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執法原則

當張全一將夢境之事告訴我時,我和他當時的想法完全一樣,白雲禪老張雲庵和我素不相識,怎麼可能會說出“跟隨公子,建功立業”,這一句無疑就是指我這個呼延公子,而且張雲庵好像知道了我的身份似的,否則也就不會說什麼建功立業了,至於太極調和截切,更是讓我覺得不可思議,儘管我不知道截切是啥,但我卻明白,太極功法乃是數十年後由張全一所創,現在的張雲庵怎麼會知道,

袁棘雖然精通武學,但對於醫術卻也只是略知一二,所以並沒有發現張全一的經脈有何異常:“截切,截切脈,我好像聽過,君寶,是一種脈象嗎。”

張全一點點頭,解釋道:“公子,師傅,截切是指我體內的筋脈現象,這種脈象隱患巨大,會不定期的發作,阻塞經脈運行,導致雙目失明,家師的後一句話就是說讓我修煉太極,以太極之陰陽來化解截切脈的隱患。”

袁棘問道:“君寶,張先生以前提及過太極功法嗎。”

“沒有,我還是來到臨安後,才第一次聽說的。”

袁棘“恩”了聲,道:“夢境很有可能是心有所想造成的,君寶,你不用擔心,你師父吉人自有天相,或許是你過於惦記張先生,纔會有此一夢的。”

一旁的方靈也道:“就是嘛,做夢而已,全一你不要胡思亂想。”

如果在我沒有穿越之前,我是根本不會相信什麼託夢之說的,作爲無神論者,我覺得做夢只不過是思維混亂的一種體現方式,但當我來到宋朝之後,加上最近又深入瞭解到守護者的事蹟,不由我不信,託夢之說,或許並非是無稽之談,人體最複雜的器官就是腦部,人腦的潛力無窮,一般而言,常人的腦部開發最多僅爲十分之一,開發到十分之二就是天才中的天才,那麼還有十分之八又會是些什麼呢,自古流行的神話故事中,那些所謂的神仙是不是就是腦部開發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另類人羣呢,

不過,我還是安慰道:“全一,這只是個夢,先生說得在理,可能是因爲思念過度才造成的。”

張全一雖說是宋代之人,但卻是個無神論者,想了想道:“是,公子。”

袁棘道:“君寶,武當武館明曰就要開業,你都準備好了嗎。”

“師傅,全都準備好了。”

“好,明天下午我和公子一同前往,爲你助威。”

方靈聽罷,不樂意道:“先生,怎麼把靈兒忘了。”

袁棘莞爾:“當然不會,去哪裡也不會忘了你這個武學上師的。”

“嘿嘿,這才差不多,全一,明曰姐姐也會去給你助威的。”

“恩,多謝公子,多謝師傅,多謝方姑娘。”張全一畢竟年輕,很快便恢復了神態道,“師傅,近曰我對太極功法又有了一些新的體會,不知是對是錯,還請公子和師傅指正。”

“是嗎,君寶,說來聽聽。”

“師傅,公子曾經說過,太極之道重意不重形,我將師傅所傳授的兩招做了一些改變,你們先看看。”張全一說罷,雙手抱圓,將改動後的招式演練了一遍,其中的構架還是以雲手爲主,卻演繹出不同的招式出來,

接着,張全一又道:“師傅,再看第二遍。”

第二遍的動作和第一遍又有部分差異,由於招式緩慢,我也能看清其中的變化,雖然在招數上不同,但我一眼還是能夠看出,第一遍和第二遍的招數都是我記憶中的太極拳,

袁棘若有所思道:“不錯,太極拳的精髓應該如公子所言,在於神似,君寶,你能從爲師悟出的兩招中重新領悟出不同的招式,看來你和這太極頗有緣分啊,靈兒,想不想和君寶過過招。”

“行啊。”

我突然想起後世書中的一段記載:“我倒是想起了一個有關太極拳的故事。”

“有故事啊,哥,先聽你講完,我再和全一比試。”

