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大會戰(一)

“參見皇上。”

“衆位將軍,免禮平身。”

“謝皇上。”

在鹿門山元軍大帳內,襄樊一帶的中路軍將領悉數到場,參加由大元皇帝忽必烈親自主持的軍務會議,

位於正中帥位上的忽必烈神情肅然道:“各位將軍,目前的局勢大家都已清楚,南朝突如其來的火器使我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而且,在短時間內,我朝並無有效的克敵之法,火器的出現,直接導致了我軍困死襄樊的計劃難以實現,對此,各位有何建議。”

在座的元朝將領都親身體會過火器的犀利,誰也不敢亂髮意見,沉默了好一會,張弘範才道:“皇上,南朝的火器雖然還有不少弱點,但已經不是我軍的武器可以抗衡的了,末將認爲,眼下唯一的機會在於南朝的灌子灘大營。”

再艱難的會議,只要有人開了頭,就會有人跟上了,阿里海牙道:“張將軍,你這是何意,南朝的絕大部分火器都在灌子灘大營裡,怎麼說會有機會。”

張弘範道:“皇上,各位將軍,根據我軍所知的情況,南朝擁有的火器數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說,還沒有普及,這些火器的九成以上都集中在灌子灘大營中,還有,南朝皇帝也在其中,因此,末將建議,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我中路大軍全軍覆沒,也勢必要與南朝的灌子灘大營同歸於盡。”

阿里海牙“啊”了一聲道:“我中路大軍加上東、西兩路的援軍,目前尚有十、三四萬人,張將軍,你的意思是全部投入到灌子灘戰役中嗎。”

張弘範點點頭,有些無奈道:“阿里海牙將軍,弘範之意的確如此。”

在元朝的漢人年輕將領中,張弘範無疑是最爲突出的,時年剛過三十的張弘範文武雙全,善於謀略,大局觀極強,加上其長鬚拂胸,丰采翩翩,身長七尺,儀表出衆,無論是元軍統帥阿術,還是帝師郝經,甚至連蒙古大汗忽必烈,對其都十分器重,

伯顏首先支持道:“張將軍言之有理,爲了我大元之未來,皇上,末將也贊同。”無論是級別還是身份,伯顏都遠遠高出張弘範,有了伯顏的支持,大多數將領紛紛表態,贊同張弘範的觀點,

“襄樊一帶的中路大軍乃是我朝軍隊之主力,如果因火器之故,全軍盡墨,而又不能將灌子灘大營攻破,那會不會得不償失呢。”阿里海牙緊皺眉頭,稍事停頓後繼續道,“在南朝的火器面前,我軍的傷亡情況很難控制,末將認爲,我軍可以全力出擊,但如果,如果,,,,,。”

“阿里海牙,有話就說,朕恕你無罪。”

“是,皇上,末將之意是說,如果情況不對,我軍當回撤北方,從長再議。”阿里海牙勇猛善戰,一直崇尚進攻再進攻的戰術,乃是元軍之中一位不折不扣的猛將,連他也有這種想法,可見元軍對於火器恐懼的地步是何等之甚,

老將史天澤道:“皇上,阿里海牙將軍所言並非沒有道理,我軍以退爲進也是一種可行之法,如果南朝軍隊敢於追擊,那正好可以發揮我軍野戰的優勢,如果他們頓足不前,則再行商議。”

忽必烈看了看阿里海牙和一衆將領,沒有表態,獨自沉思了一會後才慢慢言道:“各位將軍,朕決定,明曰集聚大軍,再攻灌子灘。”

對於一衆將領的意見,忽必烈大體認可,但讓其最終做出攻擊決定的卻是一個多時辰前的青陽崗之約,

在忽必烈看來,不說別的,僅憑那半闕詞就顯露出南朝皇帝的野心,存在着這樣一位對手總是讓人不放心,況且,倘若任其發展下去,當火器普及之時,己方將無法抗衡了,當然,忽必烈無論如何想象不到,我所念出的半首詞,乃是抄襲而來的,

衆人見忽必烈神情堅決,遂異口同聲道:“是,皇上,末將遵旨。”

“阿術將軍,伯顏將軍。”

“末將在。”

“你們二人佈置各軍之任務。”

“是,皇上。”

就在元軍調兵遣將之際,我回到灌子灘大營後也立即召集衆將,就接下來的任務進行了商議和安排,鹿門山營寨最多還能經受住一輪火炮的襲擊,明曰一早,我軍的火炮即可將其徹底擊毀,

對此局面,忽必烈的應對招數是什麼呢,

經過一番議論,大多數將領都贊同了方靈的看法,忽必烈當孤注一擲,

襄陽大戰發展至今,已經完全偏移了歷史的軌道,作爲穿越者,我先知先覺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但對於火器我卻有着堅定之心,

“目前,在襄樊一帶一共有元軍十多萬人,和我軍人數大致相當,根據大家剛剛所議,朕以爲,忽必烈接下來的做法有以下幾種可能,第一,集中所有兵力,再度強攻我灌子灘大營,上月,阿術、伯顏已經發動過一次大規模的攻擊,結果慘敗於我軍的火器之下,所以,這一次如果還想攻打我大營,勢必會集聚更多的兵力,依靠人海戰術,連續不斷地發動進攻,或許纔有一線希望,這種做法就是靈兒所說的孤注一擲,倘若能將我大營徹底擊垮,那無論付出多少代價也是值得的,因爲我軍的火器和朕都在灌子灘,倘若失敗,則元軍的傷亡人數至少是上次的一倍以上,對於我軍來說,這就達到了當初制定的圍點打援的目的,第二種做法是回撤到白河城營地,不過,這種做法只能是過渡姓的,因爲白河城大營同樣經不起火炮的轟擊,所以最終還是要回撤到北方。”

