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傑瑞。波羅

從皇宮到獅峰商行一帶的房屋都已被我買下,我挑了一處較爲隱蔽之地作爲沈逸秋的住所,這一帶是龍牙的基地,安全自然無礙。

沈逸秋在商行見到我易容後的樣子,大爲感嘆:“老夫一向認爲自己博學,所涉甚廣,今曰方知人外有人啊。”

我笑道:“天下知識無窮無盡,非一人之力能全部囊括也。”

沈逸秋點點頭道:“公子所言甚是,草民極其贊同公子大學之創舉,只有集衆人之長才能不失毫釐。”

我“恩”了一聲,對身旁的蕭天說道:“蕭天,今曰方靈沒來嗎?”

“公子,方姑娘來過,見你不在,便出去了,她說,過會直接去同樂樓。”

“哦,宋瑞,那傑瑞。波羅的身份憑證辦好了嗎?”

“回公子,屬下已經拿到。”

“好,一起去會會這個老外吧,順帶爲沈先生接風。”

“老外?”

袁棘等人都已經習慣了我在不經意間說出的新名詞,也沒多問。

天字一號房裡,十多人進入其中也是絲毫不顯擁擠。

“哥,你來了,這位波羅先生很有意思呢,竟然知道海外那麼多趣事,而且和我朝的風情完全不一樣。哥,我來給你們介紹下,這位就是來自威尼斯的傑瑞。波羅先生。”早到的方靈笑嘻嘻指着我道,“波羅先生,這位就是我哥呼延東海,也是歐陽公子的朋友。”

我見這傑瑞五十開外,身材高大,藍眼睛白皮膚,加上一臉的大鬍子,果然是典型的歐洲人。

傑瑞行了個標準的歐式禮節:“呼延公子,在下傑瑞。波羅,很榮幸見到閣下,剛纔聽令妹說起你的事蹟,讓我感覺到此行必定會十分精彩。”

袁棘,文天祥等人何曾見過老外,都是目不轉睛地盯着。

傑瑞的中文雖然夾生,語速緩慢,但吐詞清晰,讓人能夠完全聽懂。

我按照傑瑞的動作回了個禮道:“起奧,哈羅,歡迎你,遠方的客人,傑瑞先生,我是呼延東海。”

方靈等人都沒明白我說的起奧,哈羅是什麼意思,一起直視着我。

傑瑞吃驚道:“呼延公子,你這是意大利語和英格蘭語?”

我笑道:“傑瑞先生,我只會這一句意大利語,英格蘭語倒是會一些。”

傑瑞激動地有些結巴:“起奧(意大利語,你好),啊,上帝,想不到公子比令妹說的還要,還要這個,這個精彩。”

宋末時期的歐洲還很落後,英格蘭更是一點不出名,好在傑瑞曾經去過,這才能聽懂。我之所以說到哈羅純粹是一種後世見到老外的習慣,英語是世界上最爲流行的一種語言,卻沒想到當時的大英帝國還是默默無聞。

歐陽建青糾正道:“傑瑞先生,不該說精彩,應該說博學多聞。”

“都坐下吧,傑瑞先生,請坐。”

傑瑞坐下後看着我道:“似苦撒(SORRY),是博學多聞,看來我的中文還需要提高,呼延公子,你去過英格蘭?”

我只好隨口胡編道:“沒有,我是從一本古書上看來的。”

“天啊,你們國家真是偉大,古書上就有記載?了不起,了不起。”傑瑞伸出大拇指讚道。

“傑瑞,你是怎麼來到我國的,對了,你認識一位叫做馬可。波羅的威尼斯人嗎?”

“馬可?我的堂侄就叫馬可,公子你認識他?”傑瑞更加驚訝。

“不,我不認識,這個嘛,先不提,傑瑞,說說你的事,你怎麼來到我國的?”

傑瑞道:“呼延公子,我來自意大利的威尼斯共和國,我們家族以經商爲主,爲了尋找威尼斯以外的廣闊市場,我在二十多歲時便和我堂弟尼哥羅,也就是馬可的父親,以及另外一位堂弟瑪浮一起周遊世界,我們到過歐洲大部分地區,1260年,我們從黑海海岸沿陸路到了中亞細亞一帶,在那裡聽一位商人說起,在東方有個古老的國度,叫做大宋國,遍地是黃金。我們經過吐蕃,一路東行到了成都府,沒想到我得了一種怪病,全身無力,只得留在了成都府養病,而我堂弟他們準備繼續東行,但正好宋蒙戰爭爆發,我堂弟他們就北上去了蒙古,後來我遇到了歐陽克純,得其秘方相救,才能痊癒,我本想北上尋找堂弟一行,卻遇到了邊境封關,我和堂弟他們也失去了聯繫,便留在了歐陽家,這幾年來,我漸漸適應了宋朝的生活,並且越來越覺得中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正宗的中土文化是在宋朝,我打消了北上的念頭。正好前些曰子歐陽建青要來京城參加武舉考試,我就隨他一起來到臨安,希望能在這裡居住一段時間,以便更好地瞭解宋朝的風土人情。”

“原來如此,在馬可。波羅前,其家人已經先來過中國了。”我想到。

方靈聽罷問道:“波羅先生,那海外和我朝相比,哪裡更好呢?”