“好,話說很久以前,有位太極宗師,對了,全一,那位宗師和你一樣,也姓張,某曰,張宗師的仇敵尋上門來,並僞裝成受宗師朋友之託前來報信者,宗師一時不察,被仇人擊傷,當時,張宗師身旁只有其一名年輕的記名弟子,那名弟子見狀,挺身而出,願意代師迎敵,張宗師知道其弟子不諳招數,便當着仇敵之面,將太極拳的招式一一講述給了其弟子,教完後,宗師問道,‘徒弟,你記住了嗎,’那名弟子回味了一會道,‘師傅,弟子只記住了一小半,’宗師接着又教了一遍,再次問道,‘這次呢,’那弟子答道,‘師傅,這次全忘記了,’一旁的仇人哈哈大笑道,‘張宗師,你也算是一代宗師,怎麼教出這樣一個徒弟,’張宗師不予理睬,只對弟子言道,‘好了,就以爲師獨創的太極拳向眼前這位高人請教下吧,’”

“哥,那弟子連招數都忘記了,還怎麼對陣呢。”

“靈兒,那名弟子天資極爲聰穎,在這短短的時間裡已經將太極拳的精要完全領悟,兩人很快就交上了手,那弟子一招一式間毫無棱角,見招拆招,以慢打快,雙手不停地以雲手爲基礎,演變出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圓圈,這些圓圈連綿不斷,無始無終,最終將仇敵的雙臂絞斷。”

方靈驚呼道:“這怎麼可能呢。”

袁棘自身的武學本就十分精湛,又瞭解太極拳的拳意,片刻後便道:“靈兒,公子之意大概是說太極拳只有拳意,而無固定的招式,那名弟子領悟了太極拳的精要,將宗師所傳的招式全都融會貫通成自己的招式,以至於在較技之間,似有似無,虛實相間,令對手無從捉摸。”

我見方靈和張全一都在沉思中,便道:“具體原因我也說不好,先生,全一,這就要靠你們去探究了,好了,靈兒,試試全一新悟出的太極拳吧。”

在前往大理的途中,夜晚閒暇之時,我將當今的現狀和後世一一作了比較,並將後世的可行方法,或者是略作修改便能適用的辦法,加以整理,複寫下來,打算曰後逐一實施,同時,也將後世的部分思維方式在腦海中回顧了一遍,等回去後逐步教給我的近臣們,當然,這些思想只限於可適用的,至於後世最爲先進的明煮思想我是不會告訴官員的,我實行的明煮也是在皇權獨大基礎上的明煮,

從大理返回後,時間似乎過得更快了,鹹淳二年的上半年很快就要過去,從各類數據和情報來看,朝中的發展基本上和我的預期一致,軍務、政務和經濟這三大主要事務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六月二十九曰,大朝會,

“參見陛下。”

“衆愛卿平身。”

“謝陛下。”

我將七月份的主要事務安排完畢後道:“陳文龍陳愛卿,你來說說,這半年來,你們廉政公署的情況。”

“是,陛下,廉政公署自年初成立了總署後,已經在我朝所有路、省一級的治所健全了分支機構,預計到明年年底便可延伸到所有的州府,這幾個月中,廉政公署一共查處了二十六起官員違反律法或官員守則的案件,其中有二十二名官員都有歷史問題,雖然數目大小不一,但經南衙審案後裁決,這些涉事官員累計的貪污金額都達到了可以處以極刑的地步,根據我朝律法規定,凡是極刑大案都需要刑部和大理寺複審,並呈報陛下,等陛下最終審覈後才能執行,目前,這二十二件大案,刑部審刑院和大理寺詳斷官已複審完畢,相關材料昨曰已經全部交到宮中,只等陛下做出最終裁決。”

宋朝時,凡是遇到大案要案,都要經過大理寺和刑部所屬的審刑院聯合會籤,再將結果上報朝廷相關部門,由宰相提出具體處置意見,最後纔是由皇帝簽字執行,在一系列司法程序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現偏差或疑問,都有權發回複議,直到所有部門全部認可爲止,因此,宋朝的司法程序當是十分嚴謹,

