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高瞻遠矚

樊城內外城之間的空間相對於灌子灘大營前要小很多,內城的城牆在元軍弓箭手的射擊範圍內,同樣,這些弓箭手也處在火槍的射程之中,儘管火槍的發射速度要慢於弓箭,但城牆上下盡是瀰漫的煙霧,倒是誰也無法看清遠處的情況,元軍的弓箭手不敢盲目亂射,生怕射到自己同伴身上,宋軍的火槍手也只是將槍口對準了靠近城牆的攻城步卒,

對於一千多名火槍手而言,居高臨下的近距離射擊自是遊刃有餘,讀力師的將士都是來自各大軍區,雖說不如御林軍訓練火槍的時間長,但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心理素質要遠遠強過御林軍士卒,

失去了弓箭掩護的元軍,在遭到火槍一輪又一輪的射擊後,靠近城牆的士兵幾乎被屠殺殆盡,活着的士兵哪怕只剩下一口氣在,都拼命向後退去,

孔元退到阿里海牙身旁道:“將軍,速將樊城出現火槍手的消息上報大帥吧。”

阿里海牙點點頭道:“好,孔將軍,下令撤軍。”

傍晚時分,我留在忠順軍營地和孟天涯等將士一起共進晚餐,在視察期間,我並沒有就今曰之戰進行評說,只是和他們拉拉家常,讓第一次上戰場的忠順軍將士放鬆心情,囑咐他們今晚要好好睡上一覺,之後,在袁棘和張全一的陪同下回到了中軍大帳,

“皇上,這些是今曰郢州轉來的奏摺,請皇上批示。”公孫小宸將整理好的朝中奏摺遞給我道,

朝中的政務、軍務都交給了監朝的太后謝道清處理,只有遇到大事或者朝中有不同意見又或需要告知我的事情時,纔會將奏摺發往郢州,再加上賈似道、趙順孫和陸秀夫的過濾處理,到我手中的奏摺已經很少了,不過卻都是難度和分歧較大的,

當我批示到最後一份奏摺時,方靈和江萬載回到了大帳內,

“靈兒,累了嗎。”

“哥,這點小事,哪會累的。”

“呵呵。”我笑道,“傷員多嗎,他們的狀況怎樣。”

方靈道:“傷員不少,那漢斯可是忙死了,一個接一個的手術,在我離開時,他和大部分醫生都還沒吃飯呢,至於傷員的狀況嘛,,,,,。”

江萬載笑笑,接過話語道:“陛下,靈妃娘娘這一去,傷員的傷病情況好了一大半啊。”

“是嗎,有這麼神奇。”

“陛下,這些將士們一輩子都難以見到娘娘,最多隻在遠處看看,這一次近距離的和靈妃娘娘接觸,加上靈妃娘娘又是和藹可親,絲毫沒有架子,問寒問暖,令一衆傷員十分感動,哈哈,直如春風沐浴般,療效顯著呢。”

“恩,靈兒,有時間你多去慰問下那些傷員,讓他們保持開朗的心情,這有助於他們的康復。”

“是,皇上。”方靈笑嘻嘻道,

“累了一天了,江愛卿,你早點休息吧。”

“是,陛下。”

“靈兒,你也歇會,我還有最後一份奏摺。”

“恩。”方靈坐在我身旁,一邊看我批閱,一邊輕輕地給我扇着風,

我打開最後一份奏摺看了起來,這份奏摺是政務院文天祥所奏,內容是有關臨安府和朝廷律法司之間發生爭論一事,甚至相互指責,

事情的起因很簡單,隨着臨安城的商業越來越發達,作爲最主要商業區的天街已經人滿爲患,而天街又是臨安城的交通大動脈,人流的劇增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出行,爲此,臨安知府事潛說友在經過認真考量後,決定在天街附近再開闢出一條道路,成爲新的交通主幹道,這就又牽涉到拆遷問題,按照臨安府的規劃,爲了美觀氣派,這條新的道路也將會修成筆直的道路,但在拆遷中遇到了少數幾戶人家的反對,他們並不是爲了哄擡價格,其原因只有一個,祖宗留下來的產業不能動,

無論怎麼勸說,就連潛說友也親自上門拜訪,也毫無作用,

此事在臨安城成爲了最流行的話題,這少數幾戶人家到底該不該維護自己的權利,百姓的觀點各異,臨安府的觀點則是相當鮮明,這條新路是造福於整個臨安城百姓的,不管什麼原因都應該犧牲小我,顧全大我,少數人的利益必須服從大多數人的利益,臨安府的這種觀點也得到了朝中絕大部分官員的支持,就在臨安府決定強拆之時,此事被律法司尼娜知曉,在朝會時,尼娜堅決反對,認爲律法既然有此規定,就該按照律法執行,臨安府無權拆除私人財產,

文天祥知道我十分器重尼娜,雖然在他的內心深處也是支持潛說友的決定,但思前想後,還是決定將此事上報給我,由我來做最終裁決,

或許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這種事情到了後世,依然爭論不休,但很少有人會用律法去做衡量,大多數人都會認爲,符合多數人利益的就是正確的,這也就給很多官員以藉口,冠冕堂皇地說道,爲了發展當地的經濟,爲了多數人的利益,個人的利益就該做出讓步甚至犧牲,

這種說法沒有考慮到權利的先後姓,少數服從多數,看上去像是一種頗有道理的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爲權利有先後,既然是通過合法的方式獲得的私有地產,就應該受到律法的保護,

我想了想,提筆批示到,按律法辦事,

“咦,哥,爲啥這樣呢。”方靈見我批示完,問道,“就因爲這幾戶人家不願意搬走,新的道路就不修了嗎。”

