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無頭案

去年的十二月四曰,在臨安城東康坊的改建工程中,施工的工人們從地下挖出兩具無頭屍體,後經臨安府查實,這兩具屍體正是一年前失蹤的木匠司馬平,司馬南兄弟,

據熟悉這兄弟二人的房東所言,大約在十年前,司馬兄弟從戰亂之地的襄樊一帶來到臨安,兩人當時的年紀都在二十開外,爲人厚道本分,不善言辭,但木匠活卻是很有功底,這些年來,兄弟二人一直在東康坊一帶爲人制作木具,由於兩人價錢公道,頗得街坊鄰居讚賞,因此在東康坊一帶幾乎是人人皆知,

一年前,司馬平兄弟突然失蹤,連房東也不知其去向,當時,周圍的鄰居大都認爲他們或許是返回了家鄉,這兄弟倆一直未婚,也少於人來往,幾乎沒有什麼朋友,少了兩個厚道的木匠,東康坊的居民們一時覺得還有些不適應,那段時間裡,飯前飯後的人們倒是經常議論司馬兄弟,房東也將此事上報給官府,臨安府的衙役也到東康坊調查過,未果,隨着時間的推移,大家也就慢慢將他們忘記了,

直到這次東康坊的徹底改建,司馬兄弟的屍體在一處廢舊多時的花園中被挖出,這事才又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古代的居民很少遷移,多以大多數人都記得這兩位木匠,在兩具屍體身上,衙役發現了由官府所發的木匠憑證,這種憑證是由木質材料製成,從上面能夠清楚地看出,司馬平,司馬南的名字以及兩人的木匠等級,這就是官府判斷兩人身份的唯一依據,

之後,臨安府重新審視這樁案件,並將其列入重大刑事案件中,潛說友親自下令,命衙役捕快四處尋找線索,只是因爲時間過得太久,始終未有眉目,

這本來是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但自今年二月份起,卻又引發了新的故事,

也不知道從哪個角落開始流出傳言,木匠無頭,意思就是宋朝的宋字去掉寶蓋頭,也即是說宋朝氣數已盡,這兩個木匠之名也顯示出其含義,司馬平、司馬南,合起來就是司馬平南,傳言說成,有個叫司馬的人會平定南方,而南方不就是指的宋朝現在所轄的區域嗎,同時,還有兩句打油詩爲證,“木匠無頭宋去蓋,司馬平南指曰待。”

俗話有言,“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沒隔多久,整個臨安城便已鬧得沸沸揚揚,連不少小報也很含蓄地刊登了這則消息,

“各位愛卿,宋字的下半部分是個木字,而這兩個木匠又是死人,聯想起來似乎真有那麼一點道理,還有什麼平南之類的說法,也能牽強,看來這造謠者還是動了一番腦筋的,不過呢,對於這種無稽之談,朕是根本不會相信的,你們呢,是不是和朕的想法一樣。”

“陛下,臣等自是不會相信這種幼稚的謠言。”衆大臣不約而同地答道,

“恩,各位愛卿,這種謠言雖然幼稚,卻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在我朝的行所臨安城裡,有人想要對我朝不軌,這人可能是我朝的敵人,來自蒙古的細作,也可能是一些別有用心之謀逆者,總之,散佈這種謠言的目的就是意圖顛覆我朝,居心叵測,這絕對不是平常百姓能夠想出來的,他們不會也不敢。”

在朝會上極少言語的賈似道首先奏道:“陛下聖明,此事姓質之惡劣,已經危及到我朝之安定,朝廷當嚴查之。”

“恩,師臣之言甚合朕意。”我點點頭道,“刑部尚書陳宗禮。”

陳宗禮出列道:“臣在。”

“陳宗禮陳愛卿,你刑部立即成立專案組,調查此謠言的來源。”

“是,臣陳宗禮遵旨。”

“臨安知府事潛說友。”

“臣在。”

“潛愛卿,你臨安府儘快查清當年的無頭案。”

“是,臣潛說友遵旨。”

“潛愛卿,你回去後立即召集臨安城的各大報紙,一是告訴他們,官府隨時會向他們通報案件的進展情況,當然,凡是有涉及破案線索之事可以掠過不提;二是向百姓告示,此事乃是別有用心之人企圖破壞我朝的安定所捏造出來的流言蜚語,大家不可爲這種人充當傳播者,如果不聽從官府的勸示,官府有權依法處置;三是大力宣傳去年臨安府的政績,要讓百姓們覺得他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第四是從臨安城不同階層的在野人士中選出二十人作爲臨安府的參議,組成參議團,共同商議臨安城的民生建設和發展方向。”

潛說友愣了下,問道:“陛下,恕臣愚鈍,這個參議是什麼。”

“潛愛卿,顧名思義,參議就是參政議事,這個名稱是否恰當暫且不論,朕的意思是要讓民間的百姓參與到城市發展和建設中來,從不同階層的百姓中選出代表,他們一來可以向各級官府反應他們所代表階層的實際情況和想法,並提出他們的建議,這就相當於官府和百姓之間的聯絡人,二來是因爲官府制定的方針往往考慮得不夠全面,會失之偏頗,所以需要集思廣益,對於城市發展的規劃要廣泛聽取各種人士的意見,求同存異,以爭取大多數人的理解和支持,同時,朕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藉助民間的力量,來監督各級官府的曰常政務。”

潛說友想了想道:“陛下,臣遵旨。”

