數?”小七毫不明白。

我心道,這也不能怪小七,誰讓他不晚生八百年,多去看點武俠小說呢?

“先生,那後來太祖體內的戾氣化解了嗎?”

“這個就不知道了,當時帝王谷希望太祖帝能留在谷中修煉一段時間,借谷中天地之靈氣,自然之造化來化解,但太祖帝以國事繁重爲由推脫而去,後來之事臣就不清楚了。”

宋太祖死時年僅四十九歲,即便在民間,這個年齡就駕鶴西去也不能算是長壽,何況還是一國之君,一位武藝高強的開國大帝。

難怪後世對於太祖之死因頗爲不解,“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爲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弟弟趙光義所謀殺。只不過北宋皇室的記錄大都毀於高宗南渡之時,加上如果真是趙光義所爲,那麼他也會將痕跡擦淨的,以至於我剛剛穿越時便翻閱了御書房的皇室資料,意圖找出太祖死因的記錄,卻是絲毫沒有線索。

袁棘將長拳第四節意會訣的口訣告訴了我,隨後言道:“陛下,太祖帝離開帝王谷沒多久便離開人世,所以這第四節之說並未流傳於世,只有我帝王谷留有記錄,而太祖帝是否留下遺蹟就不得而知了。”

小七道:“先生,小七有一事請教。”

“小七,何事?”

“先生,帝王谷武學冠絕天下,爲何先生不傳授官家呢?”

袁棘笑道:“陛下想必也想知道原由吧。”

“恩,先生。”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一來帝王谷武學不能傳於外人,微臣總不至於收陛下爲徒吧?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另一點,帝王谷武學大都以漸悟爲主,所以對於基本功的要求太高,就好比藍羽和沈墨,僅僅是學習帝王谷的入門基礎功夫,便在谷內修煉了整整五年,然後纔開始正式學習帝王谷的武學,陛下曰理萬機,哪裡有這麼多時間。”

小七點點頭道:“先生所言有理。”

“先生,朕還有一事一直想問問,不知方不方便。”

袁棘見我客氣如此,連忙作揖恭敬道:“陛下,有事儘管吩咐。”

“先生是如何認識先帝?又是如何成爲朕的武學教授的?”

“這事對於陛下也無需隱瞞,臣慢慢說來,嗯,此事還得從四十年前說起了。”

“四十年前,那時先生纔多大啊?”小七道。

“小七,別打岔,聽先生講。”

“哈哈,無妨。”袁棘笑道,“陛下知道臣出自帝王谷武堂,但是卻不知道臣的師祖卻是精通術,武兩道,乃是帝王谷有史以來唯一一位貫通雙道之人,術,武雙修,並且身兼兩堂的首席長老之職,武藝自不用說,師祖的術道就連當代的張天師也是自愧不如。四十多年前,師祖將兩堂長老之位分別傳給微臣的師傅和大師伯,自己孤身一人云遊天下,在會稽虹橋裡一帶見到了還是小孩的先帝。師祖見先帝容貌奇特,一時好奇,便隨意問了問先帝的生辰八字,掐指簡單一算,沒想到眼前的這位小孩竟然是帝王之命,師祖當時大爲驚訝,還以爲要改朝換代了。於是,師祖在虹橋裡住了三天,詳細瞭解了先帝的家世,窮一夜功夫,仔細演算天象,推斷出先帝的命星格數,雖說其命星悠長,延綿可達四十年之久,卻是始終暗淡,讓師祖不解的是,在命星的尾端,隱約有一線極大的生機,似乎隨時會衝破命星的暗淡。師祖當時無法推斷出這生機的含義,離開時,師祖告訴先帝,大約四十年後,帝王谷傳人會再度拜訪。兩年前,臣奉師命來到臨安,拜會了先帝,先帝對於當曰遇見師祖一事仍是記憶猶新,並稱自己一生無所作爲,希望臣能夠傳授陛下武學,以改陛下先天之不足,振興我朝。如此,臣便成爲了太子的武學教授。後面的事陛下都知道了,直到陛下登基後,臣才明白,陛下就是先祖所言命星裡的那片生機,雖然臣不通術堂之學,卻也能知道,我朝命星氣數已改,那片隱約的生機已經開始蓬勃向上,必將大放光彩。”

“先生,你師祖也是位神人也。”小七讚歎道。

能在先帝流落民間時就能算出其帝王之命,而且還推斷出先帝在位四十餘年,政績暗淡,這的確神奇啊。而且,袁棘師祖還能算到我的到來,這更加匪夷所思了吧。

難道我的穿越也是命裡註定的?

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7章 三招不倒第99章 軍醫護士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484章 大理城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56章 太守碑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20章 軍務院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424章 點將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74章 騷亂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74章 騷亂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49章 張世傑?第9章 微服私訪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67章 寧缺母濫第241章 破虜軍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229章 顯文閣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9章 鮮味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465章 閉關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53章 劍痕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391章 回家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37章 政務院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94章 五陣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30章 入城第145章 巧合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56章 太守碑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16章 嫌疑人第36章 商業奇才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559章 太子第498章 鳳凰村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89章 四絕陣第241章 破虜軍第465章 閉關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88章 紅十字會
第199章 田醉顏遊記第448章 南朝火器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27章 三招不倒第99章 軍醫護士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484章 大理城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156章 太守碑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447章 大哉乾元第275章 神曲神器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242章 四大制置使第293章 不死不休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220章 軍務院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267章 張順張貴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424章 點將第31章 四象之說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74章 騷亂第519章 北伐會議第74章 騷亂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37章 兄弟民族第49章 張世傑?第9章 微服私訪第324章 逆天換脈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67章 寧缺母濫第241章 破虜軍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229章 顯文閣第70章 不拘一格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05章 案情分析第59章 鮮味第202章 銀莊開業第465章 閉關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153章 劍痕第466章 戰前動員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391章 回家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37章 政務院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94章 五陣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140章 術武雙修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30章 入城第145章 巧合第152章 林家家主第214章 六大軍區第156章 太守碑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53章 方靈返京第116章 嫌疑人第36章 商業奇才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349章 科技月的收穫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367章 科技新報第515章 密室中的秘密第542章 九死一生第455章 怯薛南下第109章 人生沒有如果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559章 太子第498章 鳳凰村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189章 四絕陣第241章 破虜軍第465章 閉關第450章 三箭定勝負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88章 紅十字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