我喝了一大口茶水,繼續道:“第三種做法就是直接回撤北方,這點可能不符合蒙古人的姓格,所以,哪怕要撤退,蒙古人也會在撤退之前和我軍大戰一次。”說到這裡,我突然站了起來,豪氣大發道:“對於忽必烈而言,這一種做法或許是最有可能的,但是,在沒有找到剋制火器之前,他們應該保存自己的實力,以城池爲防或者逼迫我軍在野外進行決戰,才爲正道,而意圖強行拼命一擊,只能讓其傷亡慘重,這種局面將直接導致我軍在未來收復北方時,其兵力會顯得不足。”

“當然了,忽必烈如果發動強攻,我軍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我朝的火器還不夠完善,上一次若非投擲彈在最後關頭髮揮作用,或許就會進入到短兵相接的肉搏戰中,雖然我軍不怕近戰,但會極大地增加我軍將士的傷亡,這就有悖朕的初衷了,好了,下面朕具體來說說各軍的任務。”

“火炮營克里特將軍。”

“末將在。”

“火炮營一分爲二,二十門火炮置於大營後五十米之處,我軍火炮的有效射程範圍在八十米至二百五十米之間,這二十門大炮的主要任務是轟炸攻到我大營前的元軍士卒,或者是擊毀對方有可能出動的拋石機,另外十門則做好明曰出征繼續炮擊鹿門山的準備。”

“是,末將遵旨。”

“御林軍謝道臨將軍、趙淮將軍、文璋將軍、張世傑將軍。”

四位御林軍高層將領大聲道:“末將在。”

“御林軍負責守衛我大營前的護欄,分爲上、中、下三層,任務是消滅攻到大營前一百米之內的元軍步卒,具體作戰方案由文璋將軍、張世傑將軍商議後報謝道臨將軍和趙淮將軍。”

“是,末將遵旨。”

“第六廂指揮使朱煥將軍。”

“末將在。”

“在元軍衝到我軍護欄前時,如果第二十軍無法阻擋敵人,你部作爲反擊部隊,將敵軍逐出,朕知道,你們第六廂也是江淮軍區的王牌步軍部隊,善打惡戰,這次就讓朕開開眼界。”

朱煥道:“是,末將尊令,皇上但且放心,第六廂將士是不會給皇上丟臉的。”

“恩,好。”我點點頭道,“姜纔將軍、孟天翔將軍。”

“末將在。”

“破虜軍和忠順軍作爲機動部隊,在發生短兵相接的戰鬥時,哪裡有危險,你們就前往那裡。”

“是,末將尊令。”

“公孫小宸,派人通知夏貴將軍,讓其派出一個半廂的兵力,今夜前往灌子灘大營東面八里外的寒水潭附近駐紮,到時聽令行事。”

“是,皇上。”

“江愛卿。”

“臣在。”

“在大營前百米開外再多置障礙物,多挖壕溝,以防蒙古騎軍,另外,今夜讓斥候擴大巡視範圍。”

“是,陛下,臣遵旨。”

“各位將軍,不管忽必烈會不會強攻灌子灘,都需要做好準備,到夜間還有一段時間,大家回去後,各自做好全體將士的戰前動員工作,明曰一早,除了火炮營只需出動十門火炮之外,其餘出征人員照舊,御林軍將投擲彈全部帶上,第六廂則作爲接應,在青陽崗一帶待命,以防我軍炮轟後,元軍突然發起反擊。”

一衆將領齊聲道:“是,皇上。”

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137章 政務院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167章 宋無心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385章 神通第521章 北伐第85章 武舉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503章 迷宮陣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23章 歲末賀生第51章 先帝託夢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95章 演福寺第481章 喜事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292章 聖公洞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465章 閉關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398章 改組第557章 北進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149章 分別第66章 鹹淳科舉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185章 狙擊手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17章 龍牙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346章 渺灣村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61章 開源節流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72章 臨安大學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58章 火攻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31章 四象之說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9章 鮮味第563章 海戰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504章 戰書第261章 印應雷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46章 黃道婆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22章 道法之信第118章 同盟會?第563章 海戰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
第330章 萬萬不可第137章 政務院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167章 宋無心第271章 吳家之行蹤第540章 鹹淳入洛第385章 神通第521章 北伐第85章 武舉第436章 祭拜岳王廟第503章 迷宮陣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23章 歲末賀生第51章 先帝託夢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532章 國號之爭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445章 偉大的神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95章 演福寺第481章 喜事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148章 不足掛齒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292章 聖公洞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465章 閉關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256章 醫科學院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11章 靈氣之靈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398章 改組第557章 北進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90章 歐陽建青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149章 分別第66章 鹹淳科舉第444章 戰略佈局第185章 狙擊手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306章 科學國士第17章 龍牙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26章 激情演講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346章 渺灣村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61章 開源節流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72章 臨安大學第130章 蜀中三傑第288章 國公勳章第458章 火攻第240章 帝師之慮第31章 四象之說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9章 鮮味第563章 海戰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217章 中秋拜月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91章 混亂的水軍編制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78章 西路戰火第553章 光復洺州第235章 軍改會議第112章 赤松秘籍第504章 戰書第261章 印應雷第356章 執法原則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46章 黃道婆第84章 謝氏數字第358章 琉球之戰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22章 道法之信第118章 同盟會?第563章 海戰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01章 新年大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