“對於由民間人士組成參議團一事,朕本來打算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這項政策,既然臨安城出了這檔子事,就將臨安作爲試點吧。”我繼續道,“各位愛卿,對於朝中的某些部門,也可以嘗試,比如說商業部,要發展經濟,自然可以廣邀商界人物一起來商議發展的方法,前些時曰,朕和你們商議過如何提高出口貿易之事,我朝最大的出口商行,泉州蒲氏商行就提出過自己的建議,朕認爲是種好辦法,商業部完全可以採納,我朝各部的官員並非樣樣精通,所以更需要藉助專業人士的知識,以致少走彎路,又比如,教育衛生部,江愛卿你懂教育,卻不明衛生醫學,如果讓你再去轉行學醫,精通後再來任職,那是不可能的吧,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朝的醫學人才也不少,但是也不可能讓他們都到官府來任職吧,所以朕纔會有此想法,組建民間參議團。”

江萬里出列道:“陛下之意就是讓百姓參政。”

“也不能說是參與政務,以目前我朝百姓的意識來說,還遠遠達不到這種境地,只能說是讓百姓提出相關的建議,當然這些建議是否被採納,仍然是由官府來決定,也可以讓百姓對於即將實施的政務進行修正,以完善這些政策和做法,作爲朝廷來說,當逐漸引導我朝百姓參與到其中。”

“是,臣明白。”

這種方式或許和後世的政治協商會議相似,也就是將不同階層、不同地位、不同民族的人士組織到一起,共同來商議國家或地方的發展方針等基本政策,我所說的參議團不屬於官府編制,但和官府又有緊密的聯繫,

“下面再回到朕剛剛所說的無頭案,這樁案件既然影響到我朝的安定,那麼作爲新成立的錦衣衛就應該着手去處理了,衛小七。”

小七下到大殿道:“陛下,臣在。”

“錦衣衛組建的進展如何。”

“回陛下,錦衣衛地址已經選好,情報司和偵緝司的負責人也已經到位,目前正在挑選人馬和各類設備,臣預計將在本月底可以完成基本框架的搭建,四月份就可以正式運行了。”

“要到四月份。”

“是,陛下。”

從開始組建到正式運行需要二個月的時間,這種效率也算是很高了,我點點頭道:“錦衣衛雖然剛剛組建,其人員、配置等都沒有完全齊備,但是針對這樁案件,正好是次機會,錦衣衛可以一邊組建一邊開始行動了,對於錦衣衛而言,這次的結果並不重要,朕甚至不作要求,但是,重要的是要從這件事開始,建立好自己的情報、偵緝體制。”

“是,陛下,臣遵旨。”

“各位愛卿,對於宋蒙之戰,朕預計是在明年下半年爆發,但在戰爭前夜,雙方的情報工作會提前展開,蒙古國一定會派出大量的細作前往我朝境內的各處要塞,這其中就包括臨安,在錦衣衛完善之前,刑部、臨安府以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堅決打擊敵人的細作行爲,同時,蒙古國除了會派出細作入境之外,還會扶持並煽動我朝的一些不法之徒,藉機鬧事,以影響我朝的正常秩序,對於這種情形,一樣也要重點打擊,軍務院陸愛卿。”

陸秀夫道:“臣在。”

“在敵人進入我朝蒐集情報或者進行破壞活動時,我朝的情報機構同樣要加強在北方蒙古國內的活動,情報就是戰爭的耳目,這點相當重要。”

“是,陛下,臣遵旨。”

“恩,無頭案看起來是件普通的刑事案,但其背後一定另有深意,各部務必重視。”

“是,陛下。”

“陳宗禮,你讓宋承祖下午進宮,朕有事找他。”

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386章 失憶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54章 木馬計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16章 雪中情第371章 巧遇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520章 戰俘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00章 贈字第26章 招兵買馬第5章 太祖長拳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241章 破虜軍第12章 雙星輝耀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12章 急腳遞第45章 劫數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9章 張世傑?第75章 瓊林宴第554章 木馬計第45章 劫數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230章 行省制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46章 龍息第344章 舍利畏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9章 張世傑?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129章 夢魘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16章 雪中情第431章 老外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86章 豪賭第48章 實驗室第49章 張世傑?第424章 點將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521章 北伐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8章 御書房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8章 御書房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57章 北進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4章 參議院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36章 商業奇才第120章 私人助理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431章 老外第65章 人定勝天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91章 陣破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100章 贈字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101章 土地改革
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386章 失憶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343章 石林遇敵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114章 打草驚蛇第305章 美好願望第554章 木馬計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16章 雪中情第371章 巧遇第339章 穿越苗區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520章 戰俘第259章 世上本無路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415章 南征計劃第155章 公開的秘密第487章 雲南軍區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00章 贈字第26章 招兵買馬第5章 太祖長拳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241章 破虜軍第12章 雙星輝耀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269章 十萬水軍第215章 十六字訣第312章 急腳遞第45章 劫數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49章 張世傑?第75章 瓊林宴第554章 木馬計第45章 劫數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230章 行省制第38章 三生石之願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101章 土地改革第195章 任重道遠第46章 龍息第344章 舍利畏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9章 張世傑?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129章 夢魘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16章 雪中情第431章 老外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30章 名將李庭芝第186章 豪賭第48章 實驗室第49章 張世傑?第424章 點將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29章 科技興國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521章 北伐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8章 御書房第290章 時鐘問世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8章 御書房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557章 北進第427章 大戰安陽灘第534章 參議院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143章 郝經北迴第36章 商業奇才第120章 私人助理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431章 老外第65章 人定勝天第499章 偷襲火藥監第459章 御駕親征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297章 璉真北迴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264章 蒙古參議院第191章 陣破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100章 贈字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101章 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