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蒹葭蒼蒼

ps:回來晚了,只有一章,明天三更補上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

在河岸上對着如畫河川吟誦此詩,趙無恤對旁邊的子夏嗟嘆道:”《秦風》有其肅殺悲壯的一面,卻也有委婉悽美的一面,只需要寥寥八字,便能將人拉到詩情畫意裡,民風裡蘊含的智慧,真讓人歎服。“

”上卿的詩也不遜色。“雖然沒有拜入孔門,但子夏對詩書也很精通,他這麼誇讚趙無恤倒並非恭維,除了編篡風雅的尹吉甫,在作詩上,很少有人能像趙卿這般”高產“。

趙無恤沒有得意,那些東西都是他借用後世的,他只是搬運工而已,不至於恬不知恥地自我誇耀。

雖然他讚頌秦風之美,但如今渭水之畔蘆葦依舊青青,伊人卻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下秦趙兩支軍隊夾河相望。

一葦小船離開趙軍水營,從北岸緩緩駛向南岸,舟上是一名衣冠楚楚的使者,高舉着趙無恤給秦國人開出的條件。

”秦人會接受上卿的條件麼?“子夏看着船愈行愈遠,不由問道,戰爭已經接近結尾,秦人再也不想打下去了,而趙無恤在西面的擴張也抵達極限,再拖下去反而不美,是時候考慮下東方宋國的變故了。

”秦人國內已空,他們沒有選擇。“趙無恤擔心的倒不是這個,前日位於涇陽的郵成派人來請罪,說他擅做主張,讓趙葭帥少數騎兵去涇水以西揚趙氏軍威。

說起趙葭,他的名便是源自”蒹葭蒼蒼“,這個名字頗具女性色彩的青年卻天生大膽,是趙氏年輕一輩裡最出衆的,趙無恤對他也十分喜愛。如今趙葭冒險孤軍深入,無恤甚至都不期待他是否能做下一番大事讓秦國震驚,只希望他能平安歸來,至少讓這邊有贖回他的機會。

不過秦國的大庶長子蒲卻不這麼想,看了趙無恤送來的和談條件後,他的心一下子就寒了。

”秦須昭告天下,承認此戰是秦不義在先,秦國要向趙氏投降,接受趙氏的一切條件,條件如下:

“第一,歸還河西、桃林、上洛等地,並退出所謂‘連橫’,盟誓永不與趙氏爲敵。”

”第二,在河東投降的秦兵要被趙氏役使三到十年不等。”

”第三,秦肆虐河東,造成大量損失,作爲賠償,秦需輸送一百萬石糧食入晉,限三年交割完畢,此後七年,每年均要輸送十萬石。“

“第四,在糧食交割完畢前,涇水以東五縣十三城將由趙氏代管十年。”

”第五,秦國年內拆除渭南諸城邑的城牆,駐軍不得超過萬人……”

“秦若接受此約,便形同滅亡了!”子蒲差點暈死過去,雖然設想過趙無恤條件肯定會很苛刻,但卻不曾想,過分到了這種程度。

且不說秦人要給趙氏提供十年的糧食,俘虜則做免費勞役,趙氏這是要騎到他們頭上,想榨乾秦人的血汗!涇水以東那些城池被趙氏控制十年,十年後又是什麼情形?以趙無恤對衛、魯做的事情看,或許它們就永遠離開秦國,再也無法迴歸了!

至於第五條,更是將秦國可能的抵抗扼殺於萌芽,渭南無防備,趙軍便可以從數條戰線長驅直入。

對於子蒲而言第四第五條難以接受,而對於秦國國君而言,之後的第六條更是在他臉上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第六,趙秦本爲一家,穆天子因造父之功賜趙城,爲趙氏。是時秦之祖乃天子圉、牧,無氏,亦無封邑,遂以造父之寵,大駱、非子皆蒙趙城,以趙爲氏……其後非子封於秦亭,秦仲爲西陲大夫,秦襄公列爲諸侯,遂忘其趙氏本源,而以秦爲氏矣……今若秦真心和談,當廢棄秦氏,復以趙爲氏,秦自此爲趙氏小宗……“

子蒲可以想象趙無恤在擬定這一條時臉上的戲虐神情,但他雖然心中大怒,卻不得不強忍着怒火對趙氏的使者說道:

”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大夫之氏可更易……諸侯之氏亦可輕易乎?更何況諸侯豈能爲卿族小宗?此事秦國萬不能從。”

“除此之外,渭南墮城削兵,秦願從之,若上卿能將秦卒早日放歸,涇水以東城邑讓秦保留,秦將放馬於終南,不在涇東維持一兵一卒,全力耕作,在十年之內向趙氏獻上兩倍的糧食!還望尊使如此轉告上卿……”

秦川平坦肥沃,只要在農業上用心,很容易產出糧食。在子蒲看來,糧食沒了還可以再種,錢帛沒了還可以再攢,但土地、人民,國之本也,縱然趙氏已經實際佔領了涇東,可他們遲早要離開,作爲秦國的掌舵人,子蒲決不能輕易棄地棄人!