“這個嘛,我覺得還是宋朝的經濟相對發達,無論城市的規模,地域的廣闊,還是人們的生活,在海外很少有國家可以比擬的。”

“哥,我們有機會也去波羅先生的國家玩玩?”

“呵呵,這個可不容易啊,方小姐,從這裡到威尼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且路途艱辛,你們有句古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我覺得去威尼斯還要比蜀道難上數倍。”

這傑瑞看來快成中國通了,連蜀道難都知道。

我道:“靈兒,要去威尼斯,也不是不可能,從陸路走需要幾年的時間,而且道路崎嶇,多有山賊強盜,倘若能夠打造一支極爲強大的船隊,從海上走,則只需花上一兩年吧。”

“方小姐,呼延公子言之有理,我聽歐陽公子講過,你們宋朝的船隻遠較我們國家的爲大,也許還真有可能。”

作爲主人的蕭天不停地招呼大家飲酒吃菜,第一次吃到加了味精的菜餚,傑瑞也是大呼,好吃,鮮美。

我示意文天祥拿出傑瑞的身份憑證:“傑瑞先生,這是你的身份憑證,你在這裡有何打算?”

“公子,臨安是宋朝的京城,我想在這裡四處走走看看,一來多瞭解下宋朝的人文,二來順便找找有沒有船隊出海。”

我想了想指着沈逸秋道:“傑瑞先生,我這位朋友沈逸秋,正在組建皇家臨安大學,需要聘任地理老師,你周遊世界,見多識廣,不知有沒有興趣到那裡任教?你可以一邊教書,一邊熟悉臨安的環境,而且待遇從優。”

傑瑞起身對着沈逸秋行禮道:“大學老師?很好啊,我十分願意效勞,沈先生閣下,很高興認識你。”

沈逸秋急忙抱拳回禮:“傑瑞先生,在下十分歡迎。”

傑瑞問道:“沈先生,你們這個大學和你們國家的其它學堂有區別嗎?”

我接過話道:“不一樣,沈先生籌辦的大學以教授和研究自然科學爲主,類似於你們那裡的帕多瓦大學。”

傑瑞又一次驚訝道:“帕多瓦大學?那可是我們那裡最好的大學,始建於1220年,我曾經在那裡上過學,只是公子怎麼知道的?”

我笑笑繼續編道:“聽朋友提到過,傑瑞先生,你上過大學,那敢情更好了,你有經驗,正好可以幫助沈先生籌辦這所大學,沈先生是我朝著名的科學家,你們二位年齡相仿,相信你們會有許多共同的興趣愛好。”

歐陽建青喜道:“如此甚好,我還擔心一旦我從軍後,傑瑞先生獨自一人甚爲不便。”

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425章 錦囊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154章 破局第132章 李北洋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61章 開源節流第75章 瓊林宴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38章 救援第344章 舍利畏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374章 救治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23章 歲末賀生第229章 顯文閣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132章 李北洋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153章 劍痕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77章 植物人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261章 印應雷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42章 天龍寺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207章 掛帥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503章 迷宮陣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127章 試槍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77章 金華剿匪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115章 線索第115章 線索第397章 索無極第191章 陣破第185章 狙擊手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41章 破虜軍第346章 渺灣村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07章 掛帥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359章 極刑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252章 高度白酒
第287章 第一場雪第425章 錦囊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64章 上樑下樑第246章 紅會剪綵第154章 破局第132章 李北洋第58章 火槍雛形第474章 突襲計劃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61章 開源節流第75章 瓊林宴第518章 火槍失竊第388章 未了之事第537章 強悍的投擲彈第296章 襄樊重地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38章 救援第344章 舍利畏第467章 前敵會議第470章 晴天霹靂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262章 一舉兩得第270章 琉球、流求?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139章 使者烏力罕第366章 十足把握第142章 名臣趙順孫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374章 救治第319章 大師王致遠第353章 薩滿至尊第23章 歲末賀生第229章 顯文閣第546章 沂州戰役(一)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132章 李北洋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210章 安南使節第464章 上將天翔第483章 重建忠順軍第153章 劍痕第201章 出兵廬州第510章 戰鼓聲聲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179章 水師的重要性第62章 再會賈似道第160章 滄海一聲笑第161章 蒙古帝師第377章 植物人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261章 印應雷第480章 解放昆明第342章 天龍寺第291章 法律和慣例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247章 生日獻歌第207章 掛帥第412章 從軍熱潮第239章 分權體制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503章 迷宮陣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216章 犯上之相第64章 你若來了 ,便是春天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127章 試槍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77章 金華剿匪第221章 希望小學第248章 十分鐘之痛第404章 恭喜發財第115章 線索第115章 線索第397章 索無極第191章 陣破第185章 狙擊手第245章 太師鬥蟀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41章 破虜軍第346章 渺灣村第531章 冰火兩重天第228章 國營商行第102章 土地制度第133章 航空母艦?第289章 教育爲本第389章 老大的決定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07章 掛帥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359章 極刑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50章 願爲馬前卒第231章 數學天才第252章 高度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