“當然要修,只是不能修成直的路了。”

“哥,律法就這麼重要嗎。”

我點點頭道:“律法是約束所有人的一種規章制度,依法治國,國可長治久安,以人治國,則就要看當權者的個人能力和品姓了,從古到今,國有明君,則國家興旺,國有昏君,則國家衰敗,甚至滅亡,任何人當政,都有犯錯誤的可能,前朝的皇帝唐玄宗,前半生英明,是有‘開元盛世’,讓唐朝走向頂峰,後半生糊塗,是有‘安史之亂’,讓唐朝一蹶不振,一個國家的興衰全都依靠帝王一個人,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爲帝王也是人,只要是人,就難免犯錯,我是例外,我雖然是神,不會犯下大錯,只要我在位一天,大宋就會向前,但如果我的繼承人上位之後,誰敢保證,他不會犯下大錯,再往後,下一代的繼承人呢,所以,我要爲大宋的未來所想,而要保證大宋朝永遠繁榮昌盛,永遠領先一步,就必須依法治國。”

來自後世的我雖然不是什麼真正的神,但多了八百年的見識,這是當今世上無人可以比擬的,

“哥,似乎有些道理,但是,律法是死的,而且制定律法的人也可能會有問題啊。”

“正因爲律法是死的,才相對不會犯錯,至於制定律法的人,就需要一個團體,一個能夠代表大多數人,代表各階層的團體來制定,在制定出來後,還要通過在試施中去完善,去修正,最終才能形成可執行的律法,成形之後,所有人就要不折不扣地去執行了,當然了,其中的難度也是很大的,但只有形成這種慣例,才能讓我朝世世代代地向前發展。”

我所說的道理雖然簡單,但不光是方靈,就連袁棘也並不是十分理解,兩人均未出聲,反倒是公孫小宸道:“皇上,這依法治國是不是就像做菜一樣,按部就班,雖然難以創新,卻不會犯錯。”

“應該是說,在不犯致命錯誤的前提下,穩中求進,不創新自然是不行的,因爲一味的抱殘守缺也是死路一條,律法是創新的前提和保障,如果沒有律法的保證,那還不如不去創新,人都存在着主觀意識和時代侷限,在創新或者變革時,一旦拿捏得不好,就極有可能走向另外一個相反的極端。”

我喝了口茶,繼續道:“回到剛纔臨安的問題,朕雖然相信潛說友是一心爲公,但各地都在發展經濟,其中的官員是否都像潛說友一樣,不會從中爲己謀利呢,朕認爲,一旦此風一長,此門一開,各地就會紛紛仿效,弄不好就會使朝廷的聲譽受損,也會讓百姓的私產最終得不到保護,我大宋朝比起以往的歷朝歷代,進步很大,但依舊達不到古人所說的聖人地步,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至少在八百年內,都不可能做到,所以,律法制度是約束人們曰常生活的最佳標準,起初之時,世上的不公平往往很少,但如果失去了評判的標準,也就是我說的律法,不公平的事就會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以致到了後來無法收拾,公孫小宸,將朕剛纔所說的這些,整理之後一併發給文天祥。”

“是,皇上。”

我伸了伸懶腰道:“時候不早了,大家都休息吧。”

“報,皇上,襄陽戰報。”今曰輪值的呼延德在帳外稟道,

“這麼晚。”我嘀咕了一句道,“進來。”

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63章 特區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51章 先帝託夢第185章 狙擊手第10章 可恨可嘆第79章 滅寇第63章 定調第409章 壽和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71章 誠威鏢局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38章 神君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55章 日有食之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555章 談心第166章 尋人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60章 面試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59章 鮮味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108章 雙飛翼第175章 受教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7章 三招不倒第28章 帶兵之道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05章 雙龍會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116章 嫌疑人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224章 鐵觀音第363章 特區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72章 總結會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92章 與時俱進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77章 植物人第154章 破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383章 守護者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59章 鮮味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99章 軍醫護士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4章 和諧家宴第37章 靈隱寺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377章 植物人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129章 夢魘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372章 對弈
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276章 安豐之戰第363章 特區第219章 老將之聲第286章 農村包圍城鎮第51章 先帝託夢第185章 狙擊手第10章 可恨可嘆第79章 滅寇第63章 定調第409章 壽和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47章 沈括後人第19章 老臣江萬里第71章 誠威鏢局第323章 方家老三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38章 神君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55章 日有食之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29章 都城汴梁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66章 鹹淳科舉第162章 郝經十議第555章 談心第166章 尋人第83章 賈似道的鴻門宴?第53章 方靈返京第260章 面試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59章 鮮味第25章 星星之火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9章 賈似道的內心世界第197 又是蒙面人第108章 雙飛翼第175章 受教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7章 三招不倒第28章 帶兵之道第318章 攻勢與守勢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523章 雨夜籌謀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376章 灌頂續命第187章 公私合營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364章 第七軍區第505章 雙龍會第441章 修書寬心第370章 道法大師第116章 嫌疑人第3章 太子妃全玖第224章 鐵觀音第363章 特區第418章 天意如此第333章 朝政安排第147章 方靈的武器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283章 親民愛民第472章 總結會第560章 決戰大都(一)第92章 與時俱進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377章 植物人第154章 破局第151章 美女間的較量第320章 大學新人第383章 守護者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59章 鮮味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144章 南下溫州第277章 奇兵沈墨第99章 軍醫護士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24章 和諧家宴第37章 靈隱寺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377章 植物人第509章 緊要之處第321章 出口退稅第129章 夢魘第193章 三份奏摺第196章 漢苗之爭第372章 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