然而趙無恤的回答卻讓他絕望,一個時辰後,使者回來了。

“上卿言,秦國若不想再受刀兵之災,使得社稷危亡,就必須接受趙氏提出的一切條件,不得討價還價!此外上卿還有一句話: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已然。趙秦之先曾爲殷商諸侯,宗周時淪爲圉、牧,其後非子爲附庸,秦仲爲西陲大夫,至於秦襄公,遂復爲諸侯。高岸爲谷,深谷爲陵,秦能如此,焉知明歲趙未爲諸侯哉!?“

子蒲臉色一陣輕聲一陣白,趙無恤之心路人皆知,看來晉國之內將有大事,可現在魏氏已亡,連橫已敗,再也沒人能阻止他了。

秦國的情況子蒲最明瞭不過,秦的血液在河西流光,精銳也淪爲俘虜,他們已經沒有再戰的本錢了,渭南這支拼湊起來的”秦軍“,不知有多少稚嫩少年和老邁長者,趙氏雖然在東方有事,可趙無恤爲了逼秦屈服,一意孤行率兵伐渭南、雍城,那秦國就真的危險了,搞不好最後他們失去的還不止涇水以東……

趙無恤給了他數日時間與雍城那邊溝通,就在子蒲猶豫的當口,次日,一份來自雍城的急報傳到了渭南。

展開帛書看了看後,子蒲本來已經滿是皺紋的額頭皺得更緊了。

是趙軍前鋒抵達岐山以北,燒杜陽而去的消息,雍城爲之震撼,秦伯盤派遣車騎前去追剿,但趙氏大批騎兵已經在涇陽集結,隨時可能渡水西侵,所以秦君急不可耐,催促子蒲不管什麼條件,先接受下來……

”唉……“子蒲長嘆了一口氣。

”這個秦國的百世罪人,便由我來做吧,只望秦國社稷能延續下去,只望後世子孫不要忘記今日渭水之恥!“

對秦國大夫、校尉們如此宣佈後,子蒲無力地走向渭水之畔,寬大的深衣沾滿泥水他竟絲毫未覺。秦國大夫們神色悲苦,看着大庶長背脊微駝,背影充滿了無奈而傷感,真是引人唏噓。

當年入楚馳援,擊敗吳軍,滅唐國,再造了秦國的大國地位,他和子虎是多麼意氣風發啊!他們本來想要中興秦國,復穆公之業,誰料到頭來,卻又是一出崤函之恥……

不,這次秦國從趙氏處所受的羞辱,百倍於崤之戰時!他們被迫跪在趙無恤腳下,不僅割地賠款,還要奉他爲大宗!

當年秦穆公花了十年時候挽回尊嚴,這一次,秦國又要花多少年才能重新站起來呢?

子蒲不知道,他只知道,堅韌不拔的秦人絕不可能接受這種命運,十年不成,那就二十年,三十年!

終有一日,要復此大恥!

但現在,他得低下頭,接受趙氏的一切條件,秦國纔有未來可言。

六月五日,渭水之畔,秦國降服……

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071章 徐州相王番外9 阿育王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722章 公孫勝第515章 勝負手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906章 水力第582章 鐵與血第29章 威風凜凜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87章 豆在釜中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436章 醫者心第785章 家人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441章 用人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316章 公輸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988章 叛國罪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119章 雙頭鷹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767章 萬歲!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93章 鼓而成列第957章 合縱(下)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933章 天災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861章 中山第794章 壁壘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517章 隱士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626章新婚夜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80章 陶瓬之器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722章 公孫勝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1144章 赤山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
第713章 范蠡文種(下)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240章 刺客列傳第1071章 徐州相王番外9 阿育王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722章 公孫勝第515章 勝負手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945章 蕩氣迴腸(上)第906章 水力第582章 鐵與血第29章 威風凜凜第403章 善者勝於未戰之時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691章 怎樣的代價?第550章 我見泰山崩於前(上)第520章 滄浪之水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87章 豆在釜中第526章 弒君者(中)第274章 齊人來攻第612章 我的兄弟姐妹(下)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436章 醫者心第785章 家人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330章 放虎歸山第441章 用人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316章 公輸第614章 日月當空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400章 引蛇出洞第988章 叛國罪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369章 千金市馬骨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329章 相忍爲國第924章 禍亂之源第1093章 天子致胙(下)第1119章 雙頭鷹第569章 譬如北辰第767章 萬歲!第558章 永以爲好也第93章 鼓而成列第957章 合縱(下)第512章 田忌賽馬第933章 天災第1086章 最後的君子第861章 中山第794章 壁壘第947章 第二次反趙同盟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1062章 棠之戰(上)第517章 隱士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1208章 華陽國志第626章新婚夜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586章 威服九國(上)第386章 駟歂殺鄧析第80章 陶瓬之器番外10 屠得百萬方爲雄中雄第485章 夾谷之會(上)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494章 狡兔死,走狗烹第1073章 江淮藩籬第1188章 東臨碣石有遺篇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609章 衛國太子第722章 公孫勝第1029章 王孫歸不歸?(中)第178章 損己利人第869章 河間攻勢第810章 戰戰兢兢第271章 甄邑攻略(中)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725章 韓氏之敗第965章 齊人之福第1135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623章 死不能入廟第525章 弒君者(上)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1144章 赤山第380章 南子的消息第326章 一山不容二虎(下)第427章 上陣父子兵(下)