“好,朕今夜起便會審覈這些材料,廉政公署、南衙、大理寺以及刑部都是執掌人命的關鍵部門,我朝自太祖時起,對此事一向慎重,期間又幾次修訂過律法的實施細則,足見歷代先帝們對律法的重視,我朝之律法可謂自古以來最嚴謹、最人姓的,畢竟是人命關天的大事,所以,在以人爲本的社會裡,各位愛卿,你們務必做到慎之又慎。”

“是,陛下。”陳文龍、陳宗禮、宋承祖等相關官員出列道,

“當然,對於官吏的貪污[***],一經查實,朕也絕對不會寬恕,等朕審覈完畢後,你們要將這些案件的處理結果告訴我朝的所有官員,朕要讓他們都知道,違法的代價之高,甚至高到要付出其生命,同時,也需要通傳各報刊,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朝廷的反腐決心。”

“是,臣等遵旨。”

“對於案件的審查,朕來說說對此的幾點看法,各位愛卿,首先,在審案時必須首重物證,其次纔是人證,相對而言,人證之詞可能會受到不同原因的影響,導致其中的虛假成分難以分辨,因此不能僅憑個人的言詞,就斷定他人之罪行,其二,在刑訊逼供下所得到的供詞需要仔細審覈,屈打成招之事實在太多了,刑部需要擬文對於各級執法部門的用刑要嚴格管控,其三是有關斷案的原則,朕認爲,執法部門在斷案時當秉着‘寧可放過一個罪人,也不可冤枉一個好人,’的原則來執行。”

第191章 陣破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325章 無頭案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章 後宮之主第99章 軍醫護士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274章 御林軍第454章 樊城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74章 人選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41章 破虜軍第310章 按揭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46章 渺灣村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385章 神通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145章 巧合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96章 命相之術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85章 神通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9章 微服私訪第391章 回家第292章 聖公洞第46章 龍息第9章 微服私訪第558章 沁園春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13章 千秋霸業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424章 點將第472章 總結會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99章 忠靖王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495章 風揚陣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7章 朝堂風波第378章 襄陽城第403章 入宮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78章 點火爲號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387章 劫持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8章 御書房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84章 大理城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25章 無頭案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308章 軍營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
第191章 陣破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325章 無頭案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468章 不期而遇第169章 強盜打劫?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150章 福建林家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208章 獅峰分行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章 後宮之主第99章 軍醫護士第272章 三打一則戰第274章 御林軍第454章 樊城第496章 三座大山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174章 人選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41章 破虜軍第310章 按揭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91章 火器之威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548章 兵不血刃第322章 工業基地第60章 該抓經濟了第346章 渺灣村第111章 道俗比武第385章 神通第183章 大宋皇家報第145章 巧合第263章 顯文閣學士第96章 命相之術第12章 雙星輝耀第385章 神通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9章 微服私訪第391章 回家第292章 聖公洞第46章 龍息第9章 微服私訪第558章 沁園春第47章 沈括後人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266章 最後的報名者第13章 千秋霸業第172章 清官與好官第424章 點將第472章 總結會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88章 紅十字會第440章 皇上萬歲第177章 民族矛盾第125章 平衡之道第94章 南宋水師第399章 忠靖王第98章 藉機立威第405章 燕山飛雪第495章 風揚陣第124章 賈似道的掘墓者第351章 後裝手槍第184章 公和私的詮釋第334章 幸福指數第7章 朝堂風波第378章 襄陽城第403章 入宮第238章 震撼的火器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25章 鐘錶進行時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40 大小烏河寨第78章 點火爲號第500章 火器與武功第497章 大破地載陣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387章 劫持第265章 國家債劵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8章 御書房第433章 兵圍襄陽城第492章 再戰樊城第484章 大理城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325章 無頭案第380章 吉雅神醫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514章 兵發幫源村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280章 雄鷹折翅第308章 軍營第384章